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

錢謙益認爲自己到了南京,還是能夠受到非常多的支持的,至少東林書院的總部在南京,受到南京士子的支持是必然的,而且這些士子的影響力是很大的,利用這些士子鼓動南京城內各個階層的支持,就能夠很好的抵抗江寧營的進攻。當年袁崇煥苦手寧遠城,擊敗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數次進攻,從此在朝廷名聲大震,錢謙益認爲,自己一樣能夠做到這一點,讓南京城堅如磐石,讓蘇天成無可奈何。

所以來到南京,錢謙益是滿懷信心的,可惜的是,他與曹化淳之間的接觸太少,而且對於京城裡面發生的諸多事情,錢謙益是很不滿意的,錦衣衛和東廠橫行無忌,滿朝文武大臣不敢多言,包括內閣都要注意,因爲這種情況的影響,錢謙益壓根沒有想過尊重曹化淳。

錢謙益來到南京之後,沒有鮮花的歡迎,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孫泰替朱由菘伸冤,或者說是說明情況,這個時候,朱由菘自殺的消息,已經傳到了南京城,對於南直隸諸多的官吏來說,打擊是非常大的。

朱由菘的事情,錢謙益沒有特別的關心,那是皇上欽定的事情,他不能夠發表什麼意見,但對於這裡面的爭鬥,他還是能夠分析出來一些的,朱由菘肯定是有冤屈的,當初皇上決定讓朱由菘以兵部尚書的身份,統領南直隸的抵抗事宜,表面上看是重用朱由菘,其實這裡面就是對朱由菘的懷疑,何況監軍秦三德是秉筆太監,在宮裡的地位不一般,明眼人就可以確定。實際上的戰役部署,肯定是秦三德直接負責的。

朱由菘在回到京城的路上自殺了,秦三德毫髮無損的回來了,而且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懲罰,這也顯得太不公平了。

錢謙益來到南京之後,首先關心的不是戰役上的部署事宜。而是關心東林書院的情況,包括南京城內士子的想法等等,他沒有首先見南京兵部尚書孫泰和鳳陽總督馬士英,卻召見了不少的士子代表,這其中就有不少東林書院的學子。

跟隨錢謙益一同到南京來的,還有都察院的監察御史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等人,誰都知道黃廷平等人,被稱作東林三公子,是錢謙益的得意門生。這次錢謙益到南京來督戰,帶上自家的得意門生,可見態度之堅決。

召見南京的士子,可謂是盛況空前,因爲黃廷平等人的得力組織,會談是非常成功的,士子們衆口一詞,紛紛譴責蘇天成的造反。還有情緒激動的士子,當場破口大罵蘇天成。說蘇天成是豬狗不如的東西等等,看見這樣的態勢,錢謙益是非常高興的,他自詡爲大儒,是文人之中的領袖級人物,當然注重文人的力量了。

不過孫泰的主動拜訪。打斷了錢謙益自信和高興的情緒。

這段時間,孫泰的日子是不好過的,自從朱由菘和秦三德離開南京之後,主要的防禦任務就是他直接負責了,儘管說做好了一切的準備。但孫泰內心還是沒有底氣,大概是因爲蘇天成和江寧營的名氣太大了,而且在寧國府和松江府等地的戰鬥,明軍敗得太慘了。

得知朱由菘承當兵敗的所有責任自殺的消息之後,孫泰簡直不敢相信,他和朱由菘多次商議防禦的事宜,有些時候,朱由菘也說到了自身的擔心,可總是相信朝廷會秉公處理的,誰知道最終是這樣的結局,孫泰絕不相信朱由菘會自殺,他認爲這裡面有着天大的冤屈。

所以在錢謙益來到南京之後,孫泰就坐着充足的準備,稟報南京城的防禦部署的同時,也一定要替朱由菘伸冤,能不能達到目的是另外的事情,至少錢謙益能夠在這方面表現出來態度,就是對南直隸官吏和軍士的最大安慰。

朱由菘留下的書信,孫泰仔細保管着,不敢讓任何人知曉,目前的情況還不明朗,這些書信是絕不能夠泄露出去的,否則他孫泰恐怕也面臨着巨大的危險了。

錢謙益來到南京,同樣住在了官驛。有意思的是,曹化淳卻是住在了皇宮裡面,這就預示着,指揮南京保衛戰的大帥和監軍兩人,有重大事情需要商議的時候,還需要下面的官吏去聯繫,確定兩人見面商談的地點。

看見孫泰進入到屋裡的時候,錢謙益臉上是帶着笑容的,其實他來到南京,首先需要見到的就是孫泰,瞭解南京的防禦部署情況,不過在京城的時候,錢謙益隱隱聽說了,孫泰和朱由菘之間的聯繫很是緊密,偏偏朱由菘自殺了,皇上也沒有表明其他的態度,這樣的情況下,錢謙益就要避嫌了,不能夠和孫泰的聯繫過於的緊密。

簡單的寒暄之後,孫泰開始彙報南京城的防禦部署了。

這個過程之中,錢謙益有些心不在焉。

孫泰稟報了南京城的防禦部署之後,很快轉移了話題,說到了朱由菘的事宜。

“。。。大人,下官剛剛稟報的南京城的防禦部署事宜,悉數都是朱大人安排落實的,下官只是協助,朱大人爲了朝廷可謂是嘔心瀝血,下官都是看在眼裡的,想不到朱大人卻因爲廣德州和寧國府等地兵敗的事宜,承擔了主要的責任,其實這裡面的緣由,下官都是知曉的,諸多的官吏和將士也是清楚的。”

