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

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

翌日,大明皇家陸軍新軍201團--302教導師留守德州招兵買馬,同時要等候京師的命令。

孟瑛和劉榮、朱瞻基依依惜別。

劉榮率領大明皇家陸軍新軍201教導師奔赴濟南。

獵豹特戰隊奉命全程騷擾2大明皇家陸軍新軍01教導師。

裝甲指揮車上,朱瞻基叮囑孟歆,不依不饒地盤問,說道:“你爲什麼緊盯着包頭,也就是懷朔--九原?”

孟歆有一些又好氣又好笑,說道:“你還知道九原啊?吶我問你--秦始皇修建的全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起始點在哪裡?”

朱瞻基老老實實地說道:“不知道?”

孟歆示意孟海,孟海打開固定在車廂牆上的摺疊方桌,展開一幅軍事衛星地圖。

孟歆,看了又看,手指地圖:陝西省咸陽經西安北上延安,至鄂爾多斯盆地,直至懷朔的一條路線,說道:“這就是馳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道",始於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築以咸陽爲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著名的馳道有9條。這是最重要的一條--秦直道。其中,還有有出今高陵通上郡(陝北)的上郡道,過黃河通山西的臨晉道,出函谷關通河南、河北、山東的東方道。

秦直道又名直道,秦馳道之一,爲秦朝修建的軍事交通工程,從秦始皇三十五年開始修築,歷時兩年半。從咸陽(起點爲現咸陽淳化縣)到九原郡(現包頭附近)。全部用黃土夯實,全長736公里。秦始皇爲了抗擊匈奴命蒙恬率領30萬工人修建。

秦直道是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爲阻止和防範北國匈奴貴族的侵擾,令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用兩年時間修築了南起陝西林光宮,北至今內蒙古包頭九原郡的一條南北長達700多公里的一條軍事通道,秦直道是由咸陽通往北境陰山間最捷近的道路,大體南北相直,故稱“直道”。

秦直道比聞名西方的羅馬大道還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享有世界公路鼻祖的美譽。

秦王朝通直道與築長城從性質上講是完全不同的兩項工程。築長城是出於軍事鬥爭的需要,抵禦少數族奴隸主貴族的侵擾,可謂軍事工程。直道如上所述,只能是一條交通線。當然可以運輸軍隊和軍用物資、軍士們所需的生活用品等,一般地說只是在戰時是這樣。所以不能單純的稱爲軍事道路。

由於“直道”修建在鄂爾多斯草原中,特別是還行進在子午嶺主脈上,子午嶺處於洛河流域河谷大道和涇河支流馬蓮河流域河谷大道之間,因爲它居高臨下,對其兩側的河谷大道有扼控作用,子午嶺的地理位置決定--直道,在防禦匈奴族和北方少數族奴隸主入侵中具有很重要的軍事戰略地位。軍事戰略地位和軍事道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內函。把--秦直道,說成軍事工程、軍事道路,恐怕是同秦直道--所具有的軍事戰略地位相混淆的結果。秦直道--的軍事戰略地位是指它在軍事鬥爭中不是一時一事,一次戰鬥或一個戰役的地位,而是指長遠的,關係戰爭全局勝敗的地位和作用。秦直道的軍事戰略地位是由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所起的屏障和扼控作用表現出來的。

秦漢強力推行移民實邊政策,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三十六年(前211)大規模向無定河以北移民。漢元朔二年(前127),元狩四年(前119)、五年(前118),始元二年(前85)亦先後四次在朔方實行軍屯、民屯。秦和西漢推行這些移民實邊措施,都是以咸陽、長安通往上郡的直道、馳道爲依託。軍屯、民屯之後,使得本以“畜牧爲天下饒”的長城內外地區,卻以“饒谷”、“多畜”並稱。即由原來的畜牧區,變成了半農半牧區。當時上郡人口達六十多萬,比發達的漢中郡還要多。隋唐時的撫寧縣,由於谷粟產量日增,“厥宜粟,米汁如脂”,因之,到宋以後改稱“米脂縣”。陝北的綏德、米脂、榆林等地,出土漢代畫像石五百餘塊,刻有“牛耕圖”、“穀物圖”、“放牧圖”、“拾糞圖”以及“雜技圖”、“擊劍圖”等等。這些內容與文化發達、經濟繁榮的南陽和山東等地出土的畫像石極爲相似。聯繫到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關東貧民徙北地、西河、上郡數十萬人口的歷史記載,道路交通爲移民創造了條件,內地人民移居朔北隨之帶去的先進生產工具、技術,以及意識形態和文化生活方面的東西,隨移民傳播,最後活躍於畫面,也就很自然了。

