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

遠遠看見皇上的御輦,蘇天成連忙下馬了,快步朝着前面走去。

朱由檢出現在御輦前面的時候,蘇天成跪下了。

“臣薊遼督師蘇天成,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萬歲。”

“蘇愛卿快快平身,朕今日帶領文武百官,在這裡專門迎候蘇愛卿,蘇愛卿是我大明的功臣,不世功臣啊。”

“臣不敢,臣的微末之功,都有賴於皇上的英明。”

朱由檢的臉上,帶着燦爛的笑容,親自扶起了蘇天成。

看見了站在蘇天成身後不遠處的朱審烜,蘇天成的眼睛眨了眨,朱審烜不是在陝西擔任巡撫嗎,什麼時候到京城來了,自己怎麼不知道啊。

朱審烜早就看見了蘇天成,不過這樣的場合,兩人不可能擁抱。

錦衣衛很快帶着後金韃子過來了。

代善在最前面,朱由檢的臉上帶着笑容,看着走過來的代善,那是一種勝利者的笑容。

代善不打算跪下,站在朱由檢身邊的蘇天成開口了。

“禮親王,見到我大明皇上,難道你不下跪嗎,難道你們大清國起碼的禮儀都不懂嗎,若是這樣的不開化,有何資格與我大明王朝爲敵。”

代善的身體抖動了一下,看了看朱由檢,慢慢的跪下了。

“大清國和碩禮親王、愛新覺羅.代善,拜見大明皇帝。”

“代善,朕知道你不舒服,不過朕可以告訴你,有朝一日,朕還要這樣見到皇太極,你們本屬於我大明建州衛指揮使,不思報效朝廷,卻想着造反,上天豈容你們胡來。不要有什麼幻想,這就是你們的結局。”

太和殿。

朱審烜、蘇天成、唐世濟、劉宗周等人,跪在地上,聆聽聖旨。

“。。。敕命朱審烜爲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師,敕命蘇天成爲文淵閣大學士,兼任薊遼督師。總領遼東軍事。。。”

“。。。唐世濟因年長,不在擔任武英殿大學士,敕封太子太師,劉宗周因年長,不在擔任文淵閣大學士,敕封太子太師。。。”

儘管朝廷之中。不少人已經知道了這個任命,但聖旨真正宣佈的時候,大殿裡面,還是非常安靜的,衆人羨慕的同時,也無話可說,朱審烜是藩王。出任內閣次輔,這是皇上爲了更加的鞏固皇權,至於說蘇天成,立下的功勞,無人能夠抗衡。

大明歷史上最年輕的內閣大臣誕生了。

蘇天成以二十八歲的年紀,進入了內閣,當年的內閣首輔周延儒,進入內閣的時候。三十六歲,已經非常的驚豔了,和如今的蘇天成比較起來,黯然失色。

接聖旨的時候,蘇天成早就明白了朱由檢的用心了,其實自己壓根就沒有想過造反,沒有想過當皇帝。只不過歷史的必然,將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這裡面的緣由,任何人都不可能知曉。幾千年的封建皇權思想。可不是那麼容易就改變的,蘇天成沒有想到改變什麼體制,沒有想過什麼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計劃,他想到的,就是讓大明王朝屹立在世界之巔,至於說這種局面,能夠維持多長的時間,那是後人操心的事情,自己不可能管到那麼多,他很明白,制度是最重要的,但如今的大明王朝,除開讀書人,餘下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文盲,在這樣的基礎上,你去宣揚什麼制度,宣揚什麼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豈不是笑話,當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可能扶持出來資本市場,那也是多年以後的事情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麼多年過去了,通過多次的接觸,蘇天成認爲朱由檢還是不錯的,缺點就是能力上面的問題,至於說什麼用人不察、猜忌等等,只要是皇帝,都有這樣的想法,你身邊的人權力太大了,誰不擔心啊,歷史上的評價,蘇天成早就不相信了,穿越十多年了,他有自己的認識。打消朱由檢的懷疑和猜忌,肯定是有些困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或許自己和朱由檢之間,今後可能還是有衝突的,但沒有發生的事情,暫時不要想那麼多,現在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的。

大殿之上的儀式,足足持續了一個時辰。

終於來到了養心殿。

作爲內閣大學士,蘇天成進入養心殿,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關於如何處置代善,以及江寧營下一步的行動,大殿之上都沒有討論,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這麼大的事情,不可能在大殿之上討論,更不可能讓衆多的文武大臣爭來爭去的。

蘇天成很清楚,進入養心殿,恐怕要討論這些問題了。

果然,朱由檢開門見山了。

“諸位愛卿,如何處置代善,如何處置這些後金韃子,你們提出來建議。”

所有人都看向了蘇天成,包括內閣首輔楊嗣昌,都看着蘇天成。

蘇天成沒有猶豫,這件事情,自己不開口,其餘人是不會開口說話的,畢竟代善是自己帶領江寧營將士擒獲的。

“皇上,如何處置代善,臣有一個建議。”

“蘇愛卿儘管說,你就是不開口,朕也準備直接問你的。”

