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草原之殤1

(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臘月二十九,下了兩天兩夜的大雪終於停了。

俗話說得好,下雪不冷化雪冷,因爲氣候嚴寒,地面到處都結冰了,大隊人馬通過之後,地上被踩的黑乎乎的,蘇天成也特別提出了要求,所有的將士,都要防止凍傷,不要以爲風雪停止了,太陽出來了,就不注意保暖了,負責後勤的部門,依舊堅持熬着辣椒水,讓所有的將士喝下去,暖和身體。

風雪停了,大軍加快了行軍的步伐,時間的寶貴,所有的將士都是清楚的,特別是作爲先鋒的賀人龍,更是有着着急了,前兩天的行軍速度太慢了,因爲天氣的原因,無法加快,如今風雪停止了,不管怎麼說,來自天上的威脅不存在了。

蘇天成一直堅持和大軍行動,沒有任何的特殊,行軍的過程中,他還要和渠清澤、賀人龍、劉鐵漢、馬祥麟等人商議,劉文秀、艾能奇、李定國三人,已經成爲了江寧營新一代的後起之秀,在江寧營之中的地位,僅次於衛指揮使,所以諸多的商議,他們也參加了。

如何的展開進攻,如何的加快行軍速度,如何的克服嚴寒的天氣,所有人都提出來了建議,有些建議很快就被貫徹下去了,譬如說地面結冰之後,戰馬行走困難的事宜,將士在馬蹄上包裹了粗布,這樣能夠有效的防止打滑的問題,至於加快行軍速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辦法,就是每天延長行軍的時間,好在氣候嚴寒,夜間也不可能睡太長的時間。

蘇天成對宋思軍的細心是真切的感受到了。

大軍來到大同,準備好了充足的糧食,將士穿的衣服也是足夠厚實的。但有一點蘇天成是沒有想到的,那就是不可能攜帶很多的乾柴,宋思軍從安寧堡運來了大量的乾柴,進入到蒙古草原之後,這些乾柴發揮了重大的作用,每天夜裡,將士都是依靠篝火取暖。身體烤暖和之後,大家和衣而臥。而且因爲行軍大溼的衣服和鞋襪等等,也能夠烤乾,這對於保證將士有着充足的精神行軍,是至關重要的。

接連三天的行軍,將士有些疲憊了,儘管氣候嚴寒,但將士不準喝酒,免得耽誤了時間,馬上就是大年三十了,這個春節。五萬江寧營將士,必須要在草原度過了,如此的情況下,想着過一個安穩祥和的春節,基本不可能了。可蘇天成還是想到了,春節是不能夠忽視的,雖然將士不能夠回家,不能夠和家人團聚,可身爲主帥,不能夠忽略將士的想法和渴望。

十二月三十日,午時。

正在前進的大軍,突然接到了命令,全部都停止了行軍,就地安營紮寨。

熱騰騰的飯菜準備好了,酒也端上來了。

五萬將士,不可能集中在一個地方吃飯,蘇天成端着酒杯,顧不上吃飯,挨個給將士敬酒,祝大家春節愉快。

蘇天成的這個舉措,在幾百年後來看,算不上什麼,從人性化的角度來說,這樣做是應該的,但在這個時代,不惜耽誤作戰的進程,也要讓所有將士,能夠忙裡偷閒的過春節,至少安安心心的吃一頓團年飯,這可不是一般的恩惠了。

令蘇天成沒有想到的是,他這一次的決定,讓五萬將士的團年飯,變成了一次實實在在的誓師大會了,各級的軍官都在喝酒的時候,表明了決心,一定要徹底剿滅蒙古的韃子,諸多的將士更是顯露出來了激動,大家想到的不僅僅是這一次的團年飯,想到的是蘇天成對將士的關心,自從江寧營成立以來,且不說將士的軍餉,是大明軍隊之中最高的,就說蘇天成對將士的關心,對陣亡將士的撫卹,每一次的決戰之前,讓將士留下遺書,沒有能夠完成的心願,有專人去負責完成,這樣的體貼,是亙古未有的。

吃飯僅僅用了一個時辰,結束之後,沒有等到蘇天成發佈命令,賀人龍等人就專門來請示,說大家都要求行軍,已經吃過了團年飯,接下來該要開始剿滅蒙古韃子了。

接下來的行軍速度,快了很多,出乎了蘇天成的預料,沒有人叫苦,所有的困難都是自己來克服,就連隨軍的嚮導,也咬着牙堅持,和斥候營的將士一道,出去踏勘路線,做好一切的行軍準備。

正月初二,天黑的時候,大軍到達了預定的地點。

這裡距離察哈爾左翼中旗距離二十公里左右。

因爲天氣不好,接連下了兩天的大雪,蘇天成預計,到達預定位置,恐怕要推遲一天到兩天的時間,八百里的路程,在關內是不同的,按照江寧營的要求,不能夠超過兩天的時間,至少先鋒部隊要準備就緒,甚至是投入到戰鬥之中。可草原上的情況不同了,道路難行不說,嚴酷的氣候,極大的透支了將士的體力,一路上的行軍,將士都是在咬牙堅持,如此極端的天氣下,任何充足的準備,都是不可能完備的,總是會遇見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但將士們全部都克服了,按照預定的時間,到達了預定的地點。

