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

“該死的大雨!”唐強把腳從一個泥水中拔出來,然後下一腳又是踩進了泥水中,穿着的一雙長筒軍靴已經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光亮,沾滿了泥水,就連身上的軍服也是沾上了點點泥星。這幅形象如果放在往日裡唐強肯定是無法忍受的。國民軍建軍兩年,從袁方身上開始然後迅速傳遍全軍的軍官喜好整潔禮服的傳統愈演愈烈,這樣的大環境下那些軍官們哪怕是個大老粗也是極爲講究穿着服飾,不然就會迎來同僚們的那種譏笑的眼神。

這樣的大環境下,唐強自然也是免不了俗,平日裡都是一套光鮮的軍裝在身,而且他本來家境富裕,不差錢,這各款的軍裝都是自己在外頭定做很多套,樣式雖然一樣,但是料子做工可比國民軍後勤部門配發的好多了。由於國民軍的軍官軍裝都是需要軍官們自己掏錢買,伙食費也要自己給,只有士兵們的軍裝和伙食纔是供應。所以很多手裡有餘錢的軍官們都喜歡到外頭訂做軍服。

當然了,這訂做也只是做工、料子好一些,但是樣式是絕對不能改變的,一旦私自更改軍服樣式就是違反軍紀,抓到了可不是關禁閉那麼簡單。

而此刻,唐強身上的這套特地訂做的軍服已經沾滿了泥點,如果是平常時候肯定是會第一時間換下來,但是現在他正帶着部隊行軍,也就只能忍着繼續邁動腳步趕路了。不但是他,此時他手下一個營七八百人就沒幾個人身上是乾淨的,全都是泥水滿身,有些身上還溼漉漉的。好在現在已經進入四月份,天氣沒有冬天的時候那麼冷,不然得把他們冷死。

“營長,前面有個鎮子,時間也晚了,您看是不是讓兄弟們到鎮子裡休息一晚,驅驅寒恢復體力!”此時,三連的上尉連長都了過來,他身上同樣髒兮兮的。

唐強拿出懷錶看了看,現在時間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他們早上從當塗縣城出發,作爲全團的先遣營繼續向蕪湖方向進軍,但是昨夜的一場大雨卻是讓道路泥濘無比,雖然第一營是先遣營,並沒有和團部一樣帶着大批的重武器以及彈藥補給等衆多輜重,全營只帶着輕武器出發,基本都是人揹着、扛着走。但是儘管如此,道路難走也是極大的拖延了部隊的行軍速度,這走了一大個白天竟然只走了二十里路左右,士兵們也是很疲憊,體力消耗極大,加上一路走過來天空雖然沒有大雨,但是也是下了一陣微雨,加上地上的積水讓很多人的身上都有些溼漉漉的。

現在可不是夏秋的時候,這會的天氣還是很涼的,身上的衣服溼漉漉的話很容易病倒,國民軍士兵的體能雖然不差但是在沒有必要情況下,也沒必要讓士兵們受苦。國民軍的伙食相對比普通百姓而言還是很不錯的,天天大魚大肉是不可能的,但是饅頭米飯卻是有的,諸多國民軍的新兵剛進新兵營的時候,最大的震撼就是食堂裡敞開了供應的饅頭和白米飯,甚至發生過新兵入營沒兩天,就發生過吃的太多而撐死的例子,以至於訓練司不得不規定新兵入營前面十天限制伙食供應,免的他們暴飲暴食而死掉。

其實這樣的例子並不是個別,而是普遍現象,不但國民軍裡有發生,其他軍閥部隊裡也有發生,要知道這個年代裡窮苦百姓的生活還是很困苦的,常年吃不飽飯是常態,天天有白米飯吃的那已經是小地主級別的了,普通農民紅薯幹加粗糧,亮晶晶的白米飯一年也吃不了多少。而參軍的話,不管是國民軍還是北洋軍或者是其他軍閥的部隊,也許其他待遇有所差別,甚至連軍餉都可能被拖欠,但是能吃飽飯是肯定的,北洋軍和國民軍這樣的大軍閥部隊就不說了,李鈞烈爲了讓自己手下和黃興手下的軍隊吃飽飯,在江西大肆蒐集軍糧,哪怕是江西去年剛遭了災也沒軟下心了,甚至連孫文都看不下去了發電給他用囤積的軍糧用來救災後,李鈞烈才略微收斂了一點,說這個並不是想說李鈞烈有多殘暴,重點是:各軍閥都會想方設法保證自己部隊的後勤供應,這一點不分國民軍還是北洋軍或者是其他軍閥部隊。

爲什麼軍閥混戰的那些年那些容易招兵?甭管是土匪還是叛軍又或者是正規軍,只要把旗子一豎起來,那些窮苦百姓們爲了填飽肚子而參軍的數不勝數,如果能夠拿出足額的安家費,那些就算是家境略微寬裕一些的青壯年都會忍不住這個誘惑而參軍。他們只是爲了吃飽飯而已,可不是爲了國家民族等什麼理想大義,甚至部分人連軍餉他們都是抱着可有可無的心態,因爲放眼全國,能夠做到全軍不拖欠軍餉,全部足額發餉的只有國民軍一家,連北洋軍這兩年都有拖延軍餉的事情發生,其他軍閥更不要說了,幾個月拿不到餉銀那是常事,雖然偶爾也會鬧事去鬧餉,甚至叛亂,要不就是燒殺劫掠,但是卻很少人離開軍隊當逃兵,爲什麼呢,簡單啊,在軍隊裡你可能拿不到錢,頂多就是沒錢瀟灑或者養家,但是離開軍隊後你連飯都吃不上。

