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節 變故

昨天夜裡,義勇軍駐紮在廣陵城西南三十里的壺流河畔。

不過並不是所有人都在此宿營,有一小部分略作休息之後連夜啓程了,他們所去的方向正是恆山。

他們的任務同樣艱鉅,必須在一夜之間跨越六十里路程,進入恆山之中。然後穿過恆山沿淥陀河行進到代州!之所以說艱鉅,是因爲這支隊伍要連夜行進六十里,不能點燃火把照明。到了恆山之後,還要棄馬步行近七十里,才能抵達代州。

更大的問題是,這支隊伍必須帶上數十個俘虜!

這個事情要做好很難,宋江最後還是把此事交到路仲達的頭上。路仲達在遼國劫掠年餘,恆山也走過一次,這種夜行的經驗他最熟悉些。同行的還有李綱,他是朝廷的宣贊,要通過大宋在恆山之內的隘口,非他莫屬。

宋江明日就要西去襲取懷仁,和蔡太師所說的承諾就要兌現了。

可是宋江現在放棄了原先的計劃,出了遼主的意外以後,他已經對摺家軍北上增援之事不報希望了。

他清醒的知道,只要他一攻下懷仁,並在城中稍稍停留,遼國大軍必緊隨其後就到。那時整個西京道將遍佈兵馬,別說折家軍只一萬多人,就算是再加上老種的四萬人馬同時來救,也未必救得下來。

他現在唯一保命的法子,就是一定不能讓人發覺遼主已不在他軍中,用耶律延禧和衆多的遼臣的生命來做屏障,只有這樣遼軍纔不敢全力攻城。只要拖得十幾日,等蕭奉先準備好了,他立時就可向**圍。

等到了析津府之後,他再去考慮北上或是南下的問題。不管那時是北上還是南下,他都不懼,蕭奉先有把柄在他的手上,必須得放他一條生路!

至於和蔡京的合謀,已經不再有可行性。宋江並不是迂腐之人,這種時刻承諾又算個什麼東西,性命纔是最重要的。不過架勢還是要裝一下的,這種情形折家軍斷然不敢北上,理還在他這一邊。要是朝中蔡京等人會感到內疚的話,對他以後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義勇軍的將士們昨日晚上很高興,因爲他們終於吃上了一頓可口的熱食,不用再嚼那乾巴巴的行軍口糧。

爲了掩護路仲達南下,義勇軍第一次在夜裡點燃起了篝火,宋江命人殺了上百匹馬,讓兄弟們打打牙祭。義勇軍士一片歡騰,營地四處瀰漫起一股烤肉的香味。看着這些坐在草地上,手中持着大塊猶自滴着油脂,熱氣騰騰烤肉,露出滿足表情的士兵,宋江不知道自己是該喜悅還是應該悲哀。

中國的百姓太容易滿足了,只要能有一口飯吃,他們便能夠堅忍的活下去。如果還能有一座自己的房子,一個溫暖的家,他們更是會去真心的歌頌給了他們本來就應得之物的朝廷。百姓給予朝廷的太多太多,而他們的要求確實這樣的樸素簡單。

“希望有朝一日,希望他們懂得自己去爭取應得的東西,而不是祈求別人的賜予。”宋江默默的想着,“我是不是該多做些什麼?”

昨天夜裡休息的不錯,清晨的曙光剛剛亮起時,義勇軍就精神抖擻的出發了。

二千戰士、萬匹戰馬,浩浩蕩蕩的向西進發。

廣陵城到懷仁並不算遠,只有百十里的路程。在馬場老軍指引之下,義勇軍走得順利得很,兩個時辰就走了四五十里。

大軍正勻速行進着,探子迴轉報信:發現前面十里之外,有遼軍正在南下,人數還不少,約莫有五六千人,其中騎軍大約二三千人,看樣子經過連夜行軍,疲勞得很。

宋江開始聽說遼軍人多,本想放他們過去,可又聞得遼軍已是連續行軍、軍馬正疲,便動了心思。

這眼前遼軍想必是西京道的軍馬,往後必然要來圍困自己。步卒倒是無所謂,可騎軍不能放過,以後突圍之時也可以少些追兵。現在義勇軍唯一可以依仗的就是速度,甩得脫追兵便有活命可能,甩不脫的話覆滅之期就不遠l了。

宋江急急下令:全軍繞行至遼軍前方十里處,整裝備戰!再召集各營連將領,交待下去,此戰當速戰速決,以摧毀遼軍騎兵爲目的。

這路遼軍的確是西京留守司的人馬,昨天半夜西京留守司接到四軍大王蕭乾的令牌,連夜整頓兵馬南下應州。這支軍馬從半夜開始起行走到現在,已經連續行了四五個時辰,一路不敢停歇。

蕭幹所傳的軍令殺氣盎然,要西京兵必須在今日已時趕到應州,要是不能及時趕到則斬領軍官佐!

領軍的將領也不知道究竟發生的什麼大事,蕭大王竟然下了這十萬火急的調令。這一路上絲毫不敢延誤片刻,四五個時辰行軍都不曾休息,只管帶着大軍奔走,連哨探都不及派出。畢竟是在國內行軍,他也不怕被人偷襲,可偏偏沒有想到,還真是被人襲擊了。

遼軍前行路上,十里之處路邊有一小山,說是山其實也就是個小土坡,不過十來丈高的一個緩坡,坡上倒是樹木不少,茅草叢生,藏上千八百的人馬還是可以的。

雖說這兒不算什麼偷襲的好地方。這意外的兩軍遭遇,加上時間緊迫之極,宋江也無法去挑三揀四的選擇更佳的地段,便把伏擊之處定在此處!

