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趁熱打鐵

會議的效果是震撼性的,不僅僅是耕地的事宜,包括各地官府應該如何對待老百姓的事宜,蘇天成在會議上也做出來了明確的要求,到了這個時候,陝西的官吏都明白了,這位巡撫大人,到陝西來了之後,是準備大幹一場了。

甚至有官員,將蘇天成提出來的要求,與流寇提出來的主張進行比較,發現兩者之間,竟然有着一些相似之處,不過這樣的話語,也就是私下裡議論一下,誰都不願意用自己的腦袋,去試一試尚方寶劍,要知道,不按照巡撫大人說的做,丟掉的不僅僅是腦袋,家人恐怕都要跟着吃虧了。

彷彿是一夜之間的變化,陝西的百姓,發現官府和官吏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強行徵收的很多賦稅,悉數都取消了,官府開始落實耕地,對於那些缺少耕地的農戶,劃撥出來一定的耕地,最大的變化,還是官吏態度的變化,以前動輒以流寇罪名扣押百姓、勒索財物的情形,幾乎絕跡了。

興平縣附近的那個小鎮,也就是蘇天成到過的那個小鎮,酒樓的掌櫃和老闆娘,感受是很深刻的,因爲巡撫大人在酒樓裡面吃飯了,更因爲看見巡撫大人嚴懲衙役了,兩人感覺到,這位巡撫大人,與諸多的官吏,有着很大的不同,關鍵是對老百姓的態度很好。

小鎮上面的人市,開始慢慢的萎縮,很多的農戶,家裡缺乏的就是人手,官府發下來了冬小麥的種子,要求大家種下去,而且一些士紳富戶的耕地。也劃撥到農戶的頭上,要求種好,如此的情況下,就是老人和小孩,也能夠幫忙種地了。

農民的認識是很淳樸的,只要種地了。就預示着有糧食了,就有希望了。

最爲關鍵的,官府已經發布了告示,農戶耕種的土地,嚴格按照官府確定的田賦管理,加徵到土地上面的其他賦稅,一律免除。

這可是官府粘貼到四處的告示,是可以相信的。

有些細心的農戶,將告示摘下來。小心的保存,到了來年收割季節,若是官府出爾反爾了,可以拿着這些告示,到巡撫衙門去告狀的,巡撫衙門告不下來,還可以到京城去告狀的。

府州縣官府,同樣感覺到了變化。

在他們眼裡的刁民。開始大幅度的減少了,在分發冬小麥種子的過程中。農戶主動給官吏帶路,按照官吏提出來的要求,相互督促,千萬不能夠吃了小麥種子,以前一些不敢去的村鎮,現在去也沒有什麼問題了。

重要的變化。還是農戶開始到官府告狀了。

以前農戶出現了矛盾糾紛,根本不會找到官府,要麼自己私下裡解決,通過械鬥等方式,要麼是一氣之下加入到流寇隊伍裡面。利用特殊的關係相互報復,至於說官府,老百姓是不相信的,認爲官府根本不會管這些事情,官吏的眼裡看到的就是錢財。

諸多的消息,通過府州縣衙門的文書,以及暗線的情報,源源不斷的集聚到了巡撫衙門,看着這些快速出現的變化,蘇天成是很高興的,當然,出現這些變化,是預料之中的事情,官府本來就是出於強勢的狀態下,只要官府首先做出來改變,百姓是會買賬的。

蘇天成最爲關心的,還是流寇的動向,二十萬流寇虎視眈眈,是他最大的心病,何況流寇有了一個強勢的領導人,李自成的名氣,不用多強調,在改變歷史的過程中,蘇天成肯定是要直接面對的。

暗線送來的情報,令蘇天成有些得意,流寇主要集中在漢中府的沔縣和鳳縣一帶,這一代山大人稀,便於流寇活動,爲了生存,流寇已經開始學習朝廷的做法,實行了屯田制度,依靠着平日裡劫掠的財物,和自身種田得到的收入,維持運轉,因爲官府開始救濟百姓,鼓勵百姓種地,流寇隊伍裡面,已經有大量的軍士逃亡。

江寧營駐紮在漢中府的漢中縣和鳳翔府的鳳翔縣,成爲了犄角,嚴密監視流寇的一舉一動,漢中府緊靠着四川和鞏昌府,依照蘇天成的判斷,陝西的局勢開始逐步穩定之後,流寇一定會想辦法突破的,要麼是直接進入四川,要麼是進入鞏昌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流寇進入四川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這也是蘇天成期盼出現的情況,流寇進入到四川,他暫時不會展開大規模的圍剿,畢竟有鹿善繼帶領的朝廷軍隊,也是要打擊流寇的,利用這樣的時機,蘇天成加緊建設好陝西,最大限度的瓦解流寇的鬥志,最終和鹿善繼一起,徹底剿滅流寇。

也有不好的消息,陳於泰果然寫下了奏摺,內閣已經開始重視這份奏摺了,不少的御史和給事中,準備要進行彈劾了,這是準確的消息,因爲這一切都是孫承宗等人寫信告知的。

蘇天成沒有閒着,同樣給皇上寫下了密摺,將陝西各地出現的變化,悉數都稟告了。

他曾經想着,是不是將陳於泰送回京城去,仔細思索之後,放棄了這個決定,不管怎麼說,有人唱反調不一定是壞事情,陳於泰總是做在明處,比較某些暗地裡放冷箭的官員,強了很多了。

