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0章 滄州血戰(4)

(感謝ha1846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陳新甲到河間府去指揮戰鬥了,朝廷絕大部分的事情都壓到周延儒的身上了,換做以前,獲得這樣的機會,周延儒是非常高興的,可如今他沒有一絲興奮的意思了,面臨的局勢如此之複雜,以至於做任何的一個決定,都要考慮到今後的結果了。

河南被江寧營進攻的消息,早就有奏摺到朝廷了,一直到洛陽和開封都被佔領之後,周延儒忍不住了,前幾次的稟報,皇上沒有任何的態度,可現在皇上依舊沒有態度,他這個內閣首輔,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了。

皇上之所以沒有理睬,而且還要求這樣的消息,暫時不要讓陳新甲知曉,這裡面是有原因的,明軍與滿八旗聯合作戰,在北直隸河間府一帶與江寧營展開決戰,不能夠受到其他消息的干擾,這樣就不利於陳新甲做出來諸多的戰役部署了,若是能夠在河間府打敗蘇天成,甚至是斬殺蘇天成,一切的問題都解決了。

但內閣不是這樣的看法,整個的戰役是一盤棋,壓在內閣大學士內心的石頭是,萬一河間府的作戰也失利了,北方的山西、陝西、河南等地也丟失了,豈不是滿盤皆輸了,到那個時候,恐怕一切都無法挽回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畢竟沒有誰願意承擔讓朝廷覆滅的責任,這可是要寫進史書的,萬世都遭遇到讀書人的唾罵。

周延儒甚至想到了,若是不能夠牽扯到陳新甲那邊,是否調集部分遼東邊軍,抵抗江寧營的進攻,畢竟河南、陝西和山西等地,沒有像樣的軍隊了。

在養心殿,周延儒直言不諱的說出來了自身的擔心。幾乎沒有什麼保留。

朱由檢也沒有預料到,河南全省這麼快就被盧象升率領的江寧營拿下來了,若是繼續不理睬,說不定盧象升有可能率領江寧營軍士,直接進攻京城,而朝廷的大軍,與滿八旗聯合。正在河間府一帶作戰,不可能抽調回來馳援,能夠救援京城的,也就是遼東邊軍了。

在對待遼東邊軍的態度上面,朱由檢的思考是有一些不同的,隨着形勢的發展。朝廷所能夠依賴的軍隊,也就是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軍隊是調不動的,儘管朝廷有聖旨和敕書了,可兩個部落的首領都是直接推脫的,理由很是簡單,草原必須要穩定。若是兩個部落抽調大軍了,草原必將陷入到混亂之中,到時候草原部落的軍隊,可以直接進入關內劫掠了。

南方被蘇天成悉數佔據,成立了大晉王朝,這就預示着朝廷的賦稅大幅度的降低了,若是不能夠儘快的結束這種局面,開年之後。遼東邊軍和大同邊軍也就無法維持了,沒有了軍餉,軍隊的譁變是很正常的情況。

這些情況,朱由檢都想到了,他希望陳新甲能夠帶領聯軍,一舉擊潰江寧營和蘇天成,徹底改變目前的局面。故而他咬緊牙關,不管遭遇到什麼事情,都不去麻煩陳新甲。

可陳新甲的奏摺,令朱由檢坐不住了。進入北直隸的江寧營軍士,同樣是兵分兩路,一路準備攻打天津,按照目前的態勢來說,拿下天津是沒有多大問題的,這就出現了巨大危險了,若是進攻河南與天津的江寧營軍士,聯合起來直接進攻京城了,在河間府作戰的陳新甲,就不可能不受到影響了,何況周延儒說的非常清楚了,若是不做出來具體應對的策略,萬一河間府的作戰,被迫受到影響,大局就不好穩定了。

周延儒說的很是委婉,其實意思是非常明確的,那就是到時候大明朝廷可能就是剩下京城一部分地方,還有遼東的關寧錦防線了,到了那個時候,蘇天成就是不直接進攻京城,朝廷也要崩潰了,根本就無法維持了。

朱由檢整整思索了一天的時間,最終做出來了決定,將河南的情況,傳達給陳新甲,至少讓陳新甲有思想準備,畢竟陳新甲率領的是三十萬的聯軍。

陳新甲接到朝廷敕書的時候,還正在對作戰部署進行深入的細化,幾天時間以來,他與王道直和多爾袞都有不少的交流,只不過這種交流,不一定需要雙方見面,斥候偵查的消息,江寧營已經到半壁店了,距離滄州不足一百里地,大戰馬上就要開始了。

偏偏在這個時候,陳新甲接到了朝廷的敕書,這令他的後背開始冒汗了。

孫傳庭率領的江寧營軍士,已經佔領了大沽口,開始朝着天津三衛發動進攻了,天津來的求救摺子,有好幾封了,陳新甲很清楚,依照天津三衛的力量,是絕對打不過江寧營的,天津恐怕是保不住的,依照他的思考,準備迅速調集駐紮在高陽的十萬大軍,增援天津,可這個決定一樣是很難下的,駐紮在高陽的十萬大軍,以前都是衛所的軍隊,戰鬥力的確不行,可謂是烏合之衆,說起來有十萬人,好像挺嚇人的,可這支軍隊,戰鬥力不行,破壞力倒是不錯,駐紮在高陽的時間不長,當地官府已經是怨聲載道了。

