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

第九師要拿下一個宣城並不難,哪怕對面的蘇軍有一萬多人的兵力防守,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中。這兵力上第九師並不佔據優勢,但是現在不管是第九師的那些軍官還是國民軍司令部裡的衆多參謀們,都對第九師抱有極大的信心,這種信心來之於國民軍在這近兩年來不斷取得的勝利之上。哪怕第九師完全沒有經歷過一場戰爭,但是第九師已經歷盡半年多的訓練,這訓練標準是和國民軍的其他幾個主力部隊是一樣的,欠缺的只是實際戰爭經驗而已,所以國民軍上下對此還是抱有極大的信心,要不然也不會給出十天拿下宣城的時間限制了。

但是這表面的信心是一回事,事到臨頭瞭如此實現參謀部給他們定下的目標就是個問題了。畢竟第九師憑藉優勢火力拿下宣城的話難度並不大,難就難再如何快速的拿下宣城!

但第九師的莊先河和第九師的其他高級軍官爲了如何能夠在短短數天內拿下宣城而頭疼的時候,國民軍在其他幾個方向的進軍也是順利進行中,從廣東出發的第十師已經進入江西境內,一路挺進了數十里後並沒有遇上大股的贛軍,甚至連營連級的贛軍都沒有遇到過,倒是順帶剿滅了一股不長眼的土匪,那股土匪的當家人不知道是腦子燒糊塗了還是天真的認爲自己天下無敵,竟然集合了八九百人的土匪去打劫第十師的後勤運輸隊,試圖搶`劫槍支彈藥和其他軍事物資,當時護送後勤運輸隊的一個排擋住土匪的進攻後,附近的國民軍一個連迅速增援而來,沒幾個小時功夫就將這一股土匪徹底擊潰,然後俘虜了兩三百人的土匪。第十師的師長俞紹瀛也不是什麼軟心腸的人,當天就下令將這股俘虜的土匪全部槍斃,一個不剩用以威脅那些土匪流氓的小雜魚。這一舉動讓江西境內的衆多土匪嚇破了膽,投降國民軍的有,當場散夥的也有,逃離江西進入鄰省湖南的也不少,一時間江西南部的土匪少了很多。

李鈞烈雖然控制了江西,手下軍隊也不多了,但是對轄區的控制力度遠不如國民軍對轄區的控制力,只是佔據重要城市和據點,普通的鄉鎮是管不了的,這點不是江西的個別例子,而是其他省份都是差不多,乃至北洋倒也脫離不了這個局面,這個主要是因爲政府的控制基本上至到達了縣,下面的廣大鄉村地區還是處於宗族士紳管理的狀態。國民軍爲了改善這一點,設置了鎮、鄉多層的行政機構,用以徹底掌控廣大的農村地區。但是其他省份卻還是和前清時期差不多,加上江西近兩年遭天災,收成不怎麼好,諸多農民沒有活路而上山立寨的不在少數,所以這江西的土匪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

國民軍剛進入江西就用着及其嚴酷的手段屠殺了好幾百人的土匪,很是威脅了那些土匪一番。

第十師朝着江西南部挺進,而第二混成旅則是朝着江西東部進軍,礙於交通的緣故,進軍速度並不快,從衢州出發的第三混成旅速度也不快,真正要抵達江西腹地,和贛軍主力交戰的話還有一段距離要走。

總體來說,國民軍進軍江西的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都是用在了行軍上面。

雖然到目前爲止,國民軍依舊沒能和革命黨人的軍隊發生大規模戰事,但是進度卻是按照計劃陸續到位,知道實情的人自然知道國民軍的進展順利,而外人也能夠通過一些通電和報紙上的片言隻語來猜測前方戰事如何。

“大總統,現在時間也算差不多了,你看是不是該讓滁州和蚌埠的部隊動一動了!”段祺瑞對袁世凱建議着。

袁世凱沒有立即回答,而是問道:“國民軍在江西和皖南打的如何?蘇南地區有沒有變化?”

段祺瑞道:“江西和皖南那邊的消息不多,而且革命黨人那邊也沒說發生什麼大戰,這兩個地方路途遙遠,估計三五天內還是不會出現大戰的,不過按照目前的局勢來看,革命黨人肯定是撐不住的,他們的兵力雖然多,但是要對付國民軍的話還是夠嗆!

“蘇南那邊的國民軍變化不大,華浦兄回報上來的情況說對岸的國民軍並沒有被抽調的跡象,反而在溧水那邊又出現了一支國民軍部隊,番號是國民軍第五師。這個第五師之前是駐紮在寧波的,這次抽調到溧水來,怕也是防備着我們突然南下!”

袁世凱道:“這陳敬雲倒是小心的很,蘇南半點沒動,就派了點二線部隊去打江西和皖南!”

“估計那陳敬雲也是知道革命黨人是什麼貨色,所以纔派了二線部隊去!”段祺瑞說到這,停頓了會後繼續道:“不過這次進攻皖南的國民軍中,有一支國民軍的新部隊,番號是國民軍第九師,下面人回報說這支部隊雖然成軍不久,但是武器配備也是按照國民軍的其他主力師配置的,成軍前已經訓練了小半年!”

“他陳敬雲肯定不會閒着嘛!”袁世凱說着,也是納悶:“他陳敬雲到底哪裡弄來的那麼多錢,現在查明番號的就是十一個師加三個混成旅,雖然編制比咱們的要小一些但是這弄起來花費也不會比我們的少太多,這麼多部隊他到底是怎麼拉起來的?”

