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

????由於受到了海軍條約的限制,中國在三十年代中前期的造艦計劃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戰列艦隻造了一艘少昊號,而且當初造少昊號的時候按照條約規定只能是兩萬五千噸,雖然中國偷偷加大排水量,把標準的排水量加大到了兩萬七千噸,爲了不讓人看出來,對外公佈的一些數據裡頭,對少昊號的航程和防護性能以及航速都進行了很大的縮水,公佈的數據中少昊號的航速只有二十八節,不然人家也不都是傻子,知道你的防護和航速那麼高的話還裝了九門的十二寸艦炮,這兩萬五千噸絕對是不夠用的。

中國方面隱瞞了這些數據,別人在外表上也看不出來,他們總不能親自開着少昊號跑上三十一節不是。

而現在沒有了條約的限制,海軍那邊就能夠根據自身戰略計劃設計出最適合中國海軍的戰列艦來。

海軍那邊首先是最先提出了建造兩艘高速戰列艦的計劃,這個計劃可不是說造兩三萬噸的輕型戰列艦,而是要造四萬五千噸排水量的高速戰列艦,預計防護性能要超過炎帝級,火力也要裝備九門的十六寸艦炮,航速達到三十節以上,如此高性能的戰列艦所需要的造價也不會一般的高,海軍那邊給予的預算是每艘一億五千萬,而且這個價格也不是最終價格,隨着建造時間的延長,通貨膨脹等因素影響,建成時價格絕對是超過一億五千萬的。

這個計劃一提出來就是被陳敬雲親自否決,原因很簡單,因爲這種戰列艦表面上看戰鬥力強悍,但實際上是非常嚴重的浪費,目前海軍發展的核心已經是航空母艦了,而戰列艦的作戰目標也從以前艦隊決戰核心轉變爲了對航空母艦進行護航,對陸轟炸,因此海軍那邊想要建造造價比兩艘航空母艦加起來都還要貴的高速戰列艦是不可能的事情。

被陳敬雲親自否決後,海軍那邊的戰列艦派自然是不甘心的,張口就是說日`本那邊的高速戰列艦有都多少有多少,美國那邊的高速戰列艦有多少有多少。但是海軍內部的航空派也是極力反對,最後只能是暫時擱置這一計劃。

不過海軍的戰列艦派見四萬多噸的高速戰列艦建造無望後,就是把希望放在了輕型戰列艦上,要求把海軍第八期發展計劃中的兩艘少昊號改進型輕型戰列艦提高到四艘,而且要求噸位提高到三萬三千噸,主炮從十二寸提高到十四寸。

面對戰列艦派的曲線救國行爲,陳敬雲自然是不可能隨便就批准的,而是駁回了海軍讓他們繼續辯論。

最後海軍內部的戰列艦派溫庭和等人也是採取了另外一種方式,這一次他們不再提什麼戰列艦決戰理論了,而是提航空派所主張的輕型戰艦護航理論,說要目前的少昊號以及預計建造的兩艘少昊號改進型輕型戰列艦是無法掩護中國那麼龐大的航空母艦編隊的。

“現在我軍已經有了六艘航空母艦,而第八期計劃中,又有兩艘航空母艦的建造計劃,屆時我軍就會擁有四支雙航空編隊,而按照一支編隊最少配屬一艘輕型戰列艦護航的情況來分析,三艘是不夠的,最少也需要四艘甚至五艘。而且少昊號上的十二寸艦炮雖然威力不俗,但是一旦面對日軍的高速戰艦,就會陷入無法對抗的局面,屆時給整個航空母艦編隊就會造成重大的戰略劣勢!”溫庭和對陳敬雲說的話裡句句不離航空母艦,但是本質裡卻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希望建造更多和更強的戰列艦。

溫庭和的心思,陳敬雲也是知道的,而不得不說他還是被溫庭和的說法給打動了。

航空母艦因爲自身的脆弱性,編隊是需要護航艦存在的,當初提出建造少昊號也是出於這種考慮。但是當初建造少昊號的時候可是1931年啊,而現在都是1937年了,按照主力艦的建造時間以及必須的試航訓練時間,少說也得四年以上,而到時候就是1941年甚至1942年去了,到了那個時候航空母艦的戰鬥力也能夠快速提高,少昊號這種專職護航艦的作用是不是還能夠和現在一樣重要也是兩說事情。

而且輕型戰列艦也不便宜,一艘三萬噸上下的輕型戰列艦造價少說也得近億,比兩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還要貴。

在海軍軍費有限的情況下,如何造艦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這不但是海軍內部將領所考慮的問題,同樣也是陳敬雲所考慮的問題。

輕型戰列艦是需要的,不過也沒有必要和溫庭和說的一樣把噸位提高到三萬噸和裝備十四寸的艦炮,因爲那樣價格太高,還不如直接建造四萬五千噸的戰列艦呢,這裡頭關係到的是成本問題。

