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

琉球羣島北部的奄美羣島東部海域,今夜的風浪有些高,雖然不能說海況情況非常不好,但是和風平浪靜也是相距甚遠了,數點星光掛在夜空之上,稀疏的星光並不能爲廣闊的大海提供足夠多的光亮,使得整片大海都是漆黑一片。

而這把一片漆黑的海域之上,一支大規模的艦隊正在以十二節左右的速度航行在風浪中今天的風浪雖然不大,對那些大型船隻影響不大,但是對於這個船隊裡的一些千噸以下的運輸船依舊造成了極大的顛簸,此時整支艦隊實施了嚴格的燈光管制,沒有哪怕一絲光亮透露出來。

僅僅依靠肉眼觀察的話,恐怕是站在這支艦隊的面前都無法發現。

然而在另外一邊漆黑海域中,同樣有一支艦隊正在航行在漆黑海面上,而這支艦隊嫡屬於第二機動艦隊。在中國海軍序列中,第一艦隊負責整個北太平洋海域的作戰,而第一艦隊又編成了三支機動艦隊,分別是第一機動艦隊、第二機動艦隊,第五機動艦隊,此外還有第一艦隊直轄的部分分艦隊。但是總體而言,在對日作戰中,以上的三支機動艦隊就是絕對的主力了。

眼下的這支艦隊也不是第二機動艦隊的主力,因爲現在第二機動艦隊的主力還在遠處呢,此處在這裡的只是第二機動艦隊下屬的一個巡邏艦隊,臨時番號爲第25分艦隊,轄有重型巡洋艦一艘,輕型巡洋艦兩艘,驅逐艦六艘,他們是作爲第二機動艦隊的左翼偵查艦隊而存在。

復涼號上,裴傲上尉緊急走進雷達控制室,剛進去他就問:“什麼情況,是不是發現了敵人?”

當即,雷達是的值班少尉就是站了起來道:“應該錯不了,剛纔我們的雷達上顯示,在我們的正西方有着一個大規模的艦隊,粗略估計至少有十艘以上的船隻,而且航行速度較慢,估計只有十節的編隊速度,極有可能是日本人的運輸船隊!”

裴傲上尉走了過來,然後低頭看向了雷達顯示屏,再拿起了少尉遞過來的記錄文件,仔細看過了後纔是皺緊了眉頭:“繼續追蹤敵艦的信號!”

陳冉兵從睡夢被下屬緊急叫醒,脾氣有些不太好的他在睡到一半的時候被叫醒那臉色就更不好看了,正要皺着眉頭責備的時候,那裴傲上尉卻是開口:“長官,左方三十海里外發現敵運輸艦隊蹤跡!”

陳冉兵雖然脾氣不好,但是聽到有敵情的時候卻是臉色瞬時就是變的嚴肅起來,連忙披上外套。

“具體情況如何?”陳冉兵一邊說着一邊往着艦橋疾步走去。

裴傲上尉緊跟着後頭道:“敵艦隊在我艦正左方約三十海里距離,根據雷達顯示,初步判定爲敵艦十二艘,不過此時海況有些複雜,對海搜索雷達已經很難搜索到更遠距離的情況。暫時不明確敵艦隊是否有其他船隻在後方!

此時敵艦隊從奄美羣島正東海域向西南方向行駛,而根據敵艦隊編隊航速只有十節左右,因此判定該艦隊應該是運輸編隊,而目的應該是前往琉球羣島!”

陳冉兵道:“把相關情況回報給旗艦楊長官!”

陳冉兵口中的楊長官乃是該艦隊,也就是第25分艦隊的司令楊坤林少將。

不多時,距離復涼號數海里外的世廣號上,楊坤林身着單衣披着外套出現了司令部作戰室內,此時作戰室內的各軍官們已經是開始緊張的忙碌起來。

楊坤林得知了發現敵艦情況後,當即就是道:“讓復涼號向左移動,追蹤偵查敵艦隊情況。再傳令自攀號立即轉向配合復涼號進行偵查!”

