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

渠清澤突然趕到了洛陽,見到蘇天成的時候,面色蒼白,顯然是遇見大事情了大明政客。

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很長了,蘇天成從沒有見過渠清澤這樣的反應,要說渠清澤的經歷,比其他還要豐富,該是什麼樣的大事情,令渠清澤有了如此激烈的反應。

這一次,蘇天成和渠清澤直接進入了密室。

“大人,下官發現,弘農衛有譁變的徵兆。”

“你說什麼,爲什麼會這樣啊。”

蘇天成禁不住站起身來了,他萬萬想不到,渠清澤帶來的是這樣的消息。

弘農衛一直都是駐紮在陝州的,按照朝廷的規定,地方官府無權干涉衛所軍隊的事宜,蘇天成雖然是河南府知府,但沒有朝廷的授權,是不能夠直接指揮弘農衛的,真正能夠調動弘農衛的,還是兵部。

如今的情況下,能夠調動弘農衛的,是掛銜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的孫承宗。

蘇天成到了河南府之後,很是注意,從來沒有過問弘農衛的任何事情,他兼任江寧營衛指揮使,有着太多的事情要做,根本顧不上弘農衛,再說了,地方衛所的戰鬥力,他也是清楚的,軍官貪墨,落後的屯田制度,極大的削弱了軍士的戰鬥力。

這樣的麻煩,誰願意給自己找啊,至於說弘農衛的軍餉,一直都是朝廷直接負責的,與河南府、陝州沒有太大的關係。

“大人,下官到陝州去上任之後,就發現了異常,弘農衛在陝州印象很不好,時常騷擾百姓。特別是河南府一帶,時常有流寇侵襲,弘農衛負責本地的治安,不少的軍士,藉着這樣的機會。殺良冒功,甚至是直接搶劫百姓的錢財,導致大批百姓逃亡,下官到陝州之後,江寧營四千將士,跟隨駐紮到了陝州。因爲下官注意到了民生,察覺到弘農衛軍士的作爲,提出來了警告,情況好一些了,下官本以爲萬事大吉了,誰知道他們竟然滋生了諸多的不滿。籌謀造反了。”

“哦,你有直接的證據嗎?”

“有,下官得知消息之後,採用了一些手段,讓弘農衛的兩名軍官,說出來了實情。”

“他們是怎麼說的,爲什麼籌謀造反。”

渠清澤的臉上。出現了奇怪的神情。

“哼,他們造反的理由,竟然是因爲江寧營,他們知道了江寧營將士的軍餉,認爲自己的軍餉太少了,無法養活家人,下官到了陝州之後,他們的行爲受到了約束,不能夠劫掠錢財,生活過不下去了。所以說籌謀造反。下官根本沒有想到,弘農衛的軍官和軍士,竟然會這樣的無恥,不想着護衛家園,反而要依靠搶劫過日子。”

蘇天成再次站起來。在密室裡走來走去。

弘農衛軍官說的情況,估計是真的,江寧營的軍餉之高,在江寧縣的時候,都曾經引發異議,那個時候,有意見的是南京兩大營,不過,兩大營的待遇,與諸多地方的衛所還是有有所不同的,待遇相對也高一些,加之江寧縣給予了兩大營較多的補貼,這才穩定了兩大營的軍士。可到了河南府,弘農衛就沒有這樣的待遇了。

河南府本來就是貧瘠之地,這裡的衛所軍士,處境是不用想象的,可能真的連乞丐都不如的,除開軍官能夠貪墨軍餉,日子過得好一些,普通的軍士,填飽肚子都是奢望。

這樣的情況下,出現殺良冒功、搶劫百姓財物的情況,也能夠做出來解釋了。

渠清澤到了陝州,江寧營將士也到了陝州,嚴格說起來,弘農衛已經沒有多大的作用,相當於擺設了,這樣的情況下,弘農衛的軍士,特別是軍官,肯定是不滿意的。

如今的河南府同知張溥,曾經就在這方面做過文章,險些引發出來了大事情,好在控制及時,沒有惹出來麻煩。

依照蘇天成的意思,若是要處理這樣的事情,最好的辦法,就是遣散弘農衛的軍士,可惜這樣的辦法是行不通,弘農衛的軍士都是軍戶,戶籍直接歸兵部管轄,府衙沒有資格干涉,再說了,遣散了這些軍士,也需要有地方安置,不能夠讓人家沒有飯吃了。

出現這樣的情況,蘇天成完全沒有料到,按說弘農衛有官田,種好了這些官田,吃飯的事情,還是能夠解決的。

弘農衛的軍士編制,是5600人,下轄五個千戶所。

可在河南府這樣的地方,弘農衛能夠有保持一半的軍士,就算是很不錯了,不知道有多少的軍士逃亡了。

不管怎麼說,弘農衛不能夠譁變,更不能造反,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問題,對河南府是一個重大的打擊,朝廷某些人的說法,馬上就會冒出來,矛頭肯定是指向江寧營和自己的。

蘇天成絕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出現。

“老渠,你做的很好啊,能夠提前掌握情況,弘農衛的具體情況怎麼樣,你做了一些什麼準備。”

