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7章 草原之殤3

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三。

寅時,五萬大軍做好了一切的準備。

嚴寒的氣候,給江寧營造成了一定的麻煩,譬如說火炮,炮兵營的將士,費了好大的勁,纔去掉了火炮上面的冰塊,用專門準備的抹布,仔細擦拭了炮膛,避免發射的時候,遇見問題。但嚴寒的氣候,也給江寧營創造了絕佳的機會,那就是周圍看不見人煙,五萬大軍集結在距離察哈爾右翼中旗不過十來裡地的方向,愣是沒有發現察哈爾部落軍士的斥候,想必這個時候,察哈爾部落的軍士,認爲很是安全,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發動進攻的。

蘇天成感覺到很是幸運,這說明老天在保佑大明王朝。

蒙古部落是後金的重要支撐,也是皇太極最爲重要的依靠,蒙八旗是後金不可或缺的力量,蒙八旗在崇禎八年才完全確立下來,到了崇禎九年,也就是大清國正式成立的崇德元年,蒙八旗成爲了後金的重要力量,地位僅次於滿八旗,比漢八旗重要很多。

蒙八旗的主要力量,來自於五大草原部落,分別爲科爾沁部落、察哈爾部落、喀爾喀部落、插漢部落和土默特部落,其中以科爾沁部落和察哈爾部落的力量最爲強大,蒙八旗沒有完全規範之前,屬於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統一領導,之後蒙古部落臣服後金,推舉皇太極成立大清國,成爲了大清國的皇帝,大清國其實就是蒙滿的大清國,蒙古部落的權貴,以及滿人權貴,是大清國最頂端的存在。大清國成立之後,蒙八旗就分散在草原部落了,這個時候,蒙八旗的主要任務,就是幫助皇太極穩固草原的統治了。

蒙八旗軍隊的建制。與滿八旗是完全一樣的,但每一旗軍隊的人員組成,是不一樣的,有多有少,沒有滿八旗和後來成立的漢八旗那樣的規範,滿八旗和漢八旗,每個牛錄額真統領的軍士。不少於三百人,但蒙八旗就不一樣。有的牛錄額真,統領的軍士僅僅百人左右,有的牛錄額真,統領的軍士接近千人了。

說白了,蒙八旗是根據各部落的實力來決定軍士的多少的。

蘇天成之所欲決定徹底剿滅科爾沁部落和察哈爾部落,也是因爲這兩個部落的蒙八旗,是最爲強悍的,是皇太極最爲重要的依靠,若是大明與後金展開決戰,蒙八旗將是最爲重要的力量。能夠提前剿滅蒙八旗,等於是砍斷了皇太極的一隻胳膊。

蘇天成非常的鎮定。

與蘇天成比較起來,賀人龍、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等人,都顯得有些激動。

越是面臨大戰,蘇天成越是鎮定。這是他的習慣,也是他穩定將是的法寶。

進攻開始的時間,還有一個時辰,所有的準備事宜都結束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到了寅時二刻,中軍帳內。

賀人龍雙手抱拳,單膝跪地,對着蘇天成行軍禮。

“大帥,末將帶領將士準備完畢,請大帥發令。”

蘇天成點點頭,拿起了桌上的令箭。

“賀人龍,你身爲先鋒指揮官,責任重大,本帥望你好生指揮,此次戰役的成敗,就在你的身上了。”

劉文秀、艾能奇和李定國三人也單膝跪地了。

蘇天成看了看三人。

“你們按照賀人龍將軍的要求行事,不得有違,否則本帥不會輕饒。”

卯時,天還沒有亮,寒風陣陣,從天氣來看,似乎又要下雪了,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天氣的好壞,已經沒有多大的影響了,江寧營的進攻已經開始了。

李定國率領一千江寧營將士,如同旋風一般,朝着察哈爾右翼中旗的駐地去了。

李定國的任務很重,炮兵營距離察哈爾右翼中旗尚有五里路的距離,火炮的最佳射程是三裡地,也就是說,李定國等人,必須要將察哈爾右翼中旗的主力部隊,吸引到炮兵營最佳的射程範圍之內,纔算是真正的完成任務了,賀人龍派出了五千將士,負責吸引察哈爾右翼中旗的主力,一旦察哈爾部落的軍隊進入到炮兵營最佳的射程之內,江寧營的將士,必須要以最快的速度撤離,炮兵營將在固定的時間之內,開始發射,若是有江寧營的將士,沒有來得及撤離,也就要被火炮覆蓋了。

這種計算的路線,是理想的計算距離,實際上,真正的距離不會那麼的精確,也就是說,李定國、劉文秀和艾能奇三人,負責引誘察哈爾右翼中旗的軍士,實際需要經過的路線,接近四里地的距離,在這四里地的範圍內,對於五千江寧營將士來說,是巨大的考驗,更是生與死的考驗,蒙古部落的軍士,箭術甚至超過了滿八旗的軍士。

中軍帳裡面的蘇天成,面如止水。

不擔心是不可能的,這一次的作戰,江寧營深入了草原,在沒有後方依靠、沒有任何的增援的情況下作戰,這是巨大的考驗,從江寧營成立以來,經歷的無數次戰役來說,如此獨立的作戰,次數是不多的,好在攻打宣州、復州等地的戰鬥,江寧營將士,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前方戰鬥的情報,傳令兵會源源不斷的稟報消息,可中軍帳距離察哈爾右翼中旗,尚有十里路的距離,這也是賀人龍提出來的要求,蘇天成不能夠過於的靠前了,免得影響到了前鋒指揮員的發揮。