楊坤林下達了這兩個命令後並沒有停下傳令,而是繼續道:“命令各艦準備戰鬥,編隊左轉向六十度!另向機動艦隊彙報相關情況!”

楊坤林少將乃是個老資格的海軍將領了,他出身前清海軍,而且任職期間一直都是在驅逐艦隊以及巡洋艦隊,擅長的是雷擊作戰!

楊坤林的命令下達後,復涼號和復涼號前方數海里的自攀號立即就是向左轉向,開始靠近日`本艦隊進行更加深入的雷達偵察。

不然的話距離過遠,即便是這兩艘軍艦上裝備有中國的第二代對海搜索雷達但是也很難發現更多的情況。

在中國雷達發展中,艦載雷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而艦載雷達中又分成了四種,一個是對空搜索雷達,一種是對空火控雷達,一種是對海搜索雷達,一種是對海火控雷達。

其中的對空搜索警戒雷達發展比較早,而對海搜索雷達受限於技術限制則是比較緩慢,因爲相對來說對海搜索雷達的技術要求比較高。

要對海進行搜索,因爲地球曲面的限制以及海面風浪的影響,使得要對海進行搜索變的極爲困難,而這也就導致了中國的第一代對海搜索雷達發展很不理想,一直到微波雷達成熟應用後纔在對海雷達領域上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

而仔細說起來的話,這個微波雷達當初的研發目標是爲空軍防空兵以及海軍的防空火力提供超低空目標的探測,不過如此情況下也就讓海軍得到了合適的對海搜索雷達。

中國微波對海雷達發展到現在,直到今天已經廣泛的裝備了幾乎所有現役作戰艦艇之上,不過也分爲早期的第一代和後期的第二代,具體性能相差比較大,復涼號作爲復煙級巡洋艦中的一艦,建造時間比較晚,所以不同於前面的幾艘復煙級巡洋艦那樣裝備的是第一代對海搜索雷達系統,而是裝備的第二代對海搜索雷達系統。而正是這復涼號上的雷達比較先進,才能夠比其他船隻更早的發現日`本艦隊。

當中國海軍第25分艦隊開始轉向朝着這支日`本運輸艦隊高速靠近的時候,正在嚴格執行靜默航行的日`本艦隊還沒有任何的察覺,這不能怪他們,此時的海面那麼漆黑,根本不可能用目視的方式發現數海里以外的敵軍船隻,至於雷達,日本人的雷達真不咋地。

日`本的雷達發展也有好多年了,好幾年前他們也已經搞出來了微波雷達,只不過日`本人所做出來的雷達在性能上卻是遠遠無法和美國以及中國或者英國的相比,整體性能上甚至都還比不上中美的第一代雷達。

這主要還是受到了日`本國內電子工業的基礎薄弱,畢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夠和中國一樣那麼重視電子產業的發展,也不是每個國家都能夠和英美那樣具備強大的基礎產業和研發實力,在需要的時候能夠短時間內就拿出產品來。日`本的電子產業水平一般,自然也就不能指望他們能夠研發出來多麼先進的雷達系統來了。

而說起日`本電子產業的水平低下,這又和中國有着極大的關係,自從二十年代開始中國的各種電子產品就開始推向了全球市場,包括各種民用產品中的收音機,電風扇,電冰箱甚至電燈等基礎電力設施。

要知道中國的福樂電氣可是全球最爲龐大的電氣化產業巨頭,比起美國通用電氣、德國西門子的規模都要龐大,也許福樂電氣不可能在所有技術上都領先於全球其他同行,但是福樂電氣所涉及的領域絕對是最多的,規模最爲龐大,產品線更是最爲廣闊。

