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回 兵發青州

面對張賓所提接受巨鯊幫附庸的建議,紀澤心下吐槽之餘,餘光掃見被唐生帶來舉薦的新人龐俊,不由笑道:“士彥,你這一路也當對林天雄與巨鯊幫有所瞭解,可有想法,不妨直言。”

心知這算是紀澤對自己的面試,龐俊卻不緊張,略一思忖道:“據俊所知,我華興府甬東之局來之不易,既然一時無暇減除巨鯊幫,不妨暫依張長史所言,將之束縛於舟山,暫消這一不穩因素。俊以爲做戲做全套,我等非但應允巨鯊幫迴歸舟山,還可將巨鯊幫邀入自由島管委會,分以紅利,藉以索要海壇島,林天雄必無不允。”

無視衆人面顯怪異,龐俊冷笑道:“事後,我等可暗中放出風聲,言說巨鯊幫業已投靠了華興府,甚或暗中再挑撥兩下,哼哼,事實在前,林天雄辯無可辯,就別想兩面討好了。甬東諸方對我華興府不無惡感,且讓他們替我等打壓巨鯊幫,反將其逼向我華興府吧。呵呵,這就叫看似與之,實則取之。他日我等騰出手來,再視情況是收是剿,卻也容易許多!”

“孟孫與士彥言之有理,我等的確不該逼迫林天雄過甚,還是應該給人活路,溫水煮青蛙嘛。”紀澤沉吟良久,終是喟嘆道,看向龐俊的眼神則帶上了滿意,這廝確有幾分智謀,須臾間便避開雙方仇恨這一敏感問題,而是給出了可行策劃。

其實,經張賓與龐俊這一番說辭,紀澤也再次意識到己方的優勢所在,那就是穿越者的種田能力與發展速度。與其花費人力物力去打壓消滅一個已經妥協的勢力,逼得對方魚死網破,倒不如集中精力發展自身,用自身的快速壯大令對方蟄伏到永遠,廣陵陳氏如此,丘裡國如此,巨鯊幫亦是如此。

“士彥好才學,不妨暫先屈就參軍署謀部,就任七品略曹佐史一職吧。當然,巨鯊幫之事便依你所言執行,具體運作便也由你負責了。”笑看龐俊,紀澤決定將之放入人才緊缺的參謀部門。

龐俊略微訝然,不是因爲看不上這個職務,而是覺得自己一個籍籍無名的新人,紀澤的封官夠高也夠有前途。他已知道,參軍署謀部下設四曹,有術曹(作戰戰術)、略曹(總體戰略)、偵曹(軍情偵查)與繪曹(地形測繪),而基於紀澤對參謀人員的高要求,目前的謀部侍郎與略曹從事都是空缺的,機會無限啊。

“謝主公看重,俊定鞠躬盡瘁,不負使命,以報主公提拔之恩。”略顯喜色,龐俊忙躬身大禮道。想起自個昔日因爲貌醜,連個九品小吏都求而不得,以至落魄從賊,他終是沒能掩飾好心情激盪,眼圈紅了。當然,他若知曉紀某人恨不得身邊的男人都醜點,以襯托其主角光環,卻不知該做何想。

“士彥客氣了,莫要多禮,我等理應攜手,共同振興華夏,爲國爲民...”滿意的扶起龐俊,紀某人好一番鼓勵,但歡喜之際,腦中卻仍擺不脫政客還是將軍的糾結,終是吩咐上官仁道,“以本府個人名義,給巨鯊堡遇難軍卒的眷屬再加贈一份撫卹...”

南下艦隊的順利迴歸,非但令華興府的海貿航線涵蓋了大晉南北,還帶來了急需的猛火油與占城稻,不過,紀澤等人沒能高興兩天,就得皺起眉頭,被迫應對撲面而來的長廣危機,只因關東陣營有了大動作,而局勢發展果如預料那般,長廣極可能成爲被殃及的池魚。

四月初,東海王司馬越率十萬聯軍離開洛陽,北渡黃河,屯兵於河內溫縣祖地,一爲甩脫大晉官場那些煩人的紛紛擾擾,二則爲了支援上黨戰局,遏制匈奴人對中原與河北的威脅。當然,他僅是增兵滏口陘與白陘防線,更未調回西攻長安的聯軍,顯然在消滅關西陣營之前,看來無意出兵收復上黨。

