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會試恩師(1)

(從明天開始,每天三更,分別是上午的八點到九點,下午的兩點到三點,晚上的七點到八點,今後基本都是這樣了,不管本書的成績如何,都要感謝支持我的讀者大大,提出來的意見,我都認真拜讀了,爭取在後面做出來改進。期望得到更多的支持,點擊、收藏、推薦,拜謝讀者大大了。)

蘇天成是會試會元,按照規矩,他必須要去拜訪恩師,也就是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是會試的主考官,也就是他的恩師。

這是起碼的禮節,讀書人必須遵循的禮節。

若是其他人高中會元,早就屁顛顛的去拜訪兩位大人了,一個是內閣首輔,一個是內閣次輔,權勢滔天,要是得到他們的賞識,這前途有什麼課操心的,可惜蘇天成不是普通人。

兩人都必須要拜訪,這個過程中,自己一定是會遭遇到一些事情的,應該如何來應對,一定要考慮清楚,既然下決心外放了,就不要體現出來過多的巴結意思,但也不能夠表現成器宇軒昂、拒人千里之外的態度,那是找死。

按照歷史的記載,周延儒稍微正直一些,可也是有些才大志疏的,難以勝任首輔的職位,受到朱由檢無比的信任,卻沒有能夠力挽狂瀾。至於說溫體仁,純粹是奸臣小人,自身沒有什麼能力,卻善於玩弄政治,在首輔位置上面多年,未曾做出來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整天想到的就是維持自身權威,排斥異己,鎮壓持反對意見的人,弄得朝廷裡面烏煙瘴氣,大明的國力急劇的衰退。

歷史的描寫,終歸是描寫,周延儒和溫體仁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既然穿越到明末來了,蘇天成自然是依靠自身的判斷的。不管是正史還是野史,終歸是參考,帶着先入爲主的概念,來看待大明朝,肯定是要吃虧的。

這裡面還有一個最爲重要的原因,描述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人的功績,大都是明朝的遺老,或者是東林黨人,包括清朝的一些史學家,他們究竟是站在上面角度上面的,這值得琢磨。

而對兩人的描述,存在很大程度的黨爭味道。

蘇天成對所謂的黨爭,是非常反感的,就是自詡爲清流的東林黨,在他看來,明末的時候,不僅僅沒有起到定海神針的作用,反而一味的排斥異己,宣揚自身的思想,凡不合乎自身利益的言論,統統的予以打擊,想不到國家已經處於生死存亡的狀態,想不到老百姓生活在痛苦之中,這樣的黨派,就是吹到天上去了,他也看不慣。

歷史學家,描述歷史,或者是評論歷史的時候,需要站在公正的立場上面,遺憾的是,能夠做到的鳳毛麟角。

好多的歷史評論,蘇天成特別的看不慣,那就是評論歷史的人,將自己當做了正義的化

身,不管是多麼優秀傑出的歷史人物,在他們的眼裡,總是存在巨大的缺陷,他們用人世間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歷史名人,反正是站着說話不腰疼。

基於這樣的原因,他特別不相信正史,好多的正史,都是統治者自身需要的體現。

周延儒的府邸,並非是那麼的豪華,這令蘇天成有些吃驚。在他看來,內閣首輔的府邸,一定是首屈一指的。

會元前來拜訪恩師,門房是很聰明的,絕對不會刁難,要是惹惱會元,說不定自己就要挨板子了,不過,會元郎給了銀子,門房還是笑着接納了,內心裡面覺得,這個會元郎,真的是明白事理,而且表現謙遜,態度低調,真的是有大將風度。

門房小跑着給管家周康稟報了。

聽到了門房的稟報,周康點了點頭,親自走到了府門。

蘇天成看見了周康,沒有感覺到奇怪,周康行禮的時候,他照樣回禮。

按說兩人的身份不同了,周康儘管是管家,但總是下人,蘇天成是會試會元,參加殿試,很大程度上,是頭甲三人之內的,轉身就是朝廷命官了。

周康親自帶着蘇天成,進入了府邸。

走過了兩進院落,周康笑着開口了。

“蘇公子,前面就是老爺的書房了,老爺專門吩咐過,若是會元來拜訪,直接帶到書房的。”

“學生感謝恩師的垂青。”

第一次見到周延儒,蘇天成眨了眨眼睛。

周延儒是真的有才學的人,萬曆四十一年,21歲,連中會元、狀元,崇禎二年十二月,拜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進入內閣,此時才36歲,崇禎三年二月,加太子少保,改任文淵閣大學士,九月,出任內閣首輔,加太子太保,改任武英殿大學士,成爲朝廷從一品的大員,而且以37歲的年紀,走上了權力的巔峰。

不管在哪個朝代,這樣的輝煌,都是值得炫耀的。

周延儒長得相貌堂堂,濃眉大眼,透露出來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

《明史》將其列爲了奸臣,蘇天成感覺有些奇怪了。

“學生蘇天成,拜見恩師。”

“坤元,不要客氣了,這是在書房,隨意一些。”

“學生謝過恩師,學生不敢亂了禮儀,還是站着聽候恩師教誨。”

