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

江寧營大捷的消息,震撼了他,這樣的大捷,顛覆了他的看法,也顛覆了他的自信。

蘇天成身在江寧縣,怎麼知道流寇會進攻中都鳳陽,是怎麼調遣兩萬大軍到鳳陽去的,而且一路上保密,沒有泄露消息,流寇絲毫不知。

兩萬人對陣八萬人,必須要進行縝密的謀劃,不管流寇的戰鬥力如何,人數上的優勢,那是絕對的,就算是人家一併衝上來,也不好應付了。

最令他感覺到吃驚的是,蘇天成帶領四千江寧營將士,阻擊五萬流寇,這等於是自殺的舉措,居然能夠獲得成功。

一直以來,在指揮作戰和運籌帷幄的事情上面,洪承疇都是很自信的,朝廷任命的楊鶴、陳奇瑜等人,都出現了這樣那樣的錯誤,可他帶領的軍士,在大體的戰績方面,還是很不錯的,好不容易等到現在,自身被朝廷任命爲兵部尚書,總督五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

蘇天成和江寧營創立的戰績,令他黯然失色。

江寧營成立不過兩年時間,前後算起來,剿滅流寇接近八萬人了,這個數字,令人恐怖。朝廷大軍征伐這麼多年,剿滅的流寇,也不過幾萬人。

沒有接到兵部敕書之前,大軍已經進入了河南境內,洪承疇聽從了勸告,決定前往中都鳳陽救援,不管情況如何,基本的姿態還是要有的,不過大軍行進的速度緩慢,誰都知道,這個時候趕到中都鳳陽,勞民傷財,沒有任何的作用。

接到了兵部的敕書。大軍立刻掉頭,原路返回,準備進入陝西或者是山西。

兵部的敕書上面,說的很是清楚,流寇遭遇了重創,一定會向陝西潰逃,他們不會在河南停留。畢竟陝西是他們的老巢。

這個分析和判斷,附和洪承疇的想法,隱隱的,他覺得,這一定是蘇天成提出來的建議。

向朝廷和兵部上奏摺的時候,洪承疇還是動起了心思。

他的建議。江寧營應該直接進入陝西,直插流寇的老巢,下一步就是徹底剿滅流寇了。

至於說蘇天成的安排,江寧營的指揮權,洪承疇沒有說,這樣的問題,丟給朝廷和兵部去考慮。他認爲,只要江寧營進入了陝西,盤踞陝西的流寇,一定聞風而逃,進入山西或者是河南,自己帶着朝廷大軍,守在山西、陝西與河南交界的地帶,圍剿流寇。能夠取得重大的戰果,如果能夠徹底摧毀流寇的有生力量,自己的功勞,也是不能夠小覷的。

最美妙的安排,是自己能夠直接指揮江寧營,指揮蘇天成,這樣的情況下。能夠形成剿匪的合力,不用多長時間,就可以徹底的剿滅流寇了。

當然,這樣的想法。有些一廂情願了。

洪承疇注意到地方,一樣是河南省的河南府。

這頗有些英雄所見略同的意思了。

河南府緊靠着山西平陽府、陝西西安府,如果說江寧營進駐陝西,最好是駐紮到延安府,這樣流寇沒有其他的出路,東邊是延綏衛,屬於邊鎮了,過去是內蒙,這條路行不通,到慶陽府和平涼府,都在江寧營攻擊的範圍內,流寇同樣不會選擇,唯有進入西安府和漢中府,或者直接進入山西、河南以及湖廣,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遠離江寧營。

若是流寇這樣選擇,正好符合了洪承疇的安排了。

大軍駐紮在河南府,幾個方面都能夠兼顧到。

當然,還有一種安排,那就是江寧營駐紮在河南府。

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指揮的大軍,就需要直接進入陝西省,對流寇形成最大的壓力。

這樣的想法,接到兵部敕書之後,洪承疇就產生了。

他已經看過很多遍的地圖了,高迎祥等率領的流寇殘餘,不過一萬多人,沒有多大的戰鬥力,這些人不會在河南境內停留,肯定會快速的進入山西或者是陝西,尋找到一個好的落腳點,好好補充一下的。

追在屁股後面,去剿滅這樣的一股流寇,那沒有多大的必要,這方面已經吃過不少的虧了,流寇的流動性太強了,而且善於在山區活動,朝廷軍隊沒有這方面的優勢。與其勞民傷財,不如守株待兔。

十月初,大軍抵達了河南府,洪承疇做出來了決定,暫時在這裡等候,等候朝廷下一步的敕令。作爲剿滅流寇的統帥,做出來這樣的決定,也是迫不得已,中都之役,明顯的影響到了剿匪的總策略了。

十月初十,兵部的敕書來了,要求洪承疇率領大軍,直接進入陝西,沿途不要停留,進入陝西之後,要大規模的剿滅流寇,讓流寇無法在陝西立足。

朝廷裡面隱隱傳來了消息,江寧營很有可能進駐河南府。

到了這個時候,洪承疇已經有了如坐鍼氈的感覺了。

他預感到,用不了多長的時間,剿滅流寇的統帥職位,就要交給蘇天成了。

洪承疇的感覺,蘇天成是軍事天才。

自己分析到的可能,蘇天成能夠看到,自己不能夠分析出來的可能,蘇天成也能夠知道,要知道,蘇天成遠在江寧縣,那裡沒有流寇的侵襲,距離如此的遙遠,都能夠準確預判出來流寇的動向,這不是一般的本事了。

