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回 劉參之死

河內山陽,縣郊南緣,兩萬來自東線河防的匈奴步騎潰軍,急急越過了特戰軍之前隱匿的那片矮林,只是,行走不久,大隊便從前至後的嘎然停下。頓時,隊伍中軍,一面大號的劉字帥旗下,奔出數騎鐵甲親兵,伴以另一聲震鳥驚飛的咆哮:“快給本帥去查,前方是誰膽敢耽擱行軍,但有拖延懈怠者,不論官居何職,給本帥立斬!”

不一刻,前方有一騎親兵奔馳而回,還沒接近帥旗,便高聲叫道:“稟大帥,前方道路有一河橋坍塌,是以阻了大軍去路。前隊軍兵正在緊急趕修,預計需要兩刻時間。”

“兩刻鐘!?要這麼久,女人生孩子嗎?”咆哮聲再起,“給本帥傳令前隊,一刻鐘不能修通道路,十夫長以上皆斬!”

“諾!”那親兵立即撥馬掉頭,逃也似的飛馳而去。瞧眼前這光景,還是遠離大帥最爲安全。而左近的其他軍兵,則不無羨慕的看着遠去的那名親兵,站姿騎姿則更挺拔了些。

帥旗之下,令一衆軍兵噤若寒蟬之人,身形魁壯,目如銅鈴,正是匈奴右將軍,統軍十萬坐鎮河內的劉參。勿怪其此刻動輒狂躁,大半夜被火炮攆得豕突狼奔差點丟命也就罷了,戎馬倥傯嘛,怎奈遭遇火炮的並非僅他所在的丹水大營,整個上午,各地潰兵陸續的急報彙總下來,他這個右將軍麾下的十萬兵馬,竟然眼睛一閉一睜,就少了三四萬,剜肉也痛不過此吧?

“大帥莫急,千萬彆氣壞了身子。咱們已然遠離河岸防線,後方也無追兵趕來,眼下當很安全。既然前方暫時阻路,不妨叫軍兵們原地休整片刻,吃點乾糧如何?”一名匈奴偏將舔了舔乾裂的嘴脣,掃眼周圍頗顯狼狽的一衆軍兵,硬着頭皮上前勸道。

“啪!啪!”接連兩鞭子左右開弓,那偏將頭臉上多了兩道血痕。只聽劉參恨聲怒罵道:“安全!?你這個廢物,這個白癡!以爲本帥急行軍是爲了逃跑,是在擔心自身安全嗎?哼,敵軍已經大舉登陸,若不及早趕回郡城死守待援,保住河內,我等即便不被血旗軍滅於荒郊,遲早也要被陛下斬首戮屍!”

“臥槽,不是爲了逃跑,夜裡你咋竄得比誰都快!?”那偏將暗自腹誹,卻也敢怒不敢言,只得乖乖躲一邊畫圈圈去也。不過,他的付出倒給他人得了回報,抽兩鞭子小小瀉了火的劉參,確也恢復了些許冷靜,旋即下令大軍暫歇。

重罰之下有勇夫,一刻鐘後,前方河橋果然修復完畢,勉強可以通行,匈奴大軍隨即急急開拔。只是,沒走上五里,大軍前方再度停下,而帥旗下的劉參,則也再度發出了震天咆哮:“直娘賊!怎麼隊伍又停下了?又有河橋斷了嗎?”

“大帥,前方有道路被熾燃樹木所阻,軍兵正在快速清理,保證半刻鐘內通暢!”這一次,不待親兵返回,便有前軍飛騎來報。

“血旗軍!狗日的,這一定是血旗軍在搞破壞,他們一定是害怕我等趕回郡城!傳令前方,快修,決不能叫其得逞!”嚎一嗓子打發了來報信騎,劉參眼珠轉了轉,復又點指一名千夫長道,“呼延若基,速帶爾本部騎軍,不論用何辦法,儘快前趕二十里,驅散前路一切搗亂的血旗蒼蠅...”