渠清澤沒有那麼多的顧忌,時時刻刻走到中軍帳的門口,催促傳令兵,趕快去了解前方的戰鬥情況,及時的稟報。

李定國率領將士衝進察哈爾右翼中旗駐地的剎那,感覺不是很好。

蒙古草原上,絕少有城池,包括察哈爾部落的駐地,也是不例外的,頂多就是一些木柵欄,將諸多的蒙古包圈在了中間,表示這裡是部落的駐地,被木柵欄圈住的蒙古包,也是部落重要人物的蒙古包,至於說其餘的蒙古包,就依託這些蒙古包,散落在周圍。

冬季的時候,部落是最爲集中的時候,因爲氣候嚴寒,單獨的牧民是難以抵擋嚴寒的,糧食的短缺,以及草料的不足,牧民必須要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夠熬過寒冬。

偌大的駐地裡面,靜悄悄的,這也太不正常了。

李定國高舉鋼刀,示意將士暫停攻擊。

雖說馬蹄上面都包裹有布巾,但千餘人衝鋒,響動還是很大的,這個時候,駐地不應該是這樣的安靜,再說了,總有人起得早,爲什麼會如此的安靜。

猛然間,李定國想到了什麼,來不及做出手勢,大聲的吼出來了。

“兄弟們,快撤,我們中埋伏了。。。”

李定國的話語還沒有說完,就聽見一聲炮響了,無數的箭雨飛過來了,一些猝不及防的將士,被弓箭射中了,有幾個將士跌落馬下,肯定是活不了了。

李定國急得眼睛發紅,先頭部隊的任務,是引誘察哈爾右翼中旗的軍隊,若是中了埋伏,被蒙古韃子全部殲滅了,那就是江寧營的恥辱了,不管這場戰鬥取得什麼樣的勝利,都抹上了陰影了,這個時候,可不是逞強的時候,必須要逃跑。

江寧營將士的撤退還是井然有序的,後軍變爲全軍,前軍變爲後軍,諸多的將士很快扭頭,準備撤出來了。

可惜蒙古韃子不是吃素的,做好了準備。

前方和後方的火光都亮起來了,無數的火把被點燃了。

李定國帶領的先頭部隊,被完全的包圍了。

李定國的嘴脣,差點咬出血了,先前衝鋒的時候,爲什麼沒有觀察一下動靜,注意看看周圍的情況,心裡想到的就是立功,就是講察哈爾右翼中旗的軍隊引誘出來,怎麼就沒有想到,人家也有可能做好佈置的。

但着急的李定國,還是冷靜的。

他注意看了前後的火把。

火把有些參差不齊,這說明了,蒙古韃子的準備,也不是非常充分的,李東國其實一直都有些懷疑,江寧營大軍來到蒙古草原,這個消息,蒙古諸多的部落都是知道的,可率先進攻哪一個蒙古部落,這個消息是不可能泄露出去的,也就是說,蒙古的諸多部落,可能做好了準備,但不可能做出來有針對性的準備。

也就是說,察哈爾右翼中旗,不可能做好最爲精確的準備,知道江寧營將要進攻他們,設下了如此的埋伏,等着江寧營進入到包圍圈。

緊急情況下,想到了這一點,李定國忽然明白了,那就是察哈爾右翼中旗,早就做好了準備,不管是誰來進攻,都有可能遭遇到埋伏,都會遭遇到眼前的情況。

這個判斷是非常關鍵的。

李定國顧不上考慮其他的事情了,再次大聲的吼出來了。

“兄弟們,不要慌,我們從進來的方向,衝出去,一定要衝出去,不要回頭。。。”

吼出來這句話之後,李定國躍馬衝在最前面,迎着箭雨,義無反顧的朝着前面的火光衝過去了,身邊的將士,儘管有人不斷中箭倒下,也跟着衝過去了。。。

第775章 海戰(5)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93章 宿命論(2)第817章 爭執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157章 算計第136章 大調整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50章 面聖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90章 稱帝(2)第881章 對決(3)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7章 馬市驚魂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397章 開花彈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079章 明志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44章 慘敗(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23章 準備(2)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21章 廷議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16章 大比武(1)第822章 準備(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347章 榮耀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33章 準備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83章 定局第148章 辯解第1238章 變故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95章 問責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
第775章 海戰(5)第1061章 遼東決戰(3)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493章 宿命論(2)第817章 爭執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200章 臨行準備第1157章 算計第136章 大調整第1107章 天賜良機(1)第564章 真誠的祝福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521章 荒謬的情報第270章 格殺勿論(2)第1045章 大小兼顧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43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3)第150章 面聖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921章 皇太極的抉擇第1190章 稱帝(2)第881章 對決(3)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930章 果斷決策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537章 互市的準備第1277章 科舉考試(1)第7章 馬市驚魂第864章 能夠鎮定第397章 開花彈第788章 無法放心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079章 明志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257章 以理服人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844章 慘敗(2)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43章 高瞻遠矚第465章 保衛昌平第1139章 劉澤清的末路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532章 聰明的皇太極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473章 火速進京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1227章 天津決戰(6)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823章 準備(2)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821章 廷議第216章 回到江寧縣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316章 大比武(1)第822章 準備(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347章 榮耀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66章 你自己找死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937章 賈吉涵其人第638章 嶽託的精明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662章 皇太極的身體第896章 朱由檢的高興與擔心第64章 太原府城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594章 決戰前夕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133章 準備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1183章 定局第148章 辯解第1238章 變故第945章 將計就計第362章 最終決定第49章 春耕時節第1201章 御駕親征第1129章 眼見爲實(3)第195章 問責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987章 朝廷的動態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52章 祖大弼的決絕(1)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