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

國民軍在福州起義時接受了前清的數艘炮艦,並以此爲基礎設立了海軍處,組建了福州艦隊,隨後的數年裡先後接受了前清時代的絕大部分海軍力量,而掌控了中國的所有海軍力量後,國民軍海軍的作戰目標也是從協助陸軍打贏北洋慢慢轉變爲承擔整個中國的海防重任。

薩鎮冰和程璧光等人爲了發展海軍,除了在陳敬雲面前使勁的爲海軍爭取軍費外,也是花費了衆多心思培養其他方面的海軍力量,比如上海兵工廠就是海軍一手扶持出來的,可以說讓上海兵工廠變成了海軍專屬兵工廠。而對於海軍而言,槍炮魚雷很重要,但是直接造軍艦則是更重要的,在福州艦隊時代,國民軍海軍就已經開始在馬尾船廠自造了一艘八百噸的長樂級炮艦,接受了江南造船廠後同樣繼續建造那兩艘炮艦。隨後又投入了重資對江南造船廠進行設備升級,並設計建造了一艘四百噸級遠洋驅逐艦,這一艘以從德國訂購的驅逐艦爲原型設計小型驅逐艦。

而這艘驅逐艦的建造對於整個中國軍艦設計和製造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當時的上海兵工廠爲了給這艘驅逐艦提供三寸艦炮以及魚雷,進行了大量的技術攻關,最後雖然由於東南鋼鐵的問題導致上海兵工廠當時並沒能完成三寸艦炮的研製,但是也積累了衆多的經驗。

而當時剛成立不久的上海動力公司也給這艘驅逐艦提供了合格的三脹式蒸汽機,雖然功率上比起德造驅逐艦上的要少,只達到了六千兩百匹馬力,但是也讓這艘只有四百噸的遠洋驅逐艦達到了三十一節的高速度。

而這艘驅逐艦在今年初完工後很快就是加入了第一艦隊中的第一驅逐艦大隊,取代了飛鷹號,和另外五艘來自德國、奧匈、意大利的同級艦組成了第一驅逐艦大隊。

在這艘小型驅逐艦完工後,國民軍海軍就是迅速提出了建造千噸驅逐艦的計劃,由於陳敬雲個人對發展海軍,尤其是自造軍艦保持了支持態度,甚至在1914年度的六百萬海軍軍費外,另外專門撥出了兩百五十萬的造艦專款。海軍部下屬的艦政司迅速制定了新一代千噸驅逐艦的設計指標,新型驅逐艦以國民軍海軍中現役的六艘美國製造的歲鼎級驅逐艦爲原型,要求國產的千噸驅逐艦在性能上不弱於這六艘驅逐艦,即要求裝備四門四寸五十倍口徑的主炮,兩門三寸副炮,八座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航速不得低於三十三節,另外要求在十六節的航速下具備五千海里的續航能力。

這個性能數據基本上就是歲鼎級的數據,中國要造出來這種驅逐艦的話,難度是非常大的,艦炮的問題好解決,東南鋼鐵公司在經過了兩年時間的沉澱後,已經是和引進的諸多專利技術吸收的差不多了已經能夠提供合格的造炮用鋼,甚至東南鋼鐵公司連ckc裝甲都已經在美國專家的幫忙下給仿製了出來,所以只要具備了合格的設計能力,那麼造出船體和艦炮來就不是太大的問題。

但是問題在於哪裡呢,在於動力系統!

目前來說,中國國內具備大型動力生產和研發經驗的只有整合了江南製造局、馬尾船廠等前清企業的動力部門的上海動力公司一家,雖然一開始設立上海動力公司的初衷只是爲了生產航空發動機,但是他們同樣還有着建造蒸汽機的經驗和技術,航空發動機遲遲無法解決的同時,他們的蒸汽機部門卻是發展迅速,除了爲諸多工廠以及福樂電氣提供蒸汽機外,他們的船用動力部門也爲江南造船廠以及馬尾船廠設計建造了衆多貨輪所用的三脹式蒸汽機,隨後又是爲馬尾船廠的長樂級炮艦提供了三脹式蒸汽機,以及專門爲那艘四百噸遠洋驅逐艦設計研製了新式的三脹式蒸汽機。

從目前而言,上海動力公司的主業務已經變成了船舶動力,其生產的三脹式蒸汽機雖然比起列強國家的產品要差一些,但是勝在便宜以及自產,些許的性能差距也是可以忍受的,所以目前中國的兩大造船廠江南造船廠和馬尾造船廠上生產的所有船舶都是使用上海動力公司的蒸汽機。而上海動力公司的另外兩大部門卻是進展緩慢,航空部門的航空發動機很久以前就已經開始研發了,但是受限於材料等問題導致遲遲無法拿出一個合格的航空發動機來,而現在歐洲爆發戰爭後,法國自身也是開始大量生產飛機,英國也同樣如此。如此一來,中國的主要航空發動機來源就被掐斷,而美國人那邊短時間內還指望不上,他們的航空發動機研究水平還不如上海動力公司自己的呢。不過雖然美國人暫時拿不出來一款合格的航空發動機,不代表着他們沒有足夠的技術能力,而是以前沒有這個需求,爲了解決航空發動機來源,上海動力公司已經和美國的幾家公司合作,準備一起研發一款航空發動機。

