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

泰山鎮北洋軍第二軍司令部內,馮國璋皺着眉看着牆上的巨幅軍事地圖,地圖上範圍很大,幾乎涵括整個長江流域地區,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區在內。而在這幅地圖上,有着諸多的箭頭,並清楚的標誌着北洋軍和國民軍下屬的各支部隊方位。

馮國璋對着地圖上仔細的看着,而眼光關注的自然是蘇南和皖南地區,在這一片地區當中,有着密密麻麻的雙方部隊,這裡不但云集了北洋軍和國民軍的主力,同樣也是決定雙方勝負的地方,其餘的湖南、四川戰場不過是次要的,甚至湖北那邊向九江進軍也不過是無傷大局的次要方向。真正影響偶倒雙方勝敗的只能是安徽蘇南地區,只要在這裡贏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水到成渠,翻不出其他風浪來。

就在馮國璋看着地圖思慮着相關戰略的時候,副官慢慢的走過來,然後輕聲道:“安徽曹將軍來電!”

馮國璋:“哦!”隨即接過來電文看了起來!

“第六師和第九師!”馮國璋自言自語的說着:“怎麼到現在只發現這兩個國民軍部隊的番號嗎?沒有其他部隊的消息?”

馮國璋有些不解,哪怕是曹錕那邊手下的部隊戰鬥力不足,擋不住敵人的前期進攻是正常的,但是怎麼會連敵軍的番號都沒能搞清楚。北洋軍的情報能力雖然不咋地,但是南京臨時政府組成大元帥府後,設立統帥部並直接下令組建整編二十個中央師和十四個混成旅卻是公開信息,就和北洋軍的中央陸軍十幾個嫡系師一樣,部隊的番號都是公開的,可不是什麼秘密。陳敬雲能夠知道北洋軍一共有十幾個中央嫡系師,他馮國璋同樣也能夠知道國民軍的嫡系部分一共有十二個師加六個混成旅,甚至連番號都一清二楚。

然而知道國民軍的部隊番號是一回事,這些部隊部署在那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根據一些公開或者半公開的消息,這些部隊的大致部署馮國璋也清楚,比如第四軍在江西和湖南地區,又比如國民軍第一軍和第三軍在蘇南,第二軍在皖南。但是更詳細的調動卻不是他所能夠知道的,尤其是七月份國民軍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很多部分都是調離了原駐紮地區,這就極大的影響了北洋軍的情報來源,原本馮國璋寄予極大希望的空軍也一直沒有給他帶來太多的空中情報,而昨天更是被國民軍空軍進行了猛烈的空襲,現在北洋空軍的基地被炸的面目全非,人員死傷慘重,大批飛機在地面上被直接炸燬,現在所剩下的完好的飛機不過三五架而已,而且已經是轟炸過後就緊急轉移生怕遭到國民軍空軍的第二次空襲,果然中午的時候國民軍的空軍轟炸機羣再一次抵達北洋空軍基地上空,對着已經空無一人的空地基地進行了第二輪空襲。

在嚴重缺乏情報支持的情況下,導致馮國璋到現在都沒有搞清楚國民軍在安全和蕪湖投入了多少部隊,是自己預測中的四個師左右部隊,還是說前線部隊現在所彙報的只有兩個師,還是說更多。

在沒有搞清楚國民軍動向之前,馮國璋沒有輕易調動作爲預備隊的唐天喜第十師和徐樹錚第十一師,而是準備繼續觀望,同時已經嚴令江北地區的部隊加強防備,防止國民軍從蘇南地區渡江。

江北以及津浦線上的馮國璋第二軍沒有動,在合肥的曹錕則是一臉黑線的發牢騷:“怎麼第十師還不動,我以前對老唐可是不薄啊!”

身邊的新任第五旅旅長吳佩孚道:“這也不能怪唐兄,唐兄出身我們第三師,當上第十師師長也是護軍使您一力舉薦的,斷然沒有見死不救的道理。只是現在第十師歸屬第二軍下轄,唐兄一舉一動還得馮軍長點頭啊!”

吳佩孚接着道:“再說現在安慶和蕪湖那邊雖然國民軍來勢洶洶,但是畢竟只有國民軍第六師和第九師兩支部隊的番號,如果只是這兩個師的話不足爲慮。想必馮軍長也是想到了這一點才讓第十師按兵不動的!”

曹錕對這些事情當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卻是有着很不好的預感,以他和國民軍交手的經驗來看,國民軍絕對不是那種隨便亂來你的軍隊,而對面坐鎮皖南的乃是國民軍第二軍軍長馬成,曹錕對馬成雖然看不太起,覺得此人能力有限,真正能夠讓他當對手的也只有國民軍裡頭的沈綱了。但是此人一直都是陳敬雲的心腹,能夠一直被陳敬雲委以重任沒有點本事自然是不行的。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派了兩個師進軍安徽,怎麼看都像是敗筆,這些少的部分要拿下合肥乃至安徽威脅到江北是不可能的,單憑一個第三師就能夠把他們擋下來,所以曹錕就猜着,絕對不止兩個師。

