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英雄所見

取得了一次難得的大勝,高迎祥的想法,衆多的義軍,應該是團結起來了,共同對付朝廷大軍,自己的首領地位,也能夠完全鞏固了。

這一次的伏擊,高迎祥親自佈置,知道這樣佈置的人不多,他告訴了李自成和張獻忠,其餘的首領都不知道,這也是爲了預防消息走漏,上次偷襲中都鳳陽,義軍的損失太慘重了,令高迎祥懷疑了,是不是消息泄露出去了。

可就是這樣的佈置,在義軍首領中間,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最先提出不滿的,竟然是羅汝才。

羅汝才和高迎祥的關係,非同一般,每次召開首領大會,羅汝才都是支持他的,這一次的安排,因爲不知情,羅汝纔有了很大的意見,認爲如此不相信兄弟,今後還如何的共事,起碼的信任都不存在了,不要說其他的事情了。

所有的首領,在召開的大會上,因爲羅汝才的質疑,吵得不可開交,有人認爲高迎祥保密是可以的,有人認爲做得過分,兩隊人馬針鋒相對,誰都不退讓。

高迎祥終於明白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個首領不好當,誰都想着試一試,要以力量來對比的,以前紫金樑是首領,那是因爲紫金樑的力量是最強的。

吵吵嚷嚷一陣子之後,大家還是同意了紫金樑的建議,大軍在陝西休整之後,還是要進入山西境內發展,這樣能夠得到更多的補充,至於說河南,沒有人提及。

高迎祥內心最大的恐懼,就是江寧營。這一次若是對陣江寧營,他絕對不敢這樣做,想當初,江寧營四千人,抵擋住了近五萬人的攻擊。自己的三萬精銳部隊,被江寧營悉數剿滅,這樣慘重的損失,亙古未有。、

江寧營駐紮在河南府,所有的義軍首領,都是聰明的。大家不會提到江寧營,如果是江寧營剿滅紫金樑,可能有湊巧的成分,但中都鳳陽之戰,已經給衆人烙上印記,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要去觸碰江寧營。

朱由檢收到蘇天成的密摺之後,看了好幾遍,他還是有些猶豫的。

孫承宗的年紀太大了,七十歲的老人了,如此的顛簸,是不是可行,再說了。朝廷裡面的氛圍,非同一般,文武大臣都叫嚷着,一定要給流寇顏色看看。

可惜,這樣的情形,面對後金滿洲八旗和蒙八旗侵擾的時候,沒有誰叫嚷。

朱由檢想到最多的,還是蘇天成說到的雙管齊下,內心裡面,他是贊成這樣的建議的。當初加徵遼餉,他就感覺到不行,這樣加重農民的負擔,可能促成更多的農民造反的。

但他沒有那麼多的時間,有些事情是必須立刻就做的。不管是朝廷內部,還是市井之中,很多的事情,認識都是高度統一,他雖然是皇上,有着至高無上的權威,但也不敢違背這樣的一股洪流。

思考再三之後,朱由檢採納了一條建議,那就是任命孫承宗掛兵部尚書銜,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

孫承宗的任務很重,必須將流寇堵在陝西和山西一帶,不能夠向其他的地方流竄了,至於說採取什麼策略,那是孫承宗考慮的事情了。

這道聖旨,朱由檢甚至沒有徵求內閣的意見。

奇怪的是,孫承宗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的聖旨,竟然沒有遭遇到非議,朝堂上下,很是平靜。

江寧縣,中興學社,靜思堂。

奉召進京的孫承宗,已經得知了朝廷的決定,這麼大的事情,無法隱瞞。

劉宗周和鹿善繼也在做着準備,要到河南府去了,得知孫承宗出任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全面負責剿滅流寇的事宜,大家都來表示祝賀。

孫承宗慢慢開口了,神情很是嚴肅。

“感謝諸位的恭賀,老夫一大把年紀了,想不到也要披掛上陣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老夫深感責任重大啊,不瞞諸位,得到了這個消息,老夫一夜未眠,老夫想到了蘇大人,不知道爲什麼,老夫感覺到,這次一定是蘇大人想朝廷舉薦的。”

“人生七十古來稀,老夫本應該是勘破一切的時候了,榮華富貴於我真如過眼雲煙了,可老夫依舊放不下,當初蘇大人到保定府,老夫沒有猶豫,來到了江寧縣,眼看着中興學社一日日興旺起來,老夫倍感欣慰,總算是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了。”

“想了一夜,老夫總算是明白蘇大人的心思了,這創辦學社的時候,還是要大儒來辦,劉大人,黃大人,老夫想,蘇大人的本意,是請你們兩人撐起中興學社的,老夫和善繼,還是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這次到京城去,善繼跟着老夫一道去,劉大人只能是單獨到河南府去了。”

“爲了中興學社的興旺,老夫傾盡心血,就這樣離開了,還真的有些捨不得啊,年紀大了,知天命了,做一件事情不簡單啊。”

“劉大人,黃大人,中興學社,就拜託你們了。”

