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佐藤涼介(一)

餘額不足

十一月中旬這幾天時間對南方革命黨人而言可以說是戰略局勢最爲明顯的一小段時間,雖然湖北前線依舊嚴峻,武漢三鎮淪陷在即,但是南京方面的形勢卻是因爲山東動亂而出現了好轉。

隨着南方聯軍的組建,江蘇,浙江等各部起義軍開始有了一個統一指揮部,不再是像前幾天一樣各管各的亂七八糟。聯軍總司令徐紹禎就是原先的第九鎮統制,名副其實的高級職業軍官,指揮水平可不像黃興那樣只是個半吊子,正式組建南方聯軍後,他就向聯軍各部下達了各種的作戰命令,向南京方向集中,同時開始制定攻克南京的作戰計劃。

甚至給剛到達溫州的國民軍第一旅馬成發去了命令!

按照陳敬雲和其他幾個南方都督達成的組建聯軍協議,國民軍的第一旅被納入聯軍麾下,可是由於第一旅距離南京還太遠,所以第一旅要趕到江蘇南京參戰的話,估計得大半個月以後了,所以一時半會是沒有第一旅什麼事。

馬成接到徐紹禎的進軍命令後,先是給陳敬雲發去了電報,請求指示。陳敬雲對着地圖看了大半天,心裡也是猶豫不決,從心底裡說他是不願意把部隊派到南京去和北洋硬拼,這除了損耗自己的實力外沒有其他好處,但是從另外一方面說,如果拿不下南京這南北和談恐怕也就成爲泡影了。

南京的政治意義遠遠大於他的實際意義。

所以他還是給馬成下達了繼續北上的命令,不過他特意吩咐馬成,要謹慎再謹慎,慢慢走!

陳敬雲是打定注意了,如果南京之戰一帆風順,他就不去趟那個渾水了,原因很簡單,以後的南京政府是亂七八糟的,他陳敬雲遠在福州也得不到什麼實際好處,去了說不準連部隊都給人生吞了。如果說南方聯軍遭遇頑抗,短時間拿不下來南京的話,那麼他陳敬雲也就不能置身之外了,畢竟南方大局還是要顧的,沒有南北和談的基礎也就沒有他陳敬雲的未來發展,萬一要是因爲拿不下南京導致和談失敗,北洋軍十餘萬大軍南下的話,他陳敬雲就沒地哭去了。

不過爲了保證第一旅不給別人給吞併整編了,他還是給馬成下達了明確的命令,要求他務必每日回報軍情,如遇特別情況立即返回。

“都督,既然馬旅長已經在溫州了,你看是不是也和潮州那邊一樣,把溫州那邊也納入進來!”安華林近段時間整頓福建稅收體制,也有些上癮了。

陳敬雲卻是搖頭:“溫州和潮州不一樣!”

雖然潮州溫州兩地他都有軍隊駐紮,但是潮州因爲袁方的緣故,把原來的軍政要人基本殺了個遍,然後重新組建了軍政府分府,換句話說潮州就是在國民軍的掌控之下,所以雖然名義上還是聽從廣州方面,但是實際裡已經被歸納陳敬雲的管轄。但是溫州卻不一樣,由於浙江光復的早一些,而溫州也很及時的宣佈光復,組建了軍政府分府,馬成到達溫州後也沒有什麼機會和袁方一樣把軍政府的人換一遍,所以到目前爲止福建這邊只是在溫州駐軍,對政府事務卻是沒有管轄權的,要真正把溫州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還得慢慢來。

安華林聽罷有些小失望,實話說他對政治軍事什麼的不太懂,以前他往好聽了說就是士紳,做生意,管財務之類他在行,但如果說政治軍事之類的他可就抓瞎了。覺得第一旅既然都已經到了溫州了,那溫州怎麼還不歸屬福建呢?

他不懂!

不過無所謂,陳敬雲也沒要他懂,他只要安華林把財務一事管好了足夠了。

“現在浙江、江蘇那邊局勢不穩,我們行事也不能太張揚了,有些事是不能急一時的!”陳敬雲隨口也解釋了幾句後問道:“現在財政那邊還好吧!”

安華林聽到陳敬雲問財政,當即就是露出正色道:“回都督,現在軍政府財政運轉良好,各地的稅制改革正在進行中,有望在一個月內完成基本改制,三個月內全省有望改革完成!”

“好!這事繁瑣,你要多操心!”陳敬雲知道稅制改革的事不是那麼容易的話,目前爲止已經發生多次暴力反抗事件,如果不是憑藉着手中的兵權強力鎮壓的話,根本就推行不下去。

安華林道:“卑職這邊倒是沒什麼,都是仰仗各地駐軍才能辦事,不然下面的地方官員以及當地稅吏是不會老老實實的交出收稅權的!”

“別擔心,那些宵小成不了氣候!”陳敬雲說的時候露出一絲冷笑!很明顯軍政府推行的稅制改革已經傷害了諸多人的利益,尤其是下面的地方官員以及稅吏,這些人都是依靠收稅中飽私囊的,現在財務部一股腦的把收稅權全部集中,甚至明令地方政府不得自行收稅,地方政府經費一律由財務部下撥,這不就是斷了多數人的生路嘛!

這種甚至可以說甚爲激烈的改革如果放在和平年代,根本就得不到實施,但是現在這會可不是什麼和平年代,陳敬雲也不是什麼害怕地方叛亂的文官,而是一個手握數萬大軍的軍閥,地方官員老實辦事的話,乖乖接受軍政府安排領導的話自然沒事,要是不長眼的想要挑事,陳敬雲都不打算浪費時日調查清楚,直接派遣大軍過去,把原有官員抓起來軍法從事!

