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

青州臨淄,齊王府書房,聽得童崖所言,苟晞不由面顯陰沉。他自然不傻,數日前安平縣城的那場截殺,分明是麾下的抗華一派擅做主張,意欲生米煮成熟飯,逼其徹底走上對抗華國的不歸之路,他雖順水推舟給了華使一個下馬威,迄今猶未處理李氏以做平衡,可這並不代表他心裡舒服,如今再被童崖當面揭開,臉色怎會好看?

當然,苟晞知曉內外之分,他瞥了童崖一眼,不悅道:“安平一事,貴使受委屈了,不過,我齊晉內部之事,孤自會酌情處理,尚還不勞貴使費心。”

“齊王殿下多慮,在下絕無插手齊晉內政之心,也無那個能力。”童崖一笑,不以爲意道,“然而,貴方抗華派所言所行,涉及殿下抉擇對華態度,在下只得就其立場輕言幾句,僅供殿下考量。說來殿下飽讀詩書,想來知曉昔年赤壁大戰之前,吳主孫權徵詢羣臣之際,魯肅魯子敬所言吧。”

《資治通鑑》有載:“(公元十四年)(東吳諸臣皆言降曹)魯肅獨不言。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權知其意,執肅手曰:‘卿欲何言?’肅曰:‘向察衆人之議,專欲誤將軍,不足與圖大事。今肅可迎操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願早定大計,莫用衆人之議也!’”

苟晞出自高門,自幼通覽經史,焉能不知魯肅勸說孫權的一段?被童崖這麼一點,他頓時心中一凜。儘管戰和格局迥異,可在齊晉難保之下,其麾下大部士族也即抗華諸臣,自然願意棄遷國而南降,而他們對待東晉的態度,完全就與昔年東吳羣臣對待曹操相仿,根本就不會與他苟晞一條心嘛,難怪會毫不猶豫的擅殺華使!

所謂局內迷糊局外清,不光苟晞,苟純也霍然明悟,插言恨聲道:“那幫只顧自家基業的士族官員,若能保住齊晉,維持勳貴固然是好,若難保住齊晉,對他們而言,遷國前往海外開荒,又哪裡比得上南投東晉,依舊高官得做,良田得佔?哼,一幫養不熟的白眼狼,抗華抗華,原是抗在這裡!大兄,沒準他們早已暗中與東晉有了款曲,我等不得不防呀!”

苟純的由衷之言,不啻於辣手補刀,頓令苟晞的臉色徹底黑了下來,而揭發亦或說挑撥成功的童崖,則似事不關己,已然輕輕抿起茶來。於公於私,他自然渴望苟晞就此幹掉齊晉的抗華一派,哪怕依舊不會相助華國出兵,至少內亂一場後,短期內不再能威脅華國,但他也知適可而止,話題點到此處,如何決斷只能全憑苟晞。

室內一時寂靜,落針可聞,殺氣升騰,但良久之後,苟晞卻是收了神色,淡笑着看往童崖道:“且不談那些令人煩心之輩,本王卻想知道,貴方意欲驅使我齊晉轉向南攻,想來不會僅憑貴使空口白牙吧?”

能幹上諸侯這一型的,果然都非省事的主,到了這時依舊不忘撈好處!童崖心中吐槽,卻也不作遮掩,亮出底牌道:“過往所言之遷國,僅是土地擴增五成,三州之地僅可換得蘇門大島的三分之二,但若齊晉誓師南征,我方可將蘇門縣與幾處保護區之外的整個蘇門大島,皆交由齊晉遷國之用!那裡地獄遼闊,有廣袤資源,又沾絲路之利,想來虧不了齊王殿下,但若殿下不甚放心,還可遣人前去探查一番。”

足足兩倍之地,詳情又哪裡還須探查?苟純已衝苟晞連使眼色,須知遷國派對南洋可能的遷國地獄,細節之瞭解甚至更過童崖這個華國使節。苟晞對童崖口中的蘇門大島同樣不算陌生,再見苟純神色,遂也不再拿腔拿調,終是拍板道:“好吧,某願相助華國南征東晉,具體細節之確定,且由純弟全權負責與貴使商榷。”

“好,齊王明鑑!相信他日遷國之後,新齊國雄踞海外,安居樂業,遠攝西夷,殿下自會滿意於今日之抉擇。”童崖再也禁不住心中喜意,拱手笑道。

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關注即送現金、點幣!

