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節 恆山隘口

太陽已經落在遠遠羣山之後,只有天上的雲霞還是紅彤彤的映着餘輝。

遠攔子方纔回報,懷仁城已經關閉城門,緣由是發現有不明軍馬從城邊快速經過,旗號正是“義勇先鋒軍”,人數約二三千人,戰馬起碼萬匹,已經走過去個把時辰了。

蕭幹心裡暗暗盤算了一下,這個時間差不多,應該是不會錯了。只是南朝義勇軍到底想做些什麼?可是真的往西去麼?難道他們發現南邊有人阻擋,就想取道西夏返回?

他覺得自己越來越想不通,義勇軍將領究竟藏着什麼心思,做的什麼打算,往西去要度過浩瀚大漠,還不如南面呢。既然想不通,他現在也不願意再去多想,只要追上了就會明白!

他派出信使快馬往後去,將此消息傳遞給耶律大石,叫耶律大石速速帶人馬跟上。宋軍已經過了懷仁城,再不加緊速度,要是他們真的向西,陷在大漠裡,那可就什麼都晚了,要知道陛下和衆多的朝廷重臣都在他軍中!

“全軍聽令!加快行軍速度,今夜懷仁城內宿營!”

傳令兵前後大聲發令,行進中的隊伍立刻加快了腳步,向懷仁城方向奔去。

恆山,自古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爲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時,代國靠恆山而存天下;戰國時,燕、趙憑恆山而立天下;兩漢時,匈奴利用恆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恆山威天下;北魏時,拓拔氏依恆山而分天下;今朝大宋仗恆山守天下。

此處宋疆域之內,是歸河東路制置使管轄,河東路有禁軍五萬,其中就有折家軍萬五千人,其他弓箭社、民軍之類更是數不勝數。禁軍在河東除卻幾大州城分有駐軍外,沿邊各處都有隘口。恆山如此地勢,更是不能例外,山南東西部共有五座大寨,各各揀選險要之處而立。在恆山之東南,立有三座大寨,麻古、梅回、瓶形寨。

大宋河東路麻古寨就坐落在恆山南面腳下,寨中常年駐守禁軍二百人,河東廂軍三百人防守隘口。寨子雖小,可地勢險要之極,兩邊山巒高聳入雲,懸崖峭壁比比皆是,唯有中間一條穿山小徑蜿蜒而過,寬不過三尺而已,這麻古寨就建在出山的最後一個狹窄的通道之中!左右都是山峰,中間一座大寨把道路擋得死死的,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這日,河東禁軍麻古寨知寨鄭巖,正帶人在細細查看寨內守衛,忽見左面山峰哨位上有紅旗搖動,這是軍中信號,說有不明小股軍馬正向自己大寨進發,分不清敵友!

鄭巖急命吹號,所有軍兵即刻集合登上寨牆,緊閉寨門,嚴加防範。這座麻古寨正好坐落在兩山隘口正中,兩面山崖聳立極爲難行,只要這邊守住,便不虞會有敵人越過恆山防線。

鄭巖親自帶人登上寨牆,遠遠注視着前面的小路,這前來之人現在也不知是敵是友。雖然知道人數並不多,他也不敢絲毫怠慢,要有半點不小心,被人攻破此處,再往後就是一片平原了。

麻古寨的兵士們也都是聞警而至,靠在寨牆上屏住呼吸,手裡緊握着兵器,數百雙眼睛看着山路的盡頭。不多一會,前面山邊小徑出現一隊行人,俱是身穿黑衣,手中全數持着兵器。不過奇怪的是,隊伍中數十副擔架隨行,上面罩着黑布,不過看輪廓擡的應該是人!

這支隊伍的最前頭是一個彪形大漢,身長起碼在八尺開外,手中拿着一把丈許的雪亮長刀!這刀怕不有五六十斤重,殺氣凜然!這支隊伍身上不是遼軍打扮,可也不是大宋的軍服,到底會是什麼人?鄭巖聽着身旁兵士竊竊私語,心裡也是疑惑連連。

正說話間,那隊人馬已經走到寨前,鄭巖高聲喝道:“前面來者停步,此乃大宋河東麻古寨,速速報上來歷,否則就要放箭了!”說着,上百弓弩已經平平伸出寨牆,對準下面的行人。

他的語音剛落,這支隊伍最前頭大漢手中長刀往上一舉,後面隊伍齊刷刷的停下,端的是整齊劃一!

“這支絕對不是商隊!是軍隊!”鄭岩心中有些緊張起來,只看這一個動作,就能知道這支隊伍乃是精兵!

片刻之後,寨前隊伍中間轉出一箇中年人。只見他面色白皙,身上一身緊衣裝扮,頭上卻有些不倫不類的戴着莊子巾,這人邁步走到隊伍最前,對着鄭巖朗聲說道:“吾乃監察御史、權殿中侍御史、義勇先鋒軍宣贊舍人李綱,現因緊急北地軍情要前赴代州,還請貴軍速速打開寨門!”