至於剩下的汽車動力部門,是今年國內工業發展初綱中準備引進一個汽車廠和一個拖拉機廠,爲了解決汽車和拖拉機的動力需求,上海動力公司就是成立了汽車動力部門,用引進的技術開始仿製汽油機和柴油機。

上海動力公司的三大部門裡船舶動力雖然發展的最爲迅速,但是他們的最新式三脹式蒸汽機也是無法滿足國民軍海軍對新式驅逐艦上的動力的需求,要在一千噸的驅逐艦裡裝備至少一萬五千匹馬力的動力,只有用蒸汽輪機才能達到。

雖然說根據中美兩國海軍合作條約裡有對於海軍相關技術的引進,但是蒸汽輪機這東西不是說拿到了技術圖紙就能夠仿製出來的,這裡面所涉及的衆多技術難點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至少不是上海動力公司一家可以搞定的,這裡頭涉及的是諸多基礎材料學科的東西。

爲了順利仿製出蒸汽輪機來,上海動力公司和國內的其他幾家重工企業展開了聯合合作,甚至連民營的南京機械廠都進入了進來並提供了少量的零部件,爲了這個蒸汽輪機,華夏銀行可是又投資建設了數個工廠。

動力系統向來都是一整個工業體系的聯合,不管是航空發動機還是蒸汽輪機都是如此,龐大的蒸汽輪機的仿製工作幾乎牽扯到了中國現有的所有工業部門,不敢是東南鋼鐵公司還是三石化學公司又或者是蕪湖重型機械公司都爲蒸汽輪機的仿製工作做出了貢獻,歷盡多個工業部門的聯合工作,作爲總裝工廠的上海動力公司終於在1914年的七月份試製出來了一臺蒸汽輪機。也是中國製造出來的第一臺蒸汽輪機,儘管這臺蒸汽輪機的質量慘不忍睹,不但攻略只有美國同級產品的七成左右,而且還故障頻繁,但是作爲一個試驗品這臺蒸汽輪機無疑是成功的,它讓上海動力公司方面第一次獲得了建造蒸汽輪機的經驗,更讓諸多關聯的工業部門獲取了建造這些蒸汽輪機零部件的經驗,而現在他們所欠缺的就是經驗,有了第一次後,那麼第二次自然就會順利的多,也能夠根據第一次建造時的諸多問題爲做出改進。所以這臺實驗型的蒸汽輪機仿製成功後,上海動力公司那邊立即就是拍着胸脯保證一定能夠及時爲新型驅逐艦提供合格的動力。

而這臺試驗蒸汽輪機的仿製成功後,也是讓海軍的那羣人放下了心。要知道海軍的千噸驅逐艦從年初就已經開始設計,年中的時候江南造船廠就已經開始爲建造工作開始準備,如果上海公里公司那邊遲遲無法拿出蒸汽輪機的話,那麼海軍就不得不考慮直接進口美國的蒸汽輪機了。

所幸的是雖然困難重重,但是好歹是弄出來了,至於性能上有所差距,海軍雖然不滿意但是也得捏着鼻子認了。陳敬雲很早就已經對海軍那羣人說過,自己能造的就用國產貨,實在不行再進口。

雖然這年頭沒有人對中國實施所謂的科技封鎖,只有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手,戰列艦這種鎮國利器都能直接買到手,更別說區區一個蒸汽輪機了。然而陳敬雲之所以每年給海軍提供好幾百萬的造艦經費,本質目的並不是說爲了擴大多大規模的海軍,而是爲了通過少量的造艦直接提供中國工業水平,一艘軍艦的製造帶動的是整個工業體系的進步,而這種作用絕對不是說直接進口軍艦就能夠達成的。

所以當得到了上海動力公司那邊保證後續的量產型號蒸汽輪機不會和現在這臺試驗品一樣故障頻繁性能低下後,海軍終於是放棄了進口動力系統的想法,準備採用國產蒸汽輪機,當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後,江南造船廠那邊終於是正式開工。

海軍部總長薩鎮冰上將親自主持了動工儀式!

這一款千噸驅逐艦的建造,代表着的是中國邁向工業國家的第一步!

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24章 忍讓第369章 十九號第586章 毒氣彈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61章 方大山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98章 陰謀(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429章 ‘抗菌素’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
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629章 挽救危局(一)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1015章 第七空中騎兵營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90章 裝甲和動力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478章 97號陣地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72章 高歌一曲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24章 忍讓第369章 十九號第586章 毒氣彈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1003章 兄弟(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868章 第三波攻擊羣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61章 方大山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861章 帝嚳號危機(二)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998章 陰謀(二)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329章 軍費之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55章 第五混成旅(一)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1000章 風雲再起(一)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429章 ‘抗菌素’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