遼軍馬軍在前,步卒在後,亂糟糟的開拔過來。西京兵已經跑了一夜,隊形也都散亂了,帶軍留守司的都統也顧不上去整理什麼陣型,現在只有不到三個時辰的時間,距離應州尚且有四五十里,抓緊時間行路纔是正道。

西京兵無暇四顧,悶頭已快行到土坡之下,都統正不停的催促手下兵士快行。

士兵們怨聲載道,這一路都已經走了這麼久,腿腳都早痠麻不堪,更別說昨夜出發倉促,連行軍的乾糧都帶得少,兵士們又累又餓,走都快走不動了,哪裡還快的起來。

都統看着大軍行進緩慢,心中焦急萬分,這些兵士一個個走路僵硬,說是跑和走也差不多,三個時辰要走四五十里,一個時辰十多里路,這個速度根本不可能!

都統提起鞭子,騎馬在前後巡視着,看見走的慢的,擡手就是一鞭,大聲呼喝道:“蕭大王有令,已時必須趕到應州!爾等全部給我跑起來!要是誰敢落在後面,耽誤了大軍的行程,死期可至!”

二七節 人神共憤四四節 亂臣賊子三一節 勝之不武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第一節 盟主呂方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九三節 紅帶子九三節 紅帶子七三節 相親第二節 計劃天成二一節 北上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六三節 嫁女做妾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四九節 儈子手五二節 變故十九節 規矩初立六四節 捷報第四節 對策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三九節 輕鬆取勝十三節 大戰略二四節 變化之道六二節 杏林堂裡二九節 計算中的失敗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九七節 逆轉六二節 杏林堂裡二一節 小心善後三三節 鄆王之約四九節 儈子手三五節 一將功成萬骨枯五四節 懷仁城五五節 無辜的指揮使二一節 蘇州石生六四節 捷報三十節 太師進宮二五節 馬場一百節 斡離不和金兀朮第八節 爲他而變!三二節 意外的誤會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三六節 失望二二節 亂棍打死三九節 騎兵衝陣的氣勢十三節 迎難而上五十節 來人止步二一節 北上五七節 謀士呂將三九節 威逼利誘第三節 二孃的心事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六二節 杏林堂裡第十節 步步危機九六節 八步天涯四八節 拒之門外二四節 螳螂捕蟬第十節 步步危機第一節 陽謀六二節 信使到五六節 大牢六十節 怨軍六四節 性命之危二十節 一團和氣五八節 韓世忠二四節 營國之商第二節 宋江的定期癔症二七節 人神共憤二九節 太監小娘子三十節 太師進宮四六節 染血標旗二三節 可憐的李綱三十節 疑雲重重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八二節 縱敵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二六節 漫天要價四七節 劍指淮南十五節 雙姝認主二九節 水泊梁山四一節 精忠報國二一節 荒唐鬧劇六六節 都是囂張惹的禍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十二節 喬遷新居五三節 死四七節 殺將令三二節 整裝出發八一節 四面合圍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四九節 局勢三十節 公審大會五七節 恆山隘口十一節 帶人犯十三節 訪客不斷第十節 討伐不臣二七節 良好習慣第一節 忙碌
二七節 人神共憤四四節 亂臣賊子三一節 勝之不武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第一節 盟主呂方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九三節 紅帶子九三節 紅帶子七三節 相親第二節 計劃天成二一節 北上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六三節 嫁女做妾五九節 智信仁勇不要嚴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四九節 儈子手五二節 變故十九節 規矩初立六四節 捷報第四節 對策四一節 秀州之戰(八)三九節 輕鬆取勝十三節 大戰略二四節 變化之道六二節 杏林堂裡二九節 計算中的失敗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九七節 逆轉六二節 杏林堂裡二一節 小心善後三三節 鄆王之約四九節 儈子手三五節 一將功成萬骨枯五四節 懷仁城五五節 無辜的指揮使二一節 蘇州石生六四節 捷報三十節 太師進宮二五節 馬場一百節 斡離不和金兀朮第八節 爲他而變!三二節 意外的誤會第五節 北伐與成親的關係三六節 失望二二節 亂棍打死三九節 騎兵衝陣的氣勢十三節 迎難而上五十節 來人止步二一節 北上五七節 謀士呂將三九節 威逼利誘第三節 二孃的心事六七節 柔嘉縣主李易安六二節 杏林堂裡第十節 步步危機九六節 八步天涯四八節 拒之門外二四節 螳螂捕蟬第十節 步步危機第一節 陽謀六二節 信使到五六節 大牢六十節 怨軍六四節 性命之危二十節 一團和氣五八節 韓世忠二四節 營國之商第二節 宋江的定期癔症二七節 人神共憤二九節 太監小娘子三十節 太師進宮四六節 染血標旗二三節 可憐的李綱三十節 疑雲重重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八二節 縱敵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二六節 漫天要價四七節 劍指淮南十五節 雙姝認主二九節 水泊梁山四一節 精忠報國二一節 荒唐鬧劇六六節 都是囂張惹的禍七一節 湯陰縣孝悌裡十二節 喬遷新居五三節 死四七節 殺將令三二節 整裝出發八一節 四面合圍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四九節 局勢三十節 公審大會五七節 恆山隘口十一節 帶人犯十三節 訪客不斷第十節 討伐不臣二七節 良好習慣第一節 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