所以最後的設計是以少昊號爲藍本,進行細節方面的調整,把水平裝甲提高,防空火力提高,以求擁有比少昊號更強的防空火力。而航速方面保持三十一節不變,不是海軍不想要更高的航速,而是更高的航速代表着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出犧牲,考慮到中國航空母艦編隊的航速普遍只有三十二節到三十三節,所以護航輕型戰列艦的三十一節也能夠勉強夠用了。

爲了能夠在夜戰和雨霧天氣中爲航空母艦編隊提高近戰掩護,改進型輕型戰列艦則是裝備搭載更多更先進的電子設備,對海搜索雷達,對艦火控雷達,對空警戒雷達都是要裝備的。

這樣一番改進後,噸位多了幾百噸,整體的變化不大主要還是內部細節方面的一些改進,算得上是少昊號的完善版本。

而造價上也能夠控制在八千萬左右,這個價格對於中國海軍來說也勉強可以接受。

性能上雖然沒有達到溫庭和所要求的三萬多噸十四寸的主炮,但是數量上陳敬雲卻是決定再增加一艘,也就是這一批的戰艦會達到三艘,加上少昊號後剛好可以給四支航空母艦分別配屬一艘。

這款海軍第八期發展計劃中的輕型戰列艦首艦在1937年三月份動工,二號艦和三號艦也是預定在1937年的5月和六月份相繼開工,根據中國對戰列艦的傳統命名規則,繼續選用上古神話人物作爲船名,首艦被命名爲伏羲號,二號艦被命名帝嚳(ku)號,三號艦被命名爲堯帝號,三號艦的堯帝號這個艦名原本已經在二十年代時期被用過兩次了,不過每一次都沒建成,這個船名也就一次一次落空,直到今天才又用上。而根據首艦名即爲級別名的傳統,這一級輕型戰列艦被定型爲伏羲級。

實際上伏羲級和少昊號是大同小異的,不是資深海軍研究人的話,普通人一般都分辨不出來。

既然都造了三艘的伏羲級輕型戰列艦,那麼航空母艦的建造自然是天經地義的,最初的計劃中就是提出了兩艘的航空母艦建造計劃。

而海軍內部對於如此建造新一代的航空母艦也是有着不同的分歧,陳紹寬等人認爲繼續建造兩萬五千噸的航空母艦最好,認爲這種噸位的航空母艦在搭載飛機以及成本上能夠達成最好的平衡,當然爲了性能的提升,適當把標準噸位放寬到兩萬七千噸左右就是非常適合的了。

用陳紹寬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載機量巨大,戰鬥力強悍,而且價格低廉。

。但是也有一部分航空派的將領認爲,以前是受限於技術和條約限制,纔不得不建造兩萬多噸的航空母艦,如今沒有了技術限制也沒有了條約的約束,那麼自然是要建造更好更大的航空母艦了。

關時傑就是提出了大型裝甲航空母艦的理論,認爲航空母艦不但需要搭載更多的作戰飛機,同樣也需要大幅度提高防護能力,以求在作戰中保持持續戰鬥力。

而這兩方面的理論基本上都是根據中國海軍這些年來的一次次演習中所得到的,關時傑認爲在歷次演習中,在對方也擁有航空母艦的時候,雙方的發現距離往往是相同的,攻擊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己方航空母艦起飛作戰飛機攻擊敵人航空母艦的時候,敵人的航空母艦也再起飛飛機攻擊自己。而這個過程中,己方航空母艦會遭到敵人航空母艦的打擊,這種情況下除了提高編隊的整體防控能力外,也必須提高航空母艦自身的防護能力。不能說和前面的幾次海軍演習啊一樣,這攻擊飛機起飛後,不用多久對方的飛機也過來攻擊了,而中國現有的航空母艦,包括最新的嵩山級在內的子身份防護力都是嚴重不足的,穿甲炸彈能夠輕易的穿透飛行甲板,部分演習中甚至被穿透了機庫甲板,最後被判定爲全艦大火以及大規模的殉爆而失去戰鬥力,到了最後就算沒有沉沒但是也是全艦都廢了,結果就是被己方的驅逐艦用魚雷送進海底。

關時傑就是根據這些原因,提出了建造大噸位的裝甲航空母艦,要求能夠防護五百公斤航空炸彈的俯衝攻擊,要求能夠防禦航空魚雷的攻擊,並且載機量需要達到一百二十架以上,航速達到三十三節以上,要達到這些要求,那噸位就直接往上飆了,四萬噸都不夠用,往少了算都得四萬五千噸,當然最關鍵的是價格,要造這麼一艘大型裝甲航空母艦,沒有兩個億是拿不下來的。

第1038章 f12對f80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596章 爆發(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969章 北非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10章 衝鋒(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55章 分析(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40章 秋熱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04章 總統換屆
第1038章 f12對f80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129章 夏日情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596章 爆發(一)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969章 北非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734章 1938年修訂案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08章 1932年的春節第210章 衝鋒(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055章 分析(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29章 夏日情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40章 秋熱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88章 軍事調查局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856章 黎明攻擊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559章 航彈和火海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1017章 德國的崩潰(一)第604章 總統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