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火速進京

密摺出去不過一週的時間,蘇天成就接到了聖旨,要求他馬上到京城去。

這在他的預料之中,如此重大的事情,朱由檢要是沒有絲毫的反應,那纔算是奇怪了,何況自己的這份奏摺,是花費了很大心思的,理由說的很是充分,也舉出來了不少的例子,頗有說服力的。

蘇天成算是下定了決心,這次到京城去,一定要有所收穫,也就是說,一定要求朱由檢同意他提出來的建議,其實只要朱由檢認真看了自己的奏摺,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九月初,蘇天成再次來到了京城,距離上次離開京城的時間不長,正好王芙蓉和柳如是都快要到預產期了,這次能夠在京城,看見自己的孩子出生,想想挺美的。

到了官驛,蘇天成尚未來得及歇息,宮裡的太監就來了。

這一次,因爲事關重大,蘇天成沒有離開回家去,而是選擇在官驛等候,本來以爲要等候幾天時間的,誰知道速度這樣快,此時蘇天成也明白了,看來朱由檢非常重視自己的這份奏摺,可能是認真仔細看過,內心有想法了。

跟着太監來到紫禁城,眼看着太監直接朝着養心殿的方向走去,蘇天成的內心有些嘀咕了,這次的交談太重要了,上次自己提出來,請福王世子朱由菘跟隨江寧營征戰,得到的是朱由檢的訓斥,這一次莫不是也有這樣的結局,凡事都不能夠想的過於美好,皇帝召集進京,若是爲了訓斥,那就說明事態有些嚴重了崛起美洲1620。

進入養心殿,裡面空蕩蕩的,甚至連服侍的太監都沒有見到,朱由檢坐在御案的後面,王承恩站在身後。低着頭。

這預示着,交談是單獨進行的,朱由檢還沒有將奏摺公開,否則朝廷裡面,不會如此的平靜,要知道那些御史和給事中,可不是吃乾飯的。若是遇見這樣的機會了,還不知道會如何的大做文章,甚至要求砍掉他蘇天成腦袋的話語,都會說出來的。

朱由檢的神色很是嚴肅,御案上面,放着蘇天成很熟悉的奏摺。

“臣河南府知府、江寧營都指揮使蘇天成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蘇愛卿,不必多禮了,你的奏摺,朕看了好多遍了,說的確實是很有道理,朕都有些心動了,傳你到京城來。朕就是想着聽聽你的解釋,朕有些疑問,你仔細回答。”

“臣遵旨。”

蘇天成感覺到後背微微出汗了,已經進入秋季了,最舒服的季節,不過,蘇天成還是感覺到有些燥熱,今日的這次面聖。太關鍵了,不能夠有絲毫的閃失。

“我朝這麼多年的教訓,你都是知道的,朕不想多說,皇家的事宜,你寫出來這樣的奏摺,很是有膽量。這都是文武大臣忌諱的事宜,想不到你能夠想到,你這是第二次提出來了,第一次是爲了朱由菘的事宜。朕曾經不客氣的訓斥你了,朕想知道,你究竟是有着什麼樣的膽量,能夠一而再的提出來這樣的奏摺。”

蘇天成稍微穩定了一下心神。

“臣在奏摺裡面已經說到了,心底無私天地寬,皇上恐怕是認爲,臣沒有說實話,臣確實是這樣的想法,一切都是爲了大明朝的繁榮興旺。”

朱由檢皺了皺眉。

“蘇愛卿,朕知道你有些話不好說,這份奏摺,朕已經看了好多遍了,頗有些欲言又止的感覺,今日在這裡,朕就是想着聽你說說實話,這養心殿裡面,除了朕,就是王公公了,你有什麼話儘管說出來,不要有什麼顧慮。”

朱由檢說出來這些話,也是有理由的,朝廷裡面的言官過於厲害了,只要抓住了一點點的由頭,就會無止境的彈劾爭吵,好像他們的責任就是這樣,可惜那些御史和給事中的要求太高了,按照他們彈劾的要求,滿朝的大臣都必須是完人,這些言官自己都做不到如此,去要求朝廷的文武大臣做到,豈不是太滑稽了。

偏偏這樣的風氣,在朝廷裡面很是盛行。

朱由檢很是信任溫體仁,這些年以來,溫體仁的內閣首輔,做的還是不錯的,至少穩定住了朝廷的局面,但還是有不少的言官彈劾溫體仁。

從這方面來看,朱由檢對言官不是很感興趣,但他也不能夠堵住言官的嘴,那樣的話,還不知道下面怎麼議論他這個皇帝。

蘇天成上這份奏摺,已經是很不簡單了,很多的話當然是不敢說的,牽涉到皇家的內部事情了,稍微不注意,就是掉腦袋的罪過了。

“皇上如此說了,臣斗膽了。”

蘇天成再次整理了自身的情緒,侃侃而談了。

“皇上,臣寫出來這份奏摺,最主要的目的,是爲鞏固皇權,爲了讓皇上的旨意更加迅速的貫徹下去,這裡面的原因,臣在奏摺裡面,已經詳細說過了。”

“皇上還記得三國志之中的故事,曹操準備攻打東吳,東吳的大臣都建議投降,可孫權無法投降,大臣投降之後,依舊能夠被重用,享受榮華富貴,但孫權就不行了,必然遭遇到厄運,這個故事,其實也說明了,皇上與大臣的目的是不一致的極品大太監。”

