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冬季休整

中國內戰的變動也是讓日`本國內的諸多派系發生了諸多爭端,日`本這些年的政壇本來就因爲各種內部矛盾而顯得危急重重,近兩年來更是因爲財政壓力緊張,政府想要縮減軍費,而軍隊派系則是大力反對,直接導致了政局動盪,內閣被推翻了一次又一次,然而他們始終是沒能解決軍隊和政府之間的矛盾,於今年的二月份桂太郎再一次迫不得已辭職後,接任首先的乃是海軍出身的山本兵衛權,從而結束了延綿十餘年的‘桂圓時代’。

海軍出身的山本兵衛權上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廢除了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迫使陸軍的山縣有朋失去了制衡內閣的最有利武器要知道上次的西園寺公望內閣倒臺他山縣有朋可就是利用不派現役陸軍將領去擔任陸軍部大臣,這才導致西園寺公望內閣的倒臺。 шшш .tt kan .¢Ο

西園寺公望內閣再一次倒臺後,並不代表着海軍和陸軍,軍隊和政府之間的爭鬥就停止了,西園寺公望倒臺後立馬就是和海軍的山本兵衛權聯手,利用‘維護憲政、打到閥族’的口號把山縣有朋推出來的桂太郎給再一次拉了下來。

西園寺公望和山本兵衛權聯手,也就代表着政府文官系統和海軍聯手,陸軍的山縣有朋也不得不暫避鋒芒,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相當順利了,山本兵衛權成功的當上了首相。而這對於日`本海軍來說可是開天闢地的頭一回,自從日`本西南戰爭後,日`本海軍的地位是急劇下降,雖然通過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日`本海軍的地位持續上升,但是還沒有上到頂峰,但是今年二月份海軍出身的山本兵衛權當上了首相後,代表的是日`本海軍在日`本國內的全面崛起。

而山本兵衛權當首相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廢除了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第二件事就是給日`本海軍定下了新一輪的艦隊艦隊計劃,增加了對扶桑號戰列艦的二號艦山城號的撥款,並與十一月份正式動工。

於此相對於的是,對於日`本陸軍提出的十年增設六個常備師團的計劃直接否決,讓陸軍的山縣有朋等人氣的吐血。

而現在中國局勢再一次發生動盪,眼看着南方的陳敬雲就要武力統一中國了,陸軍的山縣有朋再一次以帝國陸軍在朝鮮和關東州面臨重大威脅的理由要求增設三個常備師團,由此再一次引發陸軍和海軍以及政府間的爭鬥。

現在擔任首相的可是海軍的山本兵衛權,只要他當一天首相,陸軍就別想擴編一兵一卒,更別說是擴編好幾個常備師團了,相反還縮減陸軍的軍費,要求陸軍縮減以節省出軍費來維持海軍的發展……

而這種海陸之爭具體提下到對華政策上的時候,日`本就是徹底沒了出兵插手中國內戰的機會,不但日`本國內的海軍和政府極力反對,就連列強也不可能坐看日`本出兵中國的。尤其是英國恐怕是反對的最爲激烈的一個,英國是最希望中國保持平穩的國家,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英國的在華利益,他不希望日`本擴大在華勢力,更不希望美國擴大在華勢力。

山縣有朋等陸軍派提出的激進政策無法得到國內的支持,也只能是小打小鬧了,比如說積極和東北地區的幾個小軍閥聯絡,而日`本政府方面雖然說爲了壓制陸軍而不會支持陸軍的擴兵甚至進攻中國的計劃,但是不代表着對中國內戰無動於衷。

只是和陸軍的激進不同的是,西園寺公望和山本兵衛權等人所希望採取的政策是懷柔中國當權派,變武力進攻爲經濟滲透,把中國當成原料供應地和市場的產品,而不是帝國領土的一部分。實際上這也是日`本近十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而這種政策在日`本陸軍徹底掌控政府權力之前,是不太可能出現變化的。

而具體體現出來,日`本政府就做出了繼續支持袁世凱的決定,加大對袁世凱的軍火供應速度,同時派出部分教官對袁世凱新成立的第十二師、第十三師進行訓練。另外還對袁世凱提出了修築鐵路等條件,用以換取日`本提供的貸款。另外一方面則是加大了對東北地區幾個軍閥的扶持力度。

除了繼續有限度的扶持袁世凱外,日`本的西園寺公望等人也是指示外務視大和南京共和政府的聯繫。

實際上,日`本現在和南韭敬雲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儘管來自美國的支持已經成爲了南京共和政府的主要支持,然而日`本任舊是陳敬雲的第二大支持者,這種支持也不是沒有回報的,美國商人固然在中國華南地區獲得了極大的商業利益,然而日`本人也是緊隨其後,擴大了不少市場。另外一方面陳敬雲從來沒有在公開場合上表達過對日`本的惡意,加上陳敬雲留學日`本的經歷以及之前雙方的貸款合作,讓日`本的海軍派以及文官體系的人對陳敬雲還是保持了相當的好感,認爲陳敬雲是一個良好的懷柔政策人選之一,至少比袁世凱要好很多。

西園寺公望和山本兵衛權也是抱着這樣一種想法,如果真的無法阻擋陳敬雲統一中國,那麼至少也要和陳敬雲保持良好關係,當然這個良好關係並不是爲了拉攏,而是爲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日`本能夠從袁世凱身上獲得的利益,他們相信也能夠從陳敬雲身上獲得。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種種利益糾纏起來根本就不用用簡單的詞彙說明白,這個年代日`本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同樣如此複雜。

