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暗諷錢謙益

王大治稟報,蘇州府常熟縣錢謙益來拜訪的時候,蘇天成百味雜陳。

又是一個大名人。

錢謙益的學問是不用說的,但節操上面,就不好說了,蘇天成不是頑固不化之人,不認爲一個王朝結束之後,所有大臣都要跟着自縊或者是投江自盡,那沒有必要,但明目張膽的投靠滿清,而且怡然自得,節操還不如女人,那就不好說了。

錢謙益是萬曆三十八年的殿試探花,崇禎元年的時候,官至禮部侍郎,朱由檢清剿魏忠賢之後,內閣缺人,因爲重多大臣的推薦,預備進入內閣,可被沒有得到推薦的周延儒和溫體仁排擠,罷去官職,回到了老家。

如果蘇天成不穿越,崇禎十四年,59歲的錢謙益將要迎娶23歲的柳如是,可歷史發生了改變,後面怎麼樣發展,那就說不清楚了。

錢謙益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東林黨黨魁,他曾經是顧炎武的老師,被稱爲江左三大家之一,有意思的是,蘇天成與這三大家,都有了接觸。吳偉業是不用說了,與他一起參加了殿試,對他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另外一位龔鼎孶,後來迎娶顧橫波,同樣投靠了滿清。

蘇天成有些奇怪的是,這江左三大家,後來竟然都投靠了滿清,難道說讀書人的骨氣,都是嘴上說說而已嗎。

崇禎五年,錢謙益已經五十歲了,到了知天命的年齡了。

東林四公子劉雲清、黃廷平、易禮高、鄒平章陪着他,一同來到了江寧縣縣衙。

錢謙益曾經是朝廷重臣,差一步就成爲了內閣大臣,雖然被罷官了,可威嚴依舊是在的,加之學生衆多,學識頗豐,很有影響。按照道理,蘇天成是應該打開縣衙的儀門迎候的。

可蘇天成沒有這樣做,他對錢謙益的印象不好。

不僅僅是這樣,他也不打算在縣衙三堂和錢謙益交談。

衙役引着錢謙益一行,前往寅賓館。

錢謙益皺起了眉頭。

蘇天成雖然是會試會元、殿試榜眼,但不過是江寧縣六品的知縣,自己曾經是三品的禮部侍郎,按說蘇天成應該是大禮迎候的,怎麼安排到了寅賓館。

讀書人總是有些酸腐之氣的,特別是錢謙益這樣的人。

從萬曆三十八年到現在,二十二年時間過去了,錢謙益實際上沒有做多長時間的官,全部時間加起來,也不過四年左右,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賦閒在家,埋頭學問,隨着東林黨的起起落落,他的身份地位也是不斷髮生着變化,

缺乏了官場的磨礪,少了諸多的人情世故,儘管五十歲了,錢謙益的傲氣,還是很足的,要不是蘇天成作出來了這些驚豔絕倫的詩詞,他是不會來專門拜訪的,那樣掉了身價。

蘇天成來到江寧縣,錢謙益還是在家裡等候了一段時間。

既然是讀書人,蘇天成應該知道自己的名氣,到江寧縣上任了,至少投個名帖,可大半個月時間過去了,沒有絲毫的動靜,加之劉雲清在書信裡面,極力的讚譽蘇天成,他終於決定,親自來拜訪蘇天成。

想不到接受到了這樣的待遇。

在寅賓館,錢謙益的神色不好看,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都顯得有些忿忿不平,臉上的神色,一樣不好看,唯獨劉雲清好一些,雖然沒有開口安慰老師錢謙益,卻低着頭在思考,他和蘇天成後來接觸了一次,發現蘇天成不喜歡空談,是真真正正做事情的。

特別是新上任的典史劉仲基,給劉雲清很大的震撼,劉仲基同樣是生員,且不說劉仲基在以生員的身份,就可以成爲江寧縣典史,成爲朝廷命官,就說劉仲基的認識能力,也是令他感覺到吃驚的,劉仲基身上有和他差不多的氣質,可人家在努力改變,舉手投足之間,顯得隨意了很多,做事情也是看重結果的。

這說明蘇天成非常的不簡單,敢於大膽的用人,能夠影響到身邊的人。

劉雲清的年紀,畢竟大一些了,看問題的眼光,顯得成熟一些。

蘇天成、盧天明、渠清澤和劉仲基同時進入了寅賓館。

這等於是江寧縣的班子,悉數都到了,這樣的規格,說起來不簡單了。

“聽聞錢老先生來到了江寧縣衙,在下頓覺蓬蓽生輝,喜不自勝,有怠慢的地方,還請老先生見諒。”

錢謙益一肚子的火氣,看見這樣的陣勢,反而不好說什麼了,他捋了捋山羊鬍子,笑呵呵的開口了。

“蘇大人客氣了,老夫山野閒人,仰慕蘇大人的文采,今日特地來拜訪。”

“老先生萬萬不要如此說,論學識,在下是不敢再老先生的面前,班門弄斧的,那是自取其辱,身爲朝廷命官,繁雜的事情多,學問要放到一邊去了,老先生學富五車,門生遍佈天下,在下是異常佩服的。”

“哪裡,哪裡,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蘇大人乃是年輕人中間的俊傑,會試會元,殿試榜眼,詩詞更是一絕,老夫想着,與蘇大人好好探討一番啊。”