要知道,一天一百六十里的行軍路程,說起來不算什麼,但面臨草原如此嚴寒的天氣,就連長期生活在這裡的牧民,都不會選擇出門的。

蘇天成一直都有着一股強烈的信心,帶領大軍來到草原征伐,這算是一個全新的戰場了,雖說以前,自己曾經帶領部分江寧營的將士,深入到河套草原征伐,降服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但那一次的征伐,目的是不同的,那個時候的想法,是爲了能夠爲今後與後金韃子的征伐,創造出來條件,如今條件成熟了,江寧營已經開始和後金韃子的對決,朝着徹底剿滅後金韃子的方向努力了。

蘇天成歷來注重首戰,首戰必勝是必須要堅持的原則,這對於鼓舞大軍的士氣,對於順利的展開今後的征伐,有着決定性的影響。

察哈爾部落,是草原上最大的部落之一,從戰鬥力來說,絲毫不亞於科爾沁部落,草原經過了多年的廝殺,部落之間的歷練,也是不斷變化的,譬如說十餘年前,插漢部落,就是草原最爲強悍的部落,草原大汗林丹,統領插漢部落,科爾沁部落和察哈爾部落,都是臣服插漢部落的,之後因爲草原局勢的變化,更因爲林丹的殘暴和後金韃子的強勢進入,草原的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不管草原的局勢如何的變化,察哈爾部落,都是很強盛的。

江寧營深入到草原征伐,最爲主要的目標,就是察哈爾部落和科爾沁部落,蘇天成的目標,必須要打敗這兩個部落,征服了這兩個部落,意味着草原平定了大半。

保證首戰必勝,可不是嘴上說的那麼簡單,需要進行詳細的規劃,需要預料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察哈爾部落的駐地,軍隊和牧民都是生活在一起的,也是分不開的,和明軍的情況不同,蒙古部落的軍隊,並非是專業的軍隊,亦軍亦民,生活平靜的時候,軍士是家裡重要的勞動力,完成放牧狩獵的任務,戰鬥來臨的時候,成爲了軍人。

所以在如何展開進攻的方面,江寧營軍官有着不同的認識。

以賀人龍爲代表的軍官,認爲首先要對察哈爾右翼中旗展開全方位的進攻,這種進攻,就不管老弱婦孺了,因爲在初期的戰鬥之中,江寧營將士無法分辨誰是真正的軍士,廝殺全面展開之後,察哈爾右翼中旗的軍隊,纔有可能集結起來,這個時候,進攻的主要力量,纔有可能直接對準軍士的。

按照這樣的觀點,炮兵營將直接對察哈爾右翼中旗展開炮擊,所有的蒙古包都是炮擊的目標,火炮不長眼睛,可不會區分老弱婦孺,肯定會有數量不少的老弱婦孺死於炮火的攻擊。

賀人龍認爲,只要江寧營將士展開進攻的時候,不主動去攻擊老弱婦孺,也就是遵照執行了規定,至於說葬身炮火之中的老弱婦孺,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賀人龍的這個建議,直接被蘇天成否決了。

不殘殺老弱婦孺,是必須要堅持的原則,當然,也不能夠因爲死守原則,造成江寧營將士大規模的傷亡,甚至是放棄火炮的優勢。

蘇天成的考慮,是利用小股部隊進攻,讓察哈爾右翼中旗的軍隊迅速集結,駐地遭遇了攻擊,察哈爾部落的軍士,肯定是要拼命反擊的,在他們反擊的過程中,利用火炮和燧發槍,給予對方毀滅性的打擊。

蘇天成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不是一時間的心血來潮,他與莫啜、佟差、孫元坤、劉基等人詳細商議過,對於蒙古部落作戰的方式,詳細進行了瞭解,蒙古部落在遭遇到攻擊的時候,首先會採用大部隊集結迎戰的舉措,與對方進行全力的廝殺,若是不能夠抵抗,會有人負責轉移部落的其他人員,或者是任由部落的老弱婦孺逃命。

江寧營小股部隊襲擊,令察哈爾右翼中旗的大軍集結,前來進攻,那個時候,江寧營就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

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67章 敗退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1章 收拾你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645章 部署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4章 太原府城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5章 現實第420章 頭疼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844章 慘敗(2)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53章 預判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0章 殿試第2章 破局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91章 稱帝(3)第92章 會試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6章 鄉試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06章 自作孽(2)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614章 剪不斷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279章 借銀子第118章 秦淮河(2)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7章 秦淮河(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700章 提醒第1054章 遼東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482章 大禮
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637章 料事如神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467章 敗退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11章 收拾你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645章 部署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64章 太原府城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65章 現實第420章 頭疼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844章 慘敗(2)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53章 預判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1091章 山東問題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1115章 老頑固第100章 殿試第2章 破局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1191章 稱帝(3)第92章 會試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66章 鄉試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06章 自作孽(2)第342章 冰火兩重天(1)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614章 剪不斷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32章 難得的溫馨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39章 漢八旗的成立(1)第279章 借銀子第118章 秦淮河(2)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303章 閆子章 和藍橋正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17章 秦淮河(1)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876章 范文程的睿智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275章 遼東的穩定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979章 收復臺灣(4)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700章 提醒第1054章 遼東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52章 歷史性的轉變(3)第73章 原來是郡主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213章 準老婆來了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482章 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