鄭巖吃了一驚,反覆打量着此人。面前這人雖是未穿朝服,可看起來的確有些朝中的官威架勢,雖然監察御史不過是七品官,可這不同於其他的等閒七品。是日日在朝中站班,隨時可以上達天聽的七品官,見官便可彈劾,自己可是吃罪不起!

他上下打量一下李綱,心中猶豫一下,前些日子的確是聽說有支義勇軍要去遼國,可誰知道這些是不是?萬一是遼人喬裝打扮的怎麼辦?有心不開門又怕是真的,開門又怕是有人來騙寨。

鄭巖想來想去,還是穩妥一些爲好,擠出一絲笑容說道:“李大人,我麻古寨是邊境前沿隘口,不得不小心從事,你可有何憑證可證實自己的身份?”

李綱也知道此處關係重大,等閒是不敢放人進去的,何況自己這邊數百人馬,刀槍俱持,誰也沒膽憑着幾句話就這樣讓進去。他從懷裡掏出一份官家的諭旨,雙手托起:“此處有官家諭旨一份,可能作爲憑證?”

鄭岩心中驚怯,官家的聖旨?笑容更盛說道:“若有官家的聖旨自然是可以的,不過還請見諒,下官要親眼驗證一下才行。”這麻古寨的知寨不過是武官中的八品,和李綱這種進士及第的文官七品之間雖只差兩個品級,可實際上地位是天差地別,他是萬萬不敢得罪的。

李綱也知道查驗也是應有之理,於是點頭,往前走了幾步到寨牆之下。鄭巖急忙下令身邊寨丁:“速速放下吊籃,把聖旨請上來。”

等到看過聖旨,他再無顧慮,官家的天子大印清晰得很,上面語言確鑿,的確是給義勇軍宣贊的,怎麼可能有假?鄭巖立刻傳令下去,寨門洞開,自己也匆忙下去,親自迎接義勇軍的將士們歸來!

看着這二三百人魚貫而入,鄭巖有些心憂問道李綱:“宣贊大人,我聽說義勇軍有數千之衆,怎麼現在只剩下這幾百人?難道說......”

“兀那漢子,你說個什麼?難道要咒我義勇軍全軍覆沒不成?”站在一旁的路仲達一晃手中長刀喝道。

他這兩天心情實在欠佳,宋江派了這任務給他,可算把他憋悶壞了。這押送俘虜雖然也不是容易之事,這些俘虜身份高貴得驚人,不能有任何閃失,可是這種事情怎麼比得上陣廝殺來得爽快?三郎爲何要派我?爲何不派小吳來幹這事情?

路仲達正是滿肚子火氣憋在肚裡沒處撒的時候,聽得鄭巖說出此話,竟然是問義勇軍是否已經覆沒,只剩這二三百人,當時老大不爽就要發作起來。

鄭巖驚得往後一縮,一手就握住刀柄。李綱急忙上前攔住:“鄭知寨莫驚,無事無事!”

路仲達看見鄭巖緊張模樣,心下暗爽,這肚裡的火氣瞬時去了大半,哈哈大笑兩聲,竟是轉身而去。

李綱在義勇軍中從來便沒有話語之權,不過也知道路仲達這兩日心中不爽。只能是當沒見到路仲達的無禮行徑,唯有安慰本寨知寨大人:“鄭大人,義勇軍主力尚在遼國境內,我等是有緊急軍情要速去代州,軍中之人粗蠻,不識禮數,還請你多多見諒。”

鄭巖看着路仲達已經走開,心下定了許多。他在軍中長久,知道這等一言不合便要拔刀的軍士數不勝數,也沒有放在心上:“無妨,李大人還請裡面坐吧,現在天色已經不早,是否在我寨內休息一夜再動身?”

李綱連連搖頭道:“多謝鄭知寨的美意!不過軍情實在緊急,我等不能停留,還請知寨大人借我們一些馬匹,我們即可就要啓程。”

鄭巖聽說李綱要馬,環視着這數百人苦笑道:“李大人,你有所不知,我們麻古寨中只有三匹戰馬,還是做傳遞軍情之用,倒不是我不肯借,實在是借不出來。”

“三匹?”李綱有些吃驚,這纔想起大宋缺馬的現實。他這幾日跟着義勇軍在北面縱馬馳騁慣了,滿心卻沒把馬匹放在心裡,倒是一下忘記了。

李綱微微嘆息道:“那就請知寨大人打開後寨,再派個嚮導引領我軍前往代州,這可是方便?”

只要不借馬,個把嚮導當然是方便的。鄭巖見義勇軍形色匆匆,可緊急的軍情也不敢多問,當即派了一個熟悉地形的老軍,作爲嚮導給義勇軍帶路。

李綱答謝一聲,義勇軍只在寨內停留片刻,略略稍作休整,就又急急的上了路。

鄭巖看着義勇軍疾去背影,心中疑雲升起。剛纔他留心注意了一下,這隊伍中數十幅擔架放下之時,上面依稀有人掙扎。不過擔架上蓋着黑布,看守的兵士團團圍住,不讓任何人接近查探。也不知道擔架上綁的是什麼人,爲何圍得這般緊密?再說北面遼國和我朝承平百年,那緊急的軍情又是什麼?

