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萬國來朝(1)

大晉十五年正月初八。

清晨,蘇天成醒來的時候,一縷陽光從窗戶鑽進來了,屋子裡很是明亮。

今日是早朝的日子,也是新年第一天上班的時間,上朝的時間早就改爲了辰時,以前卯時就上朝的規矩被廢除了,參與早朝的人也沒有那麼多了,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的主要官員,都察院的左右都御使,六部尚書、左右侍郎,若是有需要,六寺九卿的負責人也會參與,但這種情況都不多見了,每個部門的職責是明確的。

新年的第一個早朝,參與的官員多一些,這是一種形式,也是固定下來的程序。

朱審馨早就起身了,準備好了一應洗漱的用具。

皇宮之內的巨大改變,對於官吏和百姓的震撼是巨大的。

這麼多年過去,皇上一直都沒有迎娶女人,皇宮裡面就是皇后娘娘和皇貴妃,太子殿下早就迎娶了,不過身邊也就是四個女人,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很多的太監病故了,皇宮裡面的人逐漸減少了,因爲大晉朝廷的嚴格規定,民間不可能繼續出現被閹割之人,太監逐漸要成爲歷史了,估計皇宮裡面的太監全部都老去之後,大晉就不存在有太監了。

宮女的人數急劇減少,按照皇上的說法,衣食住行都是自己操心,而且家庭生活有着很多隱秘的地方,不需要外人看見,更不需要外人服侍,自己做就是了,再說宮女在皇宮時間長了,耽誤了青春,也耽誤了成家的時間,整日在皇宮裡面。怎麼可能見到如意郎君。

上行下效,皇上都是如此,其餘的文武大臣絕不敢放肆。在個人的享樂方面是嚴格控制的,而且在皇上的提議之下。朝廷通過了有關厲行節約的規定,所有人都是要遵守的。

民間更是不用說了,節約成爲了習慣,奢侈浪費是遭遇鄙視的。

至於說大晉的富裕,不是用簡單的言語可以表述出來的,好多的藩屬國,都懇請成爲大晉朝廷治下的府州縣。可惜皇上不允許,至於說西域的諸多金髮碧眼的蠻夷,無數人來到了大晉,或者在京城。或者在山東,或者在浙江廣東等地,自此定居下來,成爲了大晉的子民,這樣一股移民的熱潮。持續接近十年的時間了。

變化最大的就是日本了,日本統治者一直都認爲漢唐宋代表了標準的儒家文化,至於說後來的明朝,都是有着很大區別的,甚至有一些日本人認爲。日本纔是真正代表了儒家文化,可隨着大晉朝廷的富裕和強盛,以及儒家文化的廣泛傳播,無數優秀的日本青年,漂洋過海,來到大晉,好多進入大晉朝廷做官,更有人打小就生活在大晉,進入學堂,參加科舉考試,從頭至尾基本都是大晉的人了。

從大晉七年開始,全面統一的大晉王朝,迎來了諸多的朝拜者。

在剿滅了後金韃子之後,大晉朝廷全面轉入到經濟建設之中。

軍隊的建設當然不能夠放鬆,江寧營總兵力維持在五十萬人,其中專業的軍官和軍士維持在十萬人左右,其餘的軍士全部都實行招募制度,十八歲至三十歲的男子,都在服兵役的行列,入伍之後服兵役五年時間,服兵役期間,軍隊發放的有補助,足夠養活家人。

京城的禁軍總人數依舊是兩萬人,但是非常的精銳,尋常人根本不要想着有機會進入,禁軍的待遇高於江寧營,江寧營的將士每年都要進行大比武,特別優秀的軍士,有機會在培訓之後,進入到禁軍的行列。

軍隊和軍人的地位空前提高,這主要是因爲軍隊和軍人在朝廷之中的地位完全不一樣了,儘管朝廷採取的是兵役制,但因爲軍隊的人數太少,每年有大量的年輕人想着進入到軍隊之中,想要真正的成爲軍人,難度是不小的。

有了軍人的身份,表現優異,可以通過軍隊內部的考試,直接進入朝廷,到朝廷或者地方上出任官員,這就更進一步的凸顯出來軍人的優勢了。

不過朝廷的規定依舊嚴格,那就是軍隊處於皇上的絕對控制之下,服從都督府和兵部的命令,不準干預地方上的事宜,除非是遇見特殊情況,至於說地方上的治安事宜,一律由巡檢司負責,包括地方官府。

京城之內的禁軍,主要負責保衛皇宮的安全,京城的治安也是由五城兵馬司直接負責,兵馬司由應天府衙直接管轄,和地方的巡檢司一樣,不屬於軍隊的序列。

變化最大的還是學堂。

隨着經濟的發展,朝廷對教育方面的投入越來越大,譬如說京城之內,專門用於基礎方面教育的學堂,超過二十所了,一般省府所在地,學堂悉數都超過十所,府衙所在地根據人數的多少,南方人多的地方,也可肯超過十所學堂,縣衙一般都有五所以上的學堂,一些特別偏遠的地方,人口不多的,譬如說草原地帶,學堂數目明顯少一些,可能只有一所到兩所的規模。

學堂越來越多,讀書人也就越來越多了,因爲科舉考試的公正,加之就是從事商賈等活動,也需要一定的知識,老百姓越來越重視孩子讀書的事宜了,不管家境的好壞,孩子都是必須要進入到學堂讀書的。

