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車裡面是好一陣的沉靜。

尤其是張輔,心思沉重。

張輔(1375年-1449年9月1日 ),字文弼。河南祥符(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明朝初年重臣、名將,河間王張玉長子。

張輔早年隨父參加靖難之役,累封新城侯。永樂四年(1406年),以右副將軍隨成國公朱能南征安南,旋即接任主帥,屢戰告捷,於次年滅亡胡朝,改安南爲交趾,設交趾布政司。戰後因功受封英國公,予世券。自永樂七年(1409年)至永樂十三年(1415年),三次以總兵官討平交趾叛亂。先後四至交趾,史稱他"凡三擒僞王,威鎮西南" ,世人多以張輔不得世守交趾爲恨。

張輔有的時候也是爲之心動。但是,伴君如伴虎啊!孟歆這個臭小子已經把勳貴、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士紳集團與中央政府的皇權對立、矛盾說的明明白白、而且尖銳對立。自己不就是現在,大明裡面最大的勳貴嗎?

陳懋也是忐忑不安。

陳懋(1379年2月25日 -1463年7月31日 ),字舜卿。南直隸鳳陽府壽州(今安徽省壽縣)人。明朝將領、勳臣,涇國公陳亨之子。

陳懋早年隨父參與靖難之役,以功封寧陽伯。永樂六年(1408年)佩徵西將軍印鎮守寧夏。次年進封寧陽侯。自永樂八年(1410年)開始,參與明成祖朱棣的三次次北征了。在現在的大明朝廷裡無出其右的資歷了。平日裡,難免是眼高於頂。此時,幾乎是兩股戰慄--孟歆這個臭小子這是要刨墳掘墓啊!

孟歆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話說開來:“其實,核心的問題就是--利益。對大明皇家來說,什麼是最大的利益?不是錢,不是財富。是萬歲江山,是民心。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中國的老百姓是最好的民衆了。只要是滿足了他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的要求,他們就會守家在地、披星戴月地辛勤勞作。而且,他們的出行就是前後左右的鄉里鄉親--就是求得一個安安全全的生活環境,他們的衣也就是僅僅求得一個蔽體保暖。大明的責任就是僅僅一個讓他們有田種,有地方住。明初,由於連年戰亂,加上疫病流行、河水連連氾濫,中原人口銳減,而山西卻未經大戰,人口稠密。河南、河北、山東三省人口相加,還不及山西人口的一半。中原大地赤野千里,人跡罕見。爲此,太祖朱元障下決心從山西大規模移民整修河堤、恢復鹽場、發展生產。

洪武移民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次有組織有計劃的遷移行動,涉及人數達百萬之衆。其聲勢之大,範圍之廣,曠古絕今。洪武移民不僅合理地分佈了人口生存空間,而且移民與當地土著在文化上、心理上、習俗上經過長期的交融交換,地域文明必然會相互照應,爲大明帝國成爲當時世界最強盛的國家奠定了基礎,爲漢民族文化發展做出了貢獻。

可見,中國老百姓的容忍、寬厚、淳樸。

至於有長遠眼光的勳貴、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和士紳集團無非就是求得一個所謂的耕讀傳家。其實,范仲淹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前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有置辦千畝良田的範氏義莊。據說陶淵明身後給子孫留了三百畝桃園,說是--子孫自是有本事,自然可以發揚光大;子孫若是無本事也是傳承無望。空遺諾大的家業,徒增子孫的災禍。

其實,我們也不能截斷他們的上升渠道。摒棄宋朝的重文抑武,仿效秦朝的獎勵軍功。南面還有澳大利亞,東面還有美洲大陸。我們有強大的大明軍隊,我們有強大的大明艦隊,我們有槍桿子、我們有先進的農業技術、工業技術,資源可以有,財富也可以有。天下任我行。

對待世家大族、地方豪強和士紳集團,我們用工業化改造他們的資產結構,把他們從地主改造成爲資本家。但是,我們要用國家資本--就是大明國家資本--佔據各個國有企業的主導地位,成爲中國經濟社會的主導力量。進而創造出一個收入富裕的勞工階級--工人階層。打破二八定律(20%的階層佔據社會80%的階層掌握着20%的社會財富),創造龐大的中產階級。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同時,千方百計地創造各反面的條件,保證社會各個階層的流動性。讓每個家庭、每個人在經濟生活中和社會地位上都有上升的機會。這就要求--打破世家大族和士紳集團對文化的壟斷--普及教育--這就是大明皇家集團4%收益的去處。長春,請你說服萬歲陛下,天下通行可好?。”

朱瞻基笑了笑,說道:“理當如此。”

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119章 漸入佳境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三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三十一章 推銷產品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二章 百靈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十八章 初戰告捷(八)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19章 漸入佳境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二十一章 小有斬獲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一章 小有斬獲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二十六章 法不傳六耳(一)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七)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三章 仇穎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七十一章 坑蒙拐騙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102章 欲說還休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
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119章 漸入佳境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三章 防患於未然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三十一章 推銷產品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五十二章 心驚肉跳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二章 百靈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十八章 初戰告捷(八)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五十章 潛移默化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六十章 戰略戰術(二)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119章 漸入佳境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四十八章 柳暗花明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二十九章 開始編練新軍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115章 撥雲見日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二十一章 小有斬獲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一章 小有斬獲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二十六章 法不傳六耳(一)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七)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三章 仇穎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七十一章 坑蒙拐騙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102章 欲說還休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