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9章 新加坡(一)

珠江號的會議室內,趙之科上將和一羣將領們圍在一起討論着前方的戰事,指揮室內電報聲不斷,不斷傳回前方的戰報,同時又不斷髮出作戰命令。

由於方面軍的司令部臨時設在珠江號上,諸多司令部人員的入駐讓珠江號變的擁擠無比。

珠江號作爲長江級大型巡洋艦的三號艦,同時也是中國建造的最後一艘大型主力炮艦,設計之初並沒有考慮擔任指揮艦,但是後來考慮到海軍的數艘戰列艦都已經老舊,通訊設施以及內部都無法滿足大方面會戰的指揮需求,所以纔在把長江級的三艘大型巡洋艦在建造過程略微改裝,增加了大型司令部所需要的各種通訊設備,也就使得三艘長江級巡洋艦成爲了中國海軍中最爲專業的指揮艦,足以承擔大規模會戰的指揮需求。

如此情況下趙之科上將也就把琉球方面軍的臨時司令部設在了珠江號上,不過饒是已經經過了專業改裝,但是大量司令部的人員進入還是讓珠江號上顯得擁擠無比。

“現在陸戰三師已經佔據了灘頭,正在向縱深延伸,工程兵們也已經搭建起了最基本的臨時碼頭!”方面軍參謀長對着趙之科如此道。

“不過陸戰三師在進攻中遭到了日軍的頑強抵抗,傷亡不小!”

趙之科皺眉道:“傳令陸戰三師,讓他們不要着急,悠着點打!”

趙之科可不想前方部隊打的太急,造成太多的傷亡,因爲來之前他就已經得到過沈綱等大佬的指點,此戰雖然是最優先發動的戰役,但卻不用打的太急,沒有必要爭取時間而造成大量人員的傷亡。

雖然國家軍事委員會把進攻琉球作爲第一階段的目標,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琉球是不用那麼着急就拿下的,因爲拿下琉球與否並不會對進攻日`本本土造成多大的影響,而起海軍那邊還想要利用琉球戰役把日`本海軍的殘餘主力給引誘出來,再來一次海上決戰把日`本海軍的殘餘兵力給徹底滅掉,從而爲登陸日`本本土創造有利條件。

對於中日之間的戰爭而言,琉球的重要性實際上並不高,遠遠沒有歷史上對日美戰爭中那麼重要,因爲中國並不需要拿下琉球作爲進攻日`本本土的前進基地,進攻琉球只是想要圍點打援吸引日`本海軍主力出擊而已,而實際上這種戰術在之前就已經成功,之前中國準備進攻琉球的時候,日`本爲了增加琉球的防守力量派遣了海軍護航運輸編隊,以至於在奄美羣島海域被中國海軍第二機動艦隊攔截,從而爆發掩美海戰。

從圍點打援這個戰略而言,實際上已經是取得了成功,接下來進攻琉球自然也就不着急了。

反正海軍已經封鎖了琉球和日`本本土的海上聯繫,琉球上的日`本三四萬守軍就變成了孤軍,不客氣的說圍上幾個月估計這些日軍餓都餓死了,所以趙之科的打算除了最開始登陸需要全力以赴外,只要登陸上去那就慢慢磨了,不斷的消耗日軍的兵力和物資,等日本人的兵力和物資消耗的差不多了,那個時候纔是發起決戰的時候,現在嘛,不着急!

相對於琉球戰役的不着急,馬來西亞那邊的作戰卻是被催的相當急,因爲馬來西亞的新加坡扼守了馬六甲海峽,自從中國對日`本宣戰後,中國在印度洋上的力量就是被分割了開來,所以中國目前是急需拿下馬來西亞打通馬六甲海峽,從而恢復印度洋和南海之間的海上聯繫。

除了需要打通馬六甲海峽這個目標外,實際上更爲重要的就是,中國必須搶在英美兩國反應過來之前就拿下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從而造成實際佔領的實施,因爲只有拿下了菲律賓和新加坡後,才能夠把中國的絕對防禦圈向外推,如此才能夠利用琉球、臺灣、菲律賓構成一道防禦線。

這個就有些類似於後世常人所說的第一島鏈,不過後世裡的第一島鏈是美國軍事上封鎖中國所用,而現在的這種第一島鏈是爲了鞏固本土絕對防禦圈。

因此儘管馬來西亞是英國的殖民地、菲律賓是美國的殖民地,但是陳敬雲都是下了決心要拿下的。

而要拿下這幾個地區,就得從日`本人手中攻下來,而且在英美反應過來之前就拿下。

如今英美在太平洋上的力量還被牽制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上的兩百多萬日`本陸軍正在和英美廝殺着呢,除了澳大利亞這個大戰場外,新幾內亞島上雙方也在進行殘酷的攻防戰,只要這兩個方向英美沒有拿下來,那麼就談不上反攻菲律賓或者馬來西亞。

不過陳敬雲自然不能指望着日`本本土都被中國登陸了,還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島和英美打生打死,這幾個方向的日軍極有可能對英美投降或者發生其他的變數,而陳敬雲就是想要在這些變數發生之前快速拿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

因此相對於攻佔琉球或者進攻日`本本土而言,進攻馬來西亞以及菲律賓更重要一些,這種情況從南太平洋戰區的抽調了衆多兵力參與進攻馬來西亞就可以看的出來。

負責馬來西亞方向作戰的第一集團軍在宣戰後的第一天就是從泰國快速南下,下屬部隊續沿着馬來西亞半島快速南下,通過多天的快速進攻,陸續擊潰了日軍的部分小股部隊後抵達新加坡城外。

