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口服心服(3)

蘇天成做出來的這一切安排,是煞費苦心的,他很清楚,依靠着大明整個開海禁帶來的收入,維持登州、萊州、青州以及復州、宣州和蓋州等地,是綽綽有餘的,很多的事情,都是可以放心大膽做的,有銀子了,還有什麼爲難的,而且蘇天成所奉行的,有高薪養廉的味道,大明各級的官吏,收入太低了,要是奉公守法,根本就不能夠過上風風光光的日子,有些家庭情況特殊的官吏,恐怕還要操心憂愁吃穿的問題,你要求官員餓着肚子去做事情,那恐怕有些問題,人家就要想方設法的貪污腐敗了。

至於說今後有可能統領這個的大明王朝,依靠什麼來維持,或者說依靠什麼讓大明的老百姓都過上好日子,那是下一步的事情,蘇天成不遺餘力的發展水師,早就有所準備了。

登州等地的情形,肯定會讓楊嗣昌等人目瞪口呆的,看見如此繁華的景象,曾經身爲內閣首輔的楊嗣昌,肯定是有着太多感慨的,徐爾一和鹿善繼等人,也不可能無動於衷。

當然,憑着這些,還不一定能夠讓楊嗣昌等人轉變認識,心甘情願的跟着他蘇天成做事情,人家幾十年的受教育過程,積累了太多的認識,想要轉變過來,需要時間。

督師府廂房,蘇天成、朱審烜、楊嗣昌、徐爾一和鹿善繼五個人在裡面。

廂房裡面的氣氛有一些凝重,或許明白這次交談的重要性,楊嗣昌等人都很是嚴肅的,既然在這裡交談,有很多的事情。不需要藏着掖着了,朝廷裡面的情況,大傢伙都是清楚的,繼續拐彎抹角沒有必要了。

首先開口的不是楊嗣昌,而是徐爾一。

“蘇大人。這些日子,看到了各處的情景,我的感觸是非常深刻的,楊大人和鹿大人也是深有體會的,朝廷裡面存在的事情,我不想多說。我能夠說的是,就算是我們這些老骨頭,也遠遠比不上蘇大人的能力,若是蘇大人能夠成爲朝廷的內閣首輔,相信是另外的一種局面了,我大明必定富足。百姓能夠過上好日子。”

蘇天成的臉上沒有什麼表情,看來徐爾一剛開始說話,就定下了調子,這是蘇天成所不願意看見的調子。

“登州、萊州和青州的情況,放眼大明各地,還沒有哪個地方能夠做到,我很感觸的一件事情。就是蘇大人說到的,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甘薯的話語,若是朝廷的所有官吏,都能夠有這樣的認識,我大明何嘗會有流寇作亂,何嘗會面臨後金韃子的造反啊。”

“我不知道蘇大人是怎麼想的,是不是準備與朝廷爲敵,若是有這等的選擇,我感覺到可惜,不錯。登州、萊州和宣州等地,異常的富庶,可這不是與朝廷爲敵的理由,若是蘇大人願意,我等願意鼓動諸多的朝廷官吏。到這裡來看看,讓他們明白蘇大人的能力,讓朝廷改變認識。。。”

蘇天成面無表情,感覺到徐爾一爲什麼會如此的單純,楊嗣昌感覺到徐爾一的話語,說的不對勁了,緊接着開口了。

“蘇大人,徐大人的意思,還是想着讓皇上改變初衷,只是這裡面的難度很大,這些日子,我也在思考,爲什麼會出現如此的情形,恐怕還是要想到妥當的解決之道啊。”

鹿善繼不會說什麼,至少在蘇天成開口之前。

蘇天成看了看衆人,慢慢開口了。

“皇上和朝廷已經將蘇某人視爲叛逆了,後金韃子在蓋州和遼東遭遇慘敗,如此大好的機會,皇上和朝廷不願意把握,甚至相信後金韃子的臣服,這一切是爲了什麼,諸位大人難道不明白嗎,這麼重大的事情都可以放下,專門來對付在下,欲除之而後快,在下倒要問問諸位大人了,皇上和朝廷怎麼樣才能夠放下對蘇某人的成見,諸位大人若是能夠說出來好的辦法,蘇某人不是不願意聽。蘇某進入朝廷爲官十餘載了,以前是怎麼做的,不需要解釋了,諸位都是清楚的,楊大人和徐大人都認爲在下應該要做出來姿態,試問在下應該怎麼做。”

廂房裡面,死一般的沉寂,楊嗣昌和徐爾一都明白,這裡面所謂的緩和,其實是不存在的,自古以來,功高震主都是沒有好的結局的,他們如此說,也是自相矛盾,至於說將儒家思想拋出來,要求蘇天成怎麼做,那些話不應說,人家非常清楚。

看見衆人都沒有開口,蘇天成繼續說了。

“在下最先到的是江寧縣,接着到河南府,之後是陝西省,最終主政遼東事宜,其他的不說,單單說說江寧縣,江寧縣是京畿縣,條件很是不錯,在下在江寧縣的時候,也是拼盡全力了,自認爲江寧縣發展是很不錯的,市舶司管理好了之後,每年能夠上繳數百萬年白銀,部分解決了府庫告急的問題,老百姓的日子也是不錯的,可如今的江寧縣是什麼樣子,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有不少從江寧縣過來的商賈,他們說到的情形,在下都不敢相信,堂堂的京畿縣,老百姓吃不飽飯,竟然需要逃荒了,爲何到了此等的程度。”