說完這些話,孫承宗站起身來,對着劉宗周和黃道周稽首行禮。

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連忙站起身來了,他們不敢接受孫承宗這樣的大禮。

“老大人萬萬不要這樣,如此的大禮,黃大人與我擔待不起啊。”

“這個禮,你們一定要接受,快兩年時間了,中興學社走過的每一步都不簡單,老夫真心期望它能夠不斷壯大啊。”

“老大人放心,黃大人與我,一定會傾盡全力的。”

孫承宗微微點頭。

“中興學社所堅持的理論,老夫總算是有些明白了,張溥離開江寧縣的時候,曾經與老夫長談,他對比了復社堅持的理論,對比了中興學社的理論,兩者之間最大的不同,就是對待士大夫、士紳富戶階層的利益方面,中興學社強調以家國天下爲重,一切都要爲國家服務,爲皇上服務,爲朝廷服務,蘇大人提出來這個觀點,不簡單啊,看看江寧縣的情況,老夫不得不服啊,老夫相信,蘇大人到了河南府,那裡的老百姓,一定能夠過上好日子。”

“劉大人,你馬上就要到河南府去了,相信你能夠親眼見到河南府的改變,老百姓豐衣足食了,中興學社發展了,不要忘記告訴老夫了。”

千里之外的河南府。

“張大人,朝廷的邸報來了,孫大人出任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

“大人,下官已經知曉了,下官還大膽猜測,孫大人總督五省軍務,全面負責剿滅流寇事宜,一定是大人極力舉薦的。”

“不錯,我向朝廷舉薦了孫大人,孫大人功勳卓著,領導剿滅流寇的事宜,一定能夠取得成功的,不過最終做出來決定,還是皇上。”

www.тtkan.C ○

“和大人共事這些天的時間,下官有着很多的感慨,說來有些慚愧,以前在翰林院的時候,受到了周大人的器重,自以爲了不起了,飄飄然了,被諸位大人孤立了,自己還不知道,若不是遭受這麼多的打擊,至今還是渾渾噩噩的。大人信任下官,諸多的事情,都是放手讓下官做,不知道爲什麼,下官倒覺得戰戰兢兢,生怕什麼事情沒有做好,做出來每一個決定,都是反覆思考,多方對比和諮詢,這樣才覺得心安啊。”

“張大人,其實這樣的過程,不算什麼稀奇的,一直以來,我覺得,每個人若是都能夠有着一顆謹慎的心,時刻自我反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君子,就是大丈夫。”

“感謝大人的教誨,這些話,都是金玉良言啊。”

“張大人,你不用如此的謹慎,日後,你獨立處理政務的時候還很多,若總是這樣的姿態,未免被他人看輕啊。”

張溥笑了笑。

“在大人的面前,下官不會說謊,也就是在大人的面前,下官纔是這樣的表現。”

“哈哈,爽快,這纔是我熟悉的張溥啊。”

很快,張溥說到了自己的擔心。

“大人,朝廷大軍此次遭遇重創,下官有些擔心啊,孫大人畢竟年紀大了,主政剿滅流寇的事宜,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身體是否能夠承受啊,河南府位置特殊,緊鄰山西陝西,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何況江寧營戰功卓著,恐怕很快要承擔重任了。”

“你說的有道理,朝廷大軍新近遭遇重創,正是士氣低迷的時候,這樣的時候,必須要有德高望重的大臣來主政,這樣纔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穩住局面,想必皇上也是看到了這一點的,孫大人做事謹慎,謀劃老道,應該沒有問題的,至於說熟悉的事情,包括年齡的問題,都不是太大的問題,孫大人曾經主政遼東事宜,對征戰事宜,非常在行,倒是江寧營,這些日子,我也考慮過了,恐怕是要做好相應的準備了。”

屋裡有些沉默了,蘇天成和張溥想到的,是同一個方面,河南府正在發展的起步階段,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這樣的時刻,若是調離了江寧營,必然會產生一些影響的,最好的辦法,孫承宗上任之後,採取穩紮穩打的方式,不急於進攻流寇,首先遏制流寇的氣焰,這樣就能夠騰出來一些時間,讓江寧營做好方方面面的準備了。

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57章 算計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章 殺良冒功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318章 大比武(3)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98章 大遷移第792章 偶遇(3)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616章 理還亂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94章 整合(2)第273章 麻煩事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317章 大比武(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00章 殿試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98章 大遷移第1282章 後宮第106章 禮儀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623章 行刺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67章 血戰(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36章 大調整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994章 整合(2)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1179章 幫倒忙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579 天降神兵(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06章 自作孽(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101章 帝心
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57章 算計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章 殺良冒功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318章 大比武(3)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98章 大遷移第792章 偶遇(3)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616章 理還亂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994章 整合(2)第273章 麻煩事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317章 大比武(2)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100章 殿試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98章 大遷移第1282章 後宮第106章 禮儀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623章 行刺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67章 血戰(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749章 陳新甲的興奮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36章 大調整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994章 整合(2)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1179章 幫倒忙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992章 未雨綢繆的準備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136章 果斷的戰鬥(2)第579 天降神兵(1)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06章 自作孽(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836章 佔領義州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20章 雪中送炭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1101章 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