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論功封賞

陳敬雲沉思着的時候,沈綱並沒有說話,就這麼等待着陳敬雲的思考,不過他並沒有等到陳敬雲的立即回答,半晌後的陳敬雲才道:";此事容後再談,現在我們還是準備晉升儀式吧!”

沈綱道:";知道,晉升儀式已經準備妥當了,有功將領也已經是陸續從前線趕回!”

陳敬雲主政的中國裡,幾乎每一場戰爭結束後都會舉行大大規模的晉升以及授勳儀式,用來表彰在戰爭立功的將領們,這一次同樣也是不例外,雖然還沒有正式舉行但是沈綱已經知道,這一次的晉升儀式裡已經確定了有三人被晉升爲元帥軍銜,其中晉升爲上將以及中將的就是更多了。

1944年十二月六號,中國南京舉行了規模盛大的晉升授勳儀式,諸多海陸空將領們乘坐專機從各條戰線上趕回南京,能夠有幸參加晉升授勳儀式的都是少將以上級別的軍方將領,當然還有少量在戰爭中有着極爲出色的表現的中層甚至基層軍官,而這些能夠參與戰後晉升授勳儀式的無一例外都是獲得了代表中國最高軍事榮耀的鑽石雙劍勳章以及紅金雙劍勳章的人。

數百名將領齊坐一堂,這個場面可稱得上中國歷史上同時也是世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統一晉升授勳儀式了,首先是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紅金雙劍勳章獲得者、陸軍元帥沈綱上臺進行了一番講話,講話完畢後纔是面色莊重道:";躬請主席上臺講話!”

這個時候,陳敬雲纔是難得的身穿國家元帥禮服走上了前臺,陳敬雲平常時候已經是很少穿軍服了,就算是穿也是穿不佩戴軍銜之類的常服,而穿上國家元帥正式禮服的情況一般都是在這種重大場合,也只在軍事系統內的場合才穿,在平日裡的政治場合上陳敬雲一般都是穿常服,很少才穿軍裝的,爲的就是避免給民衆一個他是軍事獨裁者的印象。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陳敬雲他還的確是現役軍人,職務就是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軍銜爲國家元帥,國家元帥這個軍銜是爲了國家軍事委員會主席特設的軍銜,而普通軍人最高軍銜就是軍種元帥了,比如沈綱的陸軍元帥,關時傑的海軍元帥。

陳敬雲上臺後環視一圈,下方的上百個將領全都是靜默無聲,注視着陳敬雲!

“自辛亥革命後,共和國的軍人們爲了國家和民族的崛起,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着自己的血肉才鑄就瞭如今的華夏興盛局面,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我們今天將不會坐在這裡談論勝利,國民們也不會能夠安穩的工作、生活和家人一起享受天倫之樂。”說到這裡,陳敬雲停頓了會後繼續道:";在這裡,我對過往數十年來爲國家和民族而犧牲的百萬將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說罷後他又是停頓了會,然後纔是開始說起了對日戰爭的話題:";過去數年來,原日`本法西斯政府不顧日`本人民對幸福自由的期盼而頑固的發動了對亞洲人民的侵略戰爭,導致過去數年裡亞洲人民的安全和自由受到了極大傷害,身爲一個世界大國,中國對亞洲地區的安全和亞洲人民的幸福以及自由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爲此我們才艱難的決定對原日`本法西斯政府實施了軍事打擊。”

“在過去半年對日軍事打擊中,戰果無疑是輝煌的,憑藉共和國軍人的勇武,憑藉國民的盡心盡業,我們用不可阻擋的氣勢一舉摧毀了原日`本法西斯政府,還日`本人民以及亞洲人民一個朗朗乾坤。這個過程中衆多的軍人們以最堅定的國社黨綱領作爲行動原則,在解放亞洲人民、華夏復興的偉大事業中立下了不世功勳,而今天,我們在這裡就是爲了表彰他們,感謝他們爲國家和民族所奉獻的一切!”

這一番空洞而無物的開場白之後,陳敬雲也是沒有打算繼續多說廢話了,因爲在場的都是軍人,而不是普通民衆或者政治家,陳敬雲沒有必要對他們長篇大論的吹噓,軍人都是直接的,他們打了勝仗那麼就渴望得到晉升和表彰,其他的客套話都是虛的。

同時由於同一晉升和授勳的人員比較多,也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讓陳敬雲講廢話,所以他匆匆說了這些後就是進行了正式的授銜以及授勳。

“奄美一戰中,第二機動艦隊司令呂健將軍以卓越不凡的高超指揮,一舉重創日`本海軍主力艦隊,取得了擊沉、擊傷日`本絕大部分主力艦的巨大戰果。奄美海戰後呂健將軍繼續以身作則,繼續率領第二機動艦隊連續取得數場海戰大捷,徹底擊潰日`本的海上防禦力量,爲保全我國沿海地區的安全以及在未來的登陸日`本的行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如此重功不重表不足以彰顯我國赫赫軍威。因此經過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委委員會討論一致認定,今日特令晉升呂健爲海軍元帥!”