與此同時,東海王還就青州戰局做出舉措,其一是遣使傳令給長廣的血旗軍,要求出兵平叛。說來此條命令僅是象徵性的,沒誰相信血旗軍會甘當冤大頭與劉柏根兩敗俱傷,從而讓關東陣營坐收漁利。事實上,長廣守將段德雖向來使表達了與叛軍不共戴天的態度,卻也以紀澤遠在海外需要請示爲由,將此事束之高閣。

真正有意義的是東海王的第二條舉措,也即繼去歲許王浚以幽州刺史與都東夷諸軍事之後,再許以都河北諸軍事的官職,敕令王浚再調幽州兵南下青州平叛。而這一次,王浚比紀某人乾脆多了,幾乎與東海王前後腳出兵,頗一副憂國憂民之態,但其與東海王內裡有何密謀就不得而知了。

只是,王浚此番派出的兵馬未免有點多,兩萬幽州漢軍外加五千鮮卑突騎,以及兩千烏桓騎兵,近三萬幽州精兵。天可憐見,劉柏根的兩萬烏合之衆哪配得上幽州大兵的這等陣仗,須知死保聊城的高密王司馬略手中還糾集有近兩萬烏合之衆呢。至少一直草木皆兵的紀某人看來,王浚此番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摟草打兔,收拾血旗軍!

沒說的,以暴制暴纔是解決之道,四月初五,剛剛在樂島接到南下艦隊的後續輜重艦隊,紀澤便得知了消息,他留下錢波率血旗右軍與一應輔兵新兵駐守樂島,自己則帶上兵額補全的近衛營、血旗營與安海營餘部,合八千精銳,另兩千新兵,斷然乘舟兵發青州...

四月初九,夕陽西落,東萊外海,遠離航道的一處偏僻島羣,數十艘大小艦船井然靠泊,桅頂之上,面面血旗迎風獵獵。這支艦隊正是紀澤所部萬人,至於爲何出現於此而非登陸長廣,一爲掩人耳目,在幽州軍露出殺意之前,血旗軍尚不願主動展露敵意,畢竟這一仗華興府並不願挑起。

當然,另一原因則是紀某人賊不走空的老毛病犯了,須知東萊港歷來爲北中國的海貿咽喉,其作爲劉柏根多年經營的老巢,內裡財富不知凡幾,但若條件合適,可不能便宜了幽州軍。

金槍旗艦,指揮艙內,紀澤與一應軍將謀臣正圍着大幅的青州沙盤,卻聽謀部偵曹從事,也是謀部召集人郭謙介紹道:“如今,以棗嵩爲帥,新近南下的幽州軍業已抵達聊城,與高密王司馬略合兵一處。高密王以鮮卑段文鴦所部及烏桓精騎爲前鋒,親率四萬大軍正殺往臨淄。”

“等等,棗嵩?就是前年率三千幽州軍進犯雄鷹寨的那廝吧,以其那點微末的軍事能力,王浚焉能放心由其率領如此重兵,未免也太過小瞧我血旗軍了吧?”孫鵬插言詢問道,一臉狐疑,“某雖不喜王浚與幽州軍,卻也不信他們會那般糊塗。”

郭謙笑道:“介成言之有理,據偵曹與探曹情報彙總,那棗嵩爲王浚女婿,也是心腹,故而能夠擔當主帥,實乃其人爲了雪恥前年太行之敗,向王浚苦求之結果。然其此番僅是掛名而已,真正執掌幽州軍者,乃王昌這個都護(類似監軍的軍職)。事實上,此刻的棗嵩並未身在軍中,而是滯留於冀州博陵郡,似在等待參與已故博陵公王沈四十週年祭日,之後纔會南下青州,想來那時幽州軍也該結果劉柏根了。”

“王沈祭日?”孫鵬口中呢喃,驀然眼中精光一閃,下意識擡頭看向紀澤,適逢紀澤含笑看來,並略一點頭,繼而搖頭示意衆人在場。孫鵬頓時心領神會,立馬轉向沙盤,似作無事,但嘴角依舊難掩的掛起了陰笑。

二人這番小動作並未引起他人注意,郭謙繼續說道:“如今劉柏根叛軍雖佔據臨淄,但局勢不容樂觀,只因高密王撤離臨淄之時,非但焚盡了臨淄存糧,還破壞了不少城防,儘管劉柏根半月來沒少聚集糧草,整固城防,但建設遠比破壞困難,臨淄依舊難以久守,預計劉柏根或逃或戰,臨淄決出勝負快則三日,慢也難出十日。”

