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爭取官田

(感謝書友624173922的寶貴月票,感謝龍皇堂主的打賞,拜謝了。)

驍騎營還是回到大營去了,有關獎勵的事情,暫時只能是放着了,回到了南京,若是蘇天成繼續去獎勵驍騎營的軍士,性質就發生改變了,你只不過是江寧縣的知縣,去獎勵南京京營的將士,這是什麼行爲啊,居心何在啊。

蘇天成想要做的事情,需要慢慢來,反正秦三德是鎮守太監了,等到局勢稍微緩和一些了,他想好了對策,直接提出來這樣的要求,不過就是七百驍騎營軍士,也不是太大的問題。

近八百匹的戰馬,悉數交給了巡檢司,孫元坤等人,是高興壞了,這一下,足足一千四百多匹戰馬了,裝備一個千戶所,綽綽有餘,可以成立騎兵營了。

朝廷的聖旨,早就下來了,繳獲的匡思明府邸裡面的軍火,巡檢司得到了一半的軍械和全部的彈藥,包括兩千副上好的鎧甲,一千張弓箭,還有無數的鋼刀、長矛,都配備給巡檢司了,可以說,巡檢司的軍械火力,非同一般了。

巡檢司所擁有的軍士,可以成立三個營,一營相當於一個千戶所,按照目前的裝備,可以成立一個騎兵營,一個神機營,一個步卒營。

一切都要等候蘇天成的命令,可訓練是不能夠少的。

蘇天成已經默許了這樣的安排。

孫元坤是總負責人,馬華彪爲副手。

劉實亮負責騎兵營。羅昌負責神機營,劉鐵漢負責步卒營。

鄧輝暫時到府學去讀書。爭取考取功名,沒有安排其他的事情,至於說跟隨劉鐵漢來到江寧縣的兄弟,悉數編進了步卒營。

巡檢司已經在郊外開闢出來一片營地,專門作爲訓練使用的。

這樣的裝備,的確令人眼紅,但也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開支大幅度的增加了。養活軍隊,可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好在巡檢司已經有了五十萬兩的白銀,年內以及開年後的半年時間內,若是沒有什麼大的變故,暫時不需要考慮撥款的事情了。

峨眉山的家眷,陸續到了江寧縣,先期的安置工作。是蘇平陽做的,縣衙收繳了匡思明所有的耕地,秋收之後,極少的佃戶離開了,蘇平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來了一些調整。安排了少數的一些家眷,負責耕種土地,但土地還是遠遠不夠的。

這一次的安置,也消耗了不少的銀兩。

這些銀兩,縣衙不可能出。只能是蘇天成自家掏銀子,好在有繳獲的匡思明的金銀。

蘇平陽稟報之後。蘇天成大體知道了情況。

如今,他必須考慮到,與南京京營之間的協調事宜了,必須要爭取到一萬公頃的官田,這樣,才能夠很好的安置巡檢司軍士的家眷,否則沒有第二個辦法。

已經是九月底,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有些事情,必須要儘快開展了。

比如說水利設施建設的問題。

南方的耕地,收成遠遠強於北方,就說這南直隸的耕地,每畝的產量,接近山西的一倍,可有些通病是完全一樣,水利設施的建設,幾乎沒有進行過,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耕地的收成。

這不是小事情,糧食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今後十幾年的時間裡面,儲存糧食,是最爲重要的任務之一,有了糧食,可以做太多的事情。

蘇天成沒有時間耽誤了,想要和南京京營協商,最好的辦法,是找到秦三德,居中協調,防止京營漫天要價,一定要爭取到一萬公頃的官田。

要是爭取到了這一萬公頃的官田,江寧縣縣衙,就算是很大的土地持有者了,有了兩萬公頃的官田,可以發揮出來巨大的作用了,在如今這個時代,官府掌握資源,纔好辦事情,才能夠辦好很多的事情。

困難總是存在的,南京的局勢有些微妙,唐世濟和秦三德之間的關係,有着敷衍的意思,所以說,在處理這件事情的時候,蘇天成是必須要仔細考慮好的。

他首先去找到了張泰寧。

做事情,還是要從下面開始,張泰寧是守備勳臣,是兩大營的最高將領,得到了他的支持,至少有了最基本的保證了。

第一次去拜訪張泰寧,不管怎麼說,都是要帶着一些禮物去的,張泰寧是英國公張輔的後代,身份是顯赫的,地位也是尊貴的。

思考良久,蘇天成帶着一柄寶劍,這是當初從不沾泥的手裡繳獲的,寶劍還算是不錯,也不能夠算是絕佳的品質,可來歷不同於一般。

張泰寧長得五大三粗的,到底是武官世家出身的,自幼就開始習武,儘管已經是正二品的都指揮使,朝廷授驃騎將軍,依舊沒有放鬆日常的鍛鍊。

“蘇大人是稀客啊,東京大營和西京大營都在江寧縣境內,說起來,蘇大人是父母官啊,來人啊,備下酒宴,一會我與蘇大人,好好痛飲一番。”

“張將軍言重了,下官不敢當啊,今日來找張將軍,是有事情相求的。”

蘇天成的第一感覺,張泰寧是爽快人,典型的軍人作風,和這樣的人交談,不要拐彎抹角,有什麼事情,儘管直接說。

“呵呵,蘇大人恐怕是爲了官田的事情來的吧。”

