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昌平鄉(今曲阜市南辛鎮)人,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曾修整《詩》、《書》、《禮》、《樂》等古籍,爲《周易》作傳,編撰《春秋》、《論語》,對於華夏文化的傳承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孔子作爲春秋時期的人文巨匠,在治國的方略上,主張“爲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被後人稱爲“德治”或“禮治”。該方略把“德”、“禮”施之於民,實際上已打破了傳統的“禮不下庶人”的信條,打破了貴族和庶民間原有的一條重要界限。此後,孔子還打破了傳統官家的教育壟斷,開創私學,相傳有弟子三千,著名的儒門七十二賢人就是傑出的代表,其中有很多人都成爲了各國的棟樑之材,爲儒家學派的延續與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孔子作爲中國思想文化的重要創立者和奠基者,其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其後華夏文化發展的各個階段和部分無不打上了孔子思想的印記,至今儒家學說的影響仍隨處可見。而孔子對人類最爲重要的貢獻便是其對“仁”的發現,以至於後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爲“仁學”。“仁”,始見於儒家經典《尚書·金滕》,從字形上講“仁”字從人從二,本指人與人之間相互親愛,是中國古代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孔子將其進一步昇華與提煉,與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爲核心的倫理思想體系,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諸多內容,並將其作爲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同時提出以“仁”爲核心的一套儒家學說。以儒家而言,“仁”的內容包涵甚爲廣泛,而核心則在於“愛人”。從道德修養上講,作爲一名合格的“君子”首先要懂得自愛,講求“慎獨”,不失時機地鞏固和提高自身的道德水準,如此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認可,這是一個人安身立世的根本,也是追求儒家“愛人”理想的基點所在。此後,孔子把這種“仁”的學說引入政治領域,進而形成了“仁政學說”的雛形,成爲中國政治思想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孔子“仁”的價值內涵中,由“愛人”所推導出的一系列內容都深刻體現出孔子對社會民生民願的關注,對實現人際之間共同發展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到的決定性作用的肯定,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爲中國乃至世界最偉大思想家的地位。

孔子的治國理論,格外重視對於社會成員的道德要求,認爲社會一員不論尊卑貴賤都應有一種爲“仁”的願望,將其作爲自己畢生的追求。儒者最終能夠達到“仁”的境界則在於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靠他人來推動的,只有主體自己的主動追求,纔有可能達到“仁”的理想境界。這種“仁”並非一般的小恩小惠,而是主張有德者積極出世爲民,推行以“仁”爲本的政治,藉以實現天下大同,方纔是“大仁”的體現。遺憾的是,孔子對於“仁政”的理想只是存在於理念階段,缺乏可操作性,在競爭激烈的春秋亂世中很難得到統治者的認可和採用。不過,我們仍可以鮮明地看出:在孔子的執政理念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可分割的,提倡以下層百姓爲對象,以禮樂爲主要工具,輔以刑政,試圖達到“名人倫”的目的,從而穩定民心、穩固統治。後來的儒學大師孟子和荀子提倡的“內聖外王”之道也正是在孔子的人文思想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謂“內賢”是指儒者的道德目標,通過修身將自身的道德人格提高到理想的境界,成爲具有高尚情操的君子;“外王”則是指儒者的社會政治目標,具有高尚道德的君子應該積極參與到經邦濟世的活動中去,讓自己的道德風範惠及他人和社會。通俗地講,“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做一個有德行的人;“外王”就是藉助自身的優秀道德去積極地影響他人,從而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體現了儒家思想中道德與政治的一體性,“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政治只有以道德爲指導,纔有正確的方向;道德只有通過政治中,才能產生普遍的影響。這種以提高個人修養爲基礎的治國理念,充分地肯定和調動了社會成員在推動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形成了儒家與其他各家學派相比的鮮明特徵,至今仍然散發着不可磨沒的人文主義光焰。

第九 孫子第八 後記第七 韓非子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四 軍政形勢第四 大澤狂飆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七 韓非子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三 共叔謀逆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五 取勢第八 後記第三 謀攻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七 詩經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八 墨子第十 兵出函谷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四 大澤狂飆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十 兵出函谷第六 絕世雙雄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十五 易經第十五 易經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一 暗度陳倉第一 序第一 序言第八 後記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思維的新起點第四 老子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四三 平晉亂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取勢第九 孫子第八 楚雄漢上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三 秦國興起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二十二 史記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二 秦頌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六 發機第三十四 後記第一 序言第八 魏武揮鞭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九 齊魏爭雄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二十三 略第十 管仲相齊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六 金剛經第八 商鞅變法第八 定撫關中第五 帝國反擊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七 詩經第二十一 戰國策
第九 孫子第八 後記第七 韓非子第十二 鬼谷子第十二 彭城之戰第二十二 火燒博望第四 軍政形勢第四 大澤狂飆第十八 濰水之戰第七 韓非子第十四 父子雙雄第三 共叔謀逆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五 取勢第八 後記第三 謀攻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十八三 置晉君第三十一 臥薪嚐膽第十七 詩經第三十 北威齊晉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五 心戰井陘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八 商鞅變法第十五 假道伐虢第八 墨子第十 兵出函谷第三十 痛失荊州第四 大澤狂飆第二十三 赤壁鏖戰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四 軍政形勢第十三 奔襲大梁第十 兵出函谷第六 絕世雙雄第十三 袁家仲氏第二十四三 國演義第十五 東方劇變第二十八 西破強楚第二十五 弭兵之會第十五 易經第十五 易經第二十四 蔣幹盜書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十一 暗度陳倉第一 序第一 序言第八 後記第三十二 諸葛賢相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二十六 姬光奪位思維的新起點第四 老子第二十七 劉備入川第二十九 相據合肥第十二 南舉巴蜀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四三 平晉亂第十七 官渡之戰三第三三 國演義第五 取勢第九 孫子第八 楚雄漢上第二十五 暫借荊州第三 秦國興起第二十一 隆中對策第二十二 史記第二十八 進取漢中第十九 邯鄲之戰第十一 亂世之治第十九 城濮之役第二 秦頌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二 春秋首霸第十四 形格勢禁第十六 神兵破楚第六 發機第三十四 後記第一 序言第八 魏武揮鞭第十九十 面埋伏第九 齊魏爭雄第三十三三 國歸晉第二十三 略第十 管仲相齊第十四 胡服騎射第五 羣雄逐鹿第十六 驪姬亂晉第十六 金剛經第八 商鞅變法第八 定撫關中第五 帝國反擊第二十一 戰國策第十七 詩經第二十一 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