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鬆筋健骨 (2)

說了這麼多,那麼,腹式呼吸到底該怎麼做呢?姿勢:站姿、坐姿均可,全身放鬆,兩手放鬆如抱氣球置於腹前。隨着吸氣,雙手微微內收,腹部微向內收,同時假想吸入之氣、抱球之氣與全身之氣匯合于丹田,並由丹田向命門處緊縮。這叫做闔丹田。吸氣到盡頭,略作停頓,之後隨着呼氣,全身放鬆。假想全身之氣,由丹田向四肢百骸舒展。這叫做開丹田。呼氣至盡頭,略作停頓(隨功夫深入停頓時間逐漸加長),緩緩吸氣,重複前面吸氣的要領。如此反覆練習呼吸與丹田開闔,每次半小時。最初7次,呼吸丹田的開合幅度可大,7次之後幅度越來越小,全身放鬆,速度自然而然逐漸變慢(切忌強迫自己呼吸變慢失去自然),變得細微,呼吸逐漸變得綿長細勻,最後逐漸達到若有若無,此爲進入佳境。腹式呼吸的要點有3點:第一是吸氣的時候丹田緊張,呼氣的時候丹田放鬆。呼氣與吸氣配合小腹一起一伏,吸氣的時候,腹部由前面丹田向命門處靠攏。呼氣的時候,腹部由命門向前面放鬆。隨着呼吸的進行,腹部有規律地一起一伏,從而達到按摩臟腑的功效。第二是丹田開闔與呼吸皆要求緩慢柔和,自然而然。隨着次數增多,呼吸逐漸越來越慢,動作越來越細微。

整個動作與呼吸不能用拙力,不能勉強,一定要放鬆自然,內氣方能和暢充實。勉強用力很容易心煩氣躁,內氣浮躁紊亂,效果不好。一般成人的呼吸一分鐘在1次左右,通過鍛鍊腹式呼吸法,可以使我們的呼吸變得深、長、細、勻。通過鍛鍊腹式呼吸,把全身的呼吸由肚臍吸向命門,再由命門歸入肚臍,這樣反覆地進行鍛鍊,使小腹一起一伏,從而達到丹田呼吸養生的功效。第三是呼氣盡後可能停頓數秒種,整個身心靜止安詳,進入休息之境,此之謂“息”。古人云“息長則命長”,即指身心與呼吸配合協調之後,充分休息,精氣神得到滋養與充實後,生命力恢復旺盛,壽命延長,這是練習腹式呼吸的一個重要秘訣。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腹式呼吸的時候,心態一定要安詳空靈,從而讓心胸擴展,達到身心統調的效果。腰爲腎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我在臨牀上治療過一名腰椎病患者,他屬於重度腰椎間盤突出,也做過牽引治療,但是做的過程所帶來的疼痛不亞於本身的腰痛。他向我尋求解決辦法,想看看有沒有更好、疼痛更少的辦法來治療。

其實,腰椎病在現在社會比較多見,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表現是腰部特別疼痛,而且這種情況多見於腰椎間盤突出,給我們的身心帶來了很多的困擾。我們都知道,腰椎間盤突出的一個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腰椎跟腰椎之間的擠壓力過大,把椎與椎之間的間盤給擠出來了,椎間盤擠出來壓迫後面的神經,就會產生疼痛的症狀。現在的一些治療方法,就是先把錯位的關節整復,同時把椎與椎之間的空隙拉大,讓椎間盤復位,迴歸到椎體之中,不讓它壓迫神經。這種想法是好的,但是真正能達到這種效果的並不多,特別是牽引,往往使腰部肌肉反射性緊張,有的病情反而更加嚴重了。我們都知道,骨骼周圍包裹的是肌肉,肌肉的放鬆和緊張就約束着骨骼。所以通過放鬆腰部的肌肉,就可以使腰椎與腰椎之間的緊張度降低,變得緩和一些。通過鬆腰的方法,就可以使椎體與椎體之間的空隙變長,從而椎間盤減少壓縮而回縮,不壓迫神經,對椎間盤突出症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臨牀上,很多按摩科的醫生就用放鬆腰部肌肉的方法使腰椎間盤突出的患者得到了很好的緩解,甚至是痊癒。這樣說可能還有人不太明白,其實用最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骨骼和肌肉是連帶的,肌肉放鬆了,骨骼慢慢地就能復位。