日`本並沒有因爲中國內戰中的變動而做出了太大的改變,其他國家的變動就更小了,美國方面自然是高興的,但是也沒說高興到繼續給陳敬雲扔出來幾千萬,現在美國對陳敬雲的投資已經是收到了成效,接下來可不是繼續投資而是需要回報了,美國人的錢也不是憑空而來的,看見陳敬雲已經掌控了局勢後自然不會繼續給陳敬雲提供無上限的資金。

英國方面雖然有些失望加鬱悶,但是英國和袁世凱又不是生死兄弟的關係,英國的對話方針是很明確的也是很簡單的,那就是支持最強大的一方,讓中國保持穩定,避免遠東局勢動盪,避免俄國或者日`本從中撈取利益,從而破壞遠東的平衡。英國人的平衡政已經是玩了幾百年了,以前是這麼玩的,現在還是這麼玩的。

眼看袁世凱的北洋軍撐不住了後,英國方面也是有了其他心思,尤其是得到了陳敬雲私底下保證承認之前一系列條約,甚至包括今年上半年的善後大借款後,英國人也是不再執意的反對陳敬雲了,甚至隱約間有了轉而支持陳敬雲統一中國的想法了。

英國人要的很簡單,那就是誰讓中國保持穩定維持遠東均衡,那麼他們就支持誰。

現在北洋軍還沒有完全戰敗,雖然在的江北損失了衆多主力部隊,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洋的家底現在還是不少的,後續的情況還得在看看。

至於德法俄這幾個國家,自己的事情都顧不上來,那麼有什麼精力來插手中國內戰啊,就算是靠近雲貴的法國,也只是把有限的精力放在了唐繼堯身上,但是這隻侷限於賣給唐繼堯軍械而已,其他的可沒有太多。

至於德國,眼看着中國內戰的戰火已經快要蔓延到山東地區,德國人雖然關注但是也不可能說在歐洲局勢那麼緊張的情況下派出多少軍隊來青島山東的,而且不管是北洋政府還是南京政府,面對着德國要求雙方不得在山東進行大規模戰爭行爲避免影響到德國利益的要求都是嗤之以鼻,揚子江一帶英國人那麼大的商業利益,北洋軍和國民軍都可是前後打了那麼久,何況說德國在山東這麼一丁點利益,真到了生死關頭難道還會因爲德國人的反對就放棄山東了嘛。

這種事情北洋軍不會做,國民軍也不會做,至於抗議,就讓他們抗議去吧

對於中國內戰,各國雖然有着不同的反應,但是大體上還是保持了平靜,暫時是沒有出現直接出兵的事情來,而只要不是實際出兵,那些什麼口頭抗議就可以直接無視之。現在這年頭的國家關係是簡單而赤裸裸的,要麼戰爭要麼和平,其他的什麼口頭抗議和放屁也沒有什麼區別。

外部反應並沒有實際上影響到中國的內戰,北洋軍在十一月下旬退守徐州並放棄清江浦後,國民軍第一軍和第三軍聯合進兵,並和徐州一線的北洋軍主力進行交戰,這一次國民軍集合了兩個軍六個師一個混成旅等部隊,和北洋軍的第十師、第十一師、第二十三師進行了猛烈地攻防戰。

數天後北洋軍從京畿地區調來的第一師和另外兩個混成旅相繼抵達徐州,這才堪堪擋住了國民軍的進攻。

而這個時候,天氣已經寒冷無比,醞釀了許久的大雪也終於是在徐州地區下了起來,嚴寒之餘國民軍前線部隊的彈藥等補給也是下降到了警戒線以下,後勤部已經開始限制前線各部隊的彈藥供給,甚至讓前線的炮兵團連一個基數的彈藥都無法滿足。如此在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也無法獲取有效突破後,參謀部的沈綱終於是給前線的部隊下達了暫停進攻進行休整的名林。

於此,國民軍自從八月四號開始發起的大規模作戰行動開始到現在的十二月五號,持續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在這四個月裡國民軍在各個戰線上投入了全部主力部隊,傷亡人數五萬以上,消耗了國民軍在一年多時間以來通過外購和自產儲備的百分之九十彈藥。並且國民軍財政部爲了補充部隊的彈藥,至今已經額外花費了高達數千萬的軍費,而可以預料的是爲了重新補充各部隊的彈藥物資,重新囤積足夠發動一場大規模戰役的彈藥,國民軍的財政部還得爲此支付至少數千萬的軍費。

代價是如此的高昂,同樣的收穫也是同樣大,不但獲取了安徽和江蘇兩個省,更是一舉奠定了統一中國的基礎,參謀部裡的軍官們甚至已經是策劃起來年的春季攻勢以便一舉打到北京去了。

在北方戰線暫時平息下來的時候,在南方戰線的湖南戰場上,國民軍第四軍和桂軍以及滇軍聯手取得了勝利歷盡數月激戰後,揚善德終於是抵擋不住南方聯軍三家軍閥的進攻,於十二月八號率領殘部往湖北方向撤退。

然而揚善德的戰敗之後長沙的歸屬權,乃至整個湖南的歸屬權也是引起了國民軍和桂軍以及滇軍的矛盾

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64章 慘烈(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53章 王麒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19章 桃花情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7章 洪府娶親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章 花巷所聞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
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52章 蔡凝(三)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260章 聖誕夜(二)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64章 慘烈(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359章 宣傳處(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53章 王麒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619章 桃花情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7章 洪府娶親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7章 復古風情第4章 花巷所聞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453章 湖北佈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