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2章 夾在中間

駐紮在宣州的張鳳翼,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比他更加不安的是吳三桂。

吳三桂跟隨蘇天成,什麼作爲都沒有,反而失去了山海關這個基地,失去了掌控多年的軍隊,那些效忠他的軍官,蘇天成隨便用了一個辦法,就全部集中到大同去訓練了,這等兵不血刃的手段,豈是一般人可以做出來的。感覺到沒有什麼出頭之日的吳三桂,選擇了投靠朝廷,投靠張鳳翼。

蘇天成在遼東取得大捷的消息傳來之後,張鳳翼很是慶幸,自己所做的選擇是正確的,還好離開了登州,儘管說這令皇上和朝廷非常的不滿意,但保住自身安全是第一位的。但這之後發生的事情,令張鳳翼眼花繚亂了。

皇上大幅度調整了內閣大學士,而且發出了明昭,包括蘇天成的奏摺,都一併通過邸報發到了各府州縣了,這裡面的含義是非常清楚的,身在宣州的張鳳翼,再次開始擔心了,他率領的三萬大軍,這個時候,肯定成爲了多方關注的焦點了。

想着與江寧營對抗,張鳳翼是絕對不會做出來這等選擇的,這是找死,江寧營的戰鬥力太強悍了,自己率領的三萬大軍,根本就不是對手,而且宣州的地理位置特殊,必須要依靠船隻才能夠回到山東,接着回到北直隸的,不客氣的說,三萬大軍被蘇天成卡住了喉嚨,若是蘇天成不排除水師,他們根本就無法離開宣州。

到了這個時候。張鳳翼體會到蘇天成的厲害了,每一步都算計的那樣的準確,沒有絲毫的誤差,表面上看,三萬大軍駐紮在宣州,對復州以及登州等地,都形成了威脅,皇上和朝廷恐怕也是這樣想的,實際情況是,三萬大軍不可能有任何的作爲。只要離開了宣州。休想靠近復州,路上就面臨被殲滅的命運了。

處在煎熬之中的張鳳翼,情緒很不好,加之三萬大軍是依靠着朝廷的軍餉來養活的。軍士的待遇不是很好。與江寧營的差別太大了。宣州、復州等地的官吏,俸祿也是很高的,人家的日子過得舒坦。軍士已經有不滿意的表現了。

不過宣州等州縣的官吏,對待大軍是禮貌而又不客氣的,大軍絕對不準在宣州等地劫掠,不準騷擾百姓,否則各級官吏就會稟報督師府,相應的處罰措施也會接踵而來。

不長的時間過去,張鳳翼感覺到,自己快要穩不住三萬大軍了。

若不是一些軍士在平壤時候得到的金銀財寶,恐怕早就出現譁變的情況,或者直接就投奔江寧營去了。

可張鳳翼還是想着要忠於朝廷的,他曾經擔任兵部尚書,深得皇上的信任,如此的情況下,投靠蘇天成,背叛皇上,那是不用想的事情,但不能夠將三萬大軍帶回去,他也是無法回到朝廷裡面去的,就算是皇上體諒他的苦衷,滿朝的文武大臣也不會善罷甘休,特別是那些御史和給事中,站着說話不腰疼,哪裡會管你面臨的是什麼情況。

張鳳翼與屬下的一些軍官也商議過,但從部分軍官的表現來看,似乎不是很關心這裡面的爭鬥,相反,這些軍官說到最多的,就是江寧營的驍勇,在蓋州和遼東的戰役之中,剿滅後金韃子十數萬人,這樣的勝利,令所有軍官崇拜,軍人總是有着榮譽感的。

張鳳翼感覺到了不對,這個時候纔想到了吳三桂。

要說吳三桂跟着來到宣州之後,張鳳翼根本就沒有注意過,因爲吳三桂在江寧營之中是沒有什麼影響的,自己當初差點誤判,若是相信了吳三桂,恐怕在登州就出事情了,既然這個吳三桂不能夠幫助自己什麼,不理睬也罷。

吳三桂進屋的時候,張鳳翼的臉色很不好,兀自揉着額頭。

“大人召見,屬下來了。”

“哦,是吳將軍啊,請坐,今日本官想着和你閒聊,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

吳三桂很規矩的在下首坐下了,完全沒有以前的傲氣了,殘酷的現實,將吳三桂打磨的鬱鬱寡歡了。

“吳將軍,最近一段時間還好吧。”

“啓稟大人,屬下一切都很好,感謝大人的掛懷。”

“這樣啊,本官如今想到很多的事情啊,就說這三萬大軍,駐紮在宣州,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說回到北直隸去吧,暫時不可能,說離開宣州吧,沒有地方可去,你看,這樣的情況下,本官該作何選擇啊。”

吳三桂一點都不笨,局勢他是很清楚的,要說吳三桂不簡單,主要是會審時度勢,他早就判斷過如今的局勢了,朝廷與蘇天成之間的翻臉,是遲早的事情,而且吳三桂堅信,最終取得勝利、統領天下的,一定是蘇天成。

也是因爲做出來了這樣的判斷,吳三桂非常的懊惱,當初若是繼續在登州,哪怕就是閒着,也比現在強多了,來到張鳳翼的身邊,得不到重用,就更不要說得到朝廷的重視了,回到山海關去,更是不要想了,山海關的情形早就變化了,盧象升是遼東巡撫,自己去了同樣難以得到重用。