周延儒微微皺了一下眉頭,臉上依舊帶着和藹的笑容。

第一輪的試探,就在兩句話語中體現出來了。

身爲內閣首輔,能夠放低姿態,在書房見他蘇天成,叫他隨意一些,這裡面的意思,依舊非常明確了,但蘇天成的回答,中規中矩,沒有特別的表示。

“坤元的詩詞,老夫都是佩服的啊,特別是這《長相思》,一句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道盡了將士的思念之苦,若不是知道坤元的情況,老夫都要以爲,這是邊關詩人寫出來的佳句啊。”

“學生也是聽聞一些征戰之苦,感同身受,不過是空感嘆一番,讓恩師見笑了。”

“呵呵,坤元好是謙虛,這等絕佳的詩句,沒有驚豔才學,那是萬萬寫不出來的,你的《木蘭花令》和《蝶戀花》,老夫家人都說非常喜歡的,耳熟能詳,橫流倒背啊,那人生若只如初見,還有那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珏,意境深遠,老夫自忖,作不出來這等絕佳詩句。”

“恩師一心爲民,操心的都是家國天下,難得有這樣的閒心,學生萬不敢在恩師面前賣

弄,恩師是學生的榜眼,學生只要能夠學的萬一,就滿足了。”

周延儒撫摸着不長的鬍鬚,點了點頭。

“身爲鄉試解元、會試會元,能夠如此謙虛,確實是不錯的,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看來坤元是明白其中道理的,十九歲的年紀,就能夠做到寵辱不驚,胸懷乾坤,不簡單,他日必成國家棟梁啊。”

周延儒是內閣首輔,這樣的誇獎,太高了一些,蘇天成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過分的謙虛,就等於是驕傲了,可應承下來了,也是不合適的。

“恩師誇獎,令學生汗顏,學生一直都是以恩師爲榜樣的,自覺做的還不夠,卻得到了恩師的肯定,今後,學生一定繼續努力,不辜負恩師的期盼。”

周延儒的臉上,依舊帶着微笑,但態度發生了細微的改變,如果說蘇天成剛剛進來的時候,他想到的是招徠,想到的是以權勢令蘇天成屈服,現在有些改變了。

十九歲的蘇天成,有着如此的應變能力和睿智,包括那一份天然的成熟,比起自己當年,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知道是不是有着什麼奇遇。

“去年臘月,坤元帶着護院,剿滅三百流寇,皇上都嘉獎了,如此看來,你是文武雙全,皇上求賢若渴,老夫是一定要舉薦你啊。”

蘇天成連忙稽首行禮,周延儒說出來這樣的話,他無法拒絕,也無法回答,先前的表現,已經有些過了,所謂過猶不及。

在書房裡面,足足呆了半個時辰,到後來,多是周延儒說話了,當然,這個時候,是不會說到朝政的,無非是說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今後需要注意的問題。

交談的過程中,蘇天成仔細品味。

雖然交談的時間不長,但他有了初步的感受。

周延儒身爲內閣首輔,朝廷從一品的高管,身份是無比尊貴的,大可不必爲了自己一個會試會元,如此的低調,而且,自己沒有完全接受周延儒的橄欖枝,周延儒並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的氣憤。

這可能是周延儒喜怒不形於色,可一個內閣首輔,權力頂峰的人,不管內心想的是什麼,在相當於自己晚輩的後生面前,能夠表現出來和藹可親的態度,這就很不簡單了。

擱在幾百年之後,想都不要這樣想。

離開書房的時候,周延儒站起身來,親自送蘇天成到了前面的院子。

兩人的身材是差不多的,周延儒略矮一些,但身體魁梧不少。

周延儒的這個舉動,真的令蘇天成有些感動,這也給他上了一課,不管身居什麼位置,都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歷史上,對周延儒的評價,也說是很會協調和處理關係,這本來是優點,但到了某些人的嘴裡,這成爲了周延儒最大的虛僞之處了,因爲周延儒是別有用心的,是爲了討好皇上的,是爲了手裡的權力的。

回客棧的路上,蘇天成想了很多,他感覺到,歷史真的需要自身來經歷和感悟,偏聽偏信真的是害死人的,一味的求全責備,中傷他人,最終只能夠是暴露自身的陰暗。

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258章 花絮第42章 人市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703章 遠見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35章 青州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83章 定局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4章 遇險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321章 聖旨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705章 放心了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10章 囑託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76章 升堂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767章 波動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647章 夜襲(2)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18章 造勢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98章 內訌(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33章 準備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448章 誓師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189章 稱帝(1)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
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1258章 花絮第42章 人市第765章 煩躁的鄭芝龍第703章 遠見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786章 聰明的鄭成功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35章 青州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500章 爲了陝西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183章 定局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1085章 艱難決策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80章 溫體仁其人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54章 遇險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321章 聖旨下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705章 放心了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710章 囑託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76章 升堂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767章 波動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285章 尊嚴之戰(2)第647章 夜襲(2)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375章 風聲鶴唳第418章 造勢第640章 黃在勝的渴望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212章 滄州血戰(6)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98章 內訌(3)第858章 新的規劃第133章 準備第353章 特殊的權力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694章 遇見難題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448章 誓師第357章 暗中保護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189章 稱帝(1)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