“大人,下官已經掌握了弘農衛的具體情況,弘農衛覈定的編制是5600人,實際兵力爲3100人,其中騎兵500人,餘者皆爲步卒。下官偵查到消息之後,已經採取了行動,令江寧營將士進駐了弘農衛的營地,控制了弘農衛的衛指揮使、千戶和副千戶,所有的軍士,都被監視了,沒有命令,不準妄動,因爲時間緊急,下官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也是迫不得已,還請大人責罰。”

“什麼責罰啊,你做的很好,若是不能夠早點控制局勢,真正等到出事情了,說什麼都晚了,那你說說,下一步,你是怎麼打算的。”

“下官有些猶豫,本來準備懲治首惡的,凡是千戶以上的軍官,悉數送到京城治罪,餘者根據具體情況,從輕處理,可這樣做,會惹出事情來。”

蘇天成搖搖頭,這樣處理顯然是不合適的。

江寧營處理弘農衛的軍官,就算是做的很正確,也會遭受到諸多的質疑,不管弘農衛的戰鬥力如何,不管有多少的軍士,他們和江寧營是平級的,江寧營沒有資格處理弘農衛的譁變,按照規矩,控制住局勢之後,必須要上奏朝廷處理。

“我看,這件事情,交給孫大人處理,孫大人總督五省軍務,能夠想到很好的辦法的。”

“下官怎麼忘記了,這樣處理是最好的辦法啊。”

蘇天成稍微沉默了一下,再次開口了。

“老渠,這件事情提醒了我們啊,要想到好的辦法了,江寧營將士的待遇,與其餘衛所有着不小的差距,容易引發諸多的嫉妒,以前在江寧縣的時候,有範大人、秦公公的支持,能夠平息這方面的風波,可現在沒有這樣的環境了,若是繼續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們是應付不過來的。”

“下官也想過這樣的問題,可總覺得,江寧營的軍餉,朝廷沒有負責,都是自行解決的,就算是將士的待遇高一些了,其餘衛所,也是沒有話說的,衛所軍士,待遇也是不一樣的,親兵營的待遇自然強一些的,再說了,這樣的問題,也不是江寧營能夠解決的啊。”

“你說的確實有道理,但我們不能夠這樣說啊,還是要想到最好的辦法,看來江寧營來到了河南府之後,沒有能夠征戰,過於的安逸,有人就有意見了。”

渠清澤警醒了。

“大人的意思,弘農衛這次的譁變,可能不是那麼簡單的。”

“有可能,不過我們沒有證據,不能夠隨意的猜測,還是就事論事,我的考慮,懇請孫大人做出來決定,弘農衛的軍士悉數調防,跟隨孫大人剿滅流寇,河南府的安全事宜,悉數交給江寧營負責。”

控制三千多人,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些軍士不是流寇,不可能大開殺戒,而且看押期間,每天的消耗也是不少的。

蘇天成立刻給孫承宗寫信了。

好在孫承宗駐紮在陝西漢中,距離河南府不遠。

五天之後,孫承宗親自趕到了陝州。

蘇天成和渠清澤,早就在陝州等候了。

見到蘇天成之後,孫承宗的神情很是嚴肅,認真聽了情況,直接審訊了弘農衛的衛指揮使,以及重要的幾個組織者。

不到一天的時間,孫承宗掌握了所有的情況。

“蘇大人,這件事情很是棘手啊,調防弘農衛的軍士,這件事情不困難,可衛指揮使以及軍官的處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老夫看,還是要奏報朝廷的,調防軍士的事情,老夫可以做主,可處理軍官的事情,不能夠輕易做決定。”

“下官也是這樣想的,如何處理弘農衛的軍官,一定要上奏皇上,不過下官以爲,這樣的事情,還是不要傳開了,免得引發波動,若是有可能,直接稟報皇上,提出來處理意見,懇請皇上下旨。”

“這樣做沒有問題,老夫來操作,不過,江寧營可能要動一動了,馬上就是春節了,流寇開始蠢蠢欲動了,他們在陝西的時間長了,想着動作了,老夫雖然做了不少的佈置,可缺乏得力的軍士啊。”

“江寧營聽從大人的調遣。”

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21章 佈置第1155章 識趣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581章 尊嚴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83章 對決(5)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90章 大場景第139章 官田第65章 現實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371章 探究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65章 苦嶺關第39章 廟會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34章 證據第820章 面對面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44章 慘敗(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73章 麻煩事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482章 大禮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50章 面聖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29章 救贖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99章 聖眷難測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
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21章 佈置第1155章 識趣第93章 新科會元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581章 尊嚴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883章 對決(5)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26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90章 大場景第139章 官田第65章 現實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371章 探究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1165章 苦嶺關第39章 廟會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34章 證據第820章 面對面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726章 記住承諾第1117章 硬骨頭(2)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844章 慘敗(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73章 麻煩事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482章 大禮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30章 最終的決定第23章 些須情況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228章 信守諾言第802章 內閣的爭論(1)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50章 面聖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1206章 不謀而合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029章 救贖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99章 聖眷難測第724章 調整軍官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