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

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

劉榮看了看孟歆,說道:“臭小子,你能不能說一說這幾天的軍演,我們部隊的戰後總結分析的是否合理?”

孟歆看了看劉榮、孟瑛,說道:“咱們部隊的指戰員確實是聰明啊!對我們大明皇家軍校的教材吃的非常地透徹。第一,各師各團,乃至各營各連,思想政治工作做的非常到位--每有一戰,戰士們都是士氣高昂,確確實實有保家衛國的英勇氣概。第二,戰術素養提高顯著--第一戰明顯是用了游擊戰的十六字方針的--敵進我退和敵駐我擾--當然了,這個敵駐我擾的駐,包括敵人的駐紮,還有行軍、吃飯、歇息等等軍事行動的過程。第二戰則是典型的穿插迂迴的包圍、擊潰戰。亮點是--三個機槍陣地,120度角,形成的360度閉環殺傷鏈,打擊力量恐怖。這些,指戰員的總結都有總結。今天的戰例是意料之外--我們誰都沒有特種作戰的經驗和先例。但是衛青的正面防禦,兩個側翼包抄攻擊就是迂迴穿插的經典戰例;霍去病的千里奔襲就是今天斬首作戰的典範。但是,就戰場預設和選擇方面,我們的部隊不如晉楚城濮之戰--城濮之戰,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晉、楚兩國在魏國城濮(山東鄄城西南)地區進行的爭奪中原霸權的首次大戰。晉文公兌現當年流亡楚國許下“退避三舍”的諾言,令晉軍後退,避楚軍鋒芒。子玉不顧楚成王告誡,率軍冒進,被晉軍殲滅兩翼。楚軍大敗。

表面上的原由是:春秋晉公子重耳出亡至楚, 楚成王禮遇重耳,並問:“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重耳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軍行三十里。後重耳返國執政, 晉楚城濮之戰,晉軍果“退三舍以闢之”。——《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僖公二十八年》。

實際上是--重耳是爲了以少勝多地主動地選擇了正面依仗鄄城西面的黃河步步退避,兩翼卻是潛伏以後再主動出擊的戰術舉措--晉楚城濮之戰的晉軍指揮確實是比起來衛青的戰術動作,更加高明。

不過反觀我們的大明皇家陸軍新軍,經過短短的不足六個月的訓練,我們的指戰員的戰術素養已經夠高的了。”孟歆心想:這支部隊的戰術素養能不高嗎?大明皇家軍校的教材上面可是一個又一個紅軍、八路軍(新四軍)、解放軍和志願軍的經典案例呀。

劉榮說道:“孟小二,別給老夫灌迷魂湯。部隊裝備成這個樣子,還吃了一個癟,是你,你能高高興興地嗎?”

孟歆知道:現在的條件下,對大明皇家陸軍新軍使用特種作戰有一些超前,但是--作爲大明皇家陸軍新軍還是要有備無患嘛!

孟歆笑嘻嘻地說道:“老爺子,您知道高枕無憂嗎?春秋時代,在齊國有位名叫孟嘗君的人,他非常喜歡與文學家還有俠客風範的人交朋友,爲了能與他們常討論國家大事,總喜歡邀請這些人到家中長住。在這些人當中,有位叫馮諼的人,他常常一住就是住上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卻什麼事都不做,孟嘗君雖然覺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還是熱情招待馮諼。

有一次,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這地方討債,但是他不但沒跟當地百姓要債,反而還把債倦全燒了,薛地人民都以爲這是孟嘗君的恩德,而心裡充滿感激。直到後來,孟嘗君被齊王解除相國的職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熱烈的歡迎,孟嘗君才知道馮諼的才能。一直到這時候,不多話的馮諼纔對孟嘗君說:通常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洞穴,才能在緊急的時候逃過獵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卻只有一個藏身之處,所以你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地睡覺,我願意再爲你安排另外兩個可以安心的藏身之處。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說,如果梁惠王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麼樑國一定能夠變得更強盛。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樑國,準備讓他擔任治理國家的重要官職。可是,樑國的使者一連來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樑國派人請孟嘗君去治理樑國的消息傳到齊王那裡,齊王一急,就趕緊派人請孟嘗君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提出希望能夠擁有齊國祖傳祭器的要求,並且將它們放在薛地,,同時興建一座祠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祠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屬於你的三個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從此以後你就可以墊高枕頭,安心地睡大覺了。後來,孟嘗君果然做了幾十年的宰相--高枕無憂了。

老爺子您當這個教導師的師長不過是皇爺爺的提前佈局罷了。今後,您必定是大明皇家陸軍新軍西北第二集團軍的司令,主要工作是戰略決策。戰術問題--不過是要您監督屬下的師長、團長執行罷了。所以呀,從今往後--您老就偶爾考慮考慮戰略大事,其他的時候您老真的可以高枕無憂好了。”

孟歆點頭哈腰,伺候劉榮、孟瑛高高興興地走了。

朱瞻基看着文孟歆,奇怪地道:“二小,你挖空心思、花言巧語地如此這般,說一說吧--爲什麼那麼喜歡招山東兵?”

孟歆不假思索地說道:“皇太孫呀,您知道嗎?山東省,簡稱魯,省會濟南,儒家文化發源地,境域包括半島和內陸兩部分,山東半島突出於渤海、黃海之中,同遼東半島遙相對峙;內陸部分自北而南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4省接壤。地跨淮河、黃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

山東大漢全國出名,根據齊魯人才網大數據庫信息顯示,日照人分別以男性176.39cm與女性164.33cm的平均身高成爲了北方平均身高較高的城市。

山東人四肢很發達,連續三屆在中國體育比賽的運動會取得獎牌數全國第一。而且,作爲後世高考--也就是現在的科舉考試中,山東是高考大省,每年高考成績也是非常厲害。

儒家孔子、墨家墨子、醫家扁鵲、兵家孫子、才女李清照,都是山東人,而且雖然山東聖賢名將輩出。孫武,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爲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爲--兵學聖典。

山東人的熱情好客是出了名的,酒量在全國也是出了名的。齊魯大地,好客山東,山東人熱情好客,家裡來客人都會拿好酒好菜招待。

山東可是名副其實的的孔孟之鄉啊,人傑地靈--這樣的地方,兵員素質那是妥妥的。我們要招兵買馬--擴建大明皇家陸軍新軍,還要大量招聘大明皇家百信集團公司的各類人才。

濟南,我來了。”

朱瞻基感慨:有了他們,我們大明有福了。

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二章 百靈第一章穿越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四十四章 千里順風耳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八十九章  孝敬老爸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19章 漸入佳境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二章 百靈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五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千古一帝(二)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三章 仇穎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五十五章 養虎遺患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二十五章 各有盤算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105章 盡人事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七)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三章 仇穎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
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二章 百靈第一章穿越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四)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九章 狐狸尾巴第四十四章 千里順風耳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八十九章  孝敬老爸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32章 漸入佳境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19章 漸入佳境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二章 百靈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124章 變生肘腋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五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四十六章 走一步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五章 千古一帝(二)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三章 仇穎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五十五章 養虎遺患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二十五章 各有盤算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別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105章 盡人事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七)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三十七章 指點江山(二)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三章 仇穎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