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

中國和英國就香港問題的談判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情了,基本上從一戰時期就開始斷斷續續的進行相關的交涉談判,但是哪怕是到了三十年代後,香港問題一直都沒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在二戰爆發前,英國人依舊自認爲世界老大,那裡肯輕易放棄香港這快殖民地啊,中英兩國之間的香港談判甚至連正式談判都沒有出現過。

這種情況一直到了二戰爆發後纔得到了改善,自從歐洲那邊英法和德國開戰後,中國也是趁機給英國施加了極大的壓力,這才讓香港問題第一次實現了中英兩國的正式談判。

不過談判雖然有了,但是雙方的分歧依舊是極大的,不管怎麼說英國都是不願意輕易放棄香港,而中國也是抱定了要把香港收回來的決心。

如此情況下,導致了雙方的談判斷斷續續,但是一直卻是沒能取得實際性的進展。

對於這種情況陳敬雲也是有所預料的,他也沒有指望着什麼都不做英國人就會把香港歸還。

“哼,這些英國人不給他們點顏色看看,還真以爲我們還是數十年前一樣任憑他們欺凌呢!”左玉剛對現在的香港談判進展緩慢也是非常不滿意,在陳敬雲面前他也沒有絲毫顧忌,直接道:“按照我的意思,直接出兵緬甸,以我軍在東南亞地區的實力,加上有緬甸人民軍的配合,拿下緬甸都不用三個月,到時候我軍屯兵緬甸和泰國,隨時威脅他們印度和馬來地區,不怕他們不答應把香港給回來!”

左玉剛的這話明顯是偏激了,而另外一邊性格比較冷靜的瘸腿將軍陳儀道:“貿然出兵緬甸一個搞不好就會和英國人全面開戰了,到時候對我國的全球戰略會形成重大的挑戰!”

中國的全球戰略是什麼?那就是以龐大的實力威懾別人,以求不戰而下獲取龐大的利益,如果能夠不開戰就獲取中國所需的利益,那麼就完全沒有必要進行一場戰爭。畢竟和英國開戰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實在太大,而且利益和收穫完全不成正比,所以到目前來說,中國依舊極力的避免和英國發生全面的戰爭,而是試圖用外交以及扶持東南亞民族獨立武裝來獲取利益。

上頭的陳敬雲也是略微皺眉,他沒有想到英國人竟然這麼頑固,如今世界局勢對他們糟糕了竟然還不屈服,靠,老子又不是要搶他們的印度或者馬來西亞,更不是要割讓他們的本土,只是想要收回一個香港而已,莫非丘吉爾算準了自己不敢跟他們硬來不成?

好吧,陳敬雲承認還真是這樣的,但是算準了又如何,老子不敢和你們全面開戰,難不成你們就敢不成。

想到這裡,陳敬雲已經下了決心:“既然英國人還抱有幻想,那麼我們就打破他們的幻想!”說道這裡,他轉頭對林昌丈道:“軍情處準備執行緬甸第三套方案!”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低下的一羣人除了左玉剛這個好戰分子略有不滿外,其他的幾個人都是臉色略喜,他們身爲軍方高層,自然知道緬甸第三套方案是什麼。中國軍方在處理外國衝突事務的時候,向來是有着多套方案備用,根據局勢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案,對於緬甸那邊的局勢,一共也就三套方案,其中第一套方案就是直接出兵緬甸,利用中國軍方的強悍戰鬥力直接佔領緬甸,而第二套方案就是支持泰國、老撾、越南三國、柬埔寨等國以民族解放的名義出兵緬甸和馬來西亞甚至新加坡,中國自然是會在背後支持。以上的兩套方案一旦實行,基本就是代表着中國已經和英國徹底撕破了臉皮。而第三套方案則是比較緩和,那就是支持緬甸的民族獨立武裝,讓他們自行驅趕英國殖民地軍隊,也就是套用之前法屬印度支那的模式。

當然還有第四套方案,那就是英國能夠和中國達成和平協議,歸還香港,那麼中國到時候就會暫時擱置緬甸計劃,以保持和英國人的均勢。

現在英國人那麼頑固,似乎算準了陳敬雲不敢和英國宣戰,但是他們算準了陳敬雲不敢開戰的同時,陳敬云何嘗又不是不知道他們不敢和中國開戰呢。

現在的局勢是雙方都極力的避免直接戰爭,既然直接戰爭不行,那麼就打一場代理人戰爭唄,這事中國也不是第一次了,做起來也熟練的很。

當陳敬雲下了決心要在緬甸搞大後,下屬的相關機構也是迅速行動了起來,雖然名義上第三套方案是由軍情處負責,但實際上是整個軍方的事情。

要扶持緬甸獨立並建立國家,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比當初在法屬印度支那那邊的民族獨立難得多,英國人在緬甸的實力雖然已經遭到了削弱,但是比當初法國人在越南的實力還是要強得多。