學費都是官府承擔,這也促使了更多的孩子進入到學堂讀書。

當然,在女孩子讀書方面,還是有着一些差距,官府正在努力,爭取讓更多的女孩子進入到學堂裡面去讀書。

地方上變化最大的是松江府。

松江府被大晉朝廷確定爲另外一個港口之後,發展非常的迅猛,嚴格說,松江府的港口規模,是超過了登州的港口規模的,港口的發展,對於地方上經濟的帶動是非常大的。松江府迅速成爲了商賈集聚的中心地點,不要西域的人也進入到這裡生活,朝廷經過討論之後。專門將松江府的地方劃出來,成爲了專門的商貿中心地帶。

其次就是廣東和福建。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也成爲了僅次於松江府、登州府等地的商貿交易中心。

這些地方商貿的巨大發展,帶動了周圍地方,隨着大型作坊的不斷增加,老百姓的選擇越來越多了,農閒之時總是有事情做,有些農民慢慢開始脫離耕種土地的事宜。他們在作坊裡面做事情,賺到的錢足夠養家餬口了。

軍工和科技的發展,也是令人矚目的,朝廷每年投入大量的錢財。專門從事軍工的研發與科技的發展,這方面就連蘇天成都沒有想到,因爲大型作坊的增加,因爲市場的需要,雛形的蒸汽機居然在大晉出現了。蒸汽機出現之後,迅速就得到了朝廷的關注,開始加大力度研究,如何實施改進了。

工業化的浪潮,必將隨着蒸汽機的出現。步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遺憾當然存在,蘇天成看的非常清楚。

隨着經濟的發展,封建社會的固定格局正在慢慢被動搖,隨着這種動搖的加劇,皇權必定要受到波及,這本來是社會進步的現象,蘇天成是清楚的,也是支持的,但商業資本的迅速壯大,不一定是特別好的事情,這是必須要控制的,一旦形成了商業寡頭,必然會左右政治,一切都是爲了商業利益服務,這樣的情況,對於大晉今後的發展,肯定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資本運作纔剛剛開始冒頭,但力量巨大,足以影響到一切。

最爲大晉的皇帝,蘇天成密切注視這一切,至於說該如何的面對和預防這一切,有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人,蘇天成不會關心那麼多。

世界永遠是進步的,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就算大晉朝廷快速發展,或許幾十年,或許百年之後,也是會遭遇到太多變化的,以前的蘇天成內心充滿的激情,可現在的他冷靜下來了,認爲干預的因素還是少一些,儘量遵循發展的規律。

朝着皇極殿走去的時候,朱審烜已經等候在乾清宮外面了。

一般的早朝都是在乾清宮,但新年之後的第一個早朝,一般都是安排在皇極殿的。

朱審烜的年紀大了,出現了白頭髮,但精神非常好,十多年掌控權力,他已經和以前大不一樣了,自身的威嚴顯露無疑,曾經有一段時間,朱審烜非常的擔心,功高震主可不是什麼好事情,不過皇上從來都沒有這樣的想法,對他的要求也是非常明確的,按照規矩辦事情就行,不要壞了規矩,功高震主這樣的想法不要有。

十多年時間過去了,朱審烜對自身和家人的要求還算是不錯的,但要說完全沒有照顧,那也不可能,畢竟他的妹妹是皇后,他的親侄子是太子殿下。

“老朱,看上去身體不錯啊,又是一年開始了,一年之計在於春,你可要好好忙碌一下了。”

“皇上,這是臣的職責,這錄取官員的考生今年要進行了,臣還在擔心啊,朝廷和地方上的官員總是不夠用,皇上也該鬆一鬆了,都這麼多年過去了,官員的編制也沒有增加什麼啊。”

“今年是應該增加一些了,重點在於戶部,商貿這一塊,要加大管轄的力度了,還有對外一塊,常駐外面的使臣,到五年時間了,也該要調整一下了。”

(收官階段了,感謝諸位讀者大大的支持,新書《鐵血兵戈》已經開始上傳,懇請得到讀者大大的支持,點擊、收藏、推薦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會吸取本書的很多教訓,也希望能夠寫的更好,但讀者大大的認可纔是決定性的,期盼繼續得到支持,拜謝了。)

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883章 對決(5)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015章 誤判?(4)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7章 窮則思變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252章 北平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083章 廷辯(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317章 大比武(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866章 兩重天第704章 隱患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23章 行刺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83章 對決(5)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57章 遇匪第317章 大比武(2)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73章 歹毒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68章 碰撞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034章 聖旨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52章 大度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
第622章 廟會戲班子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883章 對決(5)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1015章 誤判?(4)第932章 厲害的分析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80章 迅雷動作(5)第382章 不一般的膽量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7章 窮則思變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252章 北平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906章 皇太極的誓言(1)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1083章 廷辯(1)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317章 大比武(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866章 兩重天第704章 隱患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623章 行刺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883章 對決(5)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848章 穩如磐石(1)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57章 遇匪第317章 大比武(2)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892章 范文程的自我救贖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1173章 歹毒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1218章 滄州血戰(12)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368章 碰撞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263章 祭天祭地儀式(3)第1034章 聖旨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52章 大度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