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回 尋機夜戰

驚愕!好一陣驚愕!倭軍旗艦,望臺上的小村正二得知平糴堝早已不聲不響的離開旗艦逃命去也,頓時一臉懵逼。之前一直瘋狂於指揮調度的他,這才注意到旗艦上少了許多本該緊緊守護平糴堝的面孔,再想想之前突進中,左右兩翼不顧他命令便已自行逃離的快船爲啥那麼多,坑憋的他這才如夢初醒,平糴堝是要將他做成替罪死羊啊。

好一陣呆立,小村正二眼中閃過好一片複雜,終是衝那平氏死忠堅定點頭,繼而遙望無盡海天,慨然笑道:“好,國主走脫就好,某這就下令,再與足下共赴黃...”

言至與此,旗艦望臺上已然滿滿都是英雄末路的悲愴,然而下一刻,小村正二那把剛剛停止自刎的刀,驀然帶起一道寒光,直掠那名平氏死士的脖頸!

“噗!”寒光暴起,鮮血狂飆,平氏死忠的大好脖頸被劈斷一半,依舊半連於屍體的頭顱上,一雙圓瞪的雙眼兀自帶着不可置信。只可憐這名平氏死忠身手不俗,近距之內本可隨時斬殺小村正二,這才被留下看住小村正二依令行事,卻因最後關頭有感於小村正二的慷慨輓歌,再無任何防備,卻是悲催的獨赴黃泉去了。

“某本決心去死,怎奈你不該告知平糴堝已然走脫,因爲那將令我的忠誠毫無意義!”盯着那名死忠猶帶疑惑的眼睛,小村正二冷冷道,“且不說棄如敝履之恨,單他先一步返回筑紫,以其虛僞狠辣,我小村正二的忠義之名絕無宣揚機會,便會被徹底替罪,只怕此戰敗因還會變爲我小村正二通敵叛國,配合漢人誘伏大軍,而我小村一族,自也無法倖免!哼,君視臣爲草芥,臣視君爲寇仇,某怎會再行效死?”

“鏘鏘鏘...”事態突變至此,已有小村正二的親兵反應過來,快步近前,拔刀將之護住。另有一些軍兵或屬平氏,或屬其他,也皆紛紛拔刀,下意識抱團自衛。旗艦望臺乃至它處,頓時陷入一片肅殺詭譎的氣氛。

小村正二卻沒退縮,接着方纔的話頭,他沉聲喝道:“平糴堝已然拋棄衆軍而去,諸位與某均爲棄子,且非這名死鬼一般,是他平氏家養忠犬!即便有誰仍欲效忠那平糴堝,兵敗被困至此,也要有命叫他知道纔是!現在,爲了數千勇士性命,某這臨戰統帥意欲舉旗投降!某也不予逼迫,不願投降者自取舢板離去便是!”

“好!好!將軍乃臨戰統帥,我等自然遵從將令!”頓有絕望求活的倭兵鼓譟起來,畢竟留下的顯然都是平糴堝不予珍惜的,小村正二的棄子言論,顯然擊中了絕大多數人的心坎。縱有個別人心有它念,倒也不會像那位平氏死忠一樣願意以死表忠。

見此,小村正二心中稍定,以艦隊臨時統帥的名義,斷然下達了最後一道命令:“發旗語,下令全軍投降!我旗艦率先舉旗!”

隨着倭軍旗艦主動請降,被圍的中軍艦船大多跟着舉旗投降,外圍那些逃脫艱難的也多跟着投降,倒給血旗軍追剿殘敵省下了好大一份力氣。這場決定朝鮮海峽霸權的大規模水戰,也就此以血旗軍的大獲全勝而落定。

後續的追剿殘敵、打撈落水乃至清理戰場不提。戰後統計下來,兩萬倭軍被俘萬餘,另有上百老舊船隻被繳,約有近千人最終逃歸倭島,其中正有提前開溜的平糴堝等人,而血旗水軍的累計傷亡不過數百,倒是宋灤所部的大型主艦傷損不小...

在小村正二的強烈要求下,他很快便被帶到了血旗水軍的最新旗艦,也即陶飈右軍的那艘狂鯊。上得甲板,他一眼就看見衆將簇擁中的一人,身材健碩,相貌堂堂,器宇軒昂卻甚爲年輕,猶自遲疑間,已然有人在旁喝道:“見到我家華興府主,還不大禮參拜!”