話音剛落下,會場就是想起了陣陣掌聲,而坐在前排的呂劍此時也是滿臉紅光的站了起來,邁着堅定的步伐走上了講臺。

此時的他比在場的任何一個人都是興奮無比,元帥軍銜啊!這可是從軍者一生當中的最高榮譽,比他之前所獲得的鑽石雙劍勳章都要來的重要。要知道如今中國元帥軍銜的人並不多,之前一共只有七位現役元帥,其中陸軍就佔了五個之多,海軍裡頭只有關時傑一個人而已。空軍那邊也是隻有伍世鍾一個人。

如今他呂健卻是成爲了第八個,這如何能夠讓他不興奮。而且更加重要的是,他可是連級兩跳啊,中日戰爭前他不過是個中將,一場奄美海戰讓他晉升爲上將,而距今不過四個月而已,他又是獲得了晉升成爲了海軍元帥。這等晉升速度別說在海軍了,就算是中國海陸空三軍內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是極少出現的事情。

當然他不知道的是,他之所以會這麼快就被晉升爲元帥軍銜,也和中國三軍的爭鬥有關係。當今中國三軍中,一共才七位元帥,但是海軍和空軍卻是各自只有一個人,作爲中國最高軍事指揮機構的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五個人裡頭有三個就是陸軍,另外兩席才被海空軍各自分了一個。

這種情況如果是在三十年代以前的話還不算什麼,因爲二戰之前中國一直都是陸軍獨大,空軍和海軍都是小弟弟的角色。但是二戰時期中國的海空兩軍實際上已經成爲了頂樑柱,甚至重要性比陸軍更大,對日作戰裡海軍是當之無愧的絕對主力,而空軍也是作用不小,至於陸軍方面,雖然說沈綱等人堅持對日戰爭裡陸軍功勞巨大,但實際上陸軍就是個打下手的角色,實際上並沒有發揮出太重要的影響。

如此情況下,海軍和空軍內部自然是不滿意海空軍在國內的地位落後於陸軍方面,所以一直都想要增加影響力,而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海空軍聯合對陳敬雲進言,要求擴大國家軍事委員會常務委員的數量,從五位增加到七位,而多出來的這兩個席位則是海空軍一家一個。

面對海空軍的聯合攜手,哪怕是一直以老大自居的陸軍也是不得不退讓三分,最後秘密通過了這一決議。

而這一決議通過後就得有多出來的海空軍人選啊,雖然說中國空軍和海軍的規模龐大,但是說實話海空兩軍裡頭能夠拿得出手的名將實在有限,國民們一說起空軍,頂多就是知道一個伍世鍾,其他的那些空軍將領可沒有什麼人認識。而海軍那邊雖然中層將領出色的比較多,比如陳紹寬、溫庭和等人,但是海軍那邊的晉升渠道更爲僵硬和體制化,要等他們熬到元帥軍銜的日子估計黃花菜都涼了,在無人可選的情況下,海軍那邊關時傑親自拍板,把海軍中的新秀將領呂健給推了出來,呂健雖然之前名聲不咋地,但是在奄美海戰之後由於國內的大力宣傳,已經成爲了海軍的頭一號將領,雖然年紀有點年輕,而且資歷也比較淺,但是人家卻是能夠拿出實打實的戰功啊,而這些戰功就是其他海軍將領所不具備的。

因此這纔在海軍內部形成了統一意見,積極向陳敬雲推薦了呂健。而陳敬雲也是因爲對呂健在奄美海戰中的出色發揮影響深刻,本來就是有心栽培的了,所以也就批准了。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空軍。

緊隨呂健之後的空軍第一航空軍程凌勇,此人同樣是因爲在對日作戰中因爲第一航空軍所發揮出來的巨大作用而得到晉升。

程凌勇的名氣實際上比呂健更小,實際上空軍的所有將領大多都是名聲不顯,在國民心中沒有多少存在感,而程凌勇相對而言多少還好一些,至少他所主持的對日`本戰略大轟炸因爲巨大的殺傷力而讓他名聲顯赫,日`本諸多人甚至高呼程凌勇乃是劊子手,是對日`本平民進行大屠殺的罪魁禍首。

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39章 7月調整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619章 桃花情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29章 ‘抗菌素’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211章 大戰(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14章 D5系列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章 密議(二)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3章 動亂前夕
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690章 上海和談第910章 F12戰鬥機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444章 第一次清洗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1006章 破碎的水晶(一)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39章 7月調整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619章 桃花情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375章 林浩心思第429章 ‘抗菌素’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440章 愚人節軍購案第1020章 爲了德國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617章 封塵的記憶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211章 大戰(一)第668章 陳家兄弟(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105章 邀兵通電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14章 D5系列第39章 關餘貸款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364章 救援通道(二)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433章 海空之爭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44章 北洋的時代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224章 戰爭和錢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418章 各軍調整第10章 密議(二)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25章 秦玉年的選擇第299章 秋風落葉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103章 動亂前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