“張將軍說準了,下官就是爲了官田的事情來的。”

“蘇大人,實不相瞞啊,這件事情,我也不能夠做主啊,官田是朝廷直接劃撥的,雖然屬於兩大營所有,可這些都是兩大營餉銀的一部分,要是給了江寧縣一部分,將士的糧餉就出現問題了,要是軍士不滿意了,沒有誰敢承擔責任啊。”

“下官當然不可能白要的。”

“哦,那蘇大人提出來條件,我們可以一起磋商。”

“還是請張將軍提出來條件,下官思索一番,若是能夠接受,下官心裡就有數了。”

張泰寧看了看蘇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蘇天成想着耕種官田的事情,他是知道一些的,畢竟朝廷裡面的事情,他也是清楚的。

“既然這樣,我就實話實說了,每畝官田,按照慣例,軍營要得到六鬥糧食,這個比例,確實高於民田,但這是朝廷的制度,我也沒有辦法的,蘇大人若是想着耕種官田,我們還是按照規矩來的。”

這早在蘇天成的預料之中,張泰寧肯定會提出來這樣的要求。

每畝官田,上繳六鬥糧食,聽起來比例不是很高,實際情況不是這樣,兩大營的官田,絕大部分都是水田,只能夠種水稻,按照風調雨順的年景計算,每畝水田,能夠收穫2.4石的稻穀,就算是很不錯了,上繳了六鬥,就等於總收入的25%,民田的賦稅,最多不超過10%。這也是官田少有人願意耕種,軍士大量逃亡的原因所在了。

而且,這些年災荒連連,南直隸也不能夠完全例外,因爲水利設施的缺乏,完全靠天吃飯,如果遭遇了災荒,糧食歉收了,更是雪上加霜。

蘇天成有把握,不管遭遇什麼災害,都要最大限度的保證糧食豐收,有關的水利設施建設事宜,已經在他的腦海裡,形成了雛形,能夠爭取到兩大營一萬公頃的耕地,今年在兩萬公頃的耕地上面鋪開水利設施改造,取得了良好效果之後,來年全面推行。

“張將軍,下官的考慮,是有些不同的,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張將軍還是要給予一點鬆動的餘地啊,這官田的賦稅太高了,下官承受不起了,也就無法耕種了。”

“可以理解,蘇大人是什麼意見。”

“下官想着,將收益摺合成爲銀兩來計算,每畝官田,江寧縣出一錢銀子,若是江寧縣耕種一萬公頃的耕地,一共十五萬畝,也就是一萬五千兩銀子,加上兩大營爲維護江寧縣治安所做出來的貢獻,江寧縣每年上繳兩大營兩萬兩銀子。”

張泰寧有些心動了。

南京京營的日子,比起其他地方上的軍營,情況還是稍微好一些的,至少南京戶部能夠保證餉銀的撥付,不至於過多的拖欠,屯田制有些名存實亡的味道了,兩大營從土地上面能夠得到的收入,少了很多,就算是堂堂的京營,照樣有軍士逃亡的情況。

兩萬兩的白銀,不算少了,南直隸的糧價,一直都不高,收購季節,糧食的價格,不足三錢銀子一石,最低甚至只有二錢五釐銀子,依照這個價格計算,每畝官田,一錢銀子,不算很少了。

要求江寧縣按照上繳六鬥糧食的價格,來耕種官田,估計也是談不攏的。

“蘇大人的這個意見,還是不錯的,摺合成爲銀兩,這樣方便了很多,只是在這銀兩數目上面,是不是可以稍微提高一些,我也好對下面的將士解釋啊。”

蘇天成微微笑了一下,他基本清楚了張泰寧的底線了,其實兩萬兩白銀,已經不算少了,兩大營的耕地,已經有不少拋荒的情況存在了,這些拋荒的耕地上面,是沒有任何收入的,江寧縣拿到了這些耕地,總是能夠上繳給兩大營一些銀子的,至於說還多上繳一些白銀,不是不可能商議。

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880章 對決(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98章 燧發槍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700章 提醒第1280章 變化(1)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884章 對決(6)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28章 江湖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56章 出發第481章 準備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74章 海戰(4)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157章 算計第581章 尊嚴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36章 擴軍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44章 想不到第676章 分析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9章 忠告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4章 遼東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4章 在路上(1)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12章 誤判?(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24章 屠殺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118章 硬骨頭(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章 破局第1169章 昏頭了第8章 交易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29章 巡視第195章 問責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14章 在路上(1)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252章 北平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
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880章 對決(2)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1118章 硬骨頭(3)第398章 燧發槍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700章 提醒第1280章 變化(1)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884章 對決(6)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728章 江湖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56章 出發第481章 準備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774章 海戰(4)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1157章 算計第581章 尊嚴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062章 遼東決戰(4)第179章 可惜我不怕(2)第236章 擴軍第815章 登州的佈置第444章 想不到第676章 分析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29章 忠告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1054章 遼東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373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14章 在路上(1)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012章 誤判?(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424章 屠殺第82章 蘇天成的軍事主張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118章 硬骨頭(3)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2章 破局第1169章 昏頭了第8章 交易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873章 單獨的強調(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629章 巡視第195章 問責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14章 在路上(1)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604章 血戰夔州府城(8)第1304章 尊嚴之戰(23)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80章 劉仲基的選擇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1252章 北平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974章 精心的準備第438章 加快步伐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