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一團亂麻

正月十五之前,官吏基本都是在休沐的,雖然官府規定,正月初八就要上朝,可地方上是沒有那麼多講究的,主要是沒有多少的事情可以做,老百姓也有忌諱,除非是天大的事情,正月十五之前,不會有人到官府去告狀的。

蘇天成卻沒有時間休息了。

錦衣衛暗線很快傳來了情報,主要是關於流寇和朝廷大軍的情報。

蘇天成的預計沒有錯,流寇在陝西漢中府一帶集中,召開了會議,本來進攻中都鳳陽,是神來之筆,可在這次的會議上面,卻被批評的一無是處,提議這次進攻的闖將李自成,實在忍不住,在會議上大發脾氣,因此,流寇首領召開的這次會議,最終沒有能夠形成統一的決意,闖王高迎祥的地位,完全動搖,無法號令所有首領團結了。

漢中會議之後,流寇兵分三路,一路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人率領,留守在陝西省境內,人數大約在五萬人左右,一路革裡眼賀一龍、射塌天李萬慶、混十萬馬進忠、橫天王等人率領,進入山西境內,人數大約在二十萬左右,一路左金王藺養成、改世王許可變、過天星惠登相、順天王、九條龍等人率領,進入四川境內,認識大約在十萬人左右。

可這一次流寇的分兵,與滎陽大會的意義,完全不同了。

賀一龍這一路的流寇,實力最強,暫時沒有遭遇多大的損失,他們進入山西的境內,目的是另立山頭,高舉義旗,試圖招募更多的兵馬,藺養成這一路的人馬,實力一般。進入四川,主要是看中四川的富庶,高迎祥這一路,留在陝西,說得不客氣一些,有些苟延殘喘的意思,他們的五萬人。基本沒有多少的戰鬥力,絕大部分都是流民組成的,完全不具備和官軍對抗的能力。

流寇這一次的分兵,完全是爲了各自的利益,可以說,中都大敗之後。短時間之內,流寇不可能團結了,都是各自爲戰,基本恢復到崇禎三年以前的局面。

洪承疇帶領的明軍,開始逼近漢中府,但動作有些遲疑,大概是疑慮流寇的人數太多。洪承疇依舊是穩紮穩打,不會急躁冒進。

此外,江寧營調防河南府的消息,對流寇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知曉江寧營厲害的高迎祥等人,建議不要到河南府一帶去,儘量避開江寧營,最好是堅持在陝西境內。朝廷剿匪的大軍,人數不多,不會形成致命的威脅,加之在陝西省一省境內,影響也不至於太大,若是繼續進入山西四川等地,恐怕引發朝廷再一次大規模的圍剿。

可賀一龍等人。根本不聽這樣的意見,他們沒有嘗試過江寧營的厲害,雖然大家都在暗地裡傳着江寧營厲害怎麼樣的,他們總認爲。江寧營的軍士,不可能是三頭六臂,再說了,區區三萬人,翻不了天。

情報的最後,暗線居然做出來了一些預計,高迎祥等人,已經進入深山中間,洪承疇帶領的大軍,就是到達漢中,也不會有多大的戰果了。估計洪承疇可能選擇進入四川,剿滅藺養成這一路的流寇,至於說進入山西境內的二十萬流寇,多半留給了江寧營。

四川的地勢地形,頗爲複雜,流寇進入四川之後,若是遭遇到四川軍隊和朝廷大軍的合力圍剿,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要知道,四川可有一位鐵娘子秦良玉,這位秦將軍,征戰無數,赫赫有名,曾經數度擊敗進入四川的流寇。

至於說進入山西境內的流寇,境況可能好很多,自自崇禎五年以來,山西一直都是流寇主要活動的地方,頗有一些人緣,不少的老百姓,也是支持他們的。

所以說,江寧營若是負責剿滅進入山西境內的流寇,困難會大很多的。

看完了這些情報,蘇天成陷入了沉思之中,說實話,現在去征伐流寇,不是最好的選擇,江寧營剛剛到河南府,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更是需要休養生息,新近招募的一萬多軍士,還需要更多的訓練,也就是說,江寧營還沒有調整到最佳的狀態。

但戰機是寶貴的,流寇出現了明顯的分裂,相互之間沒有協調,也缺乏了統一的思想,想到的可能是撈取最大的好處,這種缺乏信仰的軍隊,不可能有頑強的戰鬥力。

孫傳庭和渠清澤也看了這些情報。

他們的意見,還是稍微等候一段時間,山西境內,還有不少衛所的軍士,可以暫時抵擋和剿滅流寇,待到江寧營稍作調整之後,進入山西境內,一戰斃敵。

雖然蘇天成內心裡面,贊成這樣的提議,可他認爲,如此操作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朝廷花費那麼多的精力,無非是想着一鼓作氣,徹底的剿滅流寇,朱由檢年紀不大,有着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也是不奇怪的,再說江寧營調防到河南來,目的主要還是剿滅流寇的,休整不過是一種說法,在皇上和諸位大人的眼裡,江寧營的將士是鋼鐵做的。