“臣如此說,絕非是爲了污衊文武大臣的意思。”

“蘇愛卿,你的奏摺裡面,重點提到了這個問題,朕想聽聽你的真話,有什麼話,悉數都說出來。”

“皇上,臣若是說出來了,懇請皇上仔細思索,不要被臣所說的觀點左右,若是因爲臣說出來的這些觀點,影響到朝廷的穩定,臣就是千古罪人了。”

朱由檢點點頭,沒有說話,從蘇天成的奏摺裡面,他已經發現了問題,雖然蘇天成沒有明確的表述,但其中有些事情,是他沒有思考到的,或者說是沒有發現原因的。

“臣以爲,朝廷之中最大的問題,還是黨爭,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已經形成了難以消除的痼疾,若是不能夠想到好的辦法,我大明朝的振興,不過是一句空話。”

“第一個方面,黨爭致使官僚集團開始形成,朝廷中的文武官員,已經轉變爲官僚地主階層,他們集官員、地主、商賈於一身,他們利用手裡的權力,兼併土地,隱瞞財產,逃避稅收,一味索取,不講奉獻,他們謀取做大的商業暴利,直接控制走私,致使朝廷的財政收入大幅度的下滑,他們甚至開始控制軍隊,爲自身謀利益,在他們的眼裡,國家的利益與個人的利益是顛倒的,爲了自身的利益,他們不會在乎國家的貧窮。”

“第二個方面,黨爭致使文官集團開始對抗皇權,文官雖然不能夠世襲,但官員的家族子弟,絕大部分都能夠直接進入官僚隊伍,就是科舉不能夠高中,也可以通過國子監等形式,進入到官僚隊伍,他們通過家族和宗族的形式,慢慢開始控制朝政,進入朝廷的宗族子弟越多,他們的利益越是能夠得到保證,最爲明顯的例子,是海禁和鹽稅的事宜,這些都是能夠直接增加朝廷收入的,但他們反對,臣在江寧縣的做法,就是要開海禁,徵收鹽稅,禁止私鹽的蔓延。”

“臣迎娶了縣主朱審馨,就是皇室成員了,故而一直都在思考這方面的問題,爲何朝廷中的諸多言官,包括諸多的大臣,不惜被鞭笞甚至是砍頭,也要直接在朝堂和皇上辯論,若說他們都是大公無私,忠心耿耿,臣不相信,他們這樣做,博取到了最好的名聲,皇上基於禮儀,不能夠也不敢懲治他們,長此以往,諸多的大臣,爲了一點的小事情,爭論不休,甚至有人利用這樣的形式,阻止有悖於自身利益的政策實施,這樣的情形持續下去,國家利益必然遭受到損失。”

“臣一直都認爲,人人都是有着自私的想法的,就說臣的想法,入朝爲官,至少能夠養活家人,讓家人有着體面的地位,若是這一點都不過了,空口談什麼做出來貢獻,那太虛假了,不能夠令人信服。”

“臣建議藩王出來做官,掌握權力,實際上也是經過了長時間分析的,藩王的地位和身份不同了,不管他們有着多少的想法,他們至少要維護皇室的利益,這方面,他們和文官的想法是有所不同的,畢竟他們知道,這天下是誰的,皇上好好的使用他們,一定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朱由檢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蘇愛卿,你終於說出來實話了,奏摺裡面遮遮掩掩的,這些話確實不敢寫出來,朕以爲,你說的很是有理,看來皇室宗親入朝爲官,也不是總是有害的。”

蘇天成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他的觀點裡面,已經隱含了一層意思,身爲皇上,就是需要乾綱獨斷,在重大的問題上面,看準了之後,不要猶豫,也不要顧及到文武大臣的反對,改革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接下來的交談,順利了很多,蘇天成說出來自身的所有認識,甚至於朱由檢探討一些具體的事宜。

王承恩一直都是低着頭,偶爾擡頭看看蘇天成,眼神很是深邃。

第371章 探究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490章 近憂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05章 募捐(1)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369章 算計第1083章 廷辯(1)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70章 發榜(2)第495章 宿命論(4)第510章 刺激(2)第630章 山海關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39章 廟會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93章 都不笨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653章 預判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467章 敗退第821章 廷議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184章 行動(1)第387章 小手腕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81章 準備第1192章 稱帝(4)第421章 佈置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33章 準備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497章 內訌(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630章 山海關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187章 行動(4)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58章 籌謀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34章 證據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533章 暗流涌動
第371章 探究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490章 近憂第1114章 另有重點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05章 募捐(1)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369章 算計第1083章 廷辯(1)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70章 發榜(2)第495章 宿命論(4)第510章 刺激(2)第630章 山海關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39章 廟會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793章 都不笨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862章 雙重打擊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653章 預判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467章 敗退第821章 廷議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1117章 硬骨頭(2)第307章 元宵燈會第1184章 行動(1)第387章 小手腕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81章 準備第1192章 稱帝(4)第421章 佈置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33章 準備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497章 內訌(2)第251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1)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274章 京師震動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1006章 棋逢對手(1)第229章 不一般的情況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630章 山海關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52章 奇怪的思維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1074章 決戰遼東(16)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1187章 行動(4)第253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3)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732章 蓬萊水城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306章 萬國來朝(1)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158章 籌謀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134章 證據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533章 暗流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