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重要會議

(感謝飢餓的山獅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john01b的打賞,謝謝了。)

這是一次規模很大的會議,大的令祖大壽、吳三桂等人猝不及防。

按說這樣的會議,應該是在薊遼督師府召開的,包括駐守在大同、榆林、寧夏、登州、萊州等地的總兵官,都是要趕赴到寧遠城的,但這樣的重大會議,卻在山海關召開了。

參加會議的人,品秩都在三品以上,每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有着不一般的經歷的,主持會議的當然是薊遼督師蘇天成。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朝廷派出了兵部尚書楊嗣昌參加會議。

這就令人注意了。這樣的情況,只能夠說明,蘇天成決定召開這次會議,以及準備做出來的決定,已經奏報皇上,得到了皇上的許可了。

會議在山海關城內的總兵府舉行,參加會議的人員有五十餘人。

這些人,統領的軍士,接近六十萬了,佔到大明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了,當然了,這裡指的是兵部統計的數據,實際上,各地的衛所,好多都是名存實亡,大明真正能夠有作用的軍隊,或者說有一定戰鬥力的軍隊,絕不會超過百萬,但關寧錦防線以及大同、榆林、寧夏、登州、萊州等人的兵力,實實在在,就是六十萬左右。

所以說,這一次的會議,肯定是要引發朝廷的關注的。

崇禎十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山海關城戒備森嚴,包括城外,都駐守了不少的軍士,會議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必須要保密,若是有人泄露了消息,受到的責罰,不僅僅是丟官罷爵那麼簡單的。

各地的總兵官,早就趕到山海關了。

作爲主人家。吳三桂是非常忙碌的,連續幾天,都是在安排食宿,雖說蘇天成的要求不高,但大家總是要吃飽的,再說了,參加會議的軍官。都是一方大員,若是在接待上面出現了問題,那就太不划算了。

辰時,蘇天成和楊嗣昌、洪承疇、秦三德、徐爾一等人進入了會議室。

所有參加會議的軍官,早就到了會議室,等候在這裡了。

會議室的擺佈。有些奇特,沒有專門的主席臺,也不是圓桌的形式,會議室的中間,擺着一個巨大的沙盤,正面的牆上,掛着好幾副的地圖。標明的是整個遼東的局勢,包括被後金佔領的旅順、遼陽府、瀋陽等地方,都在地圖上面,這些地方,以前都是明朝統治的地方。

沙盤四周,空出來了很大的地方,牆上掛着地圖的一面,也空出來了。

椅子的擺放。是靠在沙盤周圍的,每把椅子上面,有寫着個人名字的紙條,對號入座。

蘇天成等人進來之後,所有人都站起來了。

蘇天成請楊嗣昌走前面,畢竟楊嗣昌是代表皇上和朝廷的,楊嗣昌沒有同意。和蘇天成並肩走進了會議室。

“諸位同仁,今日召開這次的會議,非常重要,皇上特意派楊大人來指導。諸位對楊大人都是很熟悉的,本官就不多介紹了,其餘的官員,大家相互都認識了,不必介紹了,楊大人蔘加這次的會議,足以表明皇上的重視。”

“此次的會議,主要討論今年年內遼東以及大同、寧夏、登州、萊州以及天津等地,要做一些什麼事情,必須要做好什麼事情,本官思索了良久,拿出了奏摺,奏請皇上同意,才召開此次會議的,會議召開之前,本官有一個要求,再次提出來。”

“今日開會所議一切,均屬於絕密的範疇,絕對不能夠泄露出去,諸位上不可告知父母,下不可告知妻兒,若是今日會議商討之事,泄露出去了,督師府一定會追查到底,本官先小人後君子,明確告訴諸位,消息泄露,將以謀反罪名處置。”

蘇天成說完這些,屋裡非常的安靜,誰都沒有說話。

進入會議室的時候,衆人就知道不尋常,裡三層外三層,守護的異常嚴密,進入會議室,不準攜帶任何的武器,更不準攜帶紙筆墨硯。

“楊大人,請先說幾句。”

楊嗣昌點點頭,站起來了。

“皇上囑託,我不得不說幾句話啊,諸位都是清楚的,皇上予以蘇大人重任,全權負責薊遼事宜,本官到山海關來之前,皇上再次強調,遼東以及邊關的一切事宜,均已蘇大人所定爲準,若是有人膽敢違反,蘇大人可以臨濟決斷,先斬後奏。”

“蘇大人的英明睿智,我不想多說了,江寧營建立的赫赫戰功,諸位都是清清楚楚,無需贅述,而今,遼東已經成爲我大明最大的憂患,後金時刻覬覦,朝廷不得安寧,此種情形,持續時間二十多年了,不能夠繼續下去了。”

“蘇大人出任薊遼督師,就是要徹底解決遼東以及邊關存在的諸多問題的,諸位一定要服從指揮,行動一致,若是有人陽奉陰違,遭遇處置,可不要說我沒有提前打招呼啊,如今遼東和邊關一切事物,皆以蘇大人之決策爲準,兵部都不能夠擅加干涉,故本官以爲,以前諸位相互之間有什麼過節,一筆揭過,今後必須團結一心,服從大局。。。”