小村正二也不含糊,當即雙膝一軟,磕頭連連道:“罪將小村正二,拜見府主!有幸叩見天朝氣象,鄙下不勝榮幸!”

當面的正是遠道而來的紀澤,俯視這個漢家裝扮的地道倭人,他心中泛起膩歪,但心知這等倭奸對華興府大有價值,便勉強掛上笑容,溫聲道:“快快請起,足下能夠迷途知返,主動投誠,我華興府決計不會虧待。只不知你急於求見我方督率,可有其他要事?”

小村正二並未起身,再行一禮道:“啓稟府主,平糴堝勾結對馬小國乃至弁韓,意欲偷襲天師,實屬罪大惡極,鄙下隨之爲惡,雖最終反正,尤覺罪行難恕,故而請求戴罪立功。若蒙府主不棄,鄙下願趁平糴堝尚未返回筑紫,引天師略做掩飾,詐寨騙城,輕取那之津港與筑紫城。當然,必須快,最好就在今夜!平糴堝極可能東北而走,雖然繞路,但明日便有可能逃返筑紫城。”

呃,這是某家的既定計劃,這廝怎生知曉?紀澤爲之心動,卻也心生狐疑,便淡淡問道:“我軍僅是與平糴堝就對馬一事發生衝突,你憑何以爲,我軍就會殺入筑紫方國?須知那是殺入倭島,等同與整個倭國開戰!”

此番探得平糴堝出動,紀澤旋即從樂島率軍來此,非但調來了安海右軍以及和平島、自由島和俠義島三曲水軍合三千餘人,更是隨行帶來了近衛營大部、蒼狼營全部與兩曲衛署步卒,乃至四曲輔兵步卒與五千新兵,合計陸戰兵力近兩萬,此刻正在剛剛佔下的壹岐島待命。可說除了必要的守備兵力,紀澤是將能調的海外兵力都調出來了,自要大舉征服倭島,但小村正二的提議雖然正中下懷,他卻不會輕信。

“筑紫國主平糴堝率先冒犯天師,破其城池乃當有之懲戒,此乃堂堂正正之舉,倭人自然不敢違逆天師,但若府主不願佔據,事後退出便是,管飽倭國不敢追究。”小村正二再行一禮,恭敬答道,“其實,我倭人仰慕漢家文化甚矣,鄙下但請天師常駐倭島,也好叫我倭人得瞻漢家榮光!”

臥槽,諛辭無下限嘛!紀澤可沒那麼容易糊弄,沉聲喝道:“說實話,平糴堝縱然留你斷後,但你如此竭力對付故主,不惜我方與倭國開戰,究竟是何居心?”

“鄙下對天發誓,真心十分仰慕華夏文明,絕不敢有損府主,至少那筑紫方國有着巨量財富嘛。”小村正二一臉幽怨,但觸及紀澤那肅殺的眼神,還是立馬坦白道,“當然,鄙下確也有着些許私心...”

“還求府主發兵,救救鄙下那些無辜族人啊!”說到這裡,小村正二連連磕頭,額頭出血,哀聲乞求道,“所以急於殺回筑紫城,只因以平糴堝往日行事,此番大敗必然推罪於人,若其先一步返回,必將滅我一族,既殺人立威,又可做定鄙下之罪,甚或污衊鄙下反叛方纔導致全軍大敗!但若府主救得鄙下族人,鄙下全族必將銘感五內,日後定爲府主效死啊!”

“嗯,不想平糴堝竟如此不堪,不敢擔待,反醉心於這等權謀小道,空有人才卻不善加利用,安能成器?”紀澤這次倒是信了九分,對小村正二的惡感也稍減三分,隨之面色緩和,豪爽大笑道,“好!某便信你,兵發筑紫。不過,某可不是平糴堝那等小氣之輩,既要入倭,那就悉數征服!小村正二,你可願意爲我鷹犬?”

悉數征服!爲其鷹犬!?小村正二渾身一震,好一陣頭暈目眩,繼而大喜。他主動率部反正,原本主要是爲奮力一搏解救部族,如今不光心想事成,更有亮燦燦的金大腿伸過來,別無退路的他哪有不抱之理?語調高亢,渾身顫抖,他感激涕零道:“小村正二得遇雄主,實乃三生之幸,蒙主公不棄,願鞍前馬後...(此處省略千字諛辭)”

“好,適才你能迷途知返,某恕你既往之罪,准予隨軍參贊,其後再有立功,便可按我華興陳例,一視同仁加以封賞!”壓下心底反胃,紀澤大步上前扶起小村正二,繼而朗聲笑道,“來,我等入艙室細談,商榷我血旗軍接下的這場夜戰...”