這就代表着,中國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其中最多的自然就是各種軍械了,當陳敬雲的命令一下達之後,在中緬邊境的雲南地區,已經訓練了大半年的兩個緬甸人民軍師直接接受了中國軍方提供的大批量武器,然後直接奔回緬甸準備對英軍發動大規模攻勢,此外還有大批量的武器也是通過中緬邊境、泰緬邊境輸入緬甸人民軍的手中。

這些武器自然不可能是白送的,陳敬雲向來沒有白送武器的習慣,哪怕是軍援也得用錢來買,緬甸人民軍現在沒錢那就貸款,以後用各種資源還,反正是不能白送。

中國不但給緬甸人民軍送去了大量武器,甚至還派遣了大量秘密軍官直接進入緬甸人民軍中,當然這些教官自然不可能是用的官方名義,都是以個人名義自願去的。

緬甸人民軍得到了中國的大量援助後,實力大漲,連接發動了對英軍的大規模進攻,並且短時間裡就佔領了臘戍,佔領了臘戍後,緬甸人民軍就能夠把所控制的廣大緬甸北方地區練成一片,掌控了事實上一大片根據地,然後集結兵力向緬甸腹地重鎮曼德勒發起了進攻。

緬甸人民軍的實力本來就不弱,雖然說去年的時候緬甸人民軍只有區區一萬多人,但是在年初的時候由於陳敬雲被刺殺一事,當時的陳敬雲就是準備進攻緬甸了所以那時候給緬甸人民軍提供了大量援助,使得緬甸人民軍擺脫了游擊隊的模式,並迅速擴大發展爲一直規模龐大的民族獨立武裝,現在緬甸人民軍控制下的各種武裝力量兵力加起來達到了二十多萬,而且還在快速增加中。

他們的武器裝備雖然落後無比,但是緬甸的地形也是叢林衆多,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機械化兵團行動,反而是比較適合游擊戰,因爲緬甸人民軍打起來也不算太差。

緬甸人民軍的戰鬥力不差,自然也有着背後衆多中國軍事教官的因素所在,和東南亞其他各國武裝一樣,他們也是早早就有着中國軍事教官的存在,甚至連訓練基地都是設在了中國雲南境內。

英軍在緬甸的軍事力量雖然也不弱,但是英國人需要防守的區域實在太大,他們不但要防着緬甸內亂,同樣也需要在馬來地區以及新加坡甚至澳大利亞以及新幾內亞島上部署大量兵力,防備日`本和中國對他們全面開戰,如此一來也就灘薄了英軍在緬甸的軍事力量。

緬甸人民軍的實力雖然無法在大規模野戰中和英軍對敵,但是他們卻是佔據了數量上的優勢,而且幾乎遍佈了緬甸的廣大農村地區,依靠這些農村根據地緬甸人民軍四處出擊,尤其是對重要的交通線,也就是緬甸境內的鐵路進行燒擾作戰,破壞鐵路,伏擊軍列都是家常便飯的事情。、

如此的情況下也是讓英軍部署在緬甸縱深竟然的部隊獲取補給難度加大,尤其是曼德勒更是情況不妙。

不但曼德勒遭到了四面圍攻,就連仰光周邊也是出現了大量緬甸人民軍的蹤跡,在緬甸的數萬英軍是首尾不能相顧,一時間只能是困獸在幾個主要城市之中進行抵抗,但是緬甸的廣大地區卻已經是相繼落入緬甸人民軍的手裡,而這種情況在七月份和八月份顯得更爲糟糕。

緬甸那邊爆發的獨立戰爭,誰都知道背後有着中國的插手,但是知道又何如,英國人難不成因爲這個就敢和中國開戰不成?只要中國一天不正式出兵緬甸,那麼英國人就是不會和中國全面開戰,中國和英國開戰得不償失,對於英國人何嘗又不是如此。

不得不說,中英之間的矛盾衝突也是給了緬甸人獨立的最好時機,要不然的話緬甸人要想取得獨立還不知道得到猴年馬月呢。

緬甸人迫切的希望獨立,這就成爲了中國手中最好的棋子,使得中國利用緬甸人的這顆棋子直接攪動了亞洲局勢,讓英國陷入了極爲被動的局面,同時也直接影響了日`本的戰略選擇。

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37章 渡江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1056章 分析(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98章 陰謀(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6章 孫府逸事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32章 陳府景象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
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4章 剪辮造反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337章 渡江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566章 終止華盛頓海軍條約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917章 F5對P51(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1054章 戰損(二)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1056章 分析(二)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838章 1942年的結束(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20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續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918章 F5對P51(二)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98章 陰謀(二)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6章 孫府逸事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32章 陳府景象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