然而接下來,或因童崖笑得太嗨,心中難免丁點失落的苟晞,卻面色怪異的盯着童崖半天,直到童崖背脊發涼,苟晞纔不無惡趣味的嘿笑道:“貴使赤膽忠心,爲成使命而不顧生死安危,想來爲了我方儘快穩定內部,轉向南攻,當不介意再多吃點苦頭吧。當然,這裡如今還是某家地頭,即便貴使介意,本王勉爲其難也只好得罪了...”

齊王府邸,自從童崖使者力壓劉超,覲見苟晞之後,書房之外的許多雙眼睛,便時不時的瞟望書房,關注着這場可能決定齊晉走向的關鍵會晤。某一刻,忽聽書房內砰然大響,顯是拍案之聲,旋即,復又傳出了苟晞的咆哮:“欺人太甚,你華國真是欺人太甚,真當苟某是軟柿子嗎?還有你這小小使節,什麼腌臢貨色,竟然也敢狗仗人勢,在本王面前大放厥詞?”

院內頓時一片肅靜,一衆侍從下人無不面面相覷,要知苟晞是名門出身,涵養一流,雖殺戮頗重,尋常卻玩慣了淡泊高雅,如此怒罵出聲委實少見,那位華國使者該是如何的囂張無禮呀?

旋即,衆人便已略知答案,卻聽那位華使童崖回以咆哮道:“姓苟的,你當多照照鏡子,自己究竟有幾斤幾兩,爾齊晉此前聯合他方勢力一同威脅我方邊境,如今我華國能給開出這些條件,已是華王浩天之恩,你丫竟然還敢挑三揀四,莫非是嫌命長了,還是以爲我華國兵威不厲乎?”

臥槽,果然夠暴的脾氣呀!書房門前的侍衛們不免心道僥倖,好在他們之前愣是搜身,繳了使者兵器才讓入門,否則,誰知那位據傳極度暴脾氣且瞪眼殺人的華國來使,在如此氣氛之下,會否直接對自家齊王動手呢?

好戲可沒止此,跟着,又聽遷國派的中堅人物苟純的怒喝:“你華國確也過於欺人,主動攻襲了我方水軍,竟還壓低遷國條件,更要我齊晉爲之矛頭南轉,去與東晉打生打死,哼,屆時兩敗俱傷,我等實力再減,還憑甚相信爾等能夠履那遷國之約?莫非你華國以爲滅了匈奴,拉攏了曹魏,天下便已盡握於手了嗎?”

“哆!休得再言,與這等狂悖之徒有甚可說,沒得辱沒了我苟氏聲名!”苟晞的厲喝響起,打斷了苟純的廢話,更是喝令房外道,“來人!與某將這個華使拿下,哼,且先留下一條狗命,千萬別弄死了,待得本王不日征討華國之際,還要割其首級用於誓師祭旗!”

“砰!”書房門被守候在外的侍衛撞開,一干侍衛立即衝入,伴着一陣怒罵與毆打之聲,不片刻,便有侍衛推搡着雙肩反剪的華使童崖走了出來。卻見其人已然衣衫零亂,披頭散髮,哪裡還有適才進房前的自信儒雅?

不過,沒給府內衆人多少幸災樂禍的時間,頗顯死鴨子嘴硬的童崖,雖被推搡着跌跌撞撞前行,口中兀自不斷喝罵:“直娘賊,什麼齊王,縱容屬下刺殺在先,如今更敢直接對本使無禮,沒涵養的腌臢貨,且待我華國大軍殺到,定會叫爾等追悔莫及...”

齊王府的一幕,如同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傳遍了臨淄,乃至整個齊晉,一時間,遷國一派措手不及,彷徨無措,抗華一派則幸災樂禍,歡呼雀躍。更有些許反應敏銳兼作風潑辣的騎牆之輩,已然或公開或悄然的忙活起了城頭變幻大王旗。

不待各方從驚聞紛亂中完全回過神來,苟晞隨即下書通傳,召集齊晉各地大員與軍隊將領,前往臨淄舉行大型朝議。儘管通知上並未明言,可誰都能猜到,苟晞這是與華國沒談攏,已經下定決心,要聯合東晉,部署齊晉的對華開戰事宜了。

由是,五日之後,在齊晉各方密切關注之下,一場決定齊晉走向的朝會在臨淄城緊急召開,與會者幾乎包括了齊晉所有的文武要員過百名,另還列席了齊晉一應世家大族的賦閒家主。當然,一如既往的是,朝會舉辦地是在齊王兼大將軍府,並無那位傀儡皇帝的什麼事兒。