今夜註定是個不眠之夜,乃至血腥之夜,但最先發動的,卻非紀某人所打算的那之津港,而是對馬港。就在紀澤帶着小村正二商議攻略筑紫方國之際,血旗營在對馬港的中軍大帳,孫鵬也召集起了一應軍將,在商議對馬城的攻取事宜。

“哈哈,通告諸位一個好消息,就在方纔,我血旗水軍已然東西夾擊,全殲來犯對馬的兩萬倭軍,只嘆如此功勞卻與我等無關,呵呵。”孫鵬揚了揚一份剛剛送到的公文,繼而宣佈道,“主公有令,合對馬島現有步騎軍卒萬餘,以及渤海營一曲水軍,成立攻倭北路軍,由本將督率。不過,我北路軍暫留對馬島五日,其間須得攻取對馬城!”

“嘖嘖,兩萬倭軍被殲,倭島尤其是筑紫方國空虛一片,正是攻城拔寨的大好良機,主公卻令我血旗營步戰王牌在此耗損,委實浪費啊。”夏山虎面帶苦笑,不無吃味道,“宋潤通那廝這下爽了,剛大戰一場,還能再去倭島逞威,簡直羨煞旁人啊!”

莫怪夏山虎等血旗軍將,個個烏眼雞似得緊盯軍功,實因血旗軍一直控制傷損且重賞軍功,每戰還有豐厚合理的戰利品分潤,已然形成了強烈的好戰風氣,遠不似晉軍常見的畏戰避戰。在這等體制內營生,哪個軍將但敢玩什麼淡泊名利,吃不到肉的麾下兵哥,就敢在背後戳脊樑吐口水壞名聲,委實不爭不行啊!

眼見夏山虎說得這麼直接,帳中一片嘿笑,卻也不乏同病相憐。倒是中軍參軍史袁立弱弱道:“其實,首入倭島的必是主公親率的中路軍,歷數可用之兵,當以近衛營與蒼狼營爲核心主力。呵,諸位以爲,主公會捨得用他們攻城拔堅嗎?故而依我淺見,諸位無需心焦,攻倭之戰少不了我等功勞。”

“袁參軍史言之有理,嘿嘿,宋校尉所部水軍其實也無需羨慕,今日水戰他們立下頭功不假,卻也因爲艦船傷損嚴重,奉令返回樂島休整。其實,這也爲加強樂島海防,畢竟半島雖已衝突加劇,我華興府依舊不得不防。”孫鵬淡淡一笑,繼而面色轉肅道,“好了,我等還是商議如何攻取對馬城吧。”

重點回到攻取對馬城,帳中的氣氛變得冷肅起來,一句話,攻取對馬城沒問題,但兵卒傷損太重。之前數日,歷經兩場投石對戰與每日的象徵性登城,血旗軍雖僅爲了逼迫倭軍主力來援,並未真正血拼,依舊傷亡了六七百。且憑藉地利,愈加熟悉血旗軍裝備特點的對馬一方,在最初損失上千軍兵之後,如今已然機警許多,甚至能用一名夷兵拼掉兩名血旗輔兵。

“要不,咱們不如向主公請示,調撥倭軍戰俘前來助戰?”夏山虎眼中閃過厲色,冷聲建議道,“就像之前攻取慶全城一樣,雖然狠了點,總比自家弟兄傷亡好。”

“屬下以爲不妥,倭軍戰俘畢竟不是賊俘,我等強逼其攻城,或對入主倭島不利。且對馬城中尚有兩千倭軍,未必不會弄巧成拙。”參軍史袁立給出另一建議,“想來,主公中路大軍不日便可佔據筑紫方國,不妨以倭軍家人爲質,勸降他們,對馬城豈非不攻自破?”