充足的伙食供應下來,加上適當的體能訓練,軍隊的士兵比普通百姓體能要好是正常的,加上國民軍的伙食又比其他軍閥部隊高得多,雖然不能天天大魚大肉,但是爲了保證士兵的營養也會補充適當的肉類。

可是哪怕體能好一些,也沒必要讓士兵們硬撐着受苦啊,要不然怨聲道哉起來也容易影響士氣。

所以唐強下令到前面鎮子裡駐紮,先休息一晚再說,反正他已經前出團部主力二十里,也沒必要太過冒進,這功勞他在當塗的時候就已經拿到了,中校的軍銜和雙劍銅章已經到手,沒必要拿自己的前途去冒險來了。

畢竟再走十幾裡就是蕪湖了,而蕪湖作爲黃興所控制的主要城市,也是黃興實行集中兵力的三個城市之一,那裡之前就說已經有四五千人,現在的話少說也是上萬了,並且還在不斷的彙集兵力當中,這些都是空軍的偵察機通過連續數天的偵查得知。面對這樣的一個重兵駐紮的城市,唐強可沒自打到自己帶着一個營七八百人就能夠深入太多。

不但是他這個營了,哪怕是整個五十二團也只是作爲牽制兵力而已,作戰司制定的作戰計劃中就沒指望過第五十二團能夠拿下蕪湖,甚至都沒打算讓第五十二團去主動進攻蕪湖,第五十二團的主要任務是牽制蕪湖的蘇軍,使其不能對宣城的蘇軍進行支援,必要情況下阻擊蕪湖蘇軍對宣城的增援。保證第九師能夠快速、不損耗太大的情況下拿下宣稱,然後繼續進軍蕪湖,到時候第五十二團纔會配合第九師一起攻佔蕪湖,在這之前,第五十二團的任務就是牽制蕪湖的蘇軍。

所以在拿下當塗後,第五十二團並沒有着急進軍,而是隻派遣了一個先遣營西進,第五十二團也是怕走的太快了,蕪湖裡的蘇軍不顧宣城死活而出來主動打打他們。要知道第五十二團出發前雖然加強了一個部分的機槍和山炮組成混成團,但是總兵力也不過三千餘,而蕪湖的蘇軍少說上萬,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這又不是什麼生死大戰,第五十二團沒必要冒險以劣勢兵力去對抗敵人絕對優勢兵力,打宣城還得等第九師到了之後再說。

而此時的第九師也已經進入到了宣城附近,在十四號國民軍發佈正式討伐通電前,第九師就已經從杭州前出到臨近安徽境內的安吉縣,討伐通電一出就是進入了安徽境內,花了四天時間才抵達宣城附近,在帶着大批重武器和衆多彈藥等輜重的情況下,如此行軍速度已經是非常快速了。

第九師臨時指揮部內,莊先河和一羣第九師的軍官們在一副地圖上指指點點,第九師的參謀長正在介紹着目前戰局:

“根據空軍方面的偵查情報,已經可以判定蘇軍採取了收縮防線,集中兵力進行防禦的戰術,蘇軍從各地收攏兵力後,將兵力主要集中在蕪湖、宣城、安慶三地。這三個地點中,以蕪湖兵力最爲雄厚,目前至少已經彙集超過一萬五千人的蘇軍,而我們的正面宣城地區也有將近一萬人的兵力。安慶地區兵力不明,但是至少有五千人以上。不過值得注意的時,此時蘇軍還沒有完成戰略收縮,大批部隊還在持續趕往以上蕪湖和宣城一線。根據軍事情報處最初的情報顯示,蘇軍三個師加上若干地方部隊,總兵力至少在五萬以上。若干讓蘇軍完成戰略收縮,那麼屆時宣城至少會彙集兩萬的蘇軍,蕪湖也至少會有兩萬,安慶以及其他地區還有上萬的兵力。

根據參謀部的命令,我部必須於十天內拿下宣城,五月前必須抵達蕪湖開戰蕪湖戰事!”

莊先河此時擺了擺手,示意參謀長停下,然後自己道:“參謀部的時間限制事關整個皖南攻略,所以必須我部必須無條件執行。而我們拿下宣城後海的趕一段路才能抵達蕪湖,那麼留給我們的時間就不多了。”

這話說出來後讓下面的一羣上校、中校們都是面露爲難之色,第九師雖然沒有參戰過,但是基於國民軍的自傲,他們認爲自己拿下宣城是沒有問題的,那麼對方有着兩倍與己的兵力,但是時間限制的那麼緊,那麼要在十天內拿下來難度就很大了。現在十天已經過去了四天,還剩下六天不到的時間裡如何拿下宣城內?這是一個難題。

第89章 政治聚會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31章 財政困境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8章 山東亂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33章 羅漓心思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0章 密議(二)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97章 陰謀(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016章 各方爭奪
第89章 政治聚會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51章 胡陳之爭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31章 財政困境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504章 秋風掃落葉第686章 元山空戰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54章 佐藤涼介(三)第63章 所謂漂亮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869章 百機混戰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875章 打了再說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158章 中秋軍議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223章 滇軍和四川(二)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144章 林穎啓建議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8章 山東亂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324章 北洋空軍處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33章 羅漓心思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646章 天城號的沉沒第356章 第五混成旅(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841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一)第268章 洪子泰(一)第407章 拖拉機和坦克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147章 吉利斯(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0章 密議(二)第693章 朝鮮共和國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997章 陰謀(一)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248章 推銷債券第1016章 各方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