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

大明開始容納這些被劫掠的漢人,消息迅速傳開了。

大量的人開始涌向了大淩河城,接受了簡單的檢查之後,通過了大淩河城,進入到關寧錦防線的區域,也有一些性急的人,通過小路,進入了關寧錦防線,短短十餘日,投奔過來的人,竟然達到了十餘萬人。

蘇天成和徐爾一都沒有預料到,這麼多人涌過來了,檢查和安置是一個方面的問題,關鍵是十多萬張嘴,可都是要吃飯的,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這可不是能夠省下來的,總不能夠讓過來的人餓死。

徐爾一忙得不可開交,具體的事情,都是他思考和部署的,蘇天成只考慮大事情,比如說接納這些人,這樣的大事情拍板之後,具體的事情,就要他思考部署了,蘇俊、蘇二童、徐繼禮和顧興鬆等人,都被抽調出來了,開始了全面部署,包括這些人該如何的分片安排,該如何的調集糧食,很多的事情,還需要衆人親自下去落實,關鍵是邊軍裡面,也存在一些敗類,欺凌這些投奔過來的漢人,侮辱婦女,剋扣糧食的情況。

接着這個機會,蘇天成提出來了一個方案,那就是將邊軍中間的部分軍屯戶,一併安排下去,有些軍屯戶,好幾代都是務農了,根本就沒有拿過刀劍,和農民差不多了,這些軍屯戶,和投奔過來的漢人,混合安置,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安排,按照地方的建制,這些軍屯戶中間,產生了里長和甲首,管理某一片區域。

按照這個方案,徐爾一安排徐繼禮和顧興鬆兩人,根據各地地形的情況,劃出來諸多的區域,每個區域都由專門負責。安排落實。

按照這個方案,安置的工作進展很是順利。

沒有人注意到,邊軍慢慢的在減肥,人數在逐步減少,從城池、據點和堡壘走出來,扛起了鋤頭,成爲了真正的農民。

這些邊軍。雖然是軍屯戶,但以前都是爲軍官服務的,種植的糧食,需要上繳軍官,自己留下的是不多的,這些財富。都流到軍官的口袋裡面去了,可朝廷必須撥付的軍餉,還是不能夠少的。

蘇天成的這一手,斷掉了很多邊軍軍官的財路。

但沒有人敢說話,誰都知道,蘇天成厲害,江寧營更是驍勇。若是貪墨糧餉的事情,被察覺了,那可是掉腦袋的事情。

安置的力度逐漸加大,半個月的時間過去,按照督師府的要求,有十一萬邊軍被安置下去了,加上投奔過來的十餘萬人,二十多萬人。被安置在大淩河城到山海關四百餘里地的區域內,專門開墾土地,從事耕種事宜。

這樣的安置,也是需要政策出來的,督師府及時下達了政策,從明年開始,官府按照白銀的價格。徵收糧食產量的兩成,作爲應該上交的賦稅,其餘都屬於種植戶自身所有。

這個政策,極大的激發了軍屯戶的積極性。以前他們自己能夠得到四成的產量,就算是很不錯了,現在翻了一倍,不少的軍屯戶,主動提出來要求,要求耕種土地。

徐爾一也慢慢明白了蘇天成的意思。

用這種辦法,來裁撤邊軍,是最爲穩妥的,既然這些軍屯戶自身有了收入,就不需要軍餉了,而且軍屯戶還能夠上繳不少的糧食,或者是白銀,這等於再次增加了收入,一邊減少了開支,一邊增加了收入,一年之後,關寧錦防線內部的情況,會發生巨大的改變。

徐爾一佩服蘇天成的安排,不知不覺就裁撤了邊軍,令那些邊軍軍官有苦說不出,也不敢妄動,而且軍屯戶都是主動要求耕種土地的,政策下去之後,到處都是開墾土地的情況,原來死氣沉沉的城池外面,瞬間熱鬧起來了,到處都是人,到處都是在田地裡忙碌的身影,不過幾個月時間,關寧錦防線四百餘里地,充滿了生機。

困難也是存在的,主要是糧食的消耗,住處不用着急,氣候變熱了,隨便砍些樹木,都能夠搭建起來窩棚,暫時居住,但糧食是少不了的嗎,包括軍屯戶,家裡的存糧也是不多的,二十多萬人,消耗的糧食是巨大的。

安寧堡和靖邊的大量糧食,源源不斷的運送到山海關、寧遠、錦州和大淩河城,這些糧食,由督師府派出專人看管,各個區域負責的里長和甲首,統計區域內的人口數量,計劃需要消耗的糧食,來人領取,同時,督師府還派出了專人,監督各個區域分發糧食的情況,根據各個區域不同的情況,有些糧食是分發下去了,有些糧食是統一保管。

瀋陽。

皇太極忙於部署兵力,準備偷襲登州和萊州,暫時沒有關注到大淩河城附近的鉅變,等到情報源源不斷送來的時候,半個月過去了。

大殿裡面,皇太極臉色鐵青,下面跪着駐守黑山的軍官,瑟瑟發抖。

“混蛋,你們是蠢豬,修築工事,這是必須的,可你們虐待漢人,現在好了,十多萬人跑過去了,這下你們滿意了,你們知道嗎,爲了劫掠這些漢人,我大清國的八旗軍,冒着巨大的風險,深入到關內,可你們呢,居然認爲漢人逃走是好事情,可以節約糧食,朕恨不得現在就砍掉你們的腦袋。”