秦王朱存樞、瑞王朱常浩和韓王朱亶火脊一同到巡撫衙門來拜訪,大大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雖說朱存樞就在西安,封地也在這裡,但蘇天成的事情太多,還沒有來得及去拜訪,加之蘇天成提出來皇室宗親可以進入朝廷做事情,在藩王中間,引發了巨大的反響,諸多的藩王,都將蘇天成看做是自家人,更不用說蘇天成的夫人朱審馨是晉王的妹妹。

要說朱存樞、朱常浩和朱覃火脊是很支持蘇天成的,朱審烜和朱由菘兩人,去做工作的事情,幾乎沒有遇見什麼麻煩,三位藩王很爽快的拿出來了白銀,從這個方面來說,蘇天成是需要感謝三人的。

蘇天成親自到巡撫衙門口接三人進府。

“秦王殿下、瑞王殿下、韓王殿下,下官這段時間的事情太多了,沒有來得及去拜訪,還請諸位殿下原諒啊。”

三人之中,朱存樞的資格是最老的,看見蘇天成到門口來迎接了,朱存樞笑着開口了。

“蘇大人萬萬不要這樣客氣,我們都是閒散之人,打擾蘇大人了。”

蘇天成微微一笑,朱存樞這話的意思太明確了,這就是來要官了,希望能夠向朱審烜和朱由菘一樣,進入到朝廷裡面做事情,要說這些藩王也夠可憐的,什麼事情沒有,還要遵守諸多的清規戒律,稍有疏忽,就會被降罪。

進入到二堂,幾人都坐下了。

“下官已經吩咐,備下了酒宴,一會與三位殿下痛飲,不醉不歸啊,下官到陝西來了,得到三位殿下的大力支持,感激不盡啊。”

還是朱存樞開口說話了。

“這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蘇大人不需如此的擡愛。”

“可不能夠這樣說,下官已經將諸位殿下的支持,稟報給皇上了,相信皇上一定是非常高興的。”

朱存樞、朱常浩和朱覃火脊的臉上,都露出來了光彩,這正是他們所期盼的,若是得到了皇上的注意,加上蘇天成的幫助,他們就能夠進入到朝廷做官了。

這裡面,瑞王朱常浩的感慨是最大的,朱審烜在漢中做知府,每日裡忙忙碌碌的,幾乎沒有什麼閒暇的時間,這對於終日無所事事的朱常浩來說,是一種巨大的誘惑,能夠進入朝廷做官,又能夠有事情忙碌,當然是大好事了,可惜他們身在陝西,暫時得不到孫承宗等人的注意。

“感謝蘇大人的擡舉啊,今日我們專門來拜訪蘇大人,是有着一些想法的。”

“秦王殿下請說。”

“這陝西境內,因爲流寇侵襲,遭受重創,特別是商賈,幾乎都離開了,如今蘇大人和江寧營來到了陝西,流寇再也不敢囂張了,我聽瑞王說了,漢中的流寇,很是規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如此的好機遇,是不是考慮發展商貿,蘇大人爲了陝西的發展,殫精竭慮,缺乏銀子不說,還要時刻操心剿滅流寇的事宜,故而我等考慮了,在商貿上做文章。”

“哦,不知道秦王殿下、瑞王殿下和韓王殿下是如何考慮的。”

朱存樞看了看兩人,臉色嚴肅的開口了。

“我們覺得,還是開放邊貿,實行互市最爲妥當。”

屋裡頓時安靜下來了,開放邊貿,實際上就是指開放寧夏前衛、後衛、中衛以及榆林衛所控制的邊關,讓明朝的老百姓和蒙古的百姓可以自由貿易,官府從中抽取賦稅,這的確是巨大的商機,只要開放了,可以賺到很多的銀子,蒙古的百姓,缺乏的日常生活用品太多了,以往都是依靠着劫掠,可江寧營殲滅三萬韃子之後,後金變得謹慎了,不敢輕易入關了,這樣的時候,放開邊關,進行互市,確實是生財之道。

當然,秦王、瑞王和韓王,不會簡單的提出來這樣的建議,他們在邊關貿易上面,一定是有着巨大利益的。

這是很好的辦法,但需要得到朝廷的准許,以往的巡撫,無人敢於考慮這個問題,恐懼還來不及,但蘇天成的情況不同了,因爲有江寧營的支撐。(未完待續。。)

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8章 後續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67章 歸屬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51章 遊歷第210章 廷議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8章 交易第735章 青州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13章 誤判?(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47章 夜襲(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268章 敵情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771章 海戰(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36章 大調整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23章 準備(2)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0章 震動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866章 兩重天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3章 離去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
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8章 後續第1088章 朝廷震動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67章 歸屬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691章 腦殘的審訊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456章 鐵血江寧營(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51章 遊歷第210章 廷議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96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1)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8章 交易第735章 青州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1013章 誤判?(2)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654章 朝廷的焦慮第647章 夜襲(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268章 敵情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970章 非凡一戰(4)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09章 再次見到郡主第1158章 慘烈的內訌(1)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771章 海戰(1)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136章 大調整第302章 江寧縣的調整第823章 準備(2)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948章 征伐的安排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807章 重大決定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60章 震動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866章 兩重天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13章 離去第1230章 善後事宜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1039章 漢奸的下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