就說剿滅流寇這件事情,也不是一戰能夠成功的,肯定是有個過程的。

思慮再三之後,蘇天成直接提出來了自身的意見。

他要求江寧營做好準備,不可能有多少休整的時間,所有的將士,在正月之後,就要開始征伐流寇。

宋思軍和萬成貴等人,緊接着來拜訪了。

在河南府見到宋思軍等人,可以算是他鄉遇故知了,何況這些商賈,是蘇天成重點依靠的力量,在沒有能夠鋪開所有的事情之前,難以得到本地商賈的支持。

宋思軍和萬成貴等人,臉上都帶着笑容,可蘇天成發現,這些人的微笑中間,似乎都有着淡淡的苦澀和憂鬱。

維護商賈的利益,這是根本的政策,這和幾百年之後的招商引資工作,沒有什麼區別,照搬到大明朝來,也是取得了實際的效果的,特別是在河南府這樣的地方,中原地區,經濟基礎不是很好,招募商賈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

寒暄沒有必要,大家相互之間太熟悉了。

蘇天成開門見山,詢問商鋪的進展情況。

“大人,我等到洛陽縣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揣摩,感覺到總體的情況還是可以的。”

“宋老闆,不要說這些套話,說具體的情況,說說有什麼困難和麻煩。”

宋思軍看了看萬成貴等人,稍稍猶豫了一下。

“大人,就我等幾個鹽商來說,目前遇見的最大困難,是本地的商會限制,若是得不到他們的允許,外來的商戶,不準販運食鹽。”

說到這裡,宋思軍低下頭了。

蘇天成微微笑了一下。

“宋老闆,恐怕問題不是在河南府的商會,你既然不好說,恐怕也覺得我會爲難,那我就直說了,是不是這裡的很多生意,都被某些商賈,或者是更大的老闆壟斷了啊。”

屋裡一時間有些安靜,大家都沒有說話。

“呵呵,看來你們是默認了,這壟斷商貿的事宜,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出來的,商會也是要聽命衙門的,既然商會知道你們是從江寧縣來的,依舊拿出來這樣的一副姿態,那就是說,壟斷商貿的老闆官府和商會都是無可奈何的。”

宋思軍等人,不自覺的點頭,他們已經習慣了蘇天成的分析,剖析問題永遠都是那麼的準確和精闢。

“你們不說,我也知曉了,在江寧縣或者是南直隸的時候,我也沒有遭遇到這類的問題,這裡有藩王,不管怎麼說,他們都是皇親國戚,官府也不能夠過分的,要是鬧得不愉快了,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

或許是蘇天成的語氣有些不對,宋思軍再次的開口了。

“大人,若是爲難,我等自己來想辦法,江寧縣的生意,還是不錯的,能夠維持,我等想着與江寧縣縣衙協商一下,將重點的精力,放到河南府來,我等不想給大人找麻煩的。”

蘇天成輕輕搖頭。

“你們想錯了,這不是找麻煩的事情,這是我到河南府來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若是總有人壟斷這裡的商貿,甚至是糧食交易的生意,我就無法做事情了,你們也不能夠在河南府紮根,賺不到銀子,一切都是白說。”

這一下,沒有人說話了。

在江寧縣的時候,鹽商匡思明的遭遇,大家都是知道的。

蘇天成轉移到其他方面的話題了。

“諸位商鋪都確定下來了吧。”

“我等都找好了商鋪,正月期間,暫時沒有考慮到開業的事宜,遇見了一些問題,還是想着等到大人來了之後,幫忙想想辦法的。”

“嗯,你們回去之後,好好商議一下,將所有遇見的困難,悉數都寫出來,直接交給我,商鋪該如何準備,還是好好準備,不要想其他的事情,我來負責給你們解決問題。”

宋思軍等人離開之後,渠清澤來了。

渠清澤的手裡,拿着一些信函。

“大人,這是河南府暗線送來的情報,是關於河南府的相關情況的。”

蘇天成微微皺眉,想不到自己剛到河南府,就遇見了如此多的事情,簡直就是一團亂麻了,看來自己沒有休憩的時間,必須要紮紮實實的開始做事情了。

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90章 大場景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384章 說情團第29章 從容應對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28章 上任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77章 郡主來了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64章 開埠第387章 小手腕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51章 辯解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66章 兩重天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231章 大婚第675章 計中計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81章 幕僚第774章 海戰(4)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10章 囑託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614章 剪不斷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316章 大比武(1)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811章 詫異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790章 偶遇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509章 刺激(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
第110章 家人的態度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190章 大場景第837章 激烈的爭論1第384章 說情團第29章 從容應對第286章 應對辦法(1)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87章 核心情報第128章 上任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77章 郡主來了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64章 開埠第387章 小手腕第261章 關鍵的交談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187章 糧食是根本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51章 辯解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568章 秦良玉的埋怨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866章 兩重天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231章 大婚第675章 計中計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025章 無力迴天(3)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181章 幕僚第774章 海戰(4)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290章 特殊的社員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710章 囑託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783章 財富不嫌多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614章 剪不斷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769章 認識的轉變第316章 大比武(1)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811章 詫異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790章 偶遇1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606章 血戰夔州府城(10)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1112章 藩王的問題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509章 刺激(1)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