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內閣調整

溫體仁一面寫着辭呈,一面老淚縱橫。

他的年紀也不小了,六十六歲了,在內閣首輔的位置上面,六年時間,按說在權力巔峰上面,也足夠了,可惜權力這個東西,一旦掌握之後,想要放手,可不是那個容易的事情,溫體仁也是凡夫俗子,想着能夠做到不能夠動爲止。

家鄉以溫體仁爲榮,這些年以來,因爲他身居內閣首輔,家族子弟佔盡風光,紛紛進入朝廷爲官,溫家儼然成爲浙江烏程最大的家族了。

可一旦辭去內閣首輔的職位,誰知道今後會如何。

按說就是不擔任內閣首輔了,以前的光環還在,沒有誰會刻意爲難的,可惜溫體仁走錯了一步棋,爲了保住內閣首輔的職位,無情的攻擊了孫承宗,要知道,孫承宗可是準備繼任內閣首輔職位的。

溫體仁想到了很多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什麼好的結局,內閣首輔的權勢,那是不用說的,稍微動動心思,就可以令人家破人亡,若是孫承宗繼任了內閣首輔,想着對自己報復,那自己是無力應付的。

這些年以來,溫體仁雖然網羅了不少的門生,但有兩件事情,他是沒有做的,一是沒有結交太監,而且對太監的態度,是很不客氣的,二是沒有結交中興學社、東林黨以及復社的人,對這些人是敬而遠之。

樹倒猢猻散,一旦下臺了,難說會有誰拼命幫助自己的。

就算是孫承宗不計較這些事情。可那些太監會怎麼看,會怎麼行動。太監時時刻刻在皇上的身邊,冷不丁的說自己的壞話,令皇上震怒了,自己就要大禍臨頭了。

想到這些事情,溫體仁感覺到寒心,可現實擺在面前,他這個內閣首輔,肯定是保不住了。就連朝廷中的文武大臣,也察覺到了。

“老爺,孫大人來拜訪了。”

溫體仁的手抖動了一下,差點在辭呈上面落下墨點了。

孫承宗來拜訪了,這是他怎麼都沒有想到的。

“快請,快請孫大人到書房去,我馬上就過去。”

溫體仁進入書房的時候。孫承宗正在做着喝茶。

“老大人前來拜訪,長卿不勝惶恐啊。”

溫體仁字長卿,在孫承宗面前這樣稱呼自己,已經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了,不過這也是在家裡,以字來稱呼。顯得親熱很多的。

“溫大人客氣了,下官就是來看看的,和大人聊聊。”

“老大人萬萬不要如此的客氣,這是在家裡,老大人是先皇的恩師。長卿可不敢在老大人的面前無禮的。”

孫承宗笑了笑,溫體仁這樣的態度。在他的預料之中。

“今日老大人來了,長卿求之不得啊,若不是這幾天事情很多,長卿就要到老大人的府邸拜訪了,長卿在文華殿詆譭老大人,下來之後,深感羞愧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還請老大人不要放在心上啊。”

“大人不要這樣說,若是我還記着文華殿的事情,也就不會到府上來了,我今日來,還真的是有些事情,想着和大人詳細說說的,朝廷裡面的事情不少啊,遠未到安寧的時候,大人乃是內閣首輔,掌握了諸多的情況,我回到朝廷的時間不長,諸多的情況,也不是很熟悉,想着找到大人,專門請教一番的。”

溫體仁臉上的笑容很苦,孫承宗這番話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確了,那就是自己馬上就要離開內閣首輔這個位置了,繼任者就是孫承宗。

“不敢不敢,這幾年在內閣,沒有做好什麼事情,盡是一些雜事纏身,長卿也想着,能夠做出來一番成績,可惜天不遂人願,不過我大明這些年,總算是安安穩穩的過來了,每每想到這些,長卿聊以自慰。”

“大人可不要這麼說,這樣的心情,我是理解的,我曾經在遼東四年時間,沒有什麼大的戰事,後金幾乎沒有發動什麼進攻,朝廷中有人認爲,我也不過如此,當時的兵部尚書王永光曾經說過一句話,兵家有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啊,大人主政朝局這麼多年,一直都沒有出現什麼大的波動,這就是了不起的功勞了,若是朝廷諸位同僚不能夠看到,那豈不是笑話了。”

“長卿可不敢與老大人比較啊,長卿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能,只是按照皇上的要求,盡心竭力做事情罷了,至於說做的好壞如何,自己都感覺到羞愧啊。”

溫體仁如此的謙虛,還是第一次,雖說溫體仁一直都是比較低調的,但也不至於如此的自責,況且能夠做到大明朝內閣首輔的,絕非常人。

有了這樣的開頭,兩人的對話融洽了很多。

溫體仁有着自身的認識,孫承宗到府邸來拜訪,是有着很深的意味的,皇上一定與孫承宗有過交談了,內閣首輔的職位,非孫承宗莫屬了,在這樣的關鍵時刻,孫承宗到自己的府邸來,肯定是皇上同意的,也就是說,皇上對自己還是有着一些正面看法的。

此外,孫承宗到府邸來了,其實也是表態,那就是自己不用擔心,遭受到諸多的暗算了,依照孫承宗的資歷和威望,想來不至於做這等無聊的事情。

一個多時辰之後,孫承宗準備告辭了。

溫體仁一直送到了府門口。

臨走的時候,孫承宗突然說出來幾句話。

“大人,你我都有着一種想法,那就是能夠安度晚年,我是多次體驗到了,數次離開朝廷,回到家鄉了,想着能夠安度晚年了,可惜身不由己,若是大人能夠有這等的福氣,我是羨慕不已啊,我已經七十五歲了,早就該歇息了啊。”