所以吳三桂需要回到蘇天成的身邊,可就這麼回去,蘇天成不會用正眼看自己的,那就需要立功之後回去,而立功的希望,就在三萬大軍的身上。

吳三桂早就在軍官之中,宣揚江寧營的驍勇,畢竟他在江寧營多年,諸多的軍官聽見他說的那些故事,還是很羨慕的,都想着能夠進入到江寧營,不僅僅是軍餉高,而且能夠在戰場上殺敵,何等的愜意。吳三桂一切都做的很是隱蔽,心事重重的張鳳翼,根本就沒有發現,軍官之中的那些變化,源頭在吳三桂這裡。

如今張鳳翼以閒聊的方式,說到這些事情,實際上是徵求他的意見,吳三桂豈會放過這等的機會啊。

“大人,屬下感同身受啊,只不過如今的情形,是有些爲難的,三萬大軍離開宣州是沒有多大的可能的,蘇大人不下達命令,三萬大軍無法渡過大海,海州和耀州被後金韃子佔據,陸路也無法到遼東去。”

張鳳翼的臉色更加的不好看了,吳三桂說的是實際情況,三萬大軍沒有出路。

“大人,屬下倒是想到了一個辦法。”

“哦,你說說是什麼辦法啊。”

聽見吳三桂這樣說,張鳳翼的精神稍微好了一些。

“大人還是要讓朝廷注意到這裡的情況,如此才能夠想到辦法的。”

“這個本官早就想到了,只是朝廷的意思,恐怕也是讓大軍駐紮在宣州的。”

“屬下明白,只是朝廷不知道這裡的具體情況,宣州本來是貧瘠之地,三萬大軍駐紮在這裡,難以發揮什麼作用的,這些情況,朝廷是不知道的,屬下建議,大人可以回到京城去,直接向朝廷稟報這裡的情況,懇請皇上下旨,要求大軍回到北直隸去,依照屬下的想法,皇上下旨了,蘇大人肯定是按照旨意來辦理的。”

“你說的有些道理,可若是蘇大人不準大軍離開,又該如何啊。”

“大人說到這裡了,屬下也就斗膽了,若是蘇大人不奉旨,大人就算守候在宣州,也沒有作用的,時間長了,將士們的心穩不住了,還有可能出現更大的問題,大人曾經給朝廷稟報了諸多的情況,可朝廷一直都沒有敕書,如此的情況下,屬下建議,大人還是直接回到京城去,直接向皇上稟報這裡的情況,或許事情還有轉機的。”

吳三桂的意思很明確了,若是蘇天成要造反,三萬大軍沒有其他的出路,張鳳翼等在宣州,也是自尋死路,若是蘇天成顧忌到其他的方面,說不定三萬大軍,還有一線生機,可不管怎麼說,張鳳翼離開了宣州,就算是安全了,有些責任,也算不到他張鳳翼的頭上。

這樣的建議,的確是肺腑之言了。

張鳳翼點點頭。

“吳將軍說的有些道理,本官思索一下,好了,你先去忙吧。”

離開屋子的吳三桂,臉上出現了詭異的笑容,他迅速回到了房間裡面,關上了房門,拿出了筆墨紙硯,準備寫信了,吳三桂讀書不是很多,但自小就很聰明,懂得察言觀色,更會在關鍵時刻把握自身的命運。

吳三桂準備直接給蘇天成寫信了,將三萬大軍的情況,悉數稟報蘇天成,建議張鳳翼離開宣州,前往朝廷去稟報,其實就是支開張鳳翼,接下來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鼓動大軍直接投靠蘇天成,爭取加入到江寧營的隊伍之中,相信絕大部分的將士,都是心甘情願的,尋常的軍士可不會考慮那麼多的政治問題,人家看到的是自身的待遇問題。

張鳳翼決定採納吳三桂提出來的建議,帶着幾個心腹軍官,到京城去,直接稟報情況,目前看來只有這個辦法了,總是在宣州等待,沒有多大的出路,萬一蘇天成和朝廷鬧翻了,自己可能連聖旨都得不到了,到那個時候,一切都晚了。

張鳳翼絕對想不到,吳三桂有着其他的想法,不過就算是知道了,張鳳翼也沒有其他的選擇,唯有首先到京城去,再來想其他的辦法。(未完待續。。)

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883章 對決(5)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013章 誤判?(2)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95章 整合(3)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09章 前兆第845章 慘敗(3)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60章 變通第168章 血戰(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705章 放心了第881章 對決(3)第843章 慘敗(1)第623章 行刺第509章 刺激(1)第729章 恩怨第669章 心結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792章 偶遇(3)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18章 造勢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22章 青樓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48章 協調會(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
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883章 對決(5)第959章 草原之殤5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1013章 誤判?(2)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168章 盧象升的決斷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592章 朱慈烺的固執第269章 格殺勿論(1)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215章 滄州血戰(9)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345章 必須冷靜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995章 整合(3)第250章 端倪初現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059章 遼東決戰(1)第809章 前兆第845章 慘敗(3)第839章 開始行動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955章 草原之殤1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560章 變通第168章 血戰(2)第45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705章 放心了第881章 對決(3)第843章 慘敗(1)第623章 行刺第509章 刺激(1)第729章 恩怨第669章 心結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792章 偶遇(3)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197章 化敵爲友?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18章 造勢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22章 青樓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50章 來意不簡單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248章 協調會(2)第238章 夫妻之間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