“此外,我長廣守軍現有段德將軍的長廣營四千餘,劉靈將軍的蒼狼營三千,重騎曲與陌刀曲各六百餘,合近九千,再加民兵五千,且軍民皆已撤入中東部山嶺防線後枕戈待旦,即便幽州軍突施奔襲,短期內也當無虞。”

介紹到這裡,郭謙收住話頭,看向紀澤。紀澤則親咳一聲道:“諸位,局勢大致如此,劉柏根自不量力舉事,僥倖奪了臨淄更是得意忘形,不思四處流竄壯大隊伍,竟然傳檄招降青州餘郡,妄想趁關東後方空虛而長據青州,卻不料司馬越此番如此捨得,王浚更是如此乾脆。眼下段文鴦率七千胡騎,恐已逼近臨淄,劉柏根以步卒爲主,便是想逃也已不及。”

“諸位下去當督促軍兵養精蓄銳,劉柏根與青幽聯軍兩敗俱傷之際,或是我軍從海路奇襲東萊之時。呵呵,本府作爲大晉安海將軍,又有東海王平叛之令,正該三軍用命,直搗劉賊老巢,爲大晉減除這一毒瘤!”頓了頓,紀澤慨然道,“此外,胡騎劫掠成風,我等當在其進入東萊之前,將一應百姓與物資搬走,決不可便宜那幫強盜!”

“主公明鑑!絕不便宜那幫強盜!哈哈哈...”艙內衆人紛紛應諾,繼而是不乏猥瑣的鬨堂大笑,更不知是誰吼了一句,“要做強盜也得咱們做才行!”

一片鬧騰間,艙外忽有軍卒求稟:“稟府主,哨船來報,北方有兩支小型艦隊正向我軍方向而來,前隊有兩艘武裝商船,後隊約有四五艘,看似一追一逃。因我方持有千里鏡,故而哨船及時迴避,對方尚未發現我方隱匿...”

時近日暮,殘陽如血,波光粼粼的洋麪上,兩艘千石武裝商船正急速南下,船槳翻飛,浪花急逝,風中隱約還能聽到慌亂的吆喝聲。首艦望臺上,一名年輕魁梧的黝黑漢子正扭頭回望,若細看其不乏俊朗的面容,竟似一名漢胡混血。

“大當家,弟兄們都有些體力不支了,可敵方是戰艦,速度要快些,再這樣下去,只怕逃不出十里,而且,待會若是被追上,我等連反抗之力都沒了啊。”一名同樣看似混血兒的心腹頭目湊上前來,不無焦躁道,“直娘賊,也不知是哪來的晉軍,如此不依不饒,我等僅是做商船狀路過,又沒亮出烏鷹幫旗號,他們就要羈押我等,打殺了一艘卻又來了一羣,這一追就是三十多裡,渤海上的晉軍啥時這般閒了?”

“是我等運氣不好,偏生途經那片偏荒海域,青州陸上不是正在開戰嘛,沒準我等是撞破了別個什麼軍事秘密呢。”大當家倒是處亂不驚,他手指前方道,“不必驚憂,前方七八里便有一處島嶼羣,地形頗爲複雜,天也快黑了,我等只要躲進去,當可甩脫對方。去吆喝弟兄們,再堅持一會兒,馬上就能逃出生天啦!”

伴隨着那名頭目的一陣吆喝,兩艘商船的水手卯足最後的力氣操帆划槳,令船速略提些許。只是,後方的追艦似也察覺出什麼,同樣加快了速度,兩艘艨艟緊追不捨也就罷了,四艘遊艇卻是發了勁的提速,看似呈蟹鉗狀,欲對兩艘逃船包夾阻擋。

時間飛逝,七八里海程就在你追我逐間一晃而過。當兩艘武裝商船抵近第一座島嶼東側的時候,晉軍遊艇也終於追上了他們。一時間,雙方箭矢橫飛,弩槍呼嘯,伴隨着速度放緩的烏鷹幫海船依舊不屈不撓的向前駛往島嶼羣。

“臥槽!怎麼這裡還有這麼多戰船!?這他媽的又是哪裡來的晉軍嗎?今個究竟是什麼日子啊!”就當烏鷹幫商船帶着晉軍遊艇越過第一座島嶼,而兩艘晉軍艨艟也越過該島東側的時候,先前那名頭目突然滿臉驚惶的悲嚎道。