錢謙益咳嗽了一聲,打斷了孫泰的話語。

“孫大人,本官到南京來,主要是關心南京的防禦部署事宜,至於說其他的事情,朝廷自有公論,孫大人身負重任,還是多多關心南直隸的事宜,本官有些話本是不想說的,孫大人身爲南直隸的兵部尚書,直浙總督,丟失了浙江,本就是有些過失的,朝廷考慮到孫大人剛剛到南直隸,時間不長,很多的情況不熟悉,故而沒有降罪,此等的情況之下,本官建議,孫大人還是多多想想,如何的擊敗蘇天成,擊敗江寧營,讓南直隸安寧下來。”

錢謙益的話,猶如一盆冷水,澆的孫泰透心涼。

很多的事情,孫泰瞬間明白了,看來朝廷裡面,意見早就是統一的,至於說真想如何,沒有多少人會關心的,錢謙益身爲內閣大學士,面對如此重大的事情,不想着去追尋真想,卻僅僅是想着南京城的防禦,就是非常明確的態度了。

朝廷裡面,有着一股強大的力量保護秦三德,朱由菘的冤屈,沒有地方能夠申訴了。

看見孫泰有些發呆,錢謙益端起了茶杯,這就表示送客了。

錢謙益居然沒有重點關注南京城的防禦部署的事宜,對朱由菘的冤屈,不聞不問,不知道這位內閣大學士來到南京城,究竟準備幹什麼,至於說那位監軍曹化淳,孫泰壓根沒有想着去拜訪,秦三德留給他的印象太壞了。

離開官驛,孫泰暗暗嘆息。

一腔熱血得不到關注,朝廷裡面的黑暗令人痛心,這個時候的孫泰,已經開始改變想法了,先前抵抗的心思,並非那麼的強烈了,錢謙益的話語裡面,透露出來了端倪,在官場浸淫這麼多年的孫泰,豈能不明白。

廣德州和寧國府等地的兵敗,朱由菘承擔了全部的責任,儘管說朱由菘是非常冤枉的,那南京城若是失守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錢謙益是不可能的,曹化淳更是不會承擔責任,數來數去他孫泰是最爲合適的,到時候丟失了浙江和南直隸的責任,他一個人來承擔,恐怕結局比朱由菘還要慘的。

蘇天成在福建和浙江的所作所爲,孫泰不可能不知道,這裡面的有些政策,孫泰是贊成的,其實南京的很多官吏,都是贊成的,特別是在增加官吏的待遇方面,當然反對的也有,主要是在限制士紳富戶的權勢方面,特別是在土地方面的政策,引發的震動是很大的。

到了這個時候,心灰意冷的孫泰,開始要考慮自身的出路了,還有就是朱由菘留下的那些信函,究竟該怎麼處理,聯想到楊嗣昌和範景文等人,都跟隨蘇天成了,他若是投靠蘇天成,也不算是什麼丟臉的事情了。

孫泰離開之後,錢謙益的臉色很快變化了。

孫泰的意思他是清楚的,也是一種提醒,南京城的防禦事宜,誰能夠保證守住,到時候肯定是有責任承擔的問題,是他錢謙益來承擔,還是曹化淳來承擔,亦或是其他人來承擔。

錢謙益的話語裡面,意思也表達出來了,不要看這次孫泰沒有承擔任何的責任,那是朝廷的恩惠,至於說下一次就不一定了。

嚴格說起來,在南京城的防禦部署上面,錢謙益沒有什麼新招,甚至比不上朱由菘瞭解情況,只不過他在南京城多年,熟悉這裡的情況,也有不少的熟人,到了南京城之後,前來拜訪的文人士子是不少的,甚至有人邀請他到秦淮河去,因爲承擔的任務不一樣了,衆矢之的,錢謙益是不可能到秦淮河去的,作爲朝廷的內閣大學士,錢謙益想到的後路是明確的,承擔責任更是不可能的。(未完待續。。)

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13章 離去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76章 啓動第1169章 昏頭了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59章 剿匪(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884章 對決(6)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76章 啓動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36章 大調整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616章 理還亂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321章 聖旨下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91章 偶遇(2)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30章 妥協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169章 昏頭了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735章 青州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12章 善後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8章 上任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884章 對決(6)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48章 辯解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7章 歸屬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94章 邀請函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418章 造勢第405章 募捐(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13章 羣英會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31章 初次碰撞
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113章 離去第661章 不得不服第476章 啓動第1169章 昏頭了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488章 鬥智鬥勇第943章 九死一生(1)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736章 人才難得第1119章 或許是殘酷第159章 剿匪(1)第534章 暗線立功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884章 對決(6)第4章 往事和家事第531章 變革的思想第388章 敲定人選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76章 啓動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234章 慘烈一戰(3)第104章 授官風波(3)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136章 大調整第1210章 滄州血戰(4)第616章 理還亂第901章 決策部署第321章 聖旨下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791章 偶遇(2)第329章 取捨之間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203章 必須聽我的第578章 白桿兵的慘敗(6)第1020章 致命的疏忽第265章 必須考慮的問題第1030章 妥協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1169章 昏頭了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735章 青州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12章 善後第1182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2)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446章 不容置疑第128章 上任第295章 江寧營的喜事第884章 對決(6)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1004章 精確的計劃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48章 辯解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712章 調整安排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505章 明確要求(1)第67章 歸屬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580章 天降神兵(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905章 新的護衛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934章 倭寇的動向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1232章 交心之舉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794章 邀請函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418章 造勢第405章 募捐(1)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958章 草原之殤4第413章 羣英會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887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2)第131章 初次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