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3章 難以完備

王道直一直都是非常悲觀的,他認爲江寧營太驍勇了,明軍根本無法抵抗,而且蘇天成已經是大晉的皇帝,攻打北方誌在必得,絕對不會手軟的,儘管統領着二十餘萬大軍,加上管轄天津三衛,總兵力超過三十萬了,但王道直沒有足夠的信心。

吸取了南直隸戰鬥的經驗,王道直沒有將大軍過於的分散駐紮,他帶領十五萬的大同邊軍,駐紮在新城,臨時集合起來的十二萬衛所軍隊,駐紮在高陽,其實在河間府城附近,有大同中屯衛,還有瀋陽中屯衛,在那裡駐軍是最爲方便的,但王道直認爲,大軍駐紮的地方,不能夠距離京城太遠了,萬一作戰失利了,大軍要能夠及時回撤,護衛京城,故而駐紮在新城和高陽兩地,足以掌控局勢了。

王道直的分析,江寧營很有可能直接進攻天津,拿下了天津之後,可以直接進攻京城,到了那個時候,就算是有地方上的軍隊去救援,恐怕也沒有什麼作用了,一旦京城失陷,大明朝廷將徹底滅亡,其餘軍隊也就失去了作戰的意義,要麼淪落爲土匪流寇,割據一方,與江寧營廝殺,要麼歸順大晉朝廷,除此以外沒有其他出路,可依照江寧營的驍勇,想要割據一方,除非是不想活了。

蘇天成御駕親征的消息,王道直早就知道了,當然朝廷也知道了,要知道朝廷這段時間,一直都是高度緊張的,想盡辦法蒐集大晉朝廷的情報,這麼大的事情,朝廷肯定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得知蘇天成御駕親征的消息。王道直當時禁不住打了冷顫,他清楚這意味着什麼,但聖旨難違,不管面對什麼情況,都是需要咬牙堅持的。

王道直內心也有一絲的期盼,既然朝廷知道蘇天成御駕親征了。肯定是會有相關的對策的,不要看大晉王朝如今很是強大,但所有的前途和命運,都系在蘇天成的身上,若是蘇天成出現了什麼問題,大晉王朝瞬間就會垮下去的,所以說,朝廷和皇上應該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會不惜一切代價。哪怕是暫時置京城於不顧,也要能夠置蘇天成於死地的。

至於說蘇天成爲什麼會御駕親征,以及朝廷能夠想到什麼樣的辦法,令蘇天成身陷險境,這就不是王道直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蘇天成來到了德州,王道直反而興奮起來了。

遼東的瀋陽,皇太極也特別的興奮,他考慮到的事情。當然比王道直要深遠一些。

蘇天成御駕親征的消息,皇太極很快就知道了。那一瞬間,他感覺到機會來臨了,只要能夠想辦法對付蘇天成,甚至是直接要了蘇天成的命,那大清國揚眉吐氣的時間就會迅速的來臨了,到時候大清國的勇士。可以從蓋州和遼東方向,同時發動進攻,一方面徹底擊垮大明朝廷,一方面篡奪大晉王朝的勝利成果。

當然,想要對付蘇天成。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皇太極也是深深明白這裡面的道理的,以前蘇天成也是帶領大軍多次作戰,但那個時候的情況不同了,如今蘇天成已經是大晉王朝的皇帝,直接進攻北直隸,也就是直接威脅到大明朝廷了,想必大明的崇禎皇帝,會不顧一切的對付蘇天成的,否則就要面臨亡國的結局。

很短的時間之內,皇太極就做出來了決定,派遣滿八旗的軍士,與明軍聯合作戰,不管付出多大的犧牲,也要擊敗江寧營,而且蘇天成這次是深入到北直隸,滿八旗與明軍聯合作戰,必須要做出來詳細的部署,一方面正面迎擊江寧營,一方面阻斷江寧營的退路,不能夠讓江寧營輕易的回到山東去。

皇太極是非常果斷的人,想法一旦出現了,覺得確實可行,就要付諸實施的,滿八旗與明軍聯合作戰,這在一般人看來,是無法想象的事情,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皇太極就是要這種不可能變爲可能。

與衆人商議的時候,譚泰提出了假道伐虢的計謀來了,所謂假道伐虢,其實就是利用大明做跳板,打敗蘇天成和江寧營之後,回過頭來剿滅明軍,從而直接奪取京城,佔據中原。皇太極非常的奇怪,認爲譚泰是不可能想到這樣的計謀的,果然譚泰說了,這個計謀是賈基涵提出來的。

皇太極馬上要求賈基涵參與了這次重要的討論。

意見最終統一了,假道伐虢的建議雖然沒有被採納,但沿途劫掠的計謀,卻完完整整的拿出來了,明軍的戰鬥力,皇太極是清楚的,一旦滿八旗與明軍聯合,取得了作戰的勝利,回到遼東的時候,就可以趁機劫掠了,到了那個時候,就是與明軍和大明朝廷翻臉,也沒有什麼了不起了,甚至可以趁機覬覦遼東的關寧錦防線了。

