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

楊嗣昌來到陝西,無疑是朝廷對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鼓勵和肯定。

楊嗣昌是實幹主義者,來到陝西之後,立刻到寧夏、榆林一帶進行了巡視檢查,接着到了漢中府、延安府等地,查看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他還重點到了安寧堡和靖邊,體驗了互市的熱鬧。

回到咸陽,楊嗣昌的內心,有了不小的震撼。

大明朝的各級官吏,都有一個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誇大事實,在稟報所做的事情,或者是遭遇的災害的時候,要麼將功勞吹到天上去了,要麼誇大所遭遇的災害,總之稟報的情況,與事實就是有不相符的地方,楊嗣昌到了陝西,之所以不聽彙報,到下面去實地查看情況,也是避免被彙報給忽悠了。

可這一次,他看見的情況,比自己理解的情況,還要好很多。

特別是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初對互市,楊嗣昌不是特別重視,但後來從徐爾一的奏摺裡面,他了解到,互市其實就是爲裁撤衛所軍隊做的準備,誰都知道,軍隊是需要銀子的,陝西裁撤了邊軍和衛所軍隊,將衆多的官田。分給了百姓耕種,收入自然就要減少了。就算是朝廷撥付軍餉,也是微不足道,每個軍士每年最多撥付十兩銀子,其餘部分都是依靠屯田獲得收入維持。

陝西裁撤了三十萬人的軍隊,組建三萬人的邊軍,每年的開支至少需要六十萬兩以上,朝廷能夠撥付的軍餉,不會超過三十萬兩。剩餘的部分,就是地方上承擔了,要是沒有銀子,不可能建設好軍隊的,但互市最大限度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裁撤衛所軍隊之後,陝西依舊有十萬軍士以上,其中江寧營有超過七萬將士。這依舊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但通過互市,完全能夠解決這樣的問題了。

可見爲了裁撤衛所軍隊,爲了能夠讓陝西穩定下來,蘇天成是一步一個腳印,考慮到了諸多的問題的。絕非莽撞行事。

府州縣巡檢司的建設,也是楊嗣昌關注的重點。

按照蘇天成和朱審烜的意思,府州縣巡檢司的主要職責,就是維護地方上的治安,以前府州縣衙門的衙役承擔的一些職責。將要轉移到巡檢司,這樣府州縣衙門將要大量清理掉衙役。其實衙役一直都是令各地頭疼的問題,沒有俸祿,日子過的艱難,地方上收入高一些,或者是有錢人多一些,衙役的日子好過一些,陝西這樣的窮地方,衙役的地位可想而知,而且衙役的組成人員,也是市面上一些混混,被人瞧不起。

蘇天成和朱審烜的這一手,很大程度上解決掉了衙門的負擔。

裁撤衛所軍隊,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巡檢司的職責轉變了,重點是維護地方上的治安,不在重點負責護衛城池、預防流寇和土匪的侵襲,這也對重新組建的軍隊,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

不過陝西不存在這樣的問題了,隨着江寧營的進駐,流寇灰溜溜逃出了陝西,不敢有回到陝西的想法和動作,各地的土匪,一些被徹底打掉,一切散夥了,回到家鄉,老老實實過日子,要知道江寧營的斥候營衛指揮使劉鐵漢,就是土匪出身,知道土匪的習性,在有段時間裡面,負責剿滅陝西境內的土匪,打的土匪無處遁形,不得不投降或者是散夥了。

這樣的結果,最大限度的維護了地方上的治安,老百姓開始能夠安心種地了,不再擔心遭遇什麼意外事件。

蘇天成和朱審烜對官吏和軍士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他們不能夠隨意的騷擾百姓,特別是在春耕生產期間,在裁撤衛所軍隊的過程中,朱審烜斬殺了一百多衛所軍士,其中還包括一些軍官,形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加上各地大量裁撤品行不端的衙役,逐漸形成了正能量,讓百姓開始相信的依賴官府和官吏了。

再說集中在咸陽江寧營軍營的衛所軍官,面貌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短短兩個月的時間,楊嗣昌看見了這些軍官,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個人都站的筆直,和他見面的時候,大聲報出自己的姓名和以前所在的衛所軍隊,但沒有報自己的官職,詢問原因,都是說自己是正在參加培訓的軍人,等候考覈。

人的精神面貌,是可以感覺到的,楊嗣昌當時的感覺,這些軍官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

可以說,這次陝西裁撤衛所軍隊,這一步棋走得很好。

巡撫衙門。

在下面視察了大半個月的楊嗣昌,坐在大堂。

蘇天成、朱審烜、朱由菘、洪承疇、蒲開強、左孝虎、譚宗亮等人,都在巡撫衙門。

徐爾一坐在楊嗣昌的旁邊。

“蘇大人,晉王殿下,小王爺,諸位大人,本官到下面去看了看,情況確實可喜啊,本官可以肯定的說,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軍士得到了很好的安置,軍官正在培訓,完全改變了面貌,其餘的事情,本官不想總結了,徐大人寫出來了奏摺,皇上和內閣已經知曉,本官就是有些不明白,這四千多軍官,是怎麼訓練的啊,如何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啊,還請蘇大人和晉王殿下給透露點訣竅啊。”