在福樂電氣的率領下,在福樂電氣提供的各種先進核心零部件的支持下,中國的電氣產業發展非常快速,各種電氣化產品不但獨佔國內市場,更是在美國和通用電氣競爭,在歐洲和德國西門子等企業競爭,至於在日`本,更是沒有競爭對手。

而這種競爭不但體現在民間市場中,更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軍用產品市場上,在二戰前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希臘等多國的軍用通訊設施都是從福樂電氣採購的,而還有更多國家的電氣設備,比如發電站的發電機組等都是從福樂電氣採購。

由此可見,在二戰前這些托拉斯的超級企業具備了多麼龐大的市場競爭力,也就可以理解爲什麼中國會極力的支持這些超級企業發展,不但有福樂電氣,還有東南鋼鐵、太平洋航運等、福杭汽車、三石化工等企業經過數十年的扶持,都已經是成長爲了舉行的超級跨國企業。

而正是這些超級企業的競爭,尤其是福樂電氣的競爭,使得日`本國內根本就無法發展出成規模的電氣產業。在電氣產業上,東南亞市場一直都是福樂電氣的領地,中國國內的就更不用說了,甚至日`本那邊的各種電氣產品大多數也都是福樂電氣的產品。

這並不是說日`本不想進行競爭,而是在技術以及成本上相差極大。

而且日`本和中國哪怕在二十年代以及三十年代進行了兩場戰爭,但是這並沒有改變日`本和中國彼此間是重要貿易國的關係,而雙方在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的簽署的中日商貿互惠條約等一系列的條約,更是把中日兩國的商貿關係緊密的聯繫起來,日`本固然能夠得到中國一部分的輕工業產品市場,比如對應於日`本來說至關重要的紡織產品的最大市場就是在中國。而另外一方面同時也是把日`本廣大市場對中國產品開放,使得中國的各種工業產品充斥了日`本的每個角落。

在這種商貿環境下,日`本根本就不可能發展出大規模的電氣化產業,因爲某一段時期裡,日`本人連軍用通訊系統都是從福樂電氣採購的,由此可見數十年的商貿聯合對於日`本而言,好處和壞處都是極爲明顯的。

好處是讓日`本經濟得到了振興,使得日`本能夠在三十年代裡緩過氣來並支撐着大規模擴軍,最後積攢起了掀起太平洋戰爭的家底。但是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日`本的產業發展受到了一定限制,輕工業中以紡織業爲代表發展迅速,而重工業裡頭比如重要的國防產業發展的也不錯,但是在一些核心產業卻是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比如汽車、鋼鐵、石油、電氣等。

有着如此缺陷的日`本,也就自然很難拿出性能優越的雷達來,而缺乏性能先進的雷達也就讓日`本海軍在作戰中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在之前和英美海軍的一系列作戰中就是凸顯了這個缺陷,日`本海軍雖然做出了一定的改進也服役了大批量的雷達,只不過這些雷達性能依舊遠遠不如其他國家的同期雷達。

這種情況在今夜裡再一次得到了體現!

當中國海軍第25分艦隊發現了日`本運輸艦隊後,日`本艦隊以及毫無反應!

絲毫不知道不遠處的中國海軍各艦已經是殺氣騰騰的揚起了炮口,準備着對日`本艦隊發動致命的一擊!

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056章 分析(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0章 密議(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865章 慘烈(二)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87章 洪府娶親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12章 大戰(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9章 密議(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286章 爲了中國
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1056章 分析(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628章 新老權力交接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10章 密議(二)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1043章 克查赫衝突(三)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997章 陰謀(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865章 慘烈(二)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257章 設軍任免(一)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74章 籌集軍費(二)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393章 保存實力第87章 洪府娶親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94章 太平洋上的煙火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12章 大戰(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762章 軍費之爭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82章 我們要打仗了(一)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5章 冬衣風波(二)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9章 密議(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172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551章 華盛頓海軍條約第27章 袁氏復出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133章 籌餉處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286章 爲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