衆人聽得眼前一亮,孫鵬卻如踩了狗屎,連連搖頭道:“唉,若那般容易,主公又怎會下令我等攻城?適才主公轉來了一些有關城中倭軍的俘虜口供,他們雖爲平氏忠屬平田生統領,軍兵卻屬平糴堝心中的炮灰,用的恰非筑紫兵馬,而是平糴堝以倭國大率身份,調自其他方國,一時卻是無從脅眷逼迫。直娘賊,偏生平糴堝逃脫,那平田生爲其忠犬,也很難被他人勸降!”

“呃,看來還得用咱那個狠辦法了,只不知主公是否應允?”見衆人都沒了動靜,夏山虎舊話重提道,目光卻是看向了梅倩。隨之,孫鵬等人也紛紛看往了梅倩,不乏八卦精神的他們,似都覺着她能知道答案。

心中惱火,梅倩卻是面不改色,依舊神色清冷道:“請調戰俘助陣,督率自可請示主公。不過,本將這裡倒是另有一條建議。先請諸位易地而處,今日大海戰,對馬城當有察覺,諸位以爲他們該覺得誰勝誰負?倘若倭軍海戰獲勝,是否應該緊跟着登陸作戰?而城中兵馬,是否會主動出城來個內外夾擊...”

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縱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一百九十七回 誆奪潞城第三百八十九回 財迷張憧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四百五十四回 樂島烽煙第二十七回 憶苦妄語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二百一十九回 步步入局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二百六十五回 將計就計第三十五回 鳩佔鵲巢第六百九十二回 兵臨襄國第四百四十八回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第二百二十六回 魏復出走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三百七十七回 隔岸點火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八十二回 兵臨堡下第二百六十三回 陰謀層出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馬踏營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一百九十七回 誆奪潞城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三百六十六回 場外兇案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二百三十六回 萁豆相煎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一百四十四回 陽平劉靈第四十回 步步坑敵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二百八十八回 萬歲風波第三百九十三回 華興科考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三十五回 鳩佔鵲巢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九回 義憤出手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五百二十一回 無可妥協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八十九回 回馬一槍
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五百零九回 欲引故縱第六百八十一回 北伐中原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一百九十七回 誆奪潞城第三百八十九回 財迷張憧第二百九十一回 八陣遺圖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四百五十四回 樂島烽煙第二十七回 憶苦妄語第四百五十二回 匪兵夜襲第四十一回 困獸之鬥第二百一十九回 步步入局第六百九十三回 車旋接戰第五百二十四回 破城在即第六百七十四回 轟破敵營第二百六十五回 將計就計第三十五回 鳩佔鵲巢第六百九十二回 兵臨襄國第四百四十八回 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五回 祈福之效第二百二十六回 魏復出走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六百四十九回 探疆獻禮第七百二十四回 拒出軍都第四百八十一回 五方協議第四百二十回 道宮舊案第七百五十九回 近衛騎襲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六百四十八回 使節之爭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三百零一回 飛魚遺寇第三百七十七回 隔岸點火第六百三十一回 笑裡藏刀第二百八十二回 兵臨堡下第二百六十三回 陰謀層出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二百一十五回 火馬踏營第四百三十三回 拓荒商會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三百六十一回 端午大慶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一百九十七回 誆奪潞城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五百二十三回 鐵錘撞城第三十九回 良言難阻第七百三十五回 天下雲動第五百四十四回 錫蘭遺族第七百九十七回 冰牆之戰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一百七十四回 詐遇反詐第三百八十回 分田私有第六百八十回 東晉立國第五十五回 穩寨固防第七百一十九回 塞北夜雪第五百二十回 兵逼倭都第二百一十回 義利孰先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六百二十一回 攻破伽耶第一百七十回 收服陶彪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三百二十二回 大晉戰雲第六百回 登陸弁韓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三百六十六回 場外兇案第二百四十四回 博支遇阻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二百三十六回 萁豆相煎第四十六回 夜遇勁匪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一百四十四回 陽平劉靈第四十回 步步坑敵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二百四十三回 驚魂一指第四百零二回 南遷惠政第二百八十八回 萬歲風波第三百九十三回 華興科考第二卷 求索千里行 第一百零一回 變生肘腋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七百九十八回 狙殺蒙巴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三十五回 鳩佔鵲巢第四百五十六回 神火之威第七百八十六回 南北兩朝第二百四十回 兵困射陽第二百一十六回 內外有別第四百四十一回 踏足呂宋第九回 義憤出手第八十四回 義結金蘭第五百二十一回 無可妥協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八十九回 回馬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