蘇天成看了看朱審烜,意思是朱審烜來回答這個問題。

朱審烜沒有客氣,這次負責裁撤陝西境內衛所軍隊,他建立起來了很高的個人威望,也極大的提升了自信。

“大人,其實這也沒有多大的訣竅,關鍵在於統一每個人的認識,讓他們明白自身的職責,告訴他們陝西廢除了軍官世襲制度,一切都要靠本事獲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同時也要告訴他們,軍人以保家衛國爲己任,上對皇上效忠,下要成爲百姓的保護神,軍人的榮譽至高無上……”

楊嗣昌聽得很仔細,儘管說這些話語,奏摺裡面也是有的,但親耳聽見了,結合親眼看見的事實,感覺還是不一樣的。

“晉王殿下的意思,本官明白了,看來軍隊建設,還是以認識爲重啊,也就是徐大人在奏摺裡面提到的統一思想,本官以爲,做到了這一點,軍隊的建設,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了。”

說到這裡,楊嗣昌終於點到了正題。

“皇上令臣到陝西來,主要目的,就是總結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經驗,而後在我大明朝推廣,本官看了陝西的情況,感覺到皇上的旨意是可行的,不知道蘇大人、晉王殿下、小王爺和諸位大人,有什麼樣的建議。”

蘇天成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

“大人,下官以爲,目前還不能夠在我大明朝境內,全面裁撤衛所軍隊。”

“哦,蘇大人爲何這樣說啊,要知道,朝廷每年爲了軍餉的撥付,不堪重負,皇上也爲此深感憂心啊,若是能夠裁撤衛所軍隊,重新組建軍隊,一來可以節約開銷,二來提升了軍隊的戰鬥力,這等的好事情,如何不能夠推廣啊。”

“裁撤衛所軍隊,牽一髮動全身,必須要兼顧到方方面面,不能夠單純的爲了裁撤而裁撤,那樣做必然要引發我大明的動盪,如今我大明並非高枕無憂,內有流寇,尚未完全剿滅,外有後金和蒙古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發動侵襲,損害我大明的利益,故而我大明的最大任務,依舊是民生問題,其實陝西裁撤衛所軍隊,最爲重要的還是在民生建設方面,做出來嘗試。”

楊嗣昌點點頭,這方面他有些認識,但要說最爲主要的還是在民生建設方面,他確實有些不理解。

“大人,陝西衛所軍隊,佔有大量的官田,這些官田的賦稅沉重,但並未用於民生方面,老百姓從中得不到任何的利益,因爲流寇的騷擾,致使大量的官田拋荒,軍士大量逃亡甚至是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陝西裁撤衛所軍隊,首先考慮到的就是將諸多的官田,悉數分給農戶,讓耕者有其田,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穩定農民,也穩定了被裁撤的軍士,接下來府州縣巡檢司的建設,也是從減輕負擔方面考慮的,衙門裁撤大部分的衙役,將這些開支,傾斜到巡檢司,巡檢司軍士拿着軍餉,不準敲詐百姓,這就形成了一種制度,讓老百姓不會受到騷擾,讓他們安安心心的種地,繳納賦稅。”

“陝西一地,老百姓極爲貧困,採取這等的做法,能夠很快的得到他們的支持,士紳富戶因爲遭受了流寇的騷擾,能夠穩定下來,也是求之不得,這種氛圍之下,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得以實施和推廣。”

“可其餘很多地方,情況並非這樣,若是不能夠根據各地實際情況,有步驟的裁撤衛所軍隊,必將引發動盪啊。”

楊嗣昌頻頻點頭,看到了陝西的情況,蘇天成的這些道理,他很容易理解。

“蘇大人以爲,什麼時間裁撤衛所軍隊合適啊。”

“下官以爲,剿滅流寇,老百姓安居樂業,我大明內部穩定之後,方可有步驟的開始裁撤衛所軍隊,重新組建新軍。”

“新軍,嗯,有道理,本官會向皇上建議的,本官看,這陝西重新組建的軍隊,就稱之爲新軍吧。”

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02章 商議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729章 恩怨第119章 秦淮河(3)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章 殺良冒功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68章 落地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5章 小王爺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482章 大禮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83章 對決(5)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92章 稱帝(4)第158章 籌謀第41章 收服第728章 江湖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82章 暗戰(3)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187章 行動(4)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65章 劉鐵漢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66章 兩重天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87章 禮部第498章 內訌(3)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703章 遠見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19章 怒氣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8章 秦淮河(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427章 窮途末路(3)
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547章 不能夠推廣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140章 機會來臨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259章 意外的機會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711章 握手言和?第202章 商議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729章 恩怨第119章 秦淮河(3)第854章 醒悟的太晚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章 殺良冒功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68章 落地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75章 小王爺第262章 真實的朱由檢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226章 天津決戰(5)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482章 大禮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83章 對決(5)第741章 漢八旗的影響(1)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975章 福建印象第64章 太原府城第1192章 稱帝(4)第158章 籌謀第41章 收服第728章 江湖第553章 內閣調整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082章 暗戰(3)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1187章 行動(4)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65章 劉鐵漢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1137章 果斷的戰鬥(3)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866章 兩重天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87章 禮部第498章 內訌(3)第663章 一箭雙鵰第816章 需要堅持的原則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244章 聰明的多爾袞第506章 明確要求(2)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703章 遠見第833章 不同的態度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819章 怒氣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18章 秦淮河(2)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715章 心有些涼第407章 不一般的朱由菘第427章 窮途末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