延川道和馬蓮河道分處於子午嶺的東西兩側,直道在其子午嶺上。直道對於兩側的河谷大道起着扼控作用。如在西漢初年,漢文帝3 年(公元前177 年) 匈奴右賢王入據河南地,攻掠上郡,未能沿延川道繼續南下,就是因爲有直道的控制。而同時,漢文帝派臣相灌嬰率軍由直道行進,抗擊匈奴,匈奴奴隸主很快撤出了河南地,確保了關中的安全。又如漢文帝14 年(公元前166 年) 匈奴族老上單于率騎兵14 萬入侵朝那(今甘肅平涼西北) 、肖關(固南原),殺死北地都尉,掠奪了大批財富,隨後又進攻彭陽(鎮原縣),其前鋒到了雍(陝西鳳翔)和甘泉(陝西淳化縣)。匈奴族這次南侵來勢兇猛,爲什麼老上單于在塞內停留一月以後又撤回塞外。爲什麼不走距關中較近的馬蓮河道,而走距關中較遠的肖關道呢? 就是因爲“直道”扼制着馬蓮河道之故。

“直道”的扼控作用還表現在對於子午嶺山脈周圍交通網絡的控制,子午嶺東西兩側的延川道和馬蓮河道是兩條平行的河谷道,它們之間的連接必須通過子午嶺才能形成網絡。互相補充、互相影響。因而在子午嶺上有許多關卡都處於“直道”上。如沮源關(興隆關) 、雕令關、午亭子、老爺嶺等處都是主要的十字交叉路口,都有一些關隘設施,控制着子午嶺周圍的交通網絡。特別是成爲控制延川道和馬蓮河道的重要咽喉。成爲邊郡重鎮和關中的天然屏障。

秦朝滅亡以後,直道仍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西漢初年,匈奴貴族勢力曾兩度試圖進犯關中,其中一次入蕭關,直抵雍縣和甘泉。既然匈奴奴隸主有意窺伺甘泉,爲什麼不從九原直接南下,卻要遠遠繞道六盤山下?在子午嶺的東西,分別是洛河河谷和馬蓮河河谷。遊牧民族南下侵犯中原地區,一般都是取道河谷。而當時洛河河谷和馬蓮河河谷都沒有受到騷擾,這又是什麼原因?推究其實際情況,正是子午嶺上增添了一條直道,使得匈奴貴族不能不有所顧慮。他們雖然暫時控制了河南地,也不敢長期盤踞。當時匈奴左賢王曾一度佔據陰山和河套地區,但不久又復撤走,就是這個緣故(《史記·匈奴列傳》)。元封元年(前110年),漢武帝“自泰山復東至海上,至碣石,自遼西曆北邊九原,歸於甘泉”(《漢書·武帝紀》),所走的正是直道。這次巡幸,司馬遷曾經隨行,故而能將直道的起訖地點明確記載下來,並說“行觀蒙恬所爲築長城亭障,塹山堙谷,通直道,固輕百姓力矣”(《史記·李斯列傳》),對秦人開闢直道的利弊得失進行了歷史總結。西漢時期不僅積極利用秦時所修的直道防禦匈奴南犯,而且對於直道的維護也曾有所着力。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當時在北地郡新增了直路縣和除道縣,這兩縣正分別設在子午嶺段直道的南北兩端,顯然是爲了加強對直道的控制。

唐朝建都於長安,強大的突厥族雄峙於漠北,頻繁南侵關中。唐太宗時期,突厥一次進犯,十萬鐵騎直達渭河岸邊,兵鋒威逼長安。

後來唐王朝轉守爲攻,再奪河南地,設置東、中、西三個受降城控制陰山防線(《元和郡縣圖志》卷四),直道聯繫北邊諸軍要鎮的作用仍顯而易見。

一直到了現在--我們大明,直道仍舊是一條通途。

皇太孫,我們正在修建京師通往包頭的大明直道。因爲,白雲鄂博有鐵礦、稀土;鄂爾多斯有天然氣、鹼土、煤礦和大片的牧場、土地;陝北有石油;河套地區是廣袤的耕地和牧場。多麼好的資源啊!有恰巧,九原--懷朔--包頭就在我們手裡,有毗鄰韃靼、瓦剌。

明年,三月,阿魯臺還有和瓦剌大打出手,來就是獻捷。

現在,我們已經武裝到牙齒了,戰鬥力絕對碾壓蒙元勢力。包頭,是勢在必得。”

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二十八章  唯我獨尊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123章 勉爲其難第四十四章 千里順風耳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二章 百靈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第三章 仇穎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二章 百靈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00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100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三十八章 千頭萬緒(一)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一章穿越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
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二十八章  唯我獨尊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123章 勉爲其難第四十四章 千里順風耳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二章 百靈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第三章 仇穎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四十章 千頭萬緒(三)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二章 百靈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00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100章 車到山前必有路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三十八章 千頭萬緒(一)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一章穿越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