如果肌肉不放鬆,骨骼即使當時復位了,肌肉一旦緊張,它又會把它拉回到原來的不正確的狀態。所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讓肌肉放鬆。其實我所說的鬆腰就是將腰部肌肉放鬆,腰部肌肉放鬆之後,椎體與椎體之間的空隙變大,被椎體擠壓出去的椎間盤就會得到相應的回縮,從而緩解了因爲椎間盤突出而導致的腰痛。鬆腰有很多講究,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具體的鬆腰的方法:1腳與肩同寬,鬆靜站立。兩手抱球,置於小腹前。2臀部往後坐,好像坐在一個高凳上,使腰部肌肉放鬆,尾椎骨(老百姓所謂的“尾巴骨”)自然鬆垂,好像老虎向下拖着尾巴,形成一個自然向下的鬆沉力;與此同時,兩手慢慢向前上方推出,向上鬆緩地舒展脊柱,形成一個向上的力。3保持姿勢不變1鍾,向上舒展與向下鬆垂的力同時具備,稱爲“對拉拔長”,體會腰部肌肉舒展放鬆,腰椎節節鬆開的感覺。4緩緩恢復預備式,反覆練習。

練習鬆腰的要領在於手臂上推的同時,臀部向後坐,這樣就能使腰部肌肉充分放鬆、舒展。經常鍛鍊鬆腰動作,對於預防和治療腰痛是非常有幫助的。“肺清則氣行,肺濁則氣壅。”——清·李用粹《證治匯補》前幾天去看望我一位朋友的父親,老人家80多歲了,一輩子身體健康硬朗,沒得過什麼大病。可就是在去年被查出患了肺癌。我看到他的時候,他躺在重症監護室裡,渾身插滿了各種管子,呼吸特別短促困難,那感覺就好像我們正常人被捂住鼻子,喘不上來氣那麼難受。我們常聽別人說“五福臨門”。這裡面所說的“五福”指的是哪五福呢?那就是:人要長壽;財富要充足;身體要健康,心情要寧靜;要心存仁義,多做善事;最終得到善終,沒有病痛地離開人間。看看我們現在的人,生活大多都富足起來了,但是有幾個能真正五福臨門呢?就像上邊提到的我那位朋友的父親,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要在醫院裡受那麼多罪,連呼吸都不能自理。

我們看看小孩子,特別是嬰兒的呼吸都是非常深長的,呼吸時連小腹都跟着一起一伏。其實這樣的呼吸纔是最健康的呼吸,正所謂“氣沉丹田”。隨着年齡的逐漸增長,我們的呼吸也會變得越來越表淺了。特別是過了40歲,經常需要長嘆一口氣來緩解憋氣的症狀。我們這裡所說的氣不是單純的呼吸的氣,是指人體的內氣,這種氣看不見摸不着,但是它通過一種情況就能反映出來,這就是呼吸。所以人在生氣之後,首先,胸口的肺氣會閉住,人就會感覺呼吸特別悶、不通暢。曾經有一位女性來找我看病。她說:“大夫,我胸口這地方經常像有一塊大石頭堵在這兒,呼吸特別不通暢,胸口特別悶,這是爲什麼啊?而且最近也是特別喜歡嘆氣,特別容易着急,也通常因爲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着急,之後就發火,發完火之後還特別後悔。”她是跟她先生一起來看病的,她先生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說:“我帶我太太看過很多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對她進行了一番疏導之後,當時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療完之後,隔一段時間她還會再復發。”按照中醫來講,她這種情況正是心情打了結,氣也打了結,所以呼吸就不順暢。我說:“這個情況單純地通過心理疏導,可能只能起到一半的效果。身體這部分的問題並沒有解決,她的身體經絡有了淤滯之後,單純地靠心理疏導,可能沒法一下子轉變過來。”我給她開了一個湯劑,就是《傷寒論》裡面的一個著名的方子,叫做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對此進行了加減化裁。過了一個星期,她跟她的先生再來看我的時候,她先生就跟我說,吃了藥之後,她的心情比以前舒暢多了,也發脾氣,但是程度比以前弱了,基本上能控制住自己了,而且,還有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睡眠比以前變得安寧多了。我又給她介紹了一套舒展心胸的功法,讓她配合練習,這方法就叫打開心脈法。在練習功法的時候,開始時要自然呼吸,隨着動作的熟練,慢慢與呼吸相配合。1在兩掌上託時吸氣,舉至頭頂呼氣。2隨着呼氣兩手由兩側化弧,緩緩下落,至兩臂水平時,立掌鬆肩,兩掌根用盡力向兩側抻拔。