楊嗣昌說完之後,蘇天成沒有客氣,再次站起來了,要求徐爾一代表督師府,開始分析目前的局勢。

這一次的分析局勢,與以往不同,徐爾一首先分析了遼東和邊關的局勢,明確指出,除開寧夏、榆林等地的情況,還算是滿意,大同、登州、萊州、天津以及遼東各地,情況都不是很好,當然,形成目前這個情況,有特殊的原因,但各級的軍官,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軍官害怕與後金韃子野戰,軍士更是畏懼,導致這一地區的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好多的百姓,被劫掠到後金,親人離散,飽受折磨。

這種情況,必須要發生改變,督師府不要求馬上改變,但三年之內,必須出現根本性的改變,否則會直接追究駐地總兵官以上官員的責任。

保家衛國是軍隊的首要職責,不管對手如何的強大,自身首先要有自信。

徐爾一的發言持續了一個時辰,期間他用手指着沙盤或者地圖,做出來了很多具體的分析,大家沒有坐在原地,而是圍在了沙盤的周圍,或者擡頭看着地圖,頻頻點頭。

徐爾一的發言,其實就是在佈置任務,只不過這個任務,過於的艱鉅,三年時間,如果能夠做好,就很不錯了。想想看,二十多年累積下來的局面,想要在三年時間解決,肯定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了。

接下來的一件事情,令所有人感覺到了真正的嚴厲。

洪承疇代表督師府,提出來詳查軍士人數的要求,凡是薊遼督師府管轄的軍隊,在一個月之內,重新上報軍士數目,是準確的數目,如今的六十萬左右的軍士,是不是非常精確,誰也不敢保證,一個月之後,督師府拿到了準確數字之後,會馬上進行覈實,凡是有虛報軍士人數的地方,不管是什麼原因,總兵官一律就地免職,接着追究責任。

洪承疇毫不客氣的指出來,既然是邊關的將士,首先就要杜絕很多腐敗的情況,身正才能夠帶出來好兵,下面的軍士,都是看着軍官的,如果軍官享受了特權,做出來一些令人不齒的事情,就不要奢求軍士會賣命打戰,當然,如果有人覺得,這樣做受不了,可以馬上申請,調離邊關,督師府一定會想辦法成全,但不提出調離的申請,就要按照督師府的要求做事情。

蘇天成最後講話。

他的講話,重點強調了一個方面,就是服從的問題,軍令如山倒,在邊關這樣的地方,如果說各自爲戰,不能夠有效的協作,最終就是一盤散沙,對手後金八旗軍,戰鬥力是不用質疑的,毫不客氣的說,大明的軍隊,無論是在戰術方面,還是個人能力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目前的情況下,彌補這種差距,就在於相互的協作,一旦某一個地方出現了危險,大家都要去支援。

走到沙盤前面之後,蘇天成一一提出來具體要求。

以寧夏和錦州兩個點作爲標尺,若是寧夏的援軍,要趕到錦州,四天時間,必須趕到,否則領軍的軍官和總兵官,一律問罪,其餘地方,以三天、兩天和一天時間爲限,當然,這種調動,必須是督師府發出來的命令。

蘇天成也提到了軍餉的問題,這是衆人最爲關心的問題,歷來的督師、總督以及遼東經略、遼東巡撫,都沒有能夠很好的解決,蘇天成保證,按照目前的軍餉要求,在明確軍士總數之後,支付到位,要求馬兒跑得好,就要馬兒吃好草。

當然,蘇天成也留下了一個尾巴,那就是軍餉的調整,還是在督師府的控制之下,至於說如何的調整,督師府會有相應的解釋和方案。

會議的過程中,所有人都很是安靜,其實這是一個收心會,或者說是蘇天成上任之後,提出來要求、規範行爲的會議,還有一些方面,他暫時沒有提出來,譬如說軍民關係等問題,這些事情,目前提出來,不合適,下面也做不到,還不如暫時不提,等到軍隊進行裁撤之後,再來提出要求。

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2章 會試第167章 血戰(1)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56章 下狠手(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883章 對決(5)第160章 剿匪(2)第75章 小王爺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398章 燧發槍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01章 帝心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72章 海戰(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192章 稱帝(4)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48章 夜襲(3)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17章 大比武(2)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13章 誤判?(2)第118章 秦淮河(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646章 夜襲(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406章 募捐(2)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12章 失意人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14章 誤判?(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78章 補償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15章 朝貢第843章 慘敗(1)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
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92章 會試第167章 血戰(1)第404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3)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942章 當斷則斷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1049章 無所畏懼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040章 漢奸的下場(2)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56章 下狠手(1)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883章 對決(5)第160章 剿匪(2)第75章 小王爺第1202章 不可能的事情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398章 燧發槍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101章 帝心第1204章 利益爲重第1290章 尊嚴之戰(9)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772章 海戰(2)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266章 焦慮的皇太極第746章 引起震動的聖旨(1)第1192章 稱帝(4)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648章 夜襲(3)第1175章 內訌的代價(1)第317章 大比武(2)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1013章 誤判?(2)第118章 秦淮河(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1113章 相關的安排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646章 夜襲(1)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1307章 萬國來朝(2)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406章 募捐(2)第1294章 尊嚴之戰(13)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912章 失意人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014章 誤判?(3)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78章 補償第692章 水落石出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915章 朝貢第843章 慘敗(1)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