大殿之上,鴉雀無聲。

滿人內心是無所謂的,青黃不接的時候,十餘萬人過去了,這是巨大的負擔,蘇天成要養活這麼多人,絕對是不簡單的,不知道消耗多少的糧食,大不了秋收之後,繞過大淩河城,大舉進攻,將這些人搶回來,就沒有什麼問題了,不過是讓蘇天成幫着養活一段時間。

至於說漢人,有些幸災樂禍的味道,駐守黑山的八旗軍,虐待漢人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了,不要說不將漢人當人看的做法,每天大量的勞動,卻只吃一頓飯,還吃不飽,大量的漢人死亡和逃亡,致使黑山工事的修築,進度明顯慢下來了。

皇太極凌烈的眼神掃過了大殿。

“朕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以爲這是無所謂的事情,我大清國的八旗子弟,多麼的驍勇啊,秋收之後,將這些人搶回來就是了,你們以爲蘇天成是傻瓜嗎,看着你們將人搶回來嗎,崇德元年的事情,你們忘記了嗎,那一次我大清國的八旗子弟,損失是多麼的慘重,可惜你們還抱有這樣的幻想,以爲大明邊軍還是那樣的孱弱,朕都不知道怎麼說你們了,我大清國人口本來就不足啊。”

皇太極看了看大殿之上的衆人,眼神裡面,透露出來了無奈。

這一次進攻登州和萊州的準備,是很充足的,看來需要經過這次的戰鬥,好好振奮一下了,同時也警告某些心懷叵測之徒,四萬八旗軍士,將同時出發,代善帶領兩萬正紅旗軍士,進入蒙古,多爾袞帶領兩萬正白旗軍士,從旅順出發,乘坐戰船到蓬萊登陸。

沒有人想到,多爾袞帶領的兩萬大軍,會乘坐戰船,不管是在大清國國內,還是在大明朝看來,大清國是沒有海軍的,也是沒有大型木船的,可惜這個認識,在大清國佔領旅順之後,就發生了徹底的改變了,那個時候,大清國俘獲了大量的大明匠人,命令這些匠人,秘密製造了戰船,戰船的數量還是不小的。

шшш¸ttκa n¸℃O 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皇太極也清楚,若是大肆製造戰船,會引起大明朝的警覺,國內也有人反對的,戰船消耗巨大,看起來沒有實際上的作用,再說了,八旗軍重點依靠的是騎兵,也不熟悉海戰。

皇太極的認識是不同的,若是大清國足夠強大了,依舊不能夠工科關寧錦防線,那就要從其他方面想辦法了,包括走海路,這些都是要提前準備的,這次攻打登州和萊州,也算是對大清國戰船的一次檢驗。

可惜這樣的情況下,大量的漢人逃走了,逃到了錦州、寧遠和山海關,皇太極很是清楚,這些人不可能回來了,依照蘇天成的能力,既然能夠大量的接納,就做好了安置的準備。

到了這個時候,皇太極更是嘆息,爲什麼自己的身邊,沒有蘇天成這樣的人才,文武雙全,做什麼事情,都是有遠見的,和自己相比較,絲毫不遜色,身邊的多爾袞、阿濟格、濟爾哈朗以及豪格等人,打戰都是很厲害的,謀劃方面,范文程也是有計謀的,可這些人,根本比不上蘇天成。

內心裡面,皇太極下定了決心,離間的辦法,還是要採取的,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只要能夠扳倒蘇天成,大清國最大的隱患就去掉了,大明很快會衰敗下去,而且能夠扳倒蘇天成,一定會在大明形成巨大的轟動,畢竟蘇天成倒下了,跟着會倒下去一大批的人。

皇太極已經將蘇天成看做了最大的威脅,只要蘇天成堅守在寧遠,他的八旗軍就不敢輕舉妄動,誰知道八旗軍傾巢出動了,蘇天成會不會派出江寧營,趁勢襲擊沈陽,要是出現那樣的情況,就動搖到大清國的根本了。

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20章 頭疼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225章 贖身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8章 恩榮宴第160章 剿匪(2)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65章 現實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29章 恩怨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579 天降神兵(1)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59章 剿匪(1)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87章 禮部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846章 慘敗(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21章 聖旨下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57章 遇匪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995章 整合(3)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210章 廷議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371章 探究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495章 宿命論(4)第1186章 行動(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915章 朝貢第844章 慘敗(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97章 內訌(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347章 榮耀
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734章 銀子的來歷和用途第420章 頭疼第478章 高調上任第1253章 順利的談判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225章 贖身第902章 一瓢冷水第806章 差別所在第275章 開誠佈公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8章 恩榮宴第160章 剿匪(2)第1063章 遼東決戰(5)第192章 早就等着你了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205章 再一次的血戰(1)第65章 現實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297章 必須要堅持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156章 埋下禍根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1164章 徐徐拉開的大幕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29章 恩怨第1242章 可怕的黑死病第579 天降神兵(1)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237章 江寧營的建設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59章 剿匪(1)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402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1)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87章 禮部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206章 再一次的血戰(2)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846章 慘敗(4)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321章 聖旨下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157章 遇匪第472章 重要的建議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742章 漢八旗的影響(2)第64章 太原府城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284章 膽大妄爲第995章 整合(3)第1196章 機會之把握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第471章 不甘心的朱由菘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210章 廷議第214章 大婚的事情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577章 白桿兵的慘敗(5)第1018章 皇上的招數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371章 探究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495章 宿命論(4)第1186章 行動(3)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1170章 守株待兔第1153章 決戰部署(1)第915章 朝貢第844章 慘敗(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97章 內訌(2)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347章 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