兩軍爲戰,敵方所惡便是我之所欲,察覺端倪的劉參遂率軍走得更急了。好在,他立即作出的反應很快生效,在渡過第三個障礙點之後,大軍前方終於再無阻擾,一路急行軍走的怎一個光明大道。

緊趕慢趕間,隊伍已經行有二十里,來到了一片視線開闊的曠野,道左不遠更是有着一片湖泊。視野的一覽無遺令人覺得放鬆,輕輕的湖風,更令斜陽下的一干軍旅頗覺愜意。他們卻是誰都不會想到,致命的打擊竟會猝然發生於此。

“傳令下去,大軍莫停,再趕二十里,去前方縣城過夜!本帥保證,入城後一定叫弟兄們吃飽喝足,舒爽一夜!”或因趕路順利,混不覺危險逼近的劉參,心情已比此前好了不少,在帥旗下揚聲高喝道。自然,急行軍那是依舊不能稍停的。

“咿?那邊怎生冒起了細煙?嗯,還不止一道!怎麼時斷時續的在往這邊靠近,這是幾個意思?嘿,是大軍震起的煙塵嗎?還是老子眼睛花了?”驀地,一名隊列左側的親兵,瞥眼道左十來丈寬的湖灘,自言自語的輕聲呢喃道。

同一時刻,與這名親兵有着相同視覺乃至相似念頭的匈奴大兵,還大有人在,可基於劉參大帥此前的暴脾氣,沒人膽敢就這等搞不靈清的細枝末節便大驚小怪,萬一落得個懈怠行軍咋辦?

其實,他們即便立刻喧譁甚至做出示警,也將於事無補。只因那幾道細細的青煙,在至膝的灘草中突進的很快,轉眼便蔓延過十丈的湖灘距離,就此再無蹤跡,好似某種令它們揚塵的怪獸,已然沒入了官道的泥土之下。

“轟!轟!轟...”驀然,憑空響起了一聲炸雷,緊接着便是兩聲、三聲、更多聲的連綿不絕,聲音起處,不偏不倚正是匈奴中軍的帥旗所在。

“啊!啊...虺!虺...”伴隨着短促的尖叫慘嚎與驚馬狂嘶,以帥旗爲中心,寬五六丈、長有二十餘丈的一段官道,轉眼間便是煙火閃耀,土石騰飛。高起的煙塵完全覆蓋了那一段路,也包括正途經那裡的一干匈奴兵將。

轟聲終停,煙塵漸散,再度展現在人們面前的那片區域,已成人間煉獄,處處是殘肢斷臂,半缺軀體。此前還在動輒狂吠的劉參大帥,以及緊密團結在其周圍的一干高級軍將,則都沒了身影,或者說,他們的高貴身軀,已經與那些尋常大兵們完全實現了零距離親密接觸。

驚駭,惘然,呆愣,爆炸區域之外的匈奴軍兵,一個個像被施加了定身法,怔怔然無可適從,令現場更顯詭異。自也沒人察覺,湖堤之畔,幾道隱藏在水草之後的目光悄然隱去,而湖面之上,綠荷之間,則劃過了幾道淡淡的水痕。

當湖面水痕徹底消失的時候,官道之上,匈奴軍碩果僅存的幾名高級軍將終是反應過來,紛紛從隊伍前後急急趕往案發現場,一聲聲淒厲哀嚎此起彼伏,催人斷腸:“哇!大帥!大帥您在哪兒,您不能這麼就走啊...戰局敗壞如斯,咱們可不能沒你頂缸...呃,不能沒您指揮啊...至少,您也留個話,咱們是繼續西去郡城,還是直接北往上黨,爲大匈暫保有用之身呀...”

劉參稀裡糊塗撒手河內戰局之際,其遺部所碎碎唸的上黨,此刻正在進行着一場野外大戰。凌晨突破壺關敵營之後,血旗軍步騎銃三萬前鋒戰兵已然馬不停蹄的趕到了潞城之外,直欲尋機一戰再顯軍威;而匈奴太子劉粲則不服不忿的率領四萬步騎主力出城,意欲趁着血旗中路軍全軍未至之前,給血旗軍一個下馬威,雙方正式乾柴烈火,一拍即合!

曠野之上,兩軍相對,皆在按照左中右三陣快速佈置。匈奴人是兩萬步卒居中而列,左右兩陣則皆一萬騎軍列爲錐狀,中規中矩。血旗軍卻陣型怪異,左中右三陣完全相同,每陣分爲前後兩方,後方各爲一軍騎卒不提,前方則各爲一個扁形空心矩陣,冷兵器步卒在外,銃兵在內,更內則有數十門小炮。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華國機械軍功的長足發展,膛線火銃與各型火炮的產量因之逐年遞增,青年近衛軍這兩年也得以大幅擴至七個軍團。除了水上艦隊的青衛第一軍團,以及重炮、飛艇、爆破等類混編的青二軍團,配備少許小型火炮的步銃軍團則增編至四個,而銃騎兵則因火銃的裝填限制,僅整編了一個青三軍團,且還主要用作騎馬步兵。