袁世凱很不理解,哪怕是國民軍控制了閩浙兩省,但是也不可能有這麼多的財力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建立起十餘萬的正規軍來啊,要知道這十幾萬軍隊可不是像其他軍閥的部隊那樣,要槍沒槍,要炮沒炮的那種,而是正兒八經的滿編制,火炮槍支不比北洋差不多少。而要弄出這樣的一支部隊,沒有海量的銀子撒下去根本就辦不到,哪怕是陳敬雲把閩浙兩省刮地三尺也是建不起來啊。

袁世凱自然不知道陳敬雲從福州起義開始就和日`本勾搭,然後又抱上了美國人的大腿,爲了弄錢,不但把福建海關關餘抵押給英國的一個財團,而且還把福建的鹽政抵押給日`本,有了這兩筆錢後才建立了國民軍的基礎,後來拿下了閩浙後就寬鬆很多,加上香菸和鴉片專營制度又讓他撈了不少,這才讓國民軍一步一步慢慢壯大,至於美國人那邊的貸款,美國方面本意是幫陳敬雲建海軍,然後就是工商方面的貸款,真正用於陸軍方面的千萬元而已。直到國民軍越來越壯大,美國方面的預期收益越來越大的時候,美國方面才主動提出第二期的軍事援助計劃,但是這一個計劃還在計劃當中,還沒有談成。

心中帶着不解和鬱悶,袁世凱道:“蘇南那邊看樣子是沒機會了,等會你給華浦傳個話,既然國民軍已經進攻皖南,那麼我們也要動一動了,讓他派兵從津浦線西進,攻佔長江以北的安徽,如有可能則攻佔安慶或者其他據點甚至渡江,爲將來的南下渡江作戰取得橋頭堡。”

說到這裡,袁世凱也是在地圖上看了起來,然後又道:“另外給河南雷震春去電,讓他的第七師派遣一旅南下安徽。和第三師和第二混成旅一起,務必把安徽給我拿下來!”

簡單的幾條安排就已經爲北洋軍的未來動向指明瞭方向,不過段祺瑞此時提醒了袁世凱:“這第七師那邊成軍不久,之前錢糧槍械也多有拖欠,怕是……”

袁世凱這麼一聽,也是有些皺眉,第七師的情況他自然也是知道的,當初北洋軍第一輪擴軍的時候,他就把河南的新軍以及另外抽調了部分的部隊組建第七師,然後又以張勳的部隊和清江浦的部隊組建第八師。這張勳的第八師因爲待在清江浦蘇南地區,壓力很大,加上張勳又是個能搜刮錢又捨得花錢的人,所以第八師雖然武器裝備差了點但是好歹完成了編制。但是第七師卻是要差一些,開始的時候名義上雖然有第十三旅和第十四旅,但是隻完成一個旅的編練,炮兵團的重武器也是嚴重不足,這磨磨蹭蹭一年多了也沒能完成第七師的編制,後來袁世凱手頭寬裕了後,才把第七師的建制給配齊了,並且也給了部分的重武器,但是始終無法和北洋軍的幾個老牌部隊相比。

不過哪怕第七師不強,但是也是需要南下的,現在津浦線兵力緊張,袁世凱不可能把當做預備隊的曹錕第三師和第二混成旅都抽調出來投入到安徽戰事中,而考慮到將來可能會在安徽地區和國民軍爆發激戰,兵力又不能太少,所以安徽的北部地區就必須由其他部隊來分擔。

“給雷震春再撥五十萬過去,然後給他披個條`子,讓他到漢陽廠領一千條槍!”袁世凱現在拿了善後大借款,手裡還是有些錢的,當即就給第七師撥了五十萬的軍費。至於漢陽廠那邊的槍支嘛,又不了袁世凱的條`子也就能夠順利拿到手。

黎元洪去了北京當他的副總統之後,袁世凱任命第二軍軍長段芝貴兼任湖北省護軍使,統轄京漢線北洋軍部隊,並着手收編湖北省原有的黎元洪部隊,段芝貴手段也是不弱的,沒半個月功夫就把湖北的原有部隊全部改變,然後組建了三個混成旅,當然這個混成旅是沒有中央陸軍的番號,而是以湖北第幾混成旅的模式編成的省軍,進而徹底掌控湖北,這湖北的漢陽兵工廠自然也就落入了北洋的控制當中,現在漢陽兵工廠又一次加班加點,爲北洋軍提供武器彈藥。

有了雷震春的部隊支援,這安徽北部也就沒問題了,曹錕的第三師就能專心於安徽中部地區,和國民軍進行對抗。當然了,免不了的袁世凱還嘗試着對柏文蔚手下的幾個師長等高級軍官進行拉攏收買。

第760章 xb10項目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056章 分析(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302章 遷移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10章 衝鋒(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187章 上海亂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章 密議(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577章 總動員(一)
第760章 xb10項目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30章 低泣時刻第1056章 分析(二)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302章 遷移第340章 八月轟炸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563章 東海大海戰第276章 軍艦下水第917章 F5對P51(一)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210章 衝鋒(二)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10章 希特勒的崛起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919章 自亞號事件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311章 鎮江視察(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187章 上海亂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章 密議(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577章 總動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