天津是絕對不能夠丟失的,否則滄州的戰鬥就變得很是危險了,聯軍很有可能遭遇到前後夾擊,首尾不能兼顧,導致戰役出現重大變故了。

想不到的是,盧象升率領的江寧營軍士,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洛陽和開封,這標誌着河南省也保不住了,若是下一步盧象升帶領江寧營繼續佔領了山西,朝廷所佔據的地方,就只剩下北直隸一地了。

最危險的情況,就是盧象升在佔領了河南省之後,率領大軍直接進入北直隸作戰,甚至是直接進攻京城。

思考再三之後,陳新甲終於做出來了決定。

麾下的三十大軍,其中十萬大同邊軍和五萬滿八旗軍士,在滄州迎戰江寧營,其餘十五萬大軍,趕赴天津增援,目的就是抵抗江寧營的進攻,無論如何都要保住天津,這十五萬大軍,以其中的五萬大同邊軍爲主,至於說北直隸其餘的地方,暫時不要去管了,也沒有辦法去管了。

已經攻佔了河南省的江寧營軍士,陳新甲沒有能力去應對了,他直接給朝廷寫了奏摺,建議朝廷調集部分的遼東邊軍,同時武裝好京營,畢竟京營還有五萬多軍士,足夠保護京城以及周邊的地方了。

部署終於開始出現鬆動了。

陳新甲的部署,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但他能夠直接指揮的,也就是參與到滄州之戰中的軍士,人數只有十五萬人了,應該說這和之前的區別不是太大,無非是十萬的預備隊,變成了五萬,至於駐紮在高陽的十萬大軍,陳新甲根本沒有做太多的指望,這十萬人錦上添花還差不多,雪中送炭是不可能的。

可惜陳新甲還是忽略了一個方面的因素,那就是人數上面的優勢,他預計到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軍士,肯定不足十萬人,若是手中掌握有三十萬的大軍,那麼人數的比對上面,至少是三比一的比例,這是巨大的優勢,從某種程度上面來說,幾乎可以決定戰爭的勝敗了,可如今減少了一半,用十五萬人對陣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軍士,最多也就是二比一的優勢了,這就不可能是決定性的優勢了。

此外陳新甲還有一個重大的失誤,那就是如何對待天津的作戰,陳新甲不相信駐紮在高陽的十萬大軍,所以要求十五萬大軍增援天津的時候,重點是守住天津的城池,而不是考慮到直接進攻,這也是陳新甲的無奈。

陳新甲不可能同時指揮兩場大型的戰鬥,若是在滄州和天津同時展開大戰了,不管是軍隊的擺佈方面,還是從指揮層面來說,都是來不及應對的,陳新甲的主要精力,只有可能放在滄州,指揮聯軍同江寧營軍士展開殊死的搏殺。

這些具體的情況出現,陳新甲沒有辦法避免。

在下達命令之前,陳新甲與王道直密議了,兩人的意見是統一的,三十萬大軍主要負責是應對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軍士,至於說盧象升率領的江寧營軍士,暫時不要理睬,讓朝廷去應對,他們覺得,這有可能就是蘇天成做出來的安排,目的就是爲了能夠分散這邊的力量,從而採取各個突破的方式,從目前的情況來說,遼東邊軍是可以少量調集的,因爲明軍與後金韃子正在聯合作戰,遼東暫時不會出現什麼危險。

有關作戰部署的調整,陳新甲與王道直商議之後,暫時沒有稟報朝廷,這是絕密的情報,誰知道稟報朝廷之後,消息會不會泄露出去,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管朝廷是什麼意見,或者是有什麼安排,陳新甲輕易是不會遵從的,戰役是不是能夠取得勝利,責任是非常明確的,萬一戰鬥出現了失誤,他陳新甲還是承擔主要的責任。

從這個方面來說,陳新甲感覺到自身的責任更加的重大了,若是戰鬥真的出現失利了,他是沒有其他的出路的。

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53章 吳三桂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648章 夜襲(3)第846章 慘敗(4)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767章 波動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23章 唐海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15章 朝貢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684章 都會算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866章 兩重天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420章 頭疼第498章 內訌(3)第248章 協調會(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7章 授官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38章 變故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775章 海戰(5)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483章 抉擇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413章 羣英會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5章 在路上(2)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
第151章 大大的眼藥水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53章 吳三桂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648章 夜襲(3)第846章 慘敗(4)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608章 盛況空前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767章 波動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964章 草原之殤10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805章 皇太極的重視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861章 皇太極的感悟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23章 唐海泰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15章 朝貢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684章 都會算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367章 微服私訪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866章 兩重天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420章 頭疼第498章 內訌(3)第248章 協調會(2)第666章 重要解釋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107章 授官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1238章 變故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775章 海戰(5)第572章 突然的變故第483章 抉擇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137章 目標是銀子第413章 羣英會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15章 在路上(2)第44章 蘇俊的忠心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185章 巡按御史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1249章 遲來的部署(1)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