此番攻匈大戰,銃兵作爲血旗軍最重要的殺手鐗,各路軍皆有分配。南北兩路軍各有一個步銃軍團,全騎的西路軍則配了騎銃兵的青三軍團,紀澤的中路軍更是配備了青四青五兩個步銃軍團,以及青二軍團大部。而此刻出現在潞城之外的步銃兵,正是青四軍團。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王麾下雄兵百萬,戰將千員,僅是對付一個區區劉粲,何以如此輕身犯險?”血旗中軍,麒麟帥旗下,龐俊一臉苦相,依舊碎碎念個不停,而他所碎叨的對象,正是親自領兵前鋒的紀某人。

“這是銃兵首次參與大規模野戰,若不親自下場,本王不放心!”紀澤神情淡然,不以爲意道,“況且,如此實戰經驗,本王若不親身領會,日後還如何規劃我華國軍制改革?”

“可是,即便大王意欲親身督戰,又何必放着大軍主力遲後,卻是輕兵而來冒險呢?”龐俊依舊不肯放過。

“呵呵,本王若不輕兵而來,那劉粲小兒還敢出城一戰嗎?若不趁機將之打疼打怕打殘,如何保證我方後續行動之時他會老實在潞城內貓着?”紀澤擺擺手,信心十足道,“其實,若非你等唧唧歪歪鬧人頭疼,按本王的性子,即便再少一萬常規步騎,這一戰本王亦可彈指破敵...”

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七百一十一回 以勢屈人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七百六十一回 魏復抉擇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六百零一回 進軍南伽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七百八十五回 草廬談判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五百二十六回 偷門襲城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四百三十七回 反腐打黑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七百五十回 鴻門喜宴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八百零一回 發兵北征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三百三十五回 巡訪牧區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二百九十四回 輕擄夷酋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三十六回 厲兵秣馬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五百五十七回 匈奴劉聰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二百一十三回 誤打誤撞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四百八十二回 移民洶洶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七十二回 少年李農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八百零七回 挑戰逞威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八十六回 利益捆綁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五百二十五回 雨夜不眠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
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一百零四回 病榻溫語第七百一十一回 以勢屈人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七百六十一回 魏復抉擇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七百五十二回 絃斷時分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七百一十七回 時過境遷第二百一十一回 兵出樂平第三百五十七回 王彌之死第六百一十五回 一言不合第二百四十六回 張網以待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四十五回 軒然生波第一百三十一回 借力打力第五百八十五回 虛驚一場第六百零一回 進軍南伽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七百八十五回 草廬談判第四百五十一回 暗諜夜影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四百四十六回 案後有案第七十回 少女監工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八百一十回 內應作亂第七百五十八回 夜城亂戰第四百一十九回 夷民處置第五百二十六回 偷門襲城第二百八十一回 南下甬東第五百五十三回 劉淵稱帝第五百零五回 火焚渡船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八回 鄴城毒謀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四百六十八回 跑步破城第一百一十四回 無欲則剛第五百二十九回 花落別家第三百五十四回 錯捉文鴦第四百三十回 出使馬韓第五百五十二回 永嘉草草第四百三十七回 反腐打黑第二百七十九回 東海風起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七十九回 寨運多舛第七百五十回 鴻門喜宴第七百八十二回 伊缺止戈第七百三十一回 冷熱交鋒第四百一十七回 笑裡藏刀第八百零一回 發兵北征第七百八十八回 一國兩使第三百三十五回 巡訪牧區第六百七十三回 對壘安次第五百三十九回 保護新區第七百九十二回 漠北朔風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二百九十四回 輕擄夷酋第五回 就錯冒官第三十六回 厲兵秣馬第五百七十四回 淮水爭鋒第五百五十七回 匈奴劉聰第五百六十七回 長社塢堡第六百二十三回 鮮卑慕容第五百四十五回 密林截殺第一百一十二回 劍指深山第五百零三回 襲來襲往第四百七十五回 鐵騎碾陣第二百一十三回 誤打誤撞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三百七十六回 半島亂起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七百四十三回 轉攻官渡第四百八十二回 移民洶洶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八百回 五年昇平第七十二回 少年李農第一百八十三回 殺招迭出第六百三十四回 彌天之謊第六百一十三回 晉境雲動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三百一十五回 草坡部落第二百零五回 城頭激戰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第一百九十八回 晉陽大捷第二百八十七回 清除遺匪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八百零七回 挑戰逞威第四百九十三回 威壓筑紫第七百七十六回 通盤籌謀第八十六回 利益捆綁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第一百八十回 整軍備戰第六百五十九回 薊城陷落第三百零三回 迫和甬東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五百二十五回 雨夜不眠第五百一十八回 火離城破第七百零六回 襄國易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