難道是遼人要大軍南下?他左右想不通,心情有些緊張起來,:“傳令,從今日起,寨中人等密切注意遼國舉動,夜晚加雙崗,任何人不得懈怠!”

三二節 老了五十節 來人止步三九節 威逼利誘二十節 結拜大哥二四節 戰蘇州(三)十六節 前後夾擊四六節 秀州之戰(十三)十二節 驚人的陣勢三十節 疑雲重重七一節 突圍五五節 無辜的指揮使二四節 戰一零一 勸留五五節 吐血加昏厥二五節 馬場十三節 大戰略第八節 峰迴路轉三二節 老了十一節 幸運三十節 宋江覲見三六節 長亭短亭三五節 情是何物三五節 金牌使者六四節 不妙的徵兆四二節 大事件第六節 人不寐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三三節 河湟第一美人四九節 萬貫家財六六節 都是囂張惹的禍五四節 懷仁城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九三節 紅帶子四二節 生擒遼主十四節 風波惡(一)三八節 市井傳言七七節 進城二二節 戰蘇州(一)四一節 宋三郎的消息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三節 迎難而上三十節 毀滅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三二節 老了二二節 戰蘇州(一)二四節 戰第九節 書房定策第十節 步步危機六十節 怨軍第二節 收穫十一節 幸運三九節 輕鬆取勝二十節 一團和氣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五二節 話不投機五一節 宋軍要做什麼十五節 殺戮之陣三三節 暗變四八節 沒到時候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四六節 秀州之戰(十三)四十節 比比誰不要命第十節 來討債的第十節 來討債的二六節 神仙打架八一節 四面合圍六七節 爾虞我詐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二八節 絕戶之計十一節 幸運第九節 羣匪聚會五四節 陽春白雪十三節 大戰略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八六節 二世爲人三二節 進城六二節 不殺俘不搶掠第九節 書房定策三八節 市井傳言三二節 老了四六節 轉機十八節 蛛絲馬跡四八節 拒之門外二十節 一團和氣六八節 婚事二九節 戰是不戰二二節 通川堡的援兵四七節 方臘的急中生智二二節 黯然銷魂者十九節 規矩初立六九節 生性涼薄四八節 大事不好三一 殘酷的攻城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四節 折家名將二七節 五回嶺二二節 亂棍打死第二節 計劃天成十四節 風波惡(一)三一 殘酷的攻城
三二節 老了五十節 來人止步三九節 威逼利誘二十節 結拜大哥二四節 戰蘇州(三)十六節 前後夾擊四六節 秀州之戰(十三)十二節 驚人的陣勢三十節 疑雲重重七一節 突圍五五節 無辜的指揮使二四節 戰一零一 勸留五五節 吐血加昏厥二五節 馬場十三節 大戰略第八節 峰迴路轉三二節 老了十一節 幸運三十節 宋江覲見三六節 長亭短亭三五節 情是何物三五節 金牌使者六四節 不妙的徵兆四二節 大事件第六節 人不寐十四節 一個改變歷史的契機三三節 河湟第一美人四九節 萬貫家財六六節 都是囂張惹的禍五四節 懷仁城八七節 親衛隊的願望九三節 紅帶子四二節 生擒遼主十四節 風波惡(一)三八節 市井傳言七七節 進城二二節 戰蘇州(一)四一節 宋三郎的消息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三節 迎難而上三十節 毀滅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三二節 老了二二節 戰蘇州(一)二四節 戰第九節 書房定策第十節 步步危機六十節 怨軍第二節 收穫十一節 幸運三九節 輕鬆取勝二十節 一團和氣七九節 殺人不留情五二節 話不投機五一節 宋軍要做什麼十五節 殺戮之陣三三節 暗變四八節 沒到時候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四六節 秀州之戰(十三)四十節 比比誰不要命第十節 來討債的第十節 來討債的二六節 神仙打架八一節 四面合圍六七節 爾虞我詐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二八節 絕戶之計十一節 幸運第九節 羣匪聚會五四節 陽春白雪十三節 大戰略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八六節 二世爲人三二節 進城六二節 不殺俘不搶掠第九節 書房定策三八節 市井傳言三二節 老了四六節 轉機十八節 蛛絲馬跡四八節 拒之門外二十節 一團和氣六八節 婚事二九節 戰是不戰二二節 通川堡的援兵四七節 方臘的急中生智二二節 黯然銷魂者十九節 規矩初立六九節 生性涼薄四八節 大事不好三一 殘酷的攻城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四節 折家名將二七節 五回嶺二二節 亂棍打死第二節 計劃天成十四節 風波惡(一)三一 殘酷的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