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6章 血戰琉球

新加坡位於印度支那半島的最南端,靠近赤道乃是名副其實的熱帶地區,七月份正是炎熱無比的季節,如果單單是熱也就算了,偏偏還三天兩頭下雨,這一下雨就是滿路都是泥濘。

這東南亞地區原本的交通情況就不好,泥石土路都雨天一泡更是難走,在東南亞地區作戰並不比在北方俄羅斯的沼澤地作戰強多少,給後勤運輸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在馬來西亞地區雖然之前是有着鐵路系統的,但是在盡力了多年戰爭後已經遭到了衆多損壞,日`本當初進攻馬來西亞的時候,被英國方面主動拆毀了大段鐵路,之後日`本佔據了馬來西亞半島後也沒有下力氣去修復,因爲一方面是沒有戰略需求,另外一方面則是日`本方面也是防備着泰國方向的中國部隊,自然不可能主動修建一條可以讓中國陸軍迅速南下的鐵路了。而且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的主要地面戰爭是發生在澳大利亞,爲了提供部隊的南下物資補給,日`本拆掉了大量馬來西亞地甚至印度尼亞西地區的鐵軌運到澳大利去鋪設軍用鐵路。

而這種情況也就導致了中國第一集團軍從泰國南下新加坡的作戰過程中,無法得到鐵路系統的運輸支援,大量從國內經過中越鐵路、越南鐵路以及中緬鐵路,泰緬鐵路等鐵路系統運輸的物資被大量囤積在泰國南部,而要繼續往南部運輸的話就只能依靠公路運輸了。

爲了供應部隊南下作戰的物資需求,第一集團軍抽調了大量運輸車輛往來於泰國南部邊境和新加坡外圍,同時也是抽掉了工程兵部隊修復原有的馬來亞半島鐵路,試圖恢復泰國南部到新加坡的鐵路交通,雖然修復工程是在原址上進行,而且由於是緊急軍用鐵路規格也比較低,但也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了。

因此到目前爲止,在新加坡城外作戰的衆多部隊的物資只能依靠公路運輸來完成!

而中國陸軍由於機械化程度相當高,每天需要消耗的油料、彈藥以及各項物資都是極多的,以第十二軍第四十三師爲例子,這個步兵師算得上是中國陸軍中最爲標準的一線野戰步兵師了,如今處於進攻新加坡的狀態下每天消耗的各項物資將近四百噸。

而目前進攻新加坡的第十二軍有三個師以及一個獨立炮兵團等部隊,每天需要消耗物資達到一千兩百噸以上。

如此龐大的物資需求僅僅是依靠第十二軍自身的運輸力量肯定是無法解決的,得第一集團軍額外抽調大量的運輸車輛才能夠滿足他們的作戰需求。

從古至今,打仗打的都是後勤,有了充足的後勤就能夠大量的發射炮彈和子彈,用炮彈數量來換取對方士兵的性命,而如果後勤物資供應不足的話就只能夠依靠士兵們的性命來換取勝利了。

雖然馬來西亞半島的交通情況非常糟糕,但是由於現在新加坡那邊作戰的只有一個第十二軍,第一集團軍後續的部隊還在陸續南下中,所以短時間裡倒也不用擔心補給不足的情況。

補給充足的第十二軍爲了搶得先機,已經是連續發起了數次大規模的攻勢,以第四十三師爲主力在東部實施突破進攻。

當然這些戰略層面的東西就不是那些中低級軍官所需要考慮的事情了,此時此刻的李上士正開着他的坦克前往連部匯合呢。

不過這剛走了半路就是突然聽見數聲呼嘯聲,李上士立即大喊:“炮擊!”

李上士是個老軍人了,光聽這聲音就能夠聽得出來是日本人的大口徑重炮,至少也是一百毫米口徑以上,這要是被砸中了可不是什麼好玩的事情。

日`本人的遠距離炮擊給這個小部隊帶來了一陣騷亂,李上士並非是帶着一輛坦克單獨前往的,跟着他一起走的還有4312營的一個步兵排,那些步兵們顯然也是不想走路,七八個人爬上了坦克搭着順風車呢。

此時日`本人的炮擊來了,那些步兵們也是乾淨爬下車然後和其他人一樣臥倒,好半響後炮聲停了才陸續起來,一個個咒罵着繼續趕路。

剛纔的日本人炮擊雖然聲勢不小,不過卻沒有帶來太大的殺傷,除了一個倒黴蛋被彈片給傷了外也沒有其他人受傷了,不過倒是造成了一定的混亂。

“怕個毛,繼續前進,老子就不信它真能打中!”李上士對於這些炮擊毫不在意。

因爲實戰中,用遠程榴彈炮對坦克進行炮擊的話,命中率無限等於零,除非李上士的運氣實在是倒黴了八輩子,不然還真不太可能被直接命中,而如果不被直接命中的話,哪怕是落在附近有彈片過來,也不可能給坦克造成什麼傷害。

不過坦克沒事,那些步兵們就是不一樣了,榴彈爆炸後的彈片會給步兵造成大面殺傷,而這也是步兵們一聽到炮擊就立馬臥倒的原因。

一路上又是零星遭到了幾次小規模炮擊,李上士的這輛坦克終於是跟上了坦克連的步伐,不過讓他意外的是,這個坦克連原本的十七輛坦克竟然只剩下了十四輛!

