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授官

崇禎五年三月二十日,卯時。

蘇天成和衆多的進士,站在紫禁城外面,等候禮部官員帶領,進入皇宮。

他已經沒有什麼新鮮的感覺了,如果說第一次是感覺到神秘和榮耀,第二次就是熟悉的過程,至於說第三次第四次,那就是重複以前的過程了。殿試、傳臚大典、禮部教授禮儀等等,進入紫禁城好幾次了,作爲一名穿越人士,心理承受能力,肯定是強於他人的。

蘇天成的主要精力,已經在授官之後的道路上面了。

如果進入了翰林院,尚需要繼續努力,爭取在一年時間之內,外放爲官,如果說直接外放了,那就需要儘快熟悉上下級官吏,營造出來最好的環境,進而施展拳腳。

昨天在鴻臚寺,陳於泰和吳偉業,都認爲自身是進入翰林院了,兩人和自己說話的時候,已經在暗示,進入翰林院之後,相互要加強聯繫的,看來這種拉幫結派的做法,任何的時候,都是存在的。

蘇天成迫切需要,避開這類的情況,所以說,外放的心思,尤爲強烈了。

卯時二刻,禮部官員,帶着衆人,進入了紫禁城,直接來到了太和殿。

這一次沒有那麼多的禮儀了。

衆人依舊是站在文武官員的身後。

辰時,皇上到了太和殿,衆人行三跪九叩的大禮。

“皇上有旨,宣新科狀元陳於泰、榜眼蘇天成、探花吳偉業入殿覲見。。。”

很快有鴻臚寺的官員,帶着仨人出列,朝着太和殿正門走去。

到了門口,錦衣衛引領着三人,進入了大殿,大殿之內,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員,已經站立在裡面了,左首站着的是文官,周延儒在最前面,右首站着的是武官。

能夠進入大殿,直接見到皇上的,也就是殿試頭甲的三人了。

按照規矩來說,能夠參加殿試,都算是天子門生了,但這裡面的區別是很大的。真正的天子門生,也就是頭甲三人,這三人的名次,是皇上御筆欽點的,其餘的二甲和三甲,多是內閣大臣定下來的。

進入大殿,走上前兩米的距離,陳於泰開口了。

“學生陳於泰,領新科進士、同進士,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蘇天成在陳於泰的右邊,吳偉業在陳於泰的左邊,隨着陳於泰的開口,兩人都跟着跪下了,鴻臚寺就是這樣教授的。

三跪九叩的大禮,也做過三次以上了,蘇天成早就麻木了。

“平身。。。”

朱由檢的聲音很是柔和,有着一些磁性,尼瑪的,這樣的聲音,不知道迷倒多少的女人。

起身之後,陳於泰拿出來準備好的詞賦,開始高聲宣讀了。

這份詞賦,是陳於泰獨自完成的,蘇天成和吳偉業都看過,沒有提出來什麼修改的意見,這類的公文,兩人都沒有多大的興趣的。

一刻鐘之後,陳於泰唸完了詞賦,接下來的儀式,就是皇上賜給陳於泰狀元朝服、冠帶,這份榮耀,蘇天成和吳偉業只能夠是看着。

大殿裡面,很是安靜,不知道爲什麼,朱由檢沒有按照程序發話,一邊的太監,手裡捧着冠服,早就在等候了。

“蘇天成,朕令你在大殿之上,作一首詩詞。”

蘇天成頭皮發麻,這是什麼意思啊,怎麼朱由檢不按照禮儀來,要求自己在這裡吟詩,在大殿之上,皇上開口了,就是聖旨,自己必須要照辦的,絕對不能夠違抗聖旨啊。

看見蘇天成有些發呆,一邊的陳於泰,輕輕碰了一下他的胳膊。

蘇天成馬上跪下了。

“學生感受天威,有些失態了,懇請皇上恕罪。”

“呵呵,朕恕你無罪,起來說話,跪着作詩,可不行啊。”

站起身來之後,蘇天成稍微思索了一下,隨即開口了。

“學生作一首《無題》,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張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一邊的吳偉業,臉色有些發紅,要不是在大殿之上,他早就拍手叫好了,特別是最後的一句話,一人獨釣一江秋,顯示出令人嚮往的意境。

大殿之內的文武大臣,竊竊私語,品評這首詩。

這是一首完全寫景色的詩句,應該說,在這裡作這樣的一首詩,是附和氣氛的。

“嗯,不錯,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之內,作出這樣的詩句,有能力啊,朕要求你再做一首詩句,一定要展現抱負的。”

蘇天成的身體微微抖動了一下,在大殿之上,展現抱負,豈不是狂的沒有邊際了,不過朱由檢要求了,自己不遵旨,肯定是不行的。

大殿之內,再次的安靜了,衆人都看着蘇天成。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擡起頭,看着金鑾殿上面的朱由檢,想不到,朱由檢臉上帶着笑容,也正在看着他。

蘇天成此舉,是有些失禮的,但大殿之上,沒有誰說話,短時間之內,要求作出來兩首詩歌,這個難度太大了,若不是蘇天成有着驚覺的才學,萬萬做不到的,特別是需要展現抱負的詩句,深不得淺不得,真的是不好作啊。