大將軍府門前,此時正是車水馬龍,出於今日的會議規格,熊良被安排至院門親自值守,看似公式化的臉上,不時閃過失神之色。他可不知道苟晞的真正算計,只知如今的風向明顯是要與華國開戰,且不說他不願對陣血旗軍那等足以滅匈的強大對手,單是他所附庸的遷國一派即將失勢,便將對他本人可能有着莫大沖擊,可除了頹然與無奈,他卻什麼都做不了。

“讓開!快讓開!”一陣囂張的吆喝聲中,一亮富麗堂皇的馬車在一干護衛的開道下,施施然抵達府外。廂門打開,踩着人凳,三名峨冠博帶之人陸續下得車來。

被打斷思緒,熊良擡頭看去,眼瞳頓時一縮,已然認出其中二人分別是王重、劉超,而另一名精神矍鑠的老者,卻是齊郡李氏的前任老家主,李祥之父李隆。這麼三個重量級人物,此時同車而來,非但表達了某種態度,怕還免不了今日的一番興風作浪...

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八百零六回 漠北之戰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五百九十二回 直墜谷底第四百二十五回 凱旋遇刺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四百一十回 坑坑喋血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四百六十二回 反擊之議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七百四十二回 中牟亂夜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六百零七回 最短盟約第三百零六回 唯有一戰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四百六十三回 兵臨慶全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二十六回 隊列練新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四百九十九回 會見倭使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四十九回 無端推波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三百七十八回 雲辛烽火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二十回 鐵血誓師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二十四回 煉氣強武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二百九十三回 花開州胡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六十八回 湯紹離營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十六回 怒斃胡蠻第六百八十八回 虛則實之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七十四回 流言風波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
第五百六十六回 中原流人第八百零六回 漠北之戰第五百七十九回 坑糧之謀第七百二十八回 三線齊發第一百四十五回 家事難斷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五百九十二回 直墜谷底第四百二十五回 凱旋遇刺第四百八十七回 局部碾壓第九十九回 天公弄人第四百一十回 坑坑喋血第一百三十四回 恩結祖逖第一百零二回 山道喋血第七百零三回 賣後藏賣第二百二十三回 雁門無歸第四百六十二回 反擊之議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四百二十九回 諮議大會第七百四十二回 中牟亂夜第二百三十四回 誘敵入彀第六百零七回 最短盟約第三百零六回 唯有一戰第五百一十三回 威赫火離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二百五十回 列艦示威第三百零二回 池魚之殃第四百六十三回 兵臨慶全第三百三十回 頒法定製第六百五十四回 蒸汽火車第四百一十五回 戰地緬歌第十八回 反洗胡營第五百七十一回 堡下陣戰第二十六回 隊列練新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七百零四回 石生自救第五百八十七回 封鎖海峽第六百一十四回 江南水軍第八百零九回 夜戰北胡第七百七十回 肅理並朔第六百三十二回 慕容之死第七百四十九回 靈洲大捷第七百二十七回 破曉雷鳴第四百九十九回 會見倭使第二百三十七回 琅琊王導第七百七十二回 困獸洛陽第四十九回 無端推波第三百零七回 漢夷對壘第四百九十五回 倭國廷議第三百七十八回 雲辛烽火第三百一十三回 政策之爭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六十五回 鄧喜失蹤第二十回 鐵血誓師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二十四回 煉氣強武第四百零八回 示弱以待第六百七十七回 夜襲壺關第六百四十回 奔突北走第五十七回 援手攬才第二百九十三回 花開州胡第一百七十七回 西襲之路第五百零二回 隘口圍殲第一百零七回 暗影佈局第一百八十二回 假戲成真第六十八回 湯紹離營第五百四十七回 西海防區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三百二十一回 海濱流民第七百三十九回 陣前皆敵第六百二十八回 力勸宇文第四百三十一回 工商改制第六十回 你來我往第一百二十二回 幷州流民第七百六十七回 設甕臨淄第二百五十七回 再會顧敏第十六回 怒斃胡蠻第六百八十八回 虛則實之第五百八十八回 蒲城諜影第四百零四回 縱谷平原第六十四回 翻臉滅胡第六百八十七回 瞞天過海第七十四回 流言風波第七百六十回 馬景之傷第二百九十六回 多方棋子第一百二十四回 曲線興邦第七十三回 葉家三娘第四百三十九回 長廣結案第三百零八回 聖藥死士第七百八十三回 中原落定第五百零七回 臨了一擊第二十五回 擴軍整編第三十三回 山豁伏襲第七百五十一回 平陽鉅變第四百一十四回 結仇山夷第三百八十七回 涉足宗教第八百零五回 蕩平塞北第一百回 痛打歸師第二百回 各晃虛槍第四百五十九回 八陣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