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 宋軍要做什麼

大宋君臣在紫宸殿議事,說的正是昨日接的戰報,徽宗皇帝聽童貫說遼國不過是防備,兵無南下之意,放下心來,不想有人出班說了另一番話。

這人正是戶部尚書侯蒙侯元功。侯蒙得知了此事之後,立刻就把此事和宋江的義勇軍聯繫到了一起。

自六月趙良嗣聯金訂盟而回,大宋君臣都知道了遼國被女直人打得一敗塗地,連失了東京上京,國土已去半數。況且現在遼軍還與金國在中京上京下附州縣日夜廝殺,這種情況之下,萬不可能再起兵南下,兩面開戰,只能是防備大宋北上。

侯蒙上前行禮說道:“陛下,老臣也覺得此次遼國的舉動有些蹊蹺。想宋江義勇北上之時,遼軍也有些防備,但也不到這般地步,現在遼人重兵屯於邊境,還屢屢發小隊偵騎南下窺視,做示威之狀。只怕打的不是南下的主意,而是想把我大宋邊軍威懾住,好讓他們騰出手來專心圍殲義勇軍。”

徽宗略略思量一下,旁視蔡京問道:“太師是如何看法?”

蔡京出班奏道:“陛下,臣覺得侯大人言之有理,該是如此情形。”

官家笑道:“你們三人今日倒是難得一致,那又該如何應對?”

童貫正想出聲,不料侯蒙搶在他之前先行說話:“陛下,臣還有話沒有說完。”

徽宗有些奇怪:“卿只管說便是。”

侯蒙朗聲道:“義勇軍北上不過三千,只爲探聽軍情、打探虛實而去。可是邊境各處呈報上來的數字,遼軍不下十萬人屯於邊界,要是隻爲防備義勇軍南下,這其中必是有些緣故。否則遼國怎麼會如此大動干戈?不過臣也是想不出,義勇軍到底是做了什麼事情,使得遼人這般如臨大敵。不過此事,也算是宋江立下的功勞,這也算將遼軍的虛實探出來了。遼國幾日之內,就能聚集十萬軍馬,實力不容小覷,北伐之事,還請陛下三思。”

“哦?”徽宗先是有了些興趣,這舉動的確有些古怪!繼而也想到遼國的實力,變得憂心起來。侯蒙再次勸諫北伐時,臉色頓時陰沉。這北伐之事,對徽宗來講,是塊不允許觸及的逆鱗。

殿中的諸臣也是紛紛思索,侯蒙說得並非沒有道理。

侯蒙接着說道:“關於此事以臣之見,應該命沿邊駐軍出動北上,但不過邊界要吸引住對面遼人關注,這樣或許給身處遼人重圍的義勇軍創造一些南下的機會。”

“此事萬萬不可!”童貫當即反對,“陛下,我朝伐遼之事還在籌備,要是現在出動沿邊各軍,萬一引起遼人誤會而招來戰火,豈不是因小失大?”

侯蒙當即反駁:“童太尉,按你的意思,我大宋就要坐視義勇軍全軍覆沒不成?”

童貫正色說道:“侯大人,某家也不希望宋江折在遼國,只是此次事情是因宋江違抗聖諭,私自變更行軍而起。要是遵照陛下的諭旨,又怎會陷入如此境地,純屬咎由自取。某家知道侯大人與宋江交好,可也不能因私費公,致軍國大計於不顧!”

“你!”侯蒙被童貫說得啞口無言,畢竟宋江的確是有違聖諭在先,雖說朝中尚未對此事定論,這也是無從辯駁的。

蔡京見侯蒙受辱,現在兩人暫時還是盟友,是要幫一幫的,出言道:“童樞密這話說得過了,侯大人是當朝的老臣,對陛下忠心無二,方纔也只是擔憂北上將士,又怎會有什麼私心。”

徽宗心裡已經有了主意,北伐之事不可動搖!要是依侯蒙之言,待過得幾日,說不定朝中阻止北伐的聲音又要再次掀起,這可萬萬不行。

見自己幾位心腹重臣起了爭辯,官家勸解道:“諸位卿家都是國家柱石,不必爲這件事情爭論了。此次邊事皆因宋江而起,朕雖也是愛憐他的才華,但也不能爲了他使得北伐大計遭損,從而誤了國事。”

官家發話,三人都是不能再多說。童貫樂見成事,蔡京本就沒有把此事放在心上,侯蒙已是被童貫戴上因私費公的帽子,再要多說也是自討沒趣。

道君皇帝見諸臣都不再說話,他心中掛念着修道之事,現在幾位得道的仙長還在辰嶽等他,當即說道:“童貫,你樞密院去行下公文,令沿邊諸軍嚴密監視遼國動靜,不得輕舉妄動、擅起邊釁,要是義勇軍能返回境內自當前去接應,朕也恕他此前違命之罪,就這樣罷!”說着一甩袍袖,揚長而去!

————————————————————————————————

蕭奉先大步踏進耶律大石的行營,還不及坐下便急切問道:“大石林牙,現在可有宋軍的消息?我手下的遠攔子昨日和宋軍哨探一直交手,傷亡不少,我等宋軍紮營之後便撤了回來,不想今日前去打探,回報說不見了宋軍的蹤影,就連一直到南面的應州也是沒見着宋軍的痕跡。”

耶律大石卻是一副奇怪的表情,似乎帶着疑慮說道:“有倒是有,不過我有些想不通。”

“有便快說,”蕭乾焦急萬分,“這種時候了還要吞吞吐吐的做甚麼?”

“據我的探馬來報,說是看宋軍行軍痕跡,似乎並未南下,而是去了西邊,我覺得奇怪,宋軍帶着陛下爲什麼會往西走?”