這樣的作戰,最爲主要的還是臨機決斷。

多爾袞被賦予了衆人,帶領正白旗和鑲白旗的將士,進入北直隸,與明軍聯合作戰。

誰都知道,這次作戰意味着殘酷的廝殺,意味着實力大損,甚至有可能遭遇到敗績,但戰爭本來就是賭博,誰也不敢保證能夠勝利,一旦獲得了勝利,得到的回報就是非常豐厚的。

多爾袞是大清國最爲驍勇的固山額真,也是作戰最爲頑強的,更是能夠審時度勢,這樣的重任,非他莫屬。至於說海州和耀州的防禦任務,自然是濟爾哈朗負責了,等到談判結束,所有的事情都定下來了,回到瀋陽的濟爾哈朗,帶着鑲藍旗的軍士,趕赴海州和耀州,負責那裡的防禦任務。

商議一旦明確下來,皇太極馬上命令將這個消息,迅速傳遞給正在大明京城談判的濟爾哈朗,要求濟爾哈朗與大明朝廷進行商談。

儘管說衆人的意見都統一了,可皇太極還是不放心,他很清楚,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做出來的很多決定,都是衆人難以理解的,包括豪格都不是很清楚,其餘人不明白問題不大,但身爲皇太子的豪格,必須要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對於今後執掌大清國,是非常重要的。

崇政殿,皇太極看着豪格,語重心長的開口了。

“豪格,最近一段時間,朕看你有些心神不寧,朕想着,你恐怕是對朕做出來的這些決定,感覺到不理解吧。”

豪格點點頭,沒有說話。

看見豪格這樣的態度,皇太極暗暗嘆氣,其實豪格並非是最好的繼承人,可惜目前的情況下,沒有其他人合適,皇太極還必須要做出來最大的努力,讓大清國的基礎更加的牢固,否則豪格真的成爲皇帝了,還不一定能夠保住這份基業,幾年時間過去了,皇太極很多次的教導豪格,讓豪格來處理朝廷之中諸多的事情,應該說豪格的進步是神速的,但距離一個英明的君主,還是有距離的。

偏偏大清國需要英明的君主。

“豪格,朕知道你不理解,這裡面的道理,朕說了很多了,漢人有句話,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朕曾經要求你仔細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朕留下再多的財富,留下最爲強悍的軍隊,這些都是必要的,但朕以爲,更加重要的是你的成長啊。”

聽見皇太極這麼說,豪格有些心慌了,這樣的批評,從皇太極的嘴裡說出來,非常嚴重了,豪格可不想被確定爲不合格的繼承人。

“皇上,兒臣就是有些不理解,不過經過了這些詞的商議,兒臣也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豪格,朕希望出現的情況,是你提出來這樣的建議,譬如說與明軍協同作戰,與明軍聯合作戰,包括假道伐虢的建議,若是你能夠想到這些,能夠提出來這些建議,那就說明你具有了不一般的遠見了。”

“朕這樣說,並非是強求你,你是大清國未來的皇帝,朕的身體不好,儘管說今年恢復了一些體力,但朕清楚,不可能支撐很長的時間,故而朕想着,讓你多鐸磨礪,其實在處理日常的政務方面,你已經非常成熟了,但在遠見方面,朕覺得,你還是需要多多思考,多多鍛鍊,將來你要引領大清國走向富強,若是沒有一定的遠見,那是很困難的。”

豪格低着頭,沒有說話。

皇太極也清楚,憑着一次兩次的說教,就想着豪格有着不一般的遠見卓識,那是不成立的,也是不現實的,不過他認爲,多這樣提醒幾次豪格,逼迫這豪格多考慮問題,自然就能夠增加見識,增加遠見了。

談話還在繼續,到了最後,皇太極再一次的提到了多爾袞,這次派遣多爾袞去執行如此重大的任務,皇太極是猶豫了好一會的,一來時間有些緊急,來不及做出來其他的對比,二來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戰鬥力,大家都是清楚的,所以倉促之下,確定多爾袞承擔重任。皇太極內心的擔憂是不會減少的,儘管說豪格成爲皇太子好幾年了,但多爾袞的態度依舊沒有改變,正白旗和鑲白旗的戰鬥力越來越強,誰知道自己走了之後,豪格與多爾袞之間,會不會出現矛盾問題,危急到大清國的基礎,故而皇太極必須要提醒豪格。(未完待續。。)

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90章 大場景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45章 租子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46章 夜襲(1)第481章 準備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012章 誤判?(1)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91章 稱帝(3)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20章 面對面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47章 協調會(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47章 協調會(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28章 上任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317章 大比武(2)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57章 算計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184章 行動(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25章 原來如此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647章 夜襲(2)第133章 準備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236章 擴軍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2章 人市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67章 波動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476章 啓動第1179章 幫倒忙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391章 慘敗第126章 眼藥水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
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85章 小試牛刀(2)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90章 大場景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550章 來勢洶洶第45章 租子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46章 夜襲(1)第481章 準備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1012章 誤判?(1)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191章 稱帝(3)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820章 面對面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47章 協調會(1)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247章 協調會(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28章 上任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317章 大比武(2)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1157章 算計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91章 決心不能夠動搖第21章 周密安排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1184章 行動(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1224章 天津決戰(3)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25章 原來如此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647章 夜襲(2)第133章 準備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977章 收復臺灣(2)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236章 擴軍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42章 人市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67章 波動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476章 啓動第1179章 幫倒忙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391章 慘敗第126章 眼藥水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