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草原之殤10

皇太極再一次遭遇到了沉重的打擊,本來身體就不是很好,接二連三的打擊,讓皇太極有些承受不住了,就連諸多的朝中大臣,也發現了問題。

坐在崇政殿的皇太極,臉色蒼白,幾乎看不見以前的豪氣了。

范文程跟隨豪格到草原征伐了,自從范文程離開了瀋陽,皇太極一時間還有些不適用,身邊缺乏了可以商議大事情的人,因爲范文程長期從事情報工作,能夠做出來準確的分析,很多的情況,皇太極只能夠自己根據情報來分析。

唐海泰提供的情報,準確的表明,蘇天成會帶領江寧營軍士,從義州方向,進入到草原,而且首先進攻的是插漢部落和喀爾喀部落,皇太極也根據唐海泰提供的情報,要求插漢部落和喀爾喀部落做好了準備,皇太極特別強調了,明軍的火炮是非常犀利的,要求草原部落引起高度的重視,在范文程離開瀋陽的時候,兩人商議過了,認爲春節馬上就要到了,蘇天成可能會在春節之後,帶領江寧營發動進攻。

如今得到的情報,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將士,從大同方向進入了草原,首先進攻的是察哈爾部落,而且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徹底剿滅了察哈爾部落的大軍。

這對皇太極是巨大的打擊。

察哈爾部落是草原最爲強盛的部落之一,也是大清國重點依靠的草原部落之一,蘇天成帶領大軍,幾乎滅掉了察哈爾部落,表面上看,是讓大清國失去了一個依靠,但深層次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如此強大的草原部落,被蘇天成輕易就剿滅了,其餘的草原部落,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是不是還會心悅誠服的臣服大清國。

蘇天成採取的另外一個手段,更是令皇太極焦慮和心寒,而且蘇天成的這個舉措,與豪格進攻錫伯族部落駐地和達斡爾族部落駐地的行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蘇天成沒有屠殺察哈爾部落的老弱婦孺,甚至沒有斬殺投降的軍士,將這些人員悉數都集中了,讓這些人繼續生活在草原,這等的作爲,表明蘇天成的目的,就是剿滅草原部落的軍隊,根本的要求就是讓草原部落臣服,追求從心理上徹底打敗草原部落。

豪格的做法就不一樣了。應該說豪格進攻錫伯族部落和達斡爾族部落駐地,這個決策是非常正確的,能夠取得重大的勝利,而且能夠令兩個部落的軍士,信心動搖,無力繼續征伐,可豪格後面的做法,實在不敢恭維了,將兩個部落的駐地付之一炬,而且面對已經投降的錫伯族部落的軍士,還是大開殺戒,這件事情,在草原傳開之後,形成的影響是很不好的,甚至科爾沁部落的首領都寫來了信函,對此舉表示了微詞。

兩相比較,草原部落的心思,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了。

這纔是皇太極最爲擔心的事情。

臣服草原部落,努爾哈赤與皇太極,都耗費了大量的心思,採取了諸多的辦法,以德報怨,最終令草原部落擁戴了大清國,可這種局面,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有可能出現根本性的變化了,皇太極豈能不着急。

好在科爾沁部落還是堅決擁戴大清國、擁戴皇太極的。

皇太極無心去評價蘇天成了,從遼東得到的情報,明顯是出現問題了,蘇天成根本沒有從義州方向展開進攻,現在來分析,蘇天成恰恰是利用了大清國對義州的重視,在惡劣的天氣之下,對察哈爾部落展開了突然的進攻,可以說,蘇天成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情報。

可皇太極不能夠說情報是假的,至少蘇天成對草原部落展開進攻,這件事情是確確實實的,也就是說,遼東來的情報,還是有着一定的真實性,也許是蘇天成突然改變了決定,沒有來得及通知遼東,也許是蘇天成發現了什麼,突然改變決定。

皇太極感覺到很累了,從來沒有這樣的累過。

與蘇天成的較量,其實在崇德元年就開始了,也就是在大清國成立的時候,就開始了,這麼多年過去了,蘇天成當初佈下的局,開始慢慢發揮作用了,很多的局,都是直接針對大清國的,都令皇太極感覺到膽戰心驚,都要想辦法來應對。

疲憊到了極點的皇太極,還不能夠輕鬆,他需要考慮,需要做出來決定,蘇天成下一步的動作是什麼,草原的局勢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不少的部落都憂心忡忡了,實力能夠和察哈爾部落抗衡的部落是不多的,若是哪個部落成爲了蘇天成的下一個目標,該如何的應對。

皇太極沒有和其他人商議,甚至沒有和多爾袞等人商議。

因爲身體感覺到不適,皇太極很是注意了,多爾袞和多鐸等人,勢力很大,除開服從自己的調遣,對豪格與范文程等人,都不是很在意,若是自己有一天去了,下一任的皇帝,如何來降服多爾袞和多鐸等人,大清國會不會出現四分五裂的情況,要是出現那樣的情況,不用蘇天成費力,大清國會因爲內訌滅亡,翻身的機會都沒有了。

皇太極早就開始限制多爾袞和多鐸等人的權勢了,懲罰阿濟格,就是做給多爾袞等人看的,可作用不大,多爾袞和滿人權貴的接觸,依舊沒有減少。

皇太極能夠感覺到欣慰的是,代善真正的擁護自己了,從內心裡面擁護了,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之後,代善的思想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對多爾袞、多鐸等人的囂張,也有些看不慣了,以前代善的府邸,是滿人權貴時常集中的地方,現在不存在這樣的情況了,代善在很多場合所說的話,都是要求維護大清國的大局的。