送走了孫承宗,溫體仁的情緒很快好了。

再次提筆寫辭呈的時候,也順暢很多了,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就寫好了辭呈,他的內心安穩下來了,自己回到家鄉之後,完全能夠安度晚年,不用有多少擔心了,至於說着權勢,挽留不住了,索性看開一些。

崇禎十年六月,朝廷再次傳出來令人震動的消息。

內閣首輔溫體仁,因爲身體的原因,辭去職務,皇上幾次挽留,考慮到溫體仁過於操勞政務,身體確有不適,准予辭去內閣首輔職位。

溫體仁辭去內閣首輔職位,內閣次輔孫承宗,自熱而然成爲了內閣首輔。

這還不算是最爲轟動的事情。

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賀逢聖,內閣宰輔、文淵閣大學士黃仕俊,兩人同時辭去所擔任的職務,劉宗周官拜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參贊機務,唐世濟以左都御使敕封文淵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參贊機務。

黃道周敕封左都御史。

這也就是說,孫承宗出任內閣首輔,唐世濟和劉宗周悉數進入了內閣,黃道周成爲了都察院的最高領導,成爲與六部尚書齊名的官員了。

這個任命,釋放出來的信號,非同一般。

孫承宗出任內閣首輔,這在大家的預料之中,沒有什麼奇怪的,依照孫承宗的威望,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朝廷不會有多大的波動,但唐世濟和劉宗周兩人進入內閣,就令人琢磨了,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出自於中興學社,孫承宗曾經是中興學社的直接負責人,要說孫承宗在內閣裡面,也是需要得到支持的,所以說,劉宗周進入到內閣,這可以解釋,也能夠理解,劉宗周是明朝大儒,威名遠揚,完全有資格出任內閣宰輔。

唐世濟進入內閣,而且排名在劉宗周的前面,這就令人有些看不懂了。

這裡面有一個最爲令人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唐世濟也是浙江烏程人,和原內閣首輔溫體仁是老鄉,兩人是一個地方的人,平日裡關係也還不錯的,難道說唐世濟進入內閣,得益於溫體仁的推薦嗎。

這樣說來,溫體仁雖然退下來了,可依舊是受到皇上信賴的。

傳聞開始在朝廷裡面出現,也沒有誰出面反駁。

如此一來,溫體仁雖然退下來了,可依舊還是受到尊重的,就算是那些對溫體仁恨得咬牙切齒的人,也不敢輕舉妄動,這裡面就包括了曹化淳。

大明朝內閣的變動,也引發了後金的注意。

皇太極極爲關注這件事情,得知孫承宗出任內閣首輔之後,好長時間悶悶不樂,孫承宗的本事,他是知道的,主政遼東的時候,佈置了關寧錦防線,成爲了後金騎兵無法逾越的一道巨大障礙,這麼多年的努力,父皇和他拼命攻打,也莫可奈何,這道防線固若金湯,無法攻破。而且孫承宗還建議了,大明軍隊必須要堅守關外,決不能丟掉寧遠,這也是對後金形成巨大牽制的一招。

這樣的人出任了內閣首輔,肯定會關注遼東局勢的,若是加緊了對遼東的建設,不知道剛剛成立不久的大清國,會遭遇到什麼樣的命運。

皇太極覺得自己太倒黴了,苦心經營這麼多年,眼看着大清國開始慢慢的崛起了,誰知道遇到了蘇天成和孫承宗這樣的強敵,難道說老天都對大清國不滿意嗎。

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98章 大遷移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764章 開埠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56章 下狠手(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596章 怪異第915章 朝貢第202章 商議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71章 海戰(1)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39章 故人來(1)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67章 波動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35章 蠢笨如豬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30章 山海關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94章 邀請函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081章 暗戰(2)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25章 原來如此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58章 花絮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202章 商議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225章 贖身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7章 歸屬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91章 稱帝(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282章 後宮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210章 滄州血戰(4)
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98章 大遷移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764章 開埠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56章 下狠手(1)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596章 怪異第915章 朝貢第202章 商議第841章 不同的要求(1)第35章 蠢笨如豬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771章 海戰(1)第1174章 倔強的黃得功第935章 具體的要求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461章 火炮和燧發槍的巨大威力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39章 故人來(1)第558章 目的終於明確第838章 激烈的爭論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1089章 敏感的時期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867章 遼東的調整(1)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925章 各有計劃第767章 波動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64章 留點紀念第35章 蠢笨如豬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315章 提拔的標準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30章 山海關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515章 機會還是陷井(1)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794章 邀請函第998章 分析局勢(1)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081章 暗戰(2)第173章 奇怪的心思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25章 原來如此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11章 滄州血戰(5)第1258章 花絮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785章 恩威並施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202章 商議第355章 癡情的女孩子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225章 贖身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541章 火爆的互市第463章 阿濟格的決定第67章 歸屬第1209章 滄州血戰(3)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1234章 閻應元的機智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91章 稱帝(3)第639章 炮兵營的地位第1072章 遼東決戰(14)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20章 蘇天成的心思第688章 異曲同工第1282章 後宮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951章 不對等的碰撞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1210章 滄州血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