洪承疇很想見一見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年輕人,二十一歲的年紀,虛歲不過二十二歲,究竟有着多大的本事,能夠預見到這麼多的可能性。

命令賀人龍與左光先等人,分別率領大軍,分兩路,一路直接進入河南西安府,一路取道山西平陽府,進入河南。接下來,洪承疇寫了奏摺,請求進京。

這次到廄,他唯一的目的,就要見一見蘇天成。

廄。

等候朝廷聖旨的蘇天成,也沒有閒下來。

書房裡面,時刻掛着地圖。

河南、山西、陝西一帶的情況,包括湖廣、四川等地的地形,他都特別的注意,地圖上面,已經密密麻麻的進行了標註,可惜的是,府邸裡面,不好製作沙盤。

蘇天成正在判斷流寇的去向。

大體上的判斷已經有了,遭遇重創之後,流寇肯定是會回到陝西的,那裡是他們的老巢,回去舔一下傷口,與另外的流寇回合,也是不錯的選擇。

錦衣衛暗線已經傳來消息,進入湖廣和山西的流寇,得知中都慘敗之後,紛紛收縮隊伍,朝着陝西的方向移動,這兩股流寇的人數,超過了三十萬人,力量是龐大的。

蘇天成預測着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遭遇中都慘敗之後,流寇集中到一起之後,召開會議的時候,內部肯定會出現問題,十幾個主要的頭目,可沒有那麼多的遠見卓識,好不容易建議起來的相互協調配合的局面,一定會出現問題的,說不定會出現分裂。

高迎祥是名義上的首領,在中都一戰中,精銳損失殆盡,如此情況下,難以有號召力了,張獻忠、羅汝才和李自成之流,本是流寇中間的佼佼者,有着一定的眼光,可是中都鳳陽的慘敗,他們同樣有責任,不可能說出來很強硬的話語,所以說,這次流寇敗退到陝西,內部出現爭執,是很正常的情況。

流寇中間的協調級人物,以前是老回回,可惜也被江寧營剿滅了,缺乏了這樣的一個人,流寇很難產生巨大的凝聚力,滎陽大會,流寇先是兵分兩路,後來兵分三路,意見就不可能完全統一,只能夠說進展情況好,相互可以呼應,進展情況不好,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

想到這裡,蘇天成的臉上露出了微笑。

看來自己的這個奏摺,要馬上遞上去了,今年之內,不要繼續圍剿流寇,等到他們到陝西集中,等待他們出現分裂,甚至是內部的火拼。

這個時候,朝廷若是進攻了,流寇反而會拋棄前嫌,團結起來應對的。

流寇只要出現分裂,行動比如會出現紕漏,到時候,掌握了主要的情報,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事半功倍。

真正出現了那樣的局面,距離剿滅流寇的時間,就不是太遠了。

渠清澤進入了書房。

“老渠,有關流寇下一步的行動,我有一些判斷,你幫着參考一下。。。”

等到蘇天成說完,渠清澤很是吃驚。

“大人,這可不是一般的預測啊,你好像掌握了他們的一切行動啊。”

“呵呵,這沒有什麼奇怪的,換位思考,就能夠得出結論,我準備給朝廷上奏摺了,上次說到暗線調整的事宜,你辦理的怎麼樣了。”

“大人放心,我早就給董大人稟報了,董大人完全支持,陝西、山西、河南、湖廣以及四川一帶的暗線,可以全面調遣,北邊的暗線,也可以時刻調遣了。”

“好,從現在開始,暗線重點了解流寇的動向,和以前一樣,包括他們行軍的路線,兵力的多少,駐紮的地方,儘量的弄得清楚些,所有的情報,都要呈報,洪承疇大人領導的朝廷軍隊之動向,也要摸清楚,越詳細越好。”

“好的,大人,是不是又要征伐流寇了,中都之戰後,江寧營的兄弟,心裡都憋了一口氣,時時刻刻都想着找流寇報仇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投推薦票、月票,。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95章 問責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169章 昏頭了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79 天降神兵(1)第820章 面對面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809章 前兆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1章 收服第5章 馬市賣馬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9章 春耕時節第69章 發榜(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274章 奧妙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55章 識趣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029章 救贖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83章 定局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39章 廟會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729章 恩怨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493章 宿命論(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27章 密旨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347章 榮耀
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195章 問責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886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1)第632章 重大決定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1169章 昏頭了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579 天降神兵(1)第820章 面對面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1200章 並非是小事情第809章 前兆第1052章 渠清澤的辦法第41章 收服第5章 馬市賣馬第383章 另類哲學第49章 春耕時節第69章 發榜(1)第335章 中都鳳陽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1274章 奧妙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1148章 必然的陣痛第714章 必須維持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696章 維護大局第441章 不詳的預感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392章 餘音嫋嫋第1155章 識趣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1029章 救贖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310章 軍官的配備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34章 恨鐵不成鋼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53章 目不忍睹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900章 有效勸諫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130章 眼見爲實(4)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1051章 戰役部署的調整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779章 迅雷動作(4)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376章 難得的精明第338章 血色殘陽(3)第1219章 滄州血戰(13)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301章 尊嚴之戰(20)第1042章 新的情況第486章 出現變故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46章 知府大人召見(1)第797章 管家的身份第1183章 定局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39章 廟會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936章 危險的信號第462章 穆斯林式的葬禮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729章 恩怨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493章 宿命論(2)第897章 盛況空前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479章 流寇的態度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27章 密旨第538章 朝廷的建議第347章 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