還有濟爾哈朗,成熟穩重睿智,一心一意維護大清國的利益。

從力量上面的對比來說,多爾袞和多鐸不佔據任何的優勢。

多爾袞和多鐸是大清國的悍將,兩人的能力是不同一般的,大清國不能夠缺少這樣的悍將,皇太極甚至認爲,多爾袞的能力,不比自己差,所以在更多的時候,皇太極還是倚重多爾袞的,重大的戰鬥,都是讓多爾袞參加甚至是直接指揮的。

范文程曾經很隱晦的說到養虎爲患,皇太極明白意思,從大清國的大局出發,皇太極不願意內部出現問題,他希望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穩固大清國的基業。

可惜下面出現的傳聞,皇太極不可能忘記,那就是皇太極龍御歸天之後,按照先皇的遺囑,多爾袞是應該要繼承皇位的。

皇太極很是憤怒,他從來就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遺囑,再說了,當初是四大貝勒共同署理朝政,自己是通過了數不清的努力,才登上了皇位的,怎麼可能出現這樣的遺囑,這隻能夠說明,多爾袞有着這樣的野心。

皇太極絕不能夠讓這樣的事情出現。

草原局勢的動盪,察哈爾部落被剿滅,在皇太極看來,就是草原之殤,接下來草原會朝着什麼方向發展,需要高度關注了,需要拿出來切實可行的辦法,阻止草原出現重大的變故,自己必須要考慮好下一步的行動了。

蘇天成駐紮的地方,在地圖上面,標註的非常清楚,這裡距離科爾沁部落,還有很遠的距離,但皇太極隱隱的感覺到,蘇天成的下一步目標,肯定是科爾沁部落,換做自己來指揮這場戰鬥,重點的目標,也是科爾沁部落,若是科爾沁部落遭受了重大的打擊了,大清國在草原的權威,將遭受重創,那個時候,草原之殤,將變成大清國之殤了。

想到這些,皇太極的臉更白了。

思慮再三,皇太極覺得,自己必須要做出來決定了。

他最爲信任的索尼,站在下面,一直都在等待。

“索尼,你迅速趕赴科爾沁部落,朕寫了一封信,你直接交給部落的首領,要求他們按照朕的要求來辦理,此外,你想辦法找到豪格,要求豪格率領大軍,與科爾沁部落會和,代善帶領的大軍,估計到科爾沁部落駐地了,見到了豪格,就說朕要求范文程回到瀋陽,有重大的事情商議,此外,豪格繳獲了一些火炮,不要全部運送回來了,留下一部分給科爾沁部落,時間很緊張,你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務。”

索尼離開之後,皇太極感覺到更加的虛弱,竟然難以站起來了。

他努力穩住了自己的情緒,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靜靜的做着,此時此刻,海蘭珠的身影,進入了他的腦海,令他更加的悲傷。

不遠處,一雙眼睛正在注意皇太極,皇太極身體的情況,成爲了某些滿人權貴重點關注的事情,這牽涉到了大清國的穩定,也牽涉到了皇位的歸屬,當然有人重視了。

良久,皇太極慢慢站起來了,在身邊侍衛的攙扶下,慢慢朝着後宮走去。

接下來,在大清國的內部,一場鬥爭,也慢慢的拉開了序幕。(未完待續)

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95章 問責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44章 戰果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21章 熱鍋(1)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2章 眉姑娘第684章 都會算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73章 歹毒第1167章 迅雷(2)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98章 內訌(3)第419章 賀瘋子第67章 歸屬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773章 海戰(3)第1189章 稱帝(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69章 算計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22章 準備(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729章 恩怨第1083章 廷辯(1)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3章 離去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94章 整合(2)第847章 慘敗(5)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17章 爭執第90章 先手第995章 整合(3)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281章 變化(2)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645章 部署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792章 偶遇(3)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122章 熱鍋(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8章 恩榮宴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637章 料事如神
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95章 問責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144章 戰果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1121章 熱鍋(1)第1305章 遲來的見面第122章 眉姑娘第684章 都會算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173章 歹毒第1167章 迅雷(2)第1016章 胃口很大第1071章 決戰遼東(1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498章 內訌(3)第419章 賀瘋子第67章 歸屬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773章 海戰(3)第1189章 稱帝(1)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702章 組建水師之爭第132章 人心難測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369章 算計第19章 牛二的節日第98章 會試恩師(2)第252章 關乎未來發展的辯論(2)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822章 準備(1)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729章 恩怨第1083章 廷辯(1)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667章 家中的瑣事第363章 不平凡的離開第519章 突然出現的變故第120章 東林四公子第1021章 亡羊補牢第911章 面子害人第436章 誠懇的建議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923章 轉向的準備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93章 何必當初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3章 離去第337章 血色殘陽(2)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94章 整合(2)第847章 慘敗(5)第627章 祖大壽的急迫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817章 爭執第90章 先手第995章 整合(3)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281章 變化(2)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358章 各人去向第723章 招募軍士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1127章 眼見爲實(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645章 部署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792章 偶遇(3)第283章 張溥的計劃第1268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2)第289章 中興學社第1122章 熱鍋(2)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108章 恩榮宴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1098章 大軍的安排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637章 料事如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