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

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

蒸汽機的弱點是:離不開鍋爐,整個裝置既笨重又龐大;新蒸汽的壓力和溫度不能過高,排氣壓力不能過低,熱效率難以提高;它是一種往復式機器,慣性力限制了轉速的提高;工作過程是不連續的,蒸汽的流量受到限制,也就限制了功率的提高。

因此,拋棄了笨重鍋爐的內燃機,最終以其重量輕,體積小、熱效率高和操作靈活等優點,在船舶和機車上逐漸取代了蒸汽機。汽輪機則以其熱效率高、單機功率大、轉速高、單位功率重量輕和運行平穩等優點,將蒸汽機排擠出了電站。

這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指18世紀60年代從英國發起的技術革命,以工作機的誕生開始的,以蒸汽機作爲動力機被廣泛使用爲標誌的,它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的時代。

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爲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指19世紀中期,歐洲國家和美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後期,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是用內燃機取代了蒸汽機,能源由煤炭--蒸汽進步到了石油--電力。第二次工業革命從根本上說是勞動力組成要素中的能源革命--標誌是蒸汽機的機械能從煤炭的低能量的蒸汽動力向石油的高能量的電力進步。

石油可以帶動內燃機、外燃機(外燃機是一種外部燃燒的閉式循環往復活塞式熱力發動機,因它是在1816年爲蘇格蘭的R.斯特林所發明,故又稱斯特林發動機。)發電,這是我們在人力、畜力、煤炭蒸汽動力以後的巨大進步。

不要以爲電力只是驅動了機器、輪船、火車、飛機等等。有了電力,我們可以利用電力,點亮LED燈,爲我們的穀神麥、隆平水稻、巨菌草、大麥芽等等植物提供24小時不停歇地光照。對了還有溫度控制--給植物取暖。植物有了光照、熱量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就能不分晝夜、加班加點、夠源源不斷地爲我們生產出糧食、作物。當然農作物我們可以種植菌類,也可以養殖牲畜,爲我們食用等等。

最關鍵的是,有了能源,我們中國人發明了利用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的技術。就是說,我們可以用電力、空氣生產出食物。驚不驚奇、意不意外?

所以、殿下石油對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所以、建州女真的黑龍江(大慶油田的薩爾圖、杏樹崗、喇嘛甸)、陝北的延長、山東的東營、濱州、德州、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臺勢在必得。”

朱瞻基問道:“那麼,你爲什麼不去包頭?”

孟歆說道:“皇孫殿下,您那有所不知--上海以東是東海,東海的南面有一個釣魚島。

釣魚島列島(Fishing Islands)是位於中國大陸正東側東海大陸架以東的臺灣-宍道褶曲帶南端、臺灣東北外海處中琉界溝西側的一座荒島,由釣魚島(主島)、南小島、北小島、赤尾嶼、黃尾嶼和3塊小島礁,即大北小島、大南小島、飛瀨島等8個無人島礁組成。 主島面積**,山茶、棕櫚、仙人掌等植物遍佈全島,島上因海風猛烈,所以植物大多矮小粗壯,有着許多名貴藥材。黃尾嶼和北小島又稱爲鳥島,是海鳥的天堂,各類海鳥在這裡棲息產卵,因這裡少有人涉足,所以鳥類有着自己的樂園,也不怕人類的接近。南小島因蛇多又稱爲蛇島,蛇類遍佈全島也導致了鳥類的遠離。釣魚島列島中的各島有着自身獨特的生長環境,使他們島上的動植物資源各具特色。釣魚島周圍海域有着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那裡可能成爲第二個中東--保守地說有30--70億噸石油,更有可能達到100億噸,更有錳、鈷、鎳等重要的礦產資源和馬面魚、飛花魚、黃魚、綠鰭馬面魨等種類豐富的漁業資源。

因此,釣魚島--我們勢在必得。包頭現在我們大明的領土。北面蒙元韃靼的阿魯臺不足爲慮。所以說--包頭已經我們的囊中之物了。

琉球列島其實是一直是中國的屬國--最早在史書上關於琉球的記載可追溯到隋朝,那時中原與琉球的商貿發展、人民往來已十分活躍.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寬勸說琉球王進貢臣服隋帝。

到了大明太祖年間,琉球列島和中國的關係又迎來了一個鼎盛時期--琉球王正式向朝廷進貢,接受中國保護和冊封,派出大量學生學習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鮮、越南、緬甸、西藏一樣成爲中國的附屬國。

一六五四年琉球王終於擺脫了薩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國的厚道皇恩,主動遣使臣到中國請求冊封。當時的大清康熙皇帝封琉球王爲尚質王,定二年進貢一次。此後又是二百多年,尚質王朝貢不絕,採用中國年號,沿用漢唐文化,稱中國爲父國,他們之間的關係類似於西方“父子國(Affiliated、affiliation)”。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近代,歐洲列強開始遠征亞洲。

15世紀初,巴志王統一琉球,受明朝賜姓尚,開始築首裡城。琉球的歷代國王都以進貢的形式與中日兩國開展貿易。琉球國在15世紀末時最爲強盛。國王尚真王篤信佛教、禁止民間私藏武器、致力於發展貿易和振興文化。仿奈良縣的元覺寺建立首裡元覺寺,作爲王家墓地。作爲沖繩象徵的守禮門,是下一代的尚清王時代建造的。

1609年薩摩軍隊進攻並控制了琉球王國,爲了繼續得到貿易利益,表面上仍然把琉球作爲一個獨立國家,讓其和中國繼續進行貿易。

這一次,我們去了上海,第一件事就是--請皇太孫殿下以大明朝廷的名義和琉球列島的尚真王取得聯繫,建立大明和琉球列島的貿易關係。皇太孫殿下,可行否?”

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07章 盡忠報國(一)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三十二章 專業......第四十一章 開天闢地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三章 仇穎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四十九章 殫精竭慮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五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二十四章 話裡有話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105章 盡人事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二十六章 法不傳六耳(一)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八十九章  孝敬老爸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五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五十五章 養虎遺患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九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一章穿越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六章 法不傳六耳(一)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九十五章 千古一帝(二)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123章 勉爲其難
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07章 盡忠報國(一)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三十二章 專業......第四十一章 開天闢地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八十七章 無恥、囂張、卑鄙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恥(一)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三章 仇穎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四十九章 殫精竭慮第113章 致命一擊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五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二十四章 話裡有話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29章 循序漸進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105章 盡人事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二十六章 法不傳六耳(一)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11章 盡忠報國(五)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七十章 120度射擊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線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八十九章  孝敬老爸第六十七章 靖康之恥(三)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將法第二十章 萬丈高樓平地起第五十一章 靖康恥,猶未雪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十五章 初戰告捷(五)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十章 前進一小步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五十五章 養虎遺患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六十八章 靖康之恥(四)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九十二章 深謀遠慮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三十四章 蘿蔔和大棒(一)第一章穿越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八十四章 勢在必得(二)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二十六章 法不傳六耳(一)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六十三章 戰火兇猛第九十五章 千古一帝(二)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八十一章 斬首行動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五十七章 管中窺豹第四十五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112章 潤物無聲第六十二章 禮下於人第123章 勉爲其難