但是自從八月五號國民軍發起渡江戰役開始,到現在已經是八月七號了,差不多三天過去了,前線部隊中部署在安慶方向的安徽省陸軍第二師已經連續潰退三十里,懷寧縣已經丟失,正準備撤往桐城,兵力雖然損失的不多,保存了大部分主力撤退,但是任舊沒有摸清楚從安慶方向出擊的敵軍到底有多少,只是說有很多,到目前爲止只確定了國民軍第六師的番號,是否有更多的部隊還不清楚。而第三師獨立旅也已經從雍南撤離,雍南太過於靠近長江,而且是平原地帶,不適合進行防守,獨立旅本來也沒打算在長江沿岸進行防守,主要就是防止國民軍小規模渡江偷襲和監視而已,一旦遇上國民軍主力渡江,獨立旅就會立馬撤往巢湖一帶,利用那邊的丘陵地形進行防守。

而在巢湖,已經事先部署了安徽省陸軍第三師,預先構築了相關的防線,獨立旅一撤回巢湖,就能夠以獨立旅爲核心,安徽省陸軍第三師爲輔,進行堅守。按照曹錕自身的預計,事先構築了防線,並且還有地形優勢,用這一萬五千左右的兵力抵擋國民軍一個師是輕而易舉的,哪怕是對上國民軍兩個師也能堅持下去。

獨立旅撤退過程中,也只接觸到了國民軍第九師相關番號的部隊,派出去的騎兵營由於損失慘重,並沒有查探到相關的情報。

所以第三天了,曹錕依舊沒有能夠得到前方到底有多少國民軍渡江進攻的消息,處於謹慎,他還是向馮國璋進行了求援,請求其派遣駐紮滁州的唐天喜第十師西進,配合自身的第三師進行作戰。可是曹錕他謹慎,馮國璋也謹慎,所以拒絕了曹錕的請求,稱局勢不明,不可輕動預備隊。

如此情況下,曹錕一方面是命令安徽省陸軍第二師撤往桐城後,務必建立新防線,並且從合肥派遣第六旅向舒城一帶行軍,準備對安徽省陸軍第二師進行增援。而在巢湖方向他則是不太擔心,巢湖有個獨立旅和安徽省陸軍第三師,兵力不弱,國民軍要拿下來的話哪怕是幾個師圍攻也要一段時間。

曹錕和馮國璋等前線將領們不確定國民軍的在皖南投入了多少部隊,遠在北京的袁世凱也不敢輕動,除了催促第二十師和第二十三師加快南下外,也是命令湖北的段芝貴採取相關的行動,命令他派遣一部東進威脅九江,進而威脅南昌,甚至沿江南下切斷國民軍的安慶方向軍隊的退路。除此之外,段芝貴還派遣了第六師之第十一旅準備進入四川境內,唐繼堯雖然在四川損失慘重,但是也相繼打下了好幾個重要地區,第六軍的兵鋒已經威脅到重慶了,而按照現在這勢頭髮展下去,如果北洋軍不親自進入四川抵擋滇軍的話,重慶很快就會被滇軍佔據,甚至成都也會被滇軍佔據,那時候四川局勢可就不妙了。爲此段芝貴早在七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派遣第十一旅進入重慶,有第十一旅和重慶內的其他四川小軍閥的部隊,滇軍要拿下重慶的難度是很大的。

四川,湖南,湖北等幾個省的行動只是次要方向,不會對雙方的整體佈局造成很大的影響,北洋軍和國民軍決定勝負的地區任舊是蘇南和皖南地區。

而這場關係到雙方生死的大戰從一爆發開始就已經是規模宏大,前三天內國民軍就已經投入了四個師以上的陸軍,十餘艘軍艦和大部分的空軍,如此規模龐大的兵力調動不是其他省份可以相比的。現在北洋軍之所以沒有發現國民軍在安徽地區投入了這麼多的陸軍,那是因爲現在投入前線作戰的只有國民軍第六師和第九師而已,後續渡江的第五師、第八師、第五混成旅乃至第九師的炮兵團都還在進行緊急渡江當中。

第一天,第九師的三個步兵團輕裝渡江後,到第二天,第二座浮橋架設成功,這座浮橋比第一座浮橋要大的多,並且能夠承受重武器裝備的過江,很快,第九師的炮兵團以及大批輜重第一個渡江。第九師的炮兵團在第二條浮橋渡江的時候,國民軍的工兵們並沒有停下來,而是馬不停蹄的修建第三條規模更大浮橋。

第二軍部隊的渡江一直持續了三天之久,而第九師在所屬第九炮兵團渡江之後的,就根據第二軍指揮部命令向前推進,目標直指巢湖!

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619章 桃花情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33章 籌餉處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18章 整編行賞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30章 問與答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211章 大戰(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230章 問與答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210章 衝鋒(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
第483章 陸軍整編方案一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619章 桃花情第28章 購軍械(一)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4章 軍校演講第698章 進軍琉球(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204章 沈綱計劃(五)第133章 籌餉處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835章 h1直升機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478章 97號陣地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71章 各省局勢第18章 整編行賞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30章 問與答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211章 大戰(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1016章 各方爭奪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502章 大會戰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757章 檢閱艦隊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649章 魚雷夜襲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266章 東南宣撫使(二)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1025章 縮頭烏龜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230章 問與答第28章 購軍械(一)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17章 于山和旗界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210章 衝鋒(二)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90章 新加坡(二)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