這個小小的坦克連在最開始的衝鋒階段,有一輛坦克被擊中了履帶然後遭到了日`本反坦克火力的集中攻擊,雖然沒有當場爆炸之類的,但是也無法繼續作戰了,只能等待進行維修。其次就是李上士自己的這輛坦克,同樣是履帶出了問題,不過問題不算大,在後續趕到的維修車的幫助下已經恢復如常。

這樣一來,這個坦克連應該還有十六輛坦克的纔對,怎麼才剩下了十四輛呢,趁着戰鬥的間隙李上士問了旁人。

“剛纔我們進攻的時候被日本人打了個小埋伏,前頭有着兩門的五十七毫米反坦克炮呢,這不一下子就是被打掉了兩輛車,諾你看,前頭那個冒着黑煙的就是其中一輛!”旁邊的一箇中士車長如此說着。

聽到有戰友傷亡,讓李上士也是有些鬱悶,這就是戰爭,而戰爭必然是會有着傷亡的。

而這場戰役纔開始沒兩天,這個坦克連就已經損失了三輛坦克,也不知道等打下新加坡後還能夠有多少坦克倖存,而自己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些時候?

而再一想這場中日戰爭纔剛剛開始呢,就算是打下了新加坡後,肯定還會有後續的其他戰役的,這場戰爭持續的一兩年的話,會有多少戰友活到戰爭結束呢?而自己能不能活到戰爭結束呢?

一直以來都信心滿滿,對戰爭極爲興奮甚至期待的李上士第一次感到了一絲彷徨!

只是戰場上沒有多少時間讓他彷徨,很快他就是接到了命令,和另外兩輛坦克一起組成一個小組,並掩護一個步兵排進攻日`本的人的陣地。

而那個陣地就是日`本人的反坦克炮兵陣地,那裡的兩門一式反坦克炮威力可不小,坦克連的連長不願意繼續拿着寶貴的坦克去冒險衝鋒,因此請求了步兵的幫忙。

現在那個步兵排的步兵們已經是準備妥當,他們也不會傻傻的直接往前衝,而是會進行迂迴,然後從側面進攻,試圖拔掉這個日`本的反坦克陣地,爲己方的坦克部隊開路。

但李上士指揮着坦克爲步兵提供火力支援的時候,新加坡到處都是槍聲和爆炸聲,第十二軍五六萬部隊如同潮水一樣向新加坡衝擊着,而後方第一集團軍的另外一個軍也正在南下的途中,不用多少天就能夠抵達。

屆時第一集團軍集中了高達六個師的兵力,擁有十萬出頭的兵力和四百多輛坦克,同時還有超過六百架飛機的空中支援和第一機動艦隊的支援。

如此兵力的第一集團軍要拿下一個新加坡不是難事,問題的關鍵就是需要多少天才能夠拿下來,而拿下新加坡的時間長短與否也直接關係到進攻菲律賓以及加里曼島時間安排。

但是不管怎麼說,新加坡戰役的勝負已經是沒有太大懸念的事情,不管從那個角度來看,日`本都不可能抵擋住中國對新加坡的進攻。相對於新加坡戰役來說,琉球那邊卻是顯得更加殘酷和困難。

開戰之初,趙之科上將就是得到了來自國家軍事委員會的指示,因此並沒有太過着急的深入琉球島,而是採取了穩紮穩打的戰略,在取得了登陸灘頭後就是第一時間運輸了大量士兵登陸,於此同時陸戰第一師也是在琉球北部展開了登陸。

當登陸作戰進行到第五天之後,琉球方面軍已經全部登上了岸,並在空中和艦炮的支援下逐漸擴充戰線進攻。

然而進攻之中卻是依舊不可避免的產生了大量傷亡,短短一個禮拜不到登陸的各個部隊傷亡總數就超過了五千人,如此巨大的傷亡數字稱之爲血戰也不爲過,儘管琉球方面軍殺傷的日軍數字更多,但是自身高達五千人的傷亡數字依舊讓負責指揮作戰的趙之科上將倍感壓力,面臨着來自國內的壓力後,趙之科也是不得不放棄了預定的進攻計劃,進入休整期並調整戰術。

而前期持續了大約一個星期的琉球血戰也是正式告一段落了。

第941章 終戰令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33章 籌餉處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98章 鎮壓(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3章 白雪紅梅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91章 趙臨東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2章 左將軍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314章 D5系列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98章 航空部隊
第941章 終戰令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1章 南下北上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169章 局勢緊張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959章 美國的決心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95章 大罷工(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32章 陳府景象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44章 f5戰鬥機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740章 中芬共同防禦條約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012章 輿論控制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133章 籌餉處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598章 鎮壓(一)第157章 長樂號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73章 白雪紅梅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247章 籌款晚宴第525章 局勢急變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891章 趙臨東第239章 軍事會議(一)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448章 ,北洋的葬禮(二)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82章 左將軍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917章 F5對P51(一)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951章 進軍伊朗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314章 D5系列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309章 袁世凱的調整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98章 航空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