“南方是我大明的富庶之地,蘇州、揚州乃是我大明的錢袋子,這些地方,按說是異常富裕的,不說歌舞昇平,至少是國泰民安的,可惜揚州和蘇州的百姓,一樣到登州等地來了,在下了解的情況,百姓一樣生活困苦。”

“爲什麼會出現這等的情況,諸位大人是不是考慮過,或許有人說了,那是因爲災荒,因爲諸多種種原因,可在下就要問了,當年的陝西,乃是流寇作亂的主要地方,民不聊生,可謂是窮到了極致,老百姓甚至賣兒賣女,只求能夠吃飽一頓飯,災荒更是不用說了,這等的地方,尚且能夠出現轉變,爲什麼南方會有那麼多窮苦的百姓。”

“在下說出來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甘薯的話語,可不是隨便說說的,今日既然是與諸位大人探討,在下也就不客氣了。”

“朝廷裡面的那麼多大人,究竟有幾個人是想着爲老百姓做事情,在下知道的情況,就是爭權奪利,就是爾虞我詐,就是要獲得最大的好處,除此之外,想到了什麼,至於老百姓的死活,考慮了多少。”

“皇上的確異常的操勞,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如此的辛勞,確屬罕見,可皇上這些年都做了一些什麼,朝廷裡面爲什麼會出現爭權奪利的情形,難道與皇上沒有關係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等最爲基本的事情,皇上都沒有做到,疑神疑鬼,總是想着保護自身的權益,還想要求下面的文武大臣做到嗎。”

“在下一直都認爲,上樑不正下樑歪,問題的根子是出在上面的。”

“還有一些事情,在下也不想多說了,諸位大人都是明白的,至於諸位大人所說緩和在下與朝廷的關係,甚至是與皇上之間的關係,此等的事情,諸位大人就不要操心了,在下不客氣的說,諸位大人若是說出來這等的事情,自身的性命都不一定能夠保住的,諸位大人爲何致仕,原因非常明確,到了這個時候,若還是想着去打動皇上,撼動朝廷的動向,無異於飛蛾撲火。”

“在下決心已定,諸位大人若是想着說與朝廷緩和、或是聽命於朝廷的話語,就不要繼續說了,在下只有一句話,好比是一棵大樹,根子已經爛了,無論如何的施肥勞作,都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楊嗣昌等人的臉色變化了,蘇天成所說的道理,他們是清楚的,可要一下子轉過彎來,難度也是有的。

這個時候。鹿善繼開口了。

“蘇大人所言,我是贊同的,我想到了故去的孫老大人,恐怕孫老大人,當初也預感到了這等的情形,故而將家人悉數託付給蘇大人,不管楊大人和徐大人是何等的想法,我是決定跟隨蘇大人了。”

鹿善繼說完之後,朱審烜也跟着開口了。

“楊大人和徐大人還是仔細思慮,該做何等的選擇,不瞞你們說,你們來到登州,皇上已經派出錦衣衛和東廠番子跟隨了,恐怕這個時候,皇上已經發脾氣了,你們回到家鄉去,會遭遇到什麼事情,我不想多說了,楊大人和我共事的時間不短,相互還是瞭解的,有一句話說得好,識時務者爲俊傑,能夠不爲自身考慮,能夠爲百姓謀利益,能夠讓我大明王朝興旺起來,這是天下士大夫最爲高尚的選擇了,何去何從,楊大人和徐大人認真考慮吧。”

蘇天成站起來來了。

“該說的晉王殿下都說了,這些日子以來,該看到的楊大人和徐大人也看到了,在下的意思也明確了,可在下不做勉強之事,尊重二位大人的選擇,楊大人曾經是內閣首輔,徐大人是在下的恩師,話說多了,也就沒有什麼意思了,二位大人的來去是自由的。”

說完這些話,蘇天成叫來了蘇二童,叮囑蘇二童,一定要好好照顧楊嗣昌和徐爾一的飲食起居,妥善安排好一切。

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079章 明志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44章 慘敗(2)第845章 慘敗(3)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774章 海戰(4)第629章 巡視第995章 整合(3)第134章 證據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44章 想不到第498章 內訌(3)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44章 想不到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735章 青州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752章 大度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1章 遊歷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646章 夜襲(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2章 破局第248章 協調會(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26章 眼藥水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498章 內訌(3)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05章 募捐(1)第60章 震動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45章 部署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413章 羣英會第123章 唐海泰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
第668章 大膽的推薦第1079章 明志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61章 草原之殤7第844章 慘敗(2)第845章 慘敗(3)第965章 朝廷的態度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774章 海戰(4)第629章 巡視第995章 整合(3)第134章 證據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444章 想不到第498章 內訌(3)第1255章 史可法的選擇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917章 朱審烜的決定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444章 想不到第803章 內閣的爭論(2)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735章 青州第147章 意想不到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20章 雪中送炭第223章 誰與爭鋒(3)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25章 窮途末路(1)第197章 初步的良性發展軌道(2)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597章 血戰夔州府城(1)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36章 如願以償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752章 大度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51章 遊歷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646章 夜襲(1)第396章 力排衆議第2章 破局第248章 協調會(2)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26章 眼藥水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281章 訓練開始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498章 內訌(3)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31章 吾家有女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405章 募捐(1)第60章 震動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45章 部署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413章 羣英會第123章 唐海泰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