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反攻開始

五月二十一號凌晨,國民軍第一師12團和警衛師第一團相互配合向寶閣山、牛角山一帶的浙軍發動反攻。

爲了這一場的反攻作戰,袁方抽調兩個炮兵營和警衛師炮兵營一起投入作戰,用以火炮支援,另外還有二十多門的80毫米迫擊炮,相當數量的60毫米炮擊跑。可以說這等火炮支援密度已經比起同等數量的北洋軍要密集的多。

事實上,國民軍一直都佔據了火炮優勢,但是這種優勢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用,之前的防禦作戰並這些火炮並沒有發揮應該有的作用。這一次從新集中了大量的火炮用於支援作戰,才把步炮協同這四個字給落實了下來。

經過密集的炮火準備後,第一師12團和警衛師第一團各自形成一個主攻方向向前突擊,12團雖然是殘部,但是得到了袁方加強的特遣支隊支援,也就是工兵營、輜重營等部隊,這些輔助部隊的戰鬥力雖然有限,但是好歹也接受過步兵訓練的,和正規步兵營是不能比但是總比新兵乃至普通百姓要強的多。如此的12團在發動進攻的時候,在火炮的掩護下也算是節節勝利,得以慢慢推進。

而警衛師第一團雖然人數多,裝備充足,也有着足夠的火炮支援,但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表現竟然連12團都不如,發動進攻後三個多小時,戰線只推進了數百米而已。

面對如此狀況,先前一直都信心很慢的俞若飛也是有些猶豫了,而陪同協助作戰的沈綱也是一收昨日的輕視態度,甚至一度有些理解之前的袁方了。

其實國民軍和朱瑞第二師不管是人員訓練還是武器裝備都是差距很大。按照道理來說憑藉國民軍的士兵素質和武器裝備,一個警衛師第一團加上一個第一師12團就有近六千人,如果加上支援他們作戰的炮兵的話,那麼就是足足七千多人。這麼多的兵力對上對面的浙軍近萬人,按照道理來說兵力已經不存在弱勢。但還是進展甚小,這裡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那個,那就是經驗。

國民軍是第一次打仗,第一師12團雖然前面打了幾天,但是12團已經連續遭遇數次慘敗,補充的新兵過多,士氣低下,士兵素質缺乏。至於警衛師第一團更是頭一次上戰場,士兵們能不被嚇尿就算本事了,那些新兵一上戰場就喊着祖國萬歲,報國爲民衝向敵人槍口的事情只存在影視劇裡頭,現實裡是不可能出現的,他們需要時間來適應!

他們需要時間來習慣槍聲,習慣炮擊,習慣戰友的陣亡,受傷,然後慢慢地變麻木,機械般的端起槍支瞄準開槍,不再是把對面的敵人和戰友當成人,而只是一個會走會動的動物,和牛馬無異。這個習慣過程也不需要太長,打上幾次仗也就差不多了,而在這個習慣的過程中,有些人活了下來,有些人死了,死了不用再提,那些活下來的人就成了老兵。

這些活下來的老兵才構成了一支軍隊的主體!

相對而言,軍官要好解決的多!因爲很多時候軍官們都是在後方指揮作戰,國民軍也嚴令禁制中高級軍官親自上陣,就算是基層的軍官大多時候也是指揮着手下的部隊一個猛衝,連排長之類的少有親自開槍的,就算自己開槍打多幾次也就熟練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年頭軍官的來源除了士兵提升起來後,就是有文化主動來參軍的熱血青年,這些人並不會和普通士兵一樣有着各種各樣的心思,如果說普通士兵來當兵就是爲了一份餉銀的話,那麼軍官們更多的是爲了民族國家,最次的也是爲了個人的前程。

以至於很多時候那些福州軍校出來的十八九歲的年輕尉官們一邊是腿肚子打着顫一邊指揮作戰。經歷過幾次戰鬥後,這些年輕的軍官們也就慢慢成熟起來了。

所以說,目前國民軍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基層軍官的素質,而是高級軍官的素質問題以及下層士兵們的戰鬥經驗問題。

剛從前線視察的沈綱一回到團部後,就對俞若飛道:“之前13團被圍,看來是着不能怪袁方指揮無方了!”

沈綱走過來端起茶杯喝了口茶後才繼續道:“剛纔我到前線視察,發現對面的浙軍雖然裝備遠不如我們,但是士兵的戰鬥經驗遠比我們的士兵要充分,他們的戰術調動雖然也很難得到實施,一些戰術部署有明顯的漏洞,步炮協同更是完全沒有。但是我軍的情況也不比他們好到哪裡去!”

俞若飛也是知道這些情況的,點了點頭後道:“我軍畢竟是第一次上戰場,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對面的浙軍可不是普通軍隊,這朱瑞的第二師之前在南京和張勳打過,然後又一路打到了徐州,最後和第五鎮、張勳的部隊相互對持數月,幾乎天天都有着小規模的戰鬥。他們的戰鬥經驗遠不是我們所能比較的。”

其實說起來,南方的部隊中有戰鬥經驗的很少,基本上也就朱瑞的第二師,湖北那邊的民軍,然後就是南京方面又把以前的一些精銳部隊抽調組成的第八師。除了這三支外,其他各省各地的軍隊基本沒有大規模作戰的經驗,至於那些小打小鬧得到了戰鬥經驗極其有限,起不到什麼作用。

沈綱嘆了口氣道:“可惜這現在戰事不能久拖,要不然我們國民軍七個師輪流來這杭州打一遍,我國民軍的戰鬥力立即就能飛昇一個臺階!”