蕭幹不以爲然說道:“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只要追上去,一切自然都會清楚。”說着站起身就往外走,邊走邊道:“我先行一步去纏住他們,大石林牙,你帳下的怨軍大都是步卒,快些跟上來,絕不能讓宋軍離開。”

耶律大石答應一聲,也去做出發的準備。他也知道現在時間緊迫,想這些有的沒的都是無用,抓住宋軍的主力一切都會知曉。只是自己手下人馬實在勞累,這纔不得已在廣陵城暫作休整,也正好準備在此處等等蕭乾的大隊。

蕭乾急沖沖出了城,率軍便往西邊追去。這一路南下已經是跑死不少戰馬,不少兵士都是痛惜萬分。

騎軍對戰馬最是珍惜,都是當做自己的手足臂膀一般。可是今日,平素對戰馬也是珍愛的蕭幹竟然下令,全軍不得停歇片刻,所騎乘的戰馬跑不動了就立刻換馬,不得絲毫延誤行軍。幸是在定安城奚軍補充了不少馬匹,不然他的騎軍早就變成步兵了。

在怨軍的哨探帶領下,奚軍尋到義勇軍的痕跡,馬不停蹄直直的追了下去。不想才行進不到二三十里,遠攔子回來報信。說前面遇見不少的零散騎兵,自稱是西京留守司的人馬,在南下應州的路上被宋軍伏擊。

蕭幹大驚,西京留守司的兵馬被伏擊?他不禁泛起了和耶律大石一樣的疑問,這支宋軍究竟想要做什麼?

七二節 周侗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第二節 宋江的定期癔症五六節 大牢三八節 市井傳言第九節 羣匪聚會三十節 太師進宮四三節 陰謀四二節 生擒遼主十五節 我們是勇士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第一節 忙碌十三節 迎難而上一零二 歸國七六節 提前的計劃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第二節 計劃天成十二節 不速之客七四節 獻俘(中)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七八節 奪城!十一節 情非得已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第七節 聯金伐遼二三節 戰蘇州(二)五一節 北伐必敗七五節 獻俘(下)第三節 二孃的心事二二節 亂棍打死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二六節 神仙打架第九節 書房定策五七節 謀士呂將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三一節 霜刀首戰第一節 盟主呂方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第八節 爲他而變!四六節 染血標旗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一零一 勸留二七節 不過江東四九節 萬貫家財三十節 疑雲重重三七節 計劃外的變化三五節 金牌使者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第六節 懸賞花紅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八十節 宮女珞瑜五一節 北伐必敗四五節 早到的援兵二二節 黯然銷魂者五八節 無奈四二節 笑漸不聞九一節 難眠之夜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三節 庭院深深深幾許二六節 漫天要價二五節 新任府尹二四節 螳螂捕蟬五一節 北伐必敗二八節 絕戶之計二六節 逃與降十五節 殺戮之陣第四節 爲何不反五七節 小澗雙鎖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四九節 儈子手三五節 金牌使者三一節 勝之不武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二六節 神仙打架九三節 紅帶子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二一節 北上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七四節 什麼叫做豪強第八節 峰迴路轉二六節 逃與降十九節 人非草木四六節 轉機五一節 北伐必敗二三節 戰蘇州(二)十七節 生存之戰八八節 完顏長樂二七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六十節 怨軍第九節 意外的變化二四節 營國之商四八節 沒到時候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七節 南宗堡七三節 相親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二七節 人神共憤十一節 反客爲主
七二節 周侗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第二節 宋江的定期癔症五六節 大牢三八節 市井傳言第九節 羣匪聚會三十節 太師進宮四三節 陰謀四二節 生擒遼主十五節 我們是勇士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第一節 忙碌十三節 迎難而上一零二 歸國七六節 提前的計劃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第二節 計劃天成十二節 不速之客七四節 獻俘(中)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七八節 奪城!十一節 情非得已第一節 福金的無助第七節 聯金伐遼二三節 戰蘇州(二)五一節 北伐必敗七五節 獻俘(下)第三節 二孃的心事二二節 亂棍打死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二六節 神仙打架第九節 書房定策五七節 謀士呂將四四節 秀州之戰(十一)三一節 霜刀首戰第一節 盟主呂方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二五節 出手不留情第八節 爲他而變!四六節 染血標旗九四節 不扔下一個兄弟一零一 勸留二七節 不過江東四九節 萬貫家財三十節 疑雲重重三七節 計劃外的變化三五節 金牌使者九二節 人有悲歡離合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第六節 懸賞花紅六九節 金國使團的遭遇八十節 宮女珞瑜五一節 北伐必敗四五節 早到的援兵二二節 黯然銷魂者五八節 無奈四二節 笑漸不聞九一節 難眠之夜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三節 庭院深深深幾許二六節 漫天要價二五節 新任府尹二四節 螳螂捕蟬五一節 北伐必敗二八節 絕戶之計二六節 逃與降十五節 殺戮之陣第四節 爲何不反五七節 小澗雙鎖六一節 都是聰明人第三節 送死爲什麼是我去四九節 儈子手三五節 金牌使者三一節 勝之不武三四節 秀州之戰(一)二六節 神仙打架九三節 紅帶子八 九 遼陽變的元兇二一節 北上第七節 失蹤的公主七四節 什麼叫做豪強第八節 峰迴路轉二六節 逃與降十九節 人非草木四六節 轉機五一節 北伐必敗二三節 戰蘇州(二)十七節 生存之戰八八節 完顏長樂二七節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六十節 怨軍第九節 意外的變化二四節 營國之商四八節 沒到時候十二節 不速之客十七節 南宗堡七三節 相親十六節 利益與交換二七節 人神共憤十一節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