這種一刀切的管理方式很粗糙,甚至也有不少冤枉無辜的時候,但是在目前這種動盪時局裡,任何對別人的不忍都是對自己的殘忍。通過這種暴力執政的手段,陳敬雲才能在短時間內掌控福建全省,而縱觀南方其他各省,基本都還是四分五裂的狀態,各地軍政府的分府自立爲王,截留稅收等等。就連向來主張議會政治的鄭祖蔭等人也是沒有反對陳敬雲的這種暴力方式,甚至心底裡略有贊同。因爲從根本來說,稅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把是稅收都控制在省軍政府手中,從而避免讓地方政府染指的可能,換句話說這是一箇中央集權的重要手段,身爲軍政府民政總長的鄭祖蔭對任何加強軍政府權威的事情都是歡迎的。

在這種情況下,安華林的稅制改革才得以順利實施。

“雖然改制順利,不過現在財政還是很困難,下一批軍械還有半個月就會抵達福州,屆時把軍械款交付了後財務部的庫房就剩不了幾個錢了!”安華林對目前的財政困局依舊沒有任何解決辦法。

陳敬雲皺眉道:“前些時候和你說過的,關於用關餘以及鹽政貸款一事怎麼樣,有眉目嗎?”

安華林道:“爲這事我去拜訪了幾個國家的公使,不過情況不太明朗,美國、法國方面明言對我省政府的還款保證缺乏信心,英國方面和我奧多?瓊斯領事談過,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還是能聽出來,貸款是可以,但是要求監管貸款用途,要求我們保證不能用在軍事上面,只能用於光復善後方面,至於德國,我還沒有和他們的實權人物接觸過,不過估計情況也不太樂觀!”

陳敬雲聽到這話後心情也是很不好,美法兩國沒興趣就不說了,那英國人能夠貸款竟然還限制了款項的用途,娘希匹的,他在這個緊要關頭拿出關餘和鹽政去貸款爲的就是擴軍,不是搞什麼戰後基建之類的。

事實上英國人能夠有這種反應已經是很不錯了,因爲目前對於列強來說。一個虛弱但是統一的中國才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在中國賺取足夠的利益,基於這種條件滿清是符合他們的在華利益的。所以現在英國爲主的列強已經開始從外交上插手中國的這場戰爭,並已經提議向滿清政府提供必要的經濟以及軍械援助。

除了這個原因外,和袁世凱的個人因素也有很大關係。身爲李鴻章的繼任者,袁世凱不但在北洋內有着巨大的威望,在西方列強眼中這也是一個強有力的中國領導人,是保持中國穩定的唯一人選,不管是英國還是德國都對袁世凱有相當的好感,當袁世凱被清廷授命正式組閣時,德國公使更是親自登門道賀。而前幾天的山東獨立事件中,山東光復從而威脅到德國在青島以及膠州鐵路的利益,從而讓德國對革命黨人好感大減,不但捕殺了大量的革命黨人,更是禁制革命黨接近膠州鐵路附近一百里之內。

當禮和洋行給陳敬雲運送小批量老舊軍械的時候,德國政府主導的軍事援助已經先英國人一步,大批的奧德兩國精良軍械已經開赴北方,還考慮到清廷國庫空虛,開始聯絡四國銀行團,準備給清廷提供大批的經濟援助。

可以這麼說,到目前爲止,西方列強對中國之內戰雖然表面宣佈中立,但是實際上已經偏向於清廷,不過日本卻是個例外!

就算是再無知的人也知道同盟會的大本營在日本,同盟會的經費以及起義槍支彈藥基本也都是來自於日本,說是日本一手挑起了中國革命也不爲過。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日本是中國革命之功臣了,當然了,這個說法很多人心裡是不能接受的。

日本支持中國革命,可不是爲了中國的共和,而是想要把中國局勢搞亂,想要渾水摸魚的同時一個四分五裂的中國纔是對日本最有利的。

原本的歷史已經證明,日本支持同盟會發動革命可以說是它自日俄戰爭來的最英明之決定!辛亥後,中國四分五裂,軍閥混戰數十年,這幾十年間別說是發展工業了,連清末時都不如,不用多久就被日本徹底吞併東三省,進而發動全面侵華。

正是這種原因下,日本駐福州領事正式要求面見陳敬雲。

而見面第一句話,那日本領事就說:“我國願意提供貸款給將軍!”

雨天手裡的書評‘精華’還是蠻多的,所以各位可以發發書評之類的,我給精華,也可以讓大家多賺點積分!剩的都爛在手裡!

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97章 爆發(二)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7章 北京初雪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233章 喜與憂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65章 慘烈(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
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738章 芬蘭絞肉機(一)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750章 日荷戰爭(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783章 我們要打仗了(二)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358章 蔡家崗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672章 臨時第一兵團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23章 收攏軍心第121章 五月二十二號夜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15章 B3轟炸機第624章 石油開發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671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一)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118章 陳彩的興奮第401章 琳娜的思念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597章 爆發(二)第34章 激戰福鼎(一)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57章 北京初雪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233章 喜與憂第704章 海軍第七期發展計劃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57章 北京初雪第785章 千萬陸軍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1013章 最壞打算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804章 主動出擊(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912章 新加坡的陷落第425章 日本人的意外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700章 夕陽下的進攻(一)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865章 慘烈(二)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702章 中日上海條約(一)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90章 蔡鍔心思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723章 海軍貪污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