“以戰練軍的事現在是不行了,13團那邊等着我們呢,如果今天傍晚不能打出一個通道來,13團可能就要彈盡糧絕了!”俞若飛更擔心被包圍中的13團。

“現在13團已經被圍一天多了,根據情報反饋,13團正面的浙軍兩個旅正日夜進攻,也不知道他們情況怎麼樣了!”沈綱也有些擔心。

“唉,不說那些,來幫我看看這作戰計劃!”俞若飛讓沈綱過來看作戰計劃:“凌晨的進攻並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只推進了數百米而已,而我們現在距離13團還有很長一段距離,爲了取得進展,我部重新制定了一個計劃!”

俞若飛口中的計劃並不是他自己制定的,實際上到目前爲止警衛師第一團的具體作戰是俞若飛和一羣參謀們一起制定的,來之前陳敬雲特地給他配來的至於參謀官和幾個副職。俞若飛很明白自己這次主要是來長點經驗,刷刷軍功之類的,所以很有自知之明的沒有獨攬大權。

沈綱主要是作爲暫編軍司令部的觀察員到警衛師第一團的團部中來,其實他和俞若飛是差不多,都是被陳敬雲放出來刷軍功和增加作戰經驗,不同的是沈綱的確是科班出身,以前也是帶過部隊的,掄起軍事素質比俞若飛這個半路出家的強了不止一點半點。

看過計劃後,沈綱也說出了自己的幾點意見,隨後警衛師第一團開始按照這個修改過的作戰計劃重新調整,準備發起進攻。

中午時分,警衛師第一團經過準備後,再一次發起進攻,這一次雖然看上去還是中規中矩的戰術,沒有多少取巧的成分在裡面,但是由於之前已經經歷過好幾個小時的戰鬥,這一次下面的那些士兵們多少長了點記性。

從中午時分開始突襲,一直到午後,警衛師第一團已經成功突破了兩處浙軍陣地,並且小規模的包圍了一個連的浙軍並俘虜了一百多人。戰線足足向前推進了一千多米,最近處距離13團只有六千多米,甚至用望遠鏡都已經能看見13所佔據的高地上不時飄起的爆炸煙塵。

他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和炮兵營的給力炮火支援是分不開的,後方的炮兵和團屬的迫擊炮一起給步兵們炸開了一條條血路。

相對而言,第一師12團的進展一開始領先於警衛師第一團,但是後續進展就沒有那麼順利了,他們正面的敵人是第六旅,兵力多而且是朱瑞親自指揮,所以戰況雖然有進展都是不大。相對而言警衛師第一團那邊要簡單一些,他們所面對的敵人只有第三旅而已。

警衛師第一團和第一師12團聯手向前推進着,企圖把13團給救出來,而浙軍一方面是死死的擋着國民軍來援,另外一方面第四旅和第五旅日夜進攻,企圖在國民軍突破浙軍防線之前徹底殲滅13團。

簡單點說,現在就是雙方的一個時間比賽。誰先完成預定的戰略目標誰就贏了。

前線的戰事激烈無比,但是後方的林肇民卻是沒有多少直觀的感受的,在他的眼中,這場戰爭已經變成了一個個數字。

紹興的暫編第一軍司令部中,林肇民正在和手下一羣參謀們分析着整個浙北戰局,除了正面的戰事後,還有後勤供應、民夫交通的安排等等雜務,甚至林肇民還得分出時間來和蔣尊簋以及陳儀打交道。

“參謀長,第二師21團的傳令兵到了,他們預計傍晚六時到達趙家嶺!”此時,一個參謀拿着一份文書走了過來,林肇民接過來一看,臉上露出了喜色:“終於是來了!”

當即就是寫了個手令道:“給他們傳令,讓他們立即前往新塘一帶!打掉他們的後勤供應站後,立即出擊周峰,從側後襲擊敵軍之第一旅、第二旅!”

林肇民看着地圖慢慢慢慢的展開了笑容:“預計明天第二師其他部隊也能到了,等馬成的部隊一到,情況就會寬鬆很多!”

第596章 爆發(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210章 衝鋒(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60章 低估(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379章 休閒日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章 孫府逸事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35章 h1直升機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53章 王麒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96章 爆發(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90章 蔡鍔心思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73章 白雪紅梅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14章 D5系列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230章 問與答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
第596章 爆發(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210章 衝鋒(二)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960章 低估(一)第456章 北巡(一)第379章 休閒日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6章 孫府逸事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89章 政治聚會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6章 福寧公司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23章 渡江計劃(二)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835章 h1直升機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53章 王麒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1005章 晉升儀式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186章 上海滬軍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39章 芬蘭絞肉機(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96章 爆發(一)第408章 煉油廠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90章 蔡鍔心思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73章 白雪紅梅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51章 胡陳之爭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972章 菲律賓問題(二)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850章 巔峰時代的墜落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314章 D5系列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230章 問與答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