這時,兩臂內側正中連帶至腋下(手厥陰心包經)的經脈會有發熱、脹、麻、微痛等感覺,須停留半分鐘以上,以加強這種感覺。3緩緩下落,周而復始,每次鍛鍊30下,時間大約1~20分鐘,動作應當緩慢柔和。練習了一個月之後,那位女性再次來到診所,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她的先生更是連聲感謝,說:“太感謝您了,大夫。”這個功法不僅治好了他太太的病,也使他們家的氣氛變得和諧快樂了!舒展心胸的功法,實際上就是通過人的一些動作,把胸脈和心胸裡面鬱悶的氣給打通,身心是互動的,身體的經脈舒暢了之後,人的淤滯的心情就能夠得到緩解。心情舒暢了,身體的經脈也容易通暢。大家體驗一下就會發現,人在生氣的時候,手腳發涼,胸口發緊,氣血一下子到了頭上,頭會特別熱。所以,很多人一生氣,臉會漲得通紅。這種現象叫做心理導致身體的疾病。反過來,再看得病的人,大多都是心情不好,情緒特別低落,而且特別容易惱怒、發火,這就是身體的疾病導致的心理疾病。所以,治療疾病的時候,應該是身體和心理同時進行調整,這樣會達到非常理想的治病效果。

第17章 義養肺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3章 巧奪天工的人體結構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18章 禮養心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21章 智養腎 (2)第24章 素食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4章 素食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17章 義養肺 (2)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21章 智養腎 (2)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23章 素食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1章 智養腎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4章 素食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22章 智養腎 (3)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0章 智養腎 (1)第23章 素食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8章 擺脫“架肩”困擾 (1)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16章 義養肺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21章 智養腎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3章 素食 (1)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3章 素食 (1)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
第17章 義養肺 (2)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3章 巧奪天工的人體結構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26章 四種生活方式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18章 禮養心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21章 智養腎 (2)第24章 素食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2章 智養腎 (3)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4章 素食 (2)第13章 五臟養生功 (1)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10章 擺脫“架肩”困擾 (3)第17章 義養肺 (2)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16章 義養肺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18章 禮養心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9章 擺脫“架肩”困擾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34章 不孕不育 (2)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5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2)第21章 智養腎 (2)第30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2)第7章 簡便內壯法 (2)第23章 素食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1章 智養腎 (2)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4章 素食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19章 禮養心 (2)第22章 智養腎 (3)第14章 五臟養生功 (2)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15章 五臟養生功 (3)第29章 腎虛遺精者最簡單的營養食譜 (1)第4章 透過表象看健康 (1)第20章 智養腎 (1)第23章 素食 (1)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8章 擺脫“架肩”困擾 (1)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2章 願望與感恩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16章 義養肺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16章 義養肺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第11章 鬆筋健骨 (1)第1章 打造內壯體質,鑄就健康人生第28章 腎精不足 (2)第21章 智養腎 (2)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23章 素食 (1)第31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32章 補腎又能預防牙齒鬆動 (2)第35章 睡眠黃金時間段 (1)第17章 義養肺 (2)第6章 簡便內壯法 (1)第33章 不孕不育 (1)第27章 腎精不足 (1)第23章 素食 (1)第25章 四種生活方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