“學生遵旨。”

“李杜詩篇萬古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大殿裡面,再也抑制不住安靜了,蘇天成的這首詩句,展現出來了不一般的氣魄,特別是後面的兩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氣魄很大,也是對皇上的頌揚。

“哈哈,好,好,好一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朱由檢居然站起來了,在金鑾殿上面,走動了幾步。

“蘇愛卿文采不凡,朕很是高興啊。”

站在旁邊的王承恩,低聲提醒了一句話,朱由檢才明白過來,今日的儀式,還沒有結束,還有正事要辦的。

很快,陳於泰接受了狀元的朝服和冠帶,不過臉上缺少了高興的神情,雖然說蘇天成作詩,是皇上要求的,可今日的風頭,全部都屬於榜眼了,他這個狀元,成爲陪襯了。

終於到授官的時間了。

周延儒代爲宣旨,陳於泰、蘇天成和吳偉業,再次的跪下了。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

“。。。茲授予陳新甲翰林院修撰。。。”

“。。。茲授予蘇天成南直隸江寧縣知縣。。。”

“。。。茲授予吳偉業翰林院編修。。。”

大殿裡面,再次安靜了,新科榜眼,居然直接外放了,這可是亙古未聞的事情啊。

看向蘇天成的眼神,變得有些奇怪了,新科榜眼,前程遠大,而且在大殿之上,作出來了兩首詩詞,如此的能力,要是留在京城,出將入相,只是時間上的事情,爲什麼要外放啊,京官和地方官的區別是很大的,就算你有着天大的才能,到地方上去了,也會很快被淹沒的。

很多的文武大臣,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不要說諸位的大臣,就是周延儒和溫體仁,也不是很清楚。

他們都對蘇天成拋出橄欖枝,想不到這小子,居然外放了,這豈不是有意躲避嗎,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面說,這小子也是特別的聰明的。

陳於泰萬萬想不到,授官居然是這樣的安排,一時間,他不知道內心是什麼想法了。雖然說江寧縣知縣,是正六品的品秩,但和翰林院七品的編修比較起來,還是有差距的,編修的發展道路,完全不相同的,時刻在皇上的身邊,接觸到的都是內閣大臣,還有六部和都察院的尚書侍郎以及都御使,層次完全不同的,下一步,進入六部,是預料之中的事情,接着外放,甚至能夠成爲一省巡撫了。

至於說回來之後,六部侍郎、尚書、內閣,就是發展的道路。

可想着從江寧縣知縣的位置,奮鬥到巡撫的職位上面,猶如登天,更不用說後面的發展了。

這究竟是爲什麼啊。

ωωω¸ тт kǎn¸ c o

吳偉業的想法,有些偏激,他甚至認爲,這是朝廷裡面,有人嫉妒蘇天成的才學,所以說,蘇天成被外放了。試想一下,能夠進入翰林院,多麼的尊貴啊,而且時刻受到皇上的關注,接觸到內閣大臣,一定能夠大放異彩的。

如今外放了,蘇天成不熟悉地方上的事物,想着建功立業,絕非簡單的事情。

剛纔在大殿,蘇天浩所作的兩首詩歌,再次震撼了吳偉業,他甚至決定,在蘇天成的面前,不要提到詩詞的事情了,今天是什麼場合啊,如此令人壓抑和緊張的地方,蘇天成都能夠從容不迫的作出來絕佳的詩句,這樣的能力,自己拍馬都是趕不上的。

進入大殿的,都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大臣,鬼精鬼精的人物,衆人雖然對這樣的安排,感覺到了吃驚,但絕不會隨意提出來什麼意見的,這是那些給事中的事情。

而蘇天成這樣的安排,引發大家的猜疑和好奇,這是免不了的,有着如此驚豔的才華,沒有進入翰林院,卻直接下放到縣裡去了,從此遠離了朝堂,難道說蘇天成的意向,沒有在仕途上面,今後想着做詩人嗎。

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73章 麻煩事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029章 救贖第1155章 識趣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92章 稱帝(4)第248章 協調會(2)第87章 禮部第176章 升堂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50章 面聖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82章 家信第648章 夜襲(3)第1183章 定局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章 殺良冒功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504章 平衡術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081章 暗戰(2)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75章 海戰(5)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273章 麻煩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33章 準備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764章 開埠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630章 山海關第684章 都會算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080章 暗戰(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46章 夜襲(1)第62章 神秘隊伍(1)
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273章 麻煩事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029章 救贖第1155章 識趣第518章 互市的警報(2)第1192章 稱帝(4)第248章 協調會(2)第87章 禮部第176章 升堂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1037章 表面的統一(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150章 面聖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799章 鄭芝龍的承諾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99章 聖眷難測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182章 家信第648章 夜襲(3)第1183章 定局第626章 薊遼督師府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163章 展現強勢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章 殺良冒功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260章 無法避免第504章 平衡術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081章 暗戰(2)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775章 海戰(5)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41章 如何的抓住機會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273章 麻煩事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133章 準備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764章 開埠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102章 授官風波(1)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630章 山海關第684章 都會算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080章 暗戰(1)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46章 夜襲(1)第62章 神秘隊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