“臣建議,用代善來交換耿仲明和尚可喜,看看後金的皇太極,是不是願意。”

短暫的安靜之後,朱由檢站起來了。

“妙計啊,妙計,此建議甚好,甚好。”

養心殿裡面是什麼人,都是大明王朝的精英了,不知道經歷過多少的事情,蘇天成說出來這樣的建議,衆人很快就明白了,大家佩服蘇天成的靈活,也感覺到了,蘇天成的這個建議,可謂是以毒攻毒,令皇太極無法決策。

“楊愛卿,你認爲此等處理辦法如何。”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的建議甚好,皇太極顯然是無法選擇的,若是同意交換了,那些投靠後金韃子的漢人,恐怕都要寒心了,不敢繼續留在瀋陽,皇太極肯定不願意出現這樣的情況,若是不同意交換,後金的那些滿人豈會善罷甘休,可以說,皇太極幾乎無法選擇,臣以爲,皇太極恐怕會選擇交換。”

楊嗣昌說完之後,蘇天成再次開口了。

“臣以爲楊大人說的乃是實情,可能在滿人權貴的逼迫之下,皇太極同意交換,不過臣的建議,可不是真心的交換的,若是皇太極同意用耿仲明和尚可喜來交換了,皇上還可以提出來,范文程也要交給朝廷,甚至可以要求後金韃子退出黑山、義州和廣寧,反正代善被我大明擒獲了,怎麼說是皇上的決定。”

朱由檢看着蘇天成,顯得有一些驚愕,這說話是要算數的,想不到蘇天成是這樣的看法。

朱由檢還沒有來得及開口,楊嗣昌再次開口了。

“皇上,臣以爲蘇大人此計絕妙,朝廷提出來交換代善之意見,並非是要真正的交換,只不過是接着這個名義,攪亂後金的局勢,令皇太極無所適從,令後勁大亂,人心渙散,如此的情況下,我大軍攻打後金韃子,勝算更大了。”

朱由檢可不是蠢人,很快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了。

“呵呵,蘇愛卿,朕沒有想到,你居然也想着這些下三濫的計謀啊,不過很好啊,朕就要好好戲耍皇太極了,代善在朕的手裡,什麼條件都是朕開出來的,很好,這件事情,晉王負責,一定要做好做足。”

朱由檢直接點名朱審烜負責這件事情,當然是深思熟路的。

很快,朱由檢開始詢問江寧營下一步的行動了。

這一次,蘇天成沒有隱瞞。

王承恩拿來了地圖,太監搬來了桌子,地圖在桌上鋪開。

蘇天成走到了地圖的旁邊,這個時候,朱由檢也走到了地圖的旁邊,衆多的內閣大臣,圍着桌子,看着地圖。

蘇天成指着蓋、耀州和海州開口了。

“皇上,臣的計劃,在徹底征服朝鮮之後,帶領大軍,年底或者是開年的時候,拿下蓋州、耀州和海州,臣準備兵分兩路,一路從復州出發,直接攻打蓋州,一路從海路出發,佔領連雲島,從海路攻擊耀州,在復州、宣州等地的江寧營將士,尚有七萬餘人,此次殲滅正紅旗韃子,江寧營損失頗大,陣亡負傷將士接近萬人了,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整,臣計劃招募一部分軍士,臣伏擊代善之時,就已經明白了,我大明王朝與後金的決戰,已經開始了,開弓沒有回頭箭,若是不能夠徹底剿滅後金韃子,臣絕不會收兵的。”

養心殿裡面很安靜,沒有人懷疑蘇天成的話語,事實勝於雄辯,江寧營剿滅了正紅旗韃子,活捉了代善,就是最好的說明。

“臣記得皇上說過,要在午門見到皇太極,臣爭取生擒皇太極,帶到午門來。”

好半天,朱由檢纔開口說話。

“蘇愛卿,朕知道你的忠心,知道你的驍勇,剿滅後金韃子的事宜,完全由你做出來決定,遼東邊軍、榆林營將士,任由你調遣,朕在午門等着,期盼你能夠將皇太極帶到午門來,那個時候,朕爲你在午門擺下慶功宴。。。”9

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728章 江湖第1186章 行動(3)第1282章 後宮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317章 大比武(2)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85章 對決(7)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19章 怒氣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5章 真相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31章 大婚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07章 授官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76章 啓動第405章 募捐(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84章 情報戰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60章 震動第1165章 苦嶺關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94章 整合(2)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775章 海戰(5)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20章 雪中送炭第37章 安排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42章 人市第268章 敵情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204章 敵情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
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728章 江湖第1186章 行動(3)第1282章 後宮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227章 回家結婚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317章 大比武(2)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85章 對決(7)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19章 怒氣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1203章 難以完備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55章 真相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231章 大婚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07章 授官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476章 啓動第405章 募捐(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194章 千鈞一髮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573章 白桿兵的慘敗(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584章 情報戰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60章 震動第1165章 苦嶺關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94章 整合(2)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09章 天賜良機(3)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775章 海戰(5)第99章 聖眷難測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20章 雪中送炭第37章 安排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42章 人市第268章 敵情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204章 敵情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