蘇天成笑了笑,他可不想和錢謙益討論學問。

“老先生言重了,在下到了江寧縣,滿腦子想到的,就是錢糧刑名事宜,上任時間不長,面臨問題諸多,實在是難以考慮到學問上面,這江寧縣乃是京畿之地,在下是不敢有絲毫疏忽的,老先生經歷豐富,學識高深,若是閒暇,不妨教授在下,如何署理政務。”

錢謙益臉上雖然帶着微笑,但略微有些僵硬。

“呵呵,老夫乃是山野閒人,哪裡能夠議論朝政的,蘇大人這番話語,老夫不敢苟同啊。”

“老先生多慮了,豈不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昔日范仲淹曾語: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在下是真心求教的。”

錢謙益老臉有些微紅,想不到蘇天成說出來這樣的話,他無法反駁。

短短几句話的交談,他已經改變了一些態度,眼前的蘇天成,看起來很是年輕,尚不及弱冠之年,可說話有着大家的氣派,彬彬有禮,不亢不卑,不簡單。

“蘇大人勉爲其難,老夫就聒嘈幾句了。”

蘇天成面帶微笑,介紹了盧天明、渠清澤以及劉仲基。

錢謙益雖然笑着和他們打招呼,但態度顯得淡漠了一些。蘇天成臉上的神情依舊,內心裡面,有了更多的不滿,滿招損、謙受益,這是基本常識。

錢謙益隱隱成爲了東林黨的黨魁了,按說是應該禮賢下士,爲東林書院招徠更多人才的,若是想着清高,也可以,那你就呆在家裡,一味清高。

作爲黨魁,如此的態度,實在是令人齒寒。

此刻,蘇天成對東林黨,隱隱有了一些自身的認識了,一句話,絕難成大氣候。

“老夫以爲,這署理政務,重在兩點,一是慎獨,上至皇上,下至黎民百姓,若是都能夠注重個人道德的修養,看重個人的品性操守,不做任何有違道德信念之事,何愁不能夠做到天下大治。二是仁政,爲政以德,寬厚待民,施以恩惠,爭取民心,以民爲本,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看着侃侃而談的錢謙益,蘇天成忽然想到了那句對於東林黨的評價:而於籌虜制寇卒無實着。這等的誇誇其談,擺出一副聖人君子的態勢,討論天下大事,說上一整天,沒有一條建設性的意見,自己要是皇帝,也會嗤之以鼻。

忍着滿肚子的不耐煩,聽錢謙益足足說了小半個時辰。

看見錢謙益終於告一段落了,蘇天成連忙開口了。

“老先生滿腹經綸,在下欽佩不已,他日定要整理這些言語,認真學習,認真鑽研,在下先前已經說過了,剛剛上任,考慮的是錢糧刑名等雞毛蒜皮之小事情,實在是難以靜下心來,還請老先生不要認爲在下唐突了。”

說了好半天的錢謙益,剛剛喝下一口茶,聽見這樣的話,一口茶差點噎在喉嚨裡,敢情說了這個半天,等於沒有說。

他的臉色,迅速變了,有些不好看了。

到江寧縣來,錢謙益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招徠蘇天成。

蘇天成的名氣,確實很大,要是能夠招募到東林黨內,一定能夠壯大聲勢的。

可從眼前的局勢來看,可能性不大了。

“蘇大人,老夫已經說過,乃是山野閒人,聒嘈幾句,蘇大人願意聽,老夫已經很滿足了,至於這錢糧刑名之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恕不能多嘴了。”

“老先生說的是,在下若是繼續求教,倒是爲難老先生了,這爲政之道,依在下看來,重在民生,也就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情了,在下身爲江寧縣知縣,暫時考慮不到那麼多的慎獨和仁政,說句大白話,治下的老百姓嗎,能夠豐衣足食,在下就滿足了,僅就這個目標,在下都感覺到頭疼,至於說造福一方的目標,在下還不敢妄想,老先生一番話,在下一定深思,一定深思。”

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57章 遇匪第129章 忠告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39章 官田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98章 內訌(3)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39章 廟會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420章 頭疼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44章 慘敗(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章 痛下殺手第51章 遊歷第58章 後續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52章 大度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644章 松山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90章 大場景第1155章 識趣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45章 部署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53章 吳三桂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66章 兩重天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157章 算計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13章 離去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79 天降神兵(1)
第477章 特權巡撫第157章 遇匪第129章 忠告第716章 范文程的精明(1)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709章 孫承宗的努力(3)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928章 范文程的打算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39章 官田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38章 不同的起點第498章 內訌(3)第152章 大婚之事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332章 第一個任務第956章 草原之殤2第39章 廟會第95章 陳於泰和吳偉業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1060章 遼東決戰(2)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420章 頭疼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75章 應對辦法(1)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643章 犬牙交錯第466章 死裡逃生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914章 墜入深淵第1069章 決戰遼東(11)第844章 慘敗(2)第670章 家人的安排第1216章 滄州血戰(10)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3章 痛下殺手第51章 遊歷第58章 後續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1142章 狂飆突進第752章 大度第625章 寧遠局勢第644章 松山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190章 大場景第1155章 識趣第1297章 尊嚴之戰(16)第1222章 天津決戰(1)第645章 部署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207章 再一次的血戰(3)第744章 漢八旗的影響(4)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381章 嚴格的檢查第153章 吳三桂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435章 楊嗣昌出山第953章 進攻的前奏第866章 兩重天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157章 算計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113章 離去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412章 獨當一面第1065章 決戰遼東(7)第972章 草原的變化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56章 情理之中第141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1)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1067章 決戰遼東(9)第579 天降神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