“嗖!”大當家早已躲於船舷之後,剛剛射出一根羽箭,卻已無暇欣賞自己的箭矢正中一名遊艇軍卒的胸膛,他忙循聲看去,頓時黑了臉。只因在這座島嶼之後,竟然藏有數十艘大小艦船,從千石走舸到五千石鬥艦什麼級別都有,估摸竟是一支近萬的隊伍。

“快!快掉頭跑啊!”不光大當家與那名頭目,交戰雙方都發現了這一隱藏艦隊,彼此間的廝殺戛然而止,更有反應快的高喝道。

然而,不待雙方艦船做出反應,隱藏艦隊中業已衝出十數艘艨艟遊艇,更有從島嶼後方反包抄追兵艨艟的,他們箭一般橫插往正在糾纏的官匪雙方。同時,一架架牀弩已經開始咆哮,每根弩槍還纏着火繩閃亮的油袋,目標則是官匪各船的桅帆...

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五百一十一回 撲朔知援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四百六十三回 兵臨慶全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二十七回 憶苦妄語第五十三回 匪寨內情第二百四十五回 撞艇英雄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潰夷敵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七百三十回 劉參之死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二十九回 授法暗勁第一百六十二回 無妄之事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七百五十回 鴻門喜宴第六百四十三回 半島戰畢第八百零八回 車陣橫行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區整治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二百七十八回 暴捶莽漢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產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三回 聯手打虎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六百零五回 兵逼伽耶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五百四十三回 置之死地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六百四十一回 蕩平附塞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四百二十五回 凱旋遇刺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
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四百零六回 用間誘敵第二百零六回 焚火退敵第七百九十回 洛陽稱帝第七百八十七回 南北運河第五百一十一回 撲朔知援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一百五十七回 趁火打劫第二百二十二回 西征落幕第六百七十八回 喋血奪門第一百三十二回 丐姓飛賊第五百四十一回 曾母羣島第六百三十七回 慕容元邕第七十一回 廣招流民第四百六十三回 兵臨慶全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二十七回 憶苦妄語第五十三回 匪寨內情第二百四十五回 撞艇英雄第四百一十一回 大潰夷敵第一百五十三回 局外有局第一百九十三回 圍點誘援第十九回 驟逢故人第三百九十一回 奴隸改造第九十一回 兵臨寨下第七百三十回 劉參之死第七百回 和談用間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四十二回 福破玄關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四百回 封官進爵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九十二回 寨防首戰第二十九回 授法暗勁第一百六十二回 無妄之事第八百零二回 天下雲動第四百六十五回 城下鬥兵第五百四十回 放狗圈羊第五百八十回 誤傷其類第三百七十回 殖民琉球第五百零四回 艦入馬關第七百五十回 鴻門喜宴第六百四十三回 半島戰畢第八百零八回 車陣橫行第四十四回 遁軍太行第四百七十九回 連橫丘裡第五百九十一回 特區整治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七百八十四回 健康朝議第一百二十回 趙郡拜謁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二百七十八回 暴捶莽漢第二百八十九回 灰色田產第四百九十六回 倭使入境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四百四十七回 金融規劃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五百六十二回 黯然罷兵第二百七十五回 婚宴斬首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六十六回 中丘盧氏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一百七十一回 海賊來襲第十五回 鼠膽搏殺第三百九十五回 射禮之論第三百八十六回 馬韓認慫第三回 聯手打虎第五十二回 攀巖破寨第六百三十五回 兵威屈人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三百三十二回 文明租島第六百零五回 兵逼伽耶第七百六十六回 會晤苟晞第七百零八回 治理黃河第三十七回 不速之客第五百四十三回 置之死地第七百五十五回 攻破防線第六百四十一回 蕩平附塞第一百四十回 太平開市第五十四回 血腥批鬥第二百五十一回 車船試航第三百二十七回 州胡遺族第二百二十一回 文谷水畔第一百三十七回 錢糧之擾第四百二十五回 凱旋遇刺第一百六十九回 揭秘驅邪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一百六十三回 毆打元帝第三百六十三回 文娛教育第一百八十四回 跳水破局第六十九回 攘外安內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一百零三回 空中飛人第二百四十九回 夜掠下邳第二百九十五回 疑難層生第一百五十六回 翻雲覆雨第六百九十五回 回戈一擊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