在經過了短暫的試探性進攻後,第一集團軍就是快速發起了對新加坡的大規模進攻,負責第一輪進攻的是老牌的第十二軍,下屬的第25師、第43師、第44師。這幾個師可是中國在南方的主力部隊,在二戰爆發前就是屬於常備師,二戰爆發後進一步加強武裝,之後在東南亞戰爭中首批進入越南,隨後一路南下進攻到泰國,之後第十二軍也是常駐在泰國,作爲中國在印度支那半島上的重要軍事威脅力量。

在對日宣戰後,第十二軍的三個師一接到命令後就是快速從泰國南下,並連續擊潰了多股日軍小規模部隊後抵達新加坡,由於行軍速度極快,他們到達新加坡的時候,第一集團軍的另外幾個師還在越南、泰國等國地呢。

不過第一集團軍顯然是不會等着後續部隊全部抵達後纔會發動對新加坡的進攻,於是乎第十二軍在段斬的試探性進攻並休整了三天後就是立即發動了對新加坡的進攻,之所以着急發動進攻,也是爲了避免夜長夢多,畢竟日軍的增援不多也是會從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方向回援,等得越久新加坡內的日軍也就越多。

實際上也是,宣戰之處的新加坡日軍不過三萬人,但是很快就增加到了五萬人,爲了封鎖新加坡,同時給予陸軍部隊強有力的支援,海軍抽調第一機動艦隊南下支援,其第一機動艦隊轄有五艘航空母艦,衆多巡洋艦和驅逐艦,乃是中國海軍在南海海域的重要機動兵力。

目前中國海軍把衆多的航空母艦一共編成了四個機動艦隊,分別是第一機動艦隊、第二機動艦隊、第三機動艦隊、第五機動艦隊。這些機動艦隊都是多艘航空母艦組建的大型航空母艦戰鬥羣,雖然隨着戰局的不斷變化會不斷的進行抽調兵力,但是總體上來說這四支機動艦隊就是代表了中國海軍的精華所在。

其中第一機動艦隊原本負責東海海域,後被掉入南海,目前擁有五艘航空母艦。第二機動艦隊則是負責臺灣以東、日`本以南、菲律賓以北的廣泛太平洋海域,經過掩美海戰後進行了調整和補充,目前轄有十艘航空母艦。第三機動艦隊則是印度洋那邊的主力,不過第三機動艦隊的兵力就小很多,只有一艘航空母艦以及兩艘只有二十五節的改裝航空母艦。第五機動艦隊則是轄有五艘航空母艦,主要負責東海海域,支援琉球戰役,封鎖日`本西南海域、海上預警防空,以避免日`本的轟炸機起飛轟炸中國本土。

其中少了一個第四機動艦隊,因爲一開始的第四機動艦隊並不是航空母艦戰鬥羣,而是戰列艦部隊,但是開戰後其轄有的四艘戰列艦都是被抽調給了第二機動艦隊給航空母艦護航所用,所以也就名存實亡,暫時是空置狀態,至於以後會不會重新編成,那就得看以後的戰局發展了。

第一機動艦隊抵達後,和新加坡的日`本海軍進行了小規模交戰,不過日`本人也知道自己的海軍力量弱小,採取了避戰不出的戰術,不出海和中國海軍打,而是試圖用這些尚存的軍艦爲地面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新加坡城外的某個小山坡下,一個年輕的裝甲兵靠在T16輕型坦克上抽着煙,在他的周圍還有着其他坦克,有T16坦克,也有T14坦克,而這兩款坦克也是中國南方部隊裡的最爲常見的坦克。

自從1940年的時候發現T10坦克不堪重用,甚至實際作戰效果都不如T8輕型坦克的時候,陸軍當時就是快速研發了新一代的南方坦克,也就是T16。當初研發這個坦克的時候就是極端重視機動性,以至於研發成功後由於機動性優越,不但成爲了南方部隊的主力坦克,而且還被北方部隊採用作爲輕型坦克使用。

所以這個T16是同時服役於南方和北方部隊,在南方他是主力坦克,而在北方則是作爲輕型坦克配合T15、T18等主戰坦克作戰使用。

而除了T16外,T14坦克也是廣泛服役於中國陸軍部隊,雖然T8坦克性能優越一直都是中國的主力輕型坦克,而在1940年的時候更是取代了T10坦克成爲東南亞作戰的主力。不過T8坦克到底是三十年代的產品了,性能越來越落後的同時陸軍也就研發了T8坦克的代替型號,這也就是T14坦克。

兩者的重量都是差不多八噸,但是T14坦克的火力和防護以及機動性都更爲優越。而這種只有八噸的輕型坦克是被作爲偵查兵力所用,廣泛服役於南方和北方的部隊,主要作爲偵查兵力使用。

第43師作爲南方部隊裡的主力師,其師屬坦克營自然也就是裝備了最爲先進的這兩種坦克,把原先的T10和T8坦克都替換到二線部隊當中去。

裝甲兵抽完了煙,把菸頭丟在腳下然後用力的碾踩了後走過了兩步對着一個上士道:“李老大,我們什麼時候走啊?”

第350章 蔡凝(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章 密議(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21章 陸小曼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27章 袁氏復出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2章 左將軍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章 孫府逸事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03章 兄弟(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969章 北非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37章 渡江第353章 王麒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
第350章 蔡凝(一)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424章 第一大軍閥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9章 密議(一)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802章 阿雷斯戰役(一)第278章 教育事(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918章 F5對P51(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11章 午夜暗香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533章 59號戰艦第621章 陸小曼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27章 袁氏復出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82章 左將軍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章 孫府逸事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255章 和談倡議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511章 F1戰鬥機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1003章 兄弟(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960章 低估(一)第463章 正式外交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969章 北非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4章 殺人奪權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621章 陸小曼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337章 渡江第353章 王麒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544章